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温州之恋》 五  夜宿凌云寺

作者 : 毛山子

(1)

西雁,方圆百里,莽莽苍苍,千山万壑。峰顶到山脚,垂直地带气候明显,山内山外气候温差变化不一。道观、寺院、尼庵错落有致掩映在群山松林间。暮鼓晨钟,佛号经声,木鱼响槌,悠悠回荡于山谷中。

西雁,成了冒险家、户外运动爱好者探险猎奇的乐园;艺术家采风访幽的好场所。他们的身影经常穿梭于山涧谷水中。

西雁不再平静。

庄重、古燕紫俩人见天色已经不早,当日赶到泰顺恐来不及,就干脆放下心思,紧身索裹,边走边瞧。在山坡小径上,俩人碰见一五十开外汉子。

汉子主动向俩人打招呼,询问俩人往何处去。

庄重如实告之。

汉子自称是附近的,在山上转转,发现有蛇就捕捉。捕蛇者五十出头,体格健壮,虽然满脸沧桑,但精神饱满。一看就知道是经常往返于山野田径饱经风霜雨雪日晒雨淋的汉子。汉子手提钢叉,钢叉柄上卷着一条白布袋。汉子说道:“天要下雨了,你们先到附近“凌云寺”避避雨吧。”

古燕紫说道:“怪不得这么清凉,原来是天要下雨了。”

汉子笑着说:“夏天下雨前应该是闷热。你感到清凉是因为山下有一个泽雅湖的缘故。”

泽雅湖,坐落在西雁群山下,由一条古老幽静的峡谷形成。今人在两岸稍稍作了修整并硬化了路面,可以简道从车。有一首无名氏的古诗刻在湖边的岩石上。

《宿凌云寺》

西雅湖水碧幽幽,两岸人家散若舟。

昨夜凌云寺里梦,深山春色欺温州。

湖两岸现在已经没有人家了,除了参天大树就是枯藤蔓草。泽雅湖薄雾轻扬,幽静安详,宛若深藏闺阁的少女,美丽羞涩;宛若深藏地窖的老酒,清冽陈香。更似乎养在深闺未人识。微风袭来,阵阵清凉,透彻全身;涟漪起深潭碧水,皱褶起飘逸的绸缎。

几条水柱“呼”地从湖中腾起,高达数丈,错落有致。随即有许多一米多长的大鱼纷纷跃起。汉子说温州由于地质构造的关系,泽雅湖底有溶洞可能与瓯江相通,水柱升起降落与湖底水压关系。每当瓯江涨潮落潮时,泽雅湖就出现了水柱一升一降的景观。

庄重向汉子叙述了和古燕紫在“一线天”的所见所闻。汉子凝目神思,告诉他们俩一个在这方圆百里流传了很久的故事。

(2)

泰顺墩头是中国棉纸和棉皮纸制造技术的发明地。

毛氏家族在泰顺墩头是大族。棉纸制造方法在元末明初年间由一个毛氏家族的读书人发明创造,又在棉纸制造术的基础上发明了棉皮纸制造技术,两纸制造术至今已经有四、五百年。棉纸一般在生活中适用,可以做雨伞、家谱用纸、鞭炮芯、民间契约用纸等;棉皮纸则是宝贝,一经制成,可以说是经得起风霜雨雪风吹日晒,如皇宫宝典、佛教经书、流传至今都是依靠她的功劳。我国云南少数民族东巴文字流传至今也是靠她的功劳。

一次,某官府家发生火灾。大火后,金银财宝甚至家里的兵器等百物灰烬。主人在灰尘中发现皇上的圣旨竟毫发无损。原来这圣旨就是书写在棉皮纸上的。一般的棉皮纸经得起1000C以上高温。官员想把这个讯息连夜报告给皇上。在路上碰巧大雪,天寒地冻,因前不着村后不着店,官员连人带马及随从饿昏冻死在路上。待到雪化冰融时,其它物品都已经骨松肉散,唯棉皮纸制作的皇上圣旨仍柔软如初。皇上闻悉下旨将泰顺的棉皮纸制造技术列入国宝,上至官大夫下至平民百姓,谁泄密,谁就处以斩头。

甲午战争失败后,日本人大肆进入中国。日本政府对中国各种财产进行掠夺。一些日本浪人也乘机跑遍中国,搜罗民间的财宝和一些祖传的技术秘密。日本浪人也盯上了泰顺墩头棉纸和棉皮纸的制造术。日本浪人化装成收购棉纸的商人,在墩头村里晃悠了好几天,总想打探造纸的技术方法。日本浪人与一般商人不同的行经,引起毛氏家人的警惕;最后被毛氏家族的人识破,仓惶逃跑。日本浪人在墩头偷窃技术失败,就想出其他的办法搞到制造技术。

