在同一片沙梨树下 七塘三天(14)

作者 : 小小明明

小明一边走一边对这大石磙左看右看了一会儿,说:“我只能蒙了,我猜它呀,可能会不止十吨吧,山陵你说呢?”

“我想,我们可以估算一下大石磙的体积,然后乘上比重就行了。”山陵说。

“山陵,你只是小学生,没有学过比重,要等到上初中才会学到,你是怎么知道的?”老师问。

“我偶尔看过这方面的书,所以略知一二。”

“那你来说说看该怎样算?”老师说。

“小明,我们来目测一下这大石磙有多长有多高?”山陵说。

“我想,估计有两米高,三米长,对不对?”小明说。

“好像是这样。直径两米,长三米,圆柱形的体积等于半径平方乘以再乘以高,就是1乘以1乘以乘以3,大概——差不多有十立方米吧。老师,你知道水泥混凝土的比重是多少吗?”山陵说。

“哈,你算是问着我了,几年前我在澄碧河水库工地劳动时,碰巧知道了水泥混凝土的比重,我记得好像是二点五到三。”老师说。

“如果水泥的比重是二点五到三的话,那么这大石磙的重量大概就有二十五到三十吨。”山陵说。

“哇咧!”大家把眼睛瞪得老大,小明更是对山陵佩服得五体投地。

“你们瞧,这就叫做有知识。山陵喜欢阅读各种各样的课外书,所以他会懂得比你们多一些,你们知道了多读书的好处了吧?”老师对大家说。众人点头称是。

十多分钟后,他们看到了躺在公路旁边的第二个大石磙。公路旁边的树荫底下,比他们早先一步到达的一大群同学等候在那儿,有些人站着有些人坐在草地上聊天。“盘启美老师和唐映长老师呢?”老师问他们。

“他们两个先行一步到村子里去了,叫我们在这儿等候你们一起进村。”有位同学回答。

老师让班长清点人数。确认人都到齐完了,老师对大家说:“走吧,我们一起到村子里去。”

“走啰!”同学们前呼后应。

他们向右拐进了公路旁边的一条泥巴小路,小路两旁尽是些臭花果灌木丛围成的篱笆,小路上到处是牛蹄印子和牛粪,还有牛车碾过的车轮印子。不一会儿,小路把他们带到了七塘人民公社的一个紧靠着右江河畔、风景秀丽、名字叫做竹圩村的小村庄。

竹圩村是个自然屯,有二十多户人家,村前屋后种了不少的竹子,芭蕉,还有一些龙眼树,樟树,苦楝树,小叶榕树,等等,还有几棵树冠为圆形的扁桃树。远远看去,小村庄完全淹没在了绿树丛中,只露出了星星点点青黑色瓦片的屋顶。房屋多半是黄土泥墙,也有少数几家是青砖墙,还有一些是茅草屋。每户人家房前屋后的院子用臭花果灌木丛或是根竹丛围起,房屋旁边搭盖着低矮的猪圈和牛栏。

在村旁的一棵大榕树下,盘启美老师,唐映长老师和几位村里的农叔农伯站在那儿等候着同学们,他们商量好了,第二组的同学由盘启美老师带队,他们要到另外一个村子里去住,离这儿有一里路远。第一组和第三组就住在这个村子里,由蓝冬芝老师和唐映长老师带队。老师把同学们三三两两地分别安排住到不同的社员家中。小明和林加,山陵三位同学被安排到插队知识青年的宿舍里与知青们同住。蓝冬芝老师和肖妍,简华,柳兰等几位女同学住在离小明他们十几步远的一位社员家里,她们几位同睡在房东为她们安排的一铺土炕大床上。

一位头上戴着发黄的草帽,皮肤黑黝,身体壮实的叔叔领着小明他们三人去知青宿舍。这位叔叔二十岁出头,黑红的脸膛,一米七个头,穿了一件洗得发白的红背心,褪了色的蓝色工作服长裤,长裤的两个膝盖和臀部各补着一块大补丁,补丁上边缝了一圈又一圈像蚂蚁爬似的结结实实的棉线。脚上穿了一双鞋头上破了洞的解放鞋。他对三位同学自我介绍:“我姓黄,大肚黄,名子瑞,孩子的子,董存瑞的瑞,你们就叫我黄叔叔得了,我也是百色镇人,家住在文明街,六三年高中毕业,*年初来到这儿插队。”他又问:“你们谁是赵山陵啊?”

