因为“一个实实在在的人是由种种社会关系和客观条件限定在那里的。”
“一开头进错了门,拜错了师,走岔了道,怎么也绕不回来了。”
所以说,青年人在一些人的规范中,赞扬中,容易进入了一种误区,到了不知天多高、地多厚的时候,往往忘乎所以,不知东南西北。结果只能是一步步走进陷阱,结束自己的平庸的一生。
因为,一般来说,聪明的年轻人尚不能摆月兑这种歌颂的诱惑,落入到事先挖好的陷阱里面,更何况一般智质平常的人呢!
作者向我们列举了宋朝王安石的文章《伤仲永》里面讲到的故事,仲永在儿时是多么的聪明呢,但是“小时了了,大未必佳”,结果在众人的一力称颂之中,丧失了大好机会去求学,学习知识,最后成为了一个庸常的人。
我们记得,鲁迅先生对于这种对于年轻人一味吹捧的现象,进行过揭示和抨击。他说,有一些年轻人刚有点成绩,不是被捧杀,就是骂杀。
这里的捧杀,就是属于歌颂的陷阱,而骂杀,则是一种极力的压制,打击新生力量。
实际上,我们联系余秋雨先生这里的话,应该冷静地看待对于年轻人的态度问题,毕竟,在知识的殿堂,年轻人确实是没有资本与老年人相比,有时候确实显得不知天高地厚。尽管过去讲过这样的话“自古英雄出少年”,但是要能保证少年永远是英雄,决不应该采取极力地歌颂而得来的。
因为,一般来说,年轻人很少有城府以及由于知识缺乏而具有深远的目光,在一种歌颂面前,他们会轻飘飘不知进取,忘记了山外还有青山,天外还有天,故步自封使他们再也不能有所作为,所以最后也陷入平常的结局,那是可能的。
我们认为,一些成功的年轻人,之所以后来能够取得更大成就,其背后一定有一些具有独到的眼光的成熟的老年人的指点,或者,这一些年轻人在以后人生道路上模爬滚打以后,再次奋起,但是,这种几率是很少的,因此,对于年轻人的歌颂,只能是葬送他们的未来。
作为一个真正对社会负责任的人,对于年轻人误入歧途的时候,应该采取当头棒喝的方式,而不是采取依然是赞扬的态度。
在*中,不少年轻人浪费了时间和精力,去从事无所意义的活动,最后浪费的只能是自己的大好年华。
作者说:“可惜在那个至关重要的时代,青年人受到的正面鼓动永远是为成功而搏斗,而一般所谓的成功总是打有排他性、自私性的印记”。
这样的人,如果我们还是采取喝彩与赞扬的态度,只能是让他们“脸颊上还没有皱纹的他们,却在品德上挖下了一个个看不见的黑洞”。
因为,年轻人“一开始学僵了,学疲了,再也扭不过来。”
我们经常听人说:“可以不会做官,但是不能不会做人。”
“首先是学做人,然后才是学习知识。”
“成不了才不要紧,但是不能成不了人。”
也许,年轻人走出了课堂,掌握了一定的知识,但是“又何曾体察过历史苍凉的内涵?他们随口谈论社会,又何曾了解过民众的质朴需求?他们得意地炫示文化,又何曾思考过文化的使命?”