制造棉皮纸需要一种“山棉皮”的材料。山棉皮是一种野生植物树,生长在江南地区和华南地区。温州瓯江流域更是适宜“山棉皮”的生长。一方水土养一方人。植物也一样。毛氏族人发现西雁的山棉皮做成的棉皮纸特别优质。柔软度高抗撕裂性强。平时除了向村民收购山棉皮外,为了节约成本,生意淡季时,毛氏家人还自己外出到西雁大山上采收。

日本浪人发现这个情况,就秘密跟踪毛氏家人的行踪。一日,两名毛氏族人堂兄弟到西雁采收山棉皮,数名日本浪人也化装成采药人跟踪到山上。兄弟俩遭到日本浪人胁迫,一定要说出棉皮纸制造方法。兄弟俩都会武功,但哥哥考虑日本人多,硬拼俩人都会丧命,为了掩护弟弟逃跑出山,报知家人情况。哥哥就自己引诱日本浪人往弟弟逃跑相反方向走,与他们进行了殊死格斗。弟弟逃出后,曾经多次带了族人来西雁群山上搜寻哥哥的下落和日本浪人的踪迹,但一直没有结果。当时有的人说哥哥可能被浪人绑架到日本了,有的说可能已经丧身了,众说纷纭,难有结论。

汉子讲完故事,叹了一句:“看样子,这个故事是真实的。”

雷声轰轰,天要下雨了。飞禽走兽东逃西躲。三人急匆匆行走在山路上。

一块石岩下,一头野猪在“唔唔”哼着,似乎在寻找食物。庄重模出飞刀“嗖”地飞向野猪,说时迟那时快,汉子举起钢叉“叮咚”一下把庄重的飞刀打落。铁器的碰击声惊醒了专心致志寻猎食物的野猪。野猪见自己受到挑衅,卷起尾巴,踮起脚,昂首“嚎嚎”冲向三人。汉子舞起钢叉,眼花缭乱,片片生花。庄重对汉子刮目相看,知道汉子身手不凡。野猪不敢靠前,落荒而逃。三人走到野猪刚才寻物的位置,原来是一条蛇王之称的眼镜蛇瘫软在石洞里。

汉子说:“野猪是眼镜蛇的天敌,我们迟来一步,眼镜蛇就要从洞里爬出来被野猪吞掉。”古燕紫说:“眼镜蛇可以不出来,野猪就没有办法了。”

汉子说道:“野猪对眼镜蛇的身体特别敏感,只要闻到眼镜蛇的气味,眼镜蛇无论躲藏在哪里,就逃月兑不掉被吞食的命运;眼镜蛇听到野猪嘴里发出的声音,也会身不由己从洞里爬出。”

古燕紫叙述起在“一线天”小野猪的嚎叫和被蟒蛇吞进肚子里的情景。

汉子说:“蟒蛇不同于一般的毒蛇。一般的毒蛇毒牙短,分泌毒液破坏对手的神经系统。蟒蛇牙齿虽然尖锐,但没有弯钩没有毒性,属于广食性动物。小野兽、鼠、甚至自己的同类都吃,吃一头小野猪不足为奇。”

汉子弯腰把懵懵懂懂的眼镜蛇撮起放进白布袋。

在离到凌云寺一百米距离处,汉子解开白布袋放出眼镜蛇。眼镜蛇已经醒来,轻轻松松爬出,迅速溜进草窝里,头也不回一下,自顾径直走了。

古燕紫问汉子这样做的缘故。汉子告诉自己是出家人,佛主强调物物平等更不能杀生。

古燕紫说:“既然救蛇为什么还要去捉蛇?”

