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 徜徉在古老的大地上92

作者 : 福字驾驭

所以,从某种程度上来说,中年人是人生最辉煌和最值得羡慕的一群,中年是社会最华美和壮观的图景,是一座座巍峨的山峰,既有力量,也有风采,而且正如旭日东升,充满着希望和收获。

从中年人走进老年,也是很快的,就那么不知不觉。

余秋雨先生将老年比喻成是一首诗,这实际上是对于老年的美化。

他认为,青年时代常被诗化,激情有余而意境不足。

我们觉得,一般人将人生三个年龄段,是这样定义的,年轻人如同诗,中年人如同小说,老年人如同散文。

为什么定义年轻人为诗呢?因为,除了年轻人具有热情特点以外(因为,诗歌的特征是激情的燃烧,俗话说,愤怒出诗人,就是激情的显示)。年轻人也富有意境,这个意境是一种明净而高远的。虽然年轻人没有经历,但是好象一个人不读书,是不是就不能创作出伟大的作品呢?未必然。王国维讲诗人的分别时说:“客观诗人不可不阅世。阅世愈深,则材料愈丰富,愈变化……主观诗人不必多阅世。阅世愈浅,则性情愈真,李后主是也。”

老年人阅历丰富,可能这个阅历会成为诗歌的“掉书袋”。

中年人为什么是小说呢,因为,这个时候,中年人正是繁忙和辛劳的时候,如同文学,情节紧张、丰富而曲折。

老年人为什么是散文呢?因为,经过了人生的重要过程以后,对一切已经看得很淡了,所以,在人生的最后,是不紧不慢,让人看起来,他们如同是白开水,好象没有什么激情(如同辛辣的酒和味浓的咖啡),但是,也能够让人有隽永的意味,但是各种滋味都有。因为,他们尝尽了人生的酸甜苦辣。正如散文形散而神不散的特点。

为什么不能将老年人看成是诗呢,因为处了激情以外,一般来说,诗歌是具有比较美好的意境的,而老年人不是所有人都有幸福的晚年,也有人活得不那么幸福和美满,比如刘少奇、彭德怀等,其他就更不要说了,所以,用诗来形容老年人,从幽雅和美好来讲,只是一部分,一部分老年人不能涵盖全部呢。

当然,也许当今的中国人生活比较富裕和幸福美满了,老年人能够在傍晚在街头公园里面跳跳舞,活得优哉游哉。不过,在整个世界,真正处于这样的诗化境界的,毕竟不是很多的。象非洲,占绝大多数的人还在贫困线以下,更何况,如今世界性的金融危机,更给世界的退休的老年人敲响了生活的警钟,年轻人找工作尚且不易,做父母的怎么有心思去优哉游哉呢?再说,随着世界能源的越来越紧缺,而人口越来越多,人们的生存现状越来越受到有力的挑战,人们的生活会越来越少心思去悠闲呢。

我想,将人生三个年龄段用这三种文学类别做比喻,很显然是对于人生有很深的体验的。不是信口开河而说出的。

我们再回到老年的话题,一般来说,老年人在人生的舞台上,已经即将谢幕,在社会的舞台上已经退出,不过,也有一些人会居于幕后进行操作,更多的是老年人只能在台下观看年轻人在舞台上面上演人生威武的活剧了。

这里,作者谈到,老年人从养生以及与年轻人的关系来说,应该将社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最新章节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全文阅读 | 阅读余秋雨(文艺散文化评论)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