“我是。”

“你们老师告诉我说,你是这个组的组长,没错吧?”叔叔上下打量了一下山陵,“恩,有当干部的模样儿。”

“哟,你看得出来?”

“开玩笑,不过,你们瞧,高个儿,遇事不慌不忙,老成,是当干部的料,对不对?”

大家一起笑了。叔叔又说了:“你们两位呢?各叫什么名字呀?”小明和林加各自说了自己的姓名。他们边走边说沿着村边臭花果丛围成的小路朝右江边走去。知青叔叔住的小屋子座落在靠近河边的村头上,这地方离河岸很近,再走过去几步就可看到滔滔东去的右江河水。今年右江没有发大水,河面水位很低,比他们住的地方低下去有七八米。三人跟随着叔叔从前门走进了小屋子。屋子里边比屋子外边凉快了许多。

“来,把东西搁这儿。”叔叔招呼着,“坐吧,随便坐,床上也行,凳子上也行。喝开水吗?”

“有,我们都带着呢。”山陵说。三人把身上背着的挂着的东西全部卸了下来,搁到了叔叔指的那张床上,随即四处打量起这屋子来。屋子里的地面没有铺水泥,只是用垒实了的黄泥土铺的地面。家什摆设很少,三块床板落在六条长凳上搭成三张木板床,木板床靠着墙摆放在屋子里三处不同的地方,蚊帐用竹竿撑着,床上铺有凉席、枕头和蒲扇。一张用木板钉成的小木桌摆在两张床之间,上边摆了一盏煤油灯,一个闹钟,一支手电筒,两只口盅和几本书。屋顶是茅草盖的,屋子四周的墙壁,除了墙柱是砖砌的外,其余的墙是用劈开的毛竹交叉编成的竹排遮挡而成,透过毛竹间的细缝,可看到屋子外边的阳光和树木杂草。每面墙上均开了窗口,窗口也是毛竹编的,用一根木棍斜着撑开。屋子里飘着一股淡淡的竹子的清香味儿,也夹带混杂有湿泥巴的潮湿味儿。

小明走到屋子的后门往外边看,屋子的后边是个院子,院子里的左边是间只有屋顶和几根木柱子敞开的厨房,厨房里有锅灶,一只水缸。烧火用的杂柴、茅草、旱芦苇等堆在厨房另一个角落上。院子里靠着墙根堆放了一些杂七杂八的农具等什物。厨房的后边是一片长得密密实实的毛竹丛,由于挨着右江江边,风很大,毛竹叶儿被一阵阵从河面上刮来的阵风吹得哗啦啦响。院子的后部围了一道竹篱笆,竹篱笆外边长了一棵高大的苦楝树,离苦楝树不远便是陡峭的河岸,河岸下方就是右江了。院子右边的最末端是厕所和猪栏,猪栏里边没有养猪,猪栏后边是一大块自留地,上边种有木薯,番薯藤,包菜,苦么菜,红麻,牛皮菜等等作物,还零零散散种了几兜芭焦。

“我们这屋子里住了三个人,同屋的另外两位出工还未回来,他们等下子,十一点钟左右就该回来了。”叔叔说。

“准备做午饭吗?我可以帮忙,我可是很会煮饭的呢!”林加说。

“我们中午不做饭,一般我们是早上一起煮好了,而且常常是一煮就煮一整天的饭。”

“不怕馊乜?”林加用白话问。

“不会馊的,我地日日都是紧(我们天天都是这样)。”叔叔用白话回答。

“哦,是这样。”林加点点头。

“你们都会说白话吗?”叔叔问。

小明和林加点头:“会。”山陵却摇头:“不会说,会听。”

“哦,你不会说白话,你是哪儿人?”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在同一片沙梨树下最新章节 | 在同一片沙梨树下全文阅读 | 在同一片沙梨树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