汉子说:“捉蛇就是为了救蛇。现在鼠灾为害,这与人们打蛇吃蛇分不开的。我们把一些受伤的蛇救起,捉蛇放蛇也是为了救人。”

古燕紫不懂其中道理。

汉子就讲了一个古老的流传很广故事给他们听。蛇是有记性的,也会报复的。一个月朦朦的夜晚,有两条蛇在*,横躺在路上,不亦乐乎忘乎所以,全然不知有危险接近。有一农夫挑着重担路径两蛇*地。因疲劳眼昏,不知地上有此好事,停担休息时,顶重担用的包着铁套皮的棒槌不小心把其中一条蛇錾死了。农夫不知情。另一条蛇就悄悄跟随农夫一直到他的家,躲藏在角落里。第二天,趁农夫外出时,蛇就把农夫的才呀呀学语步履蹒跚的孩子咬死了。我们生活中许多人不知道蛇有记性会报复的特性,认为这是神话鬼话,其实不然。有句谚语,打蛇要打七寸。就是指打蛇时一击就要置其死地,不能让它死后重生,以防止其事后报复,原因在此。

古燕紫说:“看见很多信佛的人都吃肉,并且也杀生。”

汉子说:“佛家弟子有居士和比丘之分。居士就是居家信佛弟子,只要心中有佛能做善事就可以;我们出家人就是比丘,世俗人家称和尚。因为和尚是广众佛家弟子的师范榜样,必须要受佛家清规戒律更加严格约束。”

庄重古燕紫俩人这才知道所谓捕蛇者是凌云寺的主持,法号弘觉,人称弘觉师傅。

弘觉师傅带庄重、燕紫俩人在凌云寺周围转了一圈。弘觉师傅向他们介绍凌云寺的来历和有关他的传说。

(3)

凌云寺是元代年间所建。凌云寺坐落在西雁众山峰之一凌云山下,故名凌云寺。

凌云寺周围环境清幽,天时阴雨,云海弥漫,山风过处,松涛呼啸。特别是满山遍野的白、红、粉各色野生山茶,没有人工雕饰,大大咧咧绽放着。

三人走到了寺边“狸猫坟”的遗迹处。荒草掩盖,蝉鸣孤坟,几支野茶花相伴。这是明代嘉靖年间阁老张璁的爱情故事。

张璁小时候在凌云寺避暑读书,很用功。有一个夜里,明月朗朗,张璁正认真看书。书房里吹进来一股凉风,豆粒大小的油灯一闪一闪,摇晃不定。张璁以为是山风吹进,也不当做一回事,只顾自己埋头读书。一会儿,他口渴了,随手捧起桌上的茶壶,喝了一口。这茶水清香怡人,喝进肚里阴凉阴凉,精神顿时清爽的多。张璁一时没有在意。又过了一会儿,张璁肚子饿了,想吃点心,一回头看见桌上放着一碗鱼羹,热气腾腾,香味诱人。张璁顿感奇怪,三更半夜什么人送点心来?回头一看,身后站着一个美貌姑娘,低着头,红着脸,在摆弄衣角。张璁大惊,问道:“你是谁,为什么半夜到这里来?”

女孩子不开口,只是笑了笑。

张璁问道:“刚才的茶和点心是你送来的?”

女孩子连连点头。

张璁又问她住哪里,女孩子轻声说道:“我住在附近的村里,听人说起你才学好,有名气,平时没有机会见面。大白天来又怕不方便,趁有月亮的夜里来见你一面。”

张璁认真说道:“姑娘,谢谢你一番美意。男女受授不亲,何况是半夜三更,万一被不明真相的人知道了,对姑娘不利,还是快点离开为好。”

女孩子回应道:“张公子,谢谢你的好意。我平时也喜欢读书,几乎过目不忘。因家穷读不起书,更何况我是一名生长这个穷乡僻壤的女孩子。断文识字不被人看好,今日有机会碰到像你这样有学问的青年才俊,情愿每夜来服侍你,能听你指教,请你千万不要赶我走。”

张璁见姑娘端庄大方,说话有礼有节,不是轻浮之人,也就不再逐赶;让她坐在旁边听读。往日,张璁到半夜就歇灯入寝;今夜,女孩子来求学听读,为了让她多学一点东西,张璁宁愿自己辛苦一点,继续教女孩子断文识字。不知不觉,天微微发亮,雄鸡开始啼叫。女孩子匆忙站起来,对张璁说了一声:“张公子,再见。”,就不见踪影。张璁茫然不知女孩子动作何以如此之快。

从此以后,女孩子每到夜深人静时就来到张璁的书房,到次日凌晨鸡叫时又匆匆离开,不论是刮风下雨,还是晴日月夜,天天如此。张璁读书,她坐旁边跟读;张璁书写文章,她在旁边帮助磨墨;张璁作出一首好诗,她首先吟读朗诵。张璁见姑娘过目不忘,又虚心好学,心里也很喜欢她的好学精神,乐意多教她学一点东西。

