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 徜徉在古老的大地上10

作者 : 福字驾驭

这样的现象,在司马迁的史记《太史公自序》中讲过的一段话可以比证:“昔西伯拘羑里,演《周易》;孔子戹陈、蔡,作《春秋》;屈原放逐,著《离骚》;左丘失明,厥有《国语》;孙子膑脚,而论兵法;不韦迁蜀,世传《吕览》;韩非囚秦,《说难》《孤愤》;《诗》三百篇,大抵圣贤发愤之所为作也。”为什么这样的作品会流传后世,其影响力达千年而不衰?余秋雨先生的《夜雨诗意》对此做了进一步的阐发。

在这篇文章里面,讲到了中国文化历史上的一种奇特的现象。在夜雨之中,“你会感受到往常的世俗喧嚣一时泯灭,天上人间只剩下了被雨声统一的宁定,被雨声阻隔的寂寥。人人都悄然归位,死心塌地地在雨帘包围中默默端坐。外界的一切全成了想象,夜雨中的想象总是特别专注,特别遥远。”(《夜雨诗意》),所以才有了唐代著名诗人李商隐的《夜雨寄北》那样的不朽华章:“君问归期未有期,巴山夜雨涨秋池。何当共剪西窗烛,却话巴山夜雨时。”

由此,作者还讲到,产生感人的贬官文化更深层的原因,这是一个看起来是美学上的问题,即悲剧的美往往优胜于喜剧的美,壮美有时候优胜于优美。“某种感人的震撼和深厚的诗意似乎注定要与艰难相伴随。”“人与自然较量得十分吃力,两相憋劲,势均力敌,那就产生峻厉、庄严、扣人心弦的悲剧美。”“由于这种美衬托了人类严峻的生存状态,考验了人类终极性生命力,因此显得格外动人心魄。”作者引证了法国启蒙主义大师不赞成法国古典主义大一统的美学观念。“他们呼唤危崖、怒海、莽林,呼唤与之相对应的生命状态。这便是他们心中的诗意,狄德罗甚至直截地说,人生活越是精雅文明就越缺少诗意。”(《夜雨诗意》)冉波曾用“母音”为题写过的一首十四行诗,其中的几句可以说明这种对立的美的效果:“灿烂的深红,淋漓的*,盛怒或沉醉而忏悔时的朱唇的笑。”(《朱光潜美学文学论文选集》)

实际上,这是中外文化学史上一种共通的文化和美学现象,落实到我们所讲的贬官文化上,就可以让我们明白了为什么那些贬官文化会具有独特的魅力,而感人至深。《夜雨诗意》也就另一个角度阐述了贬官文化感人的较为深层次的原因。

在如今的时代,古老的中华文明正接受着来自世界的挑战和融合,这里作者提出了一个严峻的问题。随着世界文化的交融和经济一体化的发展,中国的文化载体之一的语言面临着西方语言的挑战。语言是文化的重要的载体,但是,目前,中国人使用的汉语,华人世界中他们使用的母语——华语,已经渐渐被英语所取代。不必说目前人们对于英语的重视已经超过了对汉语的重视,更不必说,现在英语已经成了人们出国留学的必备的工具,现在问题是,如果我们的母语渐渐丧失了它应该具有的地位,会不会使得我们的古老的文化以及现代文化遭到灭顶之灾呢?在这个意义上讲,作者所怀有的母语情结却是那样的弥足珍贵!

《华语情结》是作者在新加坡作访问学者时写的一篇文字。作者的考察中国文化的步履已经踏到了异国他乡,将中国文化放入了世界文化之中进行考察,发出了一些引人深思的感叹。不能不说,是作者文化视野的拓展与深入。

本来,中华文明和中国文化就是属于世界文明和世界文化的一部分。作者的思想和视野将引领着我们的目光深入到世界范围内深入思考文化在经济、政治以及其他方面所起到的作用。

这也许作者的追踪文化足迹的一个意外的收获吧。

所以,在以后作者的足迹拓展到了世界范围,才有了《行者无疆》的思考。

在《文化苦旅》中,作者的笔触涉及到了一些生活在海外的华人生存现状,这也许是表明了具有中国文化传统的华人们,他们操持的文化精神在异国他乡怎么样融入到世界文化潮流之中。他们的漂泊,不仅仅是人的生活漂泊,更是一种文化的漂泊,是中华文化中国文明在世界文明河面上的沉浮;这种沉浮实则也是揭示了中国文化在与西方文化融合过程中的一种现状。这一点,与《酒公墓》实则有相通的地方。中国文化,是不是具有它的张力以及强大的生命,也许,这一些华人在外国他乡的生活中可见一点端倪。沈老的传说以及酒鬼博士的八个学位,是不是让人感到了中国文化精神的一种畸形的夸张呢?学位多,并不意味着文化的张力,而只是说明你只具有超人的记忆力而已。一个民族的文化的发达,关键在于它的深厚的文化底蕴,以及它所具有的创造力,以及强大的融合能力。实际上,中国文化以及其精神在庞大的国土内是无可匹敌的,在整个世界范围内呢?

当今孔子学院在世界各地的挂牌以及启动,使我们看到了中华文化以及中华文明的强大的影响力。当然,这是《文化苦旅》还没有涉足的笔墨。

在新加坡,作者余秋雨的足迹踏入了一个特殊的地方,这里是一个特殊的墓地,埋葬着一万多名侵略东南亚的“皇军”的骨灰,还有*和一位孤独的文人——二叶亭四迷的灵魂。

日本对于东南亚的侵略,至今在日本国民心中还是一个难以揭开的情结——他们侵略失败后,依然按照尊卑顺序在墓坟处排列着位次,在后代的意识中,一直觉得他们并没有罪过。这种墓场中所洋溢的一种不屈的民族精神——大和民族的自傲和严格的顺序,不能不让人对此产生感慨。

谁能解开这种失败的情结?

余秋雨先生也许知道,在日本投降后的几十年后今天,他们一直认为自己是整个东南亚的拯救者,如果不是他们大和民族的铁蹄,一举践踏这里,也许这里依然是西方殖*义的势力范围,也许这里依然都象澳大利亚那样成为英联邦法联邦的殖民地。是因为他们日本,才使得这里的民族提前获得了新生,赢得了国家的独立。是他们摧毁了旧的殖民体系——他们功不可没。

这就是那些日本战俘们失败以后,依然将他们的战犯长官小心翼翼的埋葬的原因——包括在黄河流域沾满中国人鲜血的枭雄日军陆军元帅寺内寿一,为他建起高高在上的陵墓。尽管是悄悄的,但是毕竟做了。

“一个一度把亚洲搅得晕晕乎乎的民族,将自己的媚艳和残暴挥洒到如此遥远的地方。”

实际上,这也是日本民族的一种文化意识,既扩张的文化意识,中国人曾经在《狼图腾》中赞颂的狼的意识,与之是一脉相承的,那种挥马欧洲的成吉思汗的子孙所引以为自豪的莽原文化,在日本民族的心灵中依然可以找到合拍点。

军人失利了,*流泪了,文人感叹了。不要以为这里所掩埋的仅仅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最新章节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全文阅读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