春去夏来,秋尽冬至。时间过得很快,不知不觉到了冬天。一个夜里,寒风萧萧,张璁以为这样的天气,女孩子是不会来了。已经习惯了女孩子天天夜里相伴的场景,心里未免有点失落。就在这时,门“吱呀”一声开了,女孩子进来了。姑娘见张璁衣衫单薄,就要解下自己身上的毛皮大衣给张璁穿。张璁再三谢绝女孩子的好意,只管自己读书。不知道什么时候,张璁趴在桌上睡着了。

女孩子见张璁睡着了,赶紧月兑下自己身上的毛皮大衣,轻轻盖在张璁的身上,独自坐在张璁的旁边看书。

“喔——喔——喔——!”雄鸡啼叫开始,女孩子应该像往常一样,迅速离开,又担心张公子已经睡着没有人照顾,舍不得走。

“喔——喔——喔——!”鸡叫二遍,女孩子正要拿回大衣,转念一想,天气这样冷,我拿回大衣,张公子冻坏了咋办,只好再等一下。

“喔——喔——喔——!”金鸡报晓,天快亮了。女孩子万分焦急,伸手去取回大衣,不料大衣衣角被张公子压住,若抽回大衣,担心把张公子惊醒,就索性把大衣留下,急忙开门离开了张公子的书房。

天亮时分,张璁梦醒过来,觉得背上披着一件软绵绵非常暖和的大衣。仔细一看,这不是姑娘的身上穿的大衣吗!怎么会穿在自己的身上呢?女孩子已经不在。想起昨夜女孩子要*给自己穿的场景,张璁开门快步去门口寻找女孩子。

野外天寒地冻,鹅毛大雪漫漫飞舞,路上积雪已经达几寸厚。张璁担心女孩子的安危,一路追询,可是附近村里群众都说没有这个女孩子。回凌云寺的路上,张璁对女孩子的身世百思不解。突然,在远处厚厚的洁白的雪上,躺着一具狸猫的尸体,被活活冻死了,没有了毛皮。张璁似梦回醒,醒悟到天天夜里来伴读的姑娘就是猫狸仙子。为了自己不受挨冻,她把自己的毛皮月兑下来,结果自己冻死在野外。

英姿勃发的张璁惆怅万千,不觉潸然泪下。为了纪念狸猫仙子,在凌云寺附近,张璁找了一处坟地,将狸猫仙子入殓安葬。张璁将坟碑题名“狸猫仙子”。张璁离开凌云寺到京城赶考当上官后,回家时就少不了来祭奠狸猫仙子。张璁离世后,“狸猫仙子”坟墓渐渐荒芜。“狸猫仙子”叫起来因为拗口,人们不习惯,在口传中渐渐变成“狸猫坟”,流传至今。

听完弘觉师傅的叙述,庄重和古燕紫俩皆唏嘘不已。弘觉师傅又意味深长地说了一句:“张公子知恩图报。狸猫仙子为爱人舍生忘死。”

石碑旁有一首无名氏现代诗,估计是听了故事有感而发随便涂鸦。

《狸仙》

修炼了五百年

你飘飘来到了人间

为寻找一份真爱

睁大了一双圆眼

四处搜寻

朗朗读书声

让你迷恋

让你倾心

从此

把爱的甘苦尝遍

叹佛前

紫炉青丝烟缠

昏灯纤指珠间

终不能如愿

前生缘

来世还

古燕紫听了张公子和狸猫仙子的故事,喟然自叹道:“张公子是有情有义的男人。狸猫仙子为他而死也值得。”

冰雪少女入凡尘

西子湖畔初见晴

是非难见虚如影

一腔爱一腔恨

一缕清风一丝魂

仗剑挟酒江湖行

多少恩怨醉梦中

蓦然回首万事空

几重幕几棵松

几层远峦几声钟

谢雨欣哀婉凄凉的歌声萦绕在狸猫仙子的坟碑前,直戳古燕紫的心窝里。古燕紫内心阵阵揪疼,这首歌仿佛就是为狸猫仙子歌唱的。

在西雁一天一夜的所见所闻,百事万物,冥冥之中,似乎总有前因后果。古燕紫不禁轻轻地为自己叹了一口气。

太阳升起,晨光初照。笼罩在树顶上的云雾渐渐散去。凌云寺的晨钟敲响。随着散开的云雾隐隐回荡于西雁群峰山谷间。

庄重、古燕紫两个人休息一宿后完全恢复了精神。弘觉师傅带他们俩到从西雁通向泰顺的路口。俩人肩裹行囊与弘觉师傅依依告别向泰顺出发。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温州之恋》最新章节 | 《温州之恋》全文阅读 | 《温州之恋》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