船还没靠岸,若贤就看到了岸上那壮实魁伟的身影,是若德。
三人依次下船,若贤打头,晶心居中,袁亦墨在后。
刚一走下跳板,若贤回身,若德上前,齐齐对晶心伸出了相扶的手,晶心恍若未觉,也不转头,也不抬眼,右臂随意地向斜后方一伸,恰好搭在袁亦墨屈起的手肘上,借力一跳,便上了岸,朗言一笑,“见过德亲王。”
三个少年站在岸边,围成一个不规则的半圆,圆心恰好是娇小的若依。
若贤身量最高,(大约一米七五左右),长身玉立,姿态优雅,那精致的容貌和翩然的气质,真是飘飘欲仙。
若德身姿伟岸,明明比若贤要矮,给人的感觉却是高大英武,加上他的浓眉大眼,看起来甚是爽利,一派男儿的豪爽之气。
袁亦墨站在两位身份尊贵的少年王爷身旁,彬彬有礼,淡然谈笑,丝毫没有局促的感觉,单论这份不卑不亢的气度,已然让人为之折服,而他那俊朗的眉眼儿,更是在儒雅中透出恰到好处的英俊,让人无法忽略。
“有劳德亲王亲自来接,”晶心福了一福道,忽又显出顽皮之色,“莫非本不是来接晶心,而是来接贤亲王的?”
“哪里,哪里,知道公主近日回来,本王在这码头,直直等了三天了。”若德的语气有些急切,讨好之意毫不掩藏,又意识到了什么,接着说,“二哥一向是个稳重的,这多年来,我只有受教的份儿,哪里轮得到我瞎操心。”亲热的样子,让人丝毫不怀疑他们的兄弟之情。
若贤和煦地对若德拱拱手,谦和有礼,一派长兄风范,晶心暗中冷笑,袁亦墨悄然感叹,越发觉得晶心说,这天家子女,没一个庸才,是多么恰当的评论。
“太后知道德亲王来吗?”不跳字。晶心追问,“可有嘱咐晶心的话?”
“太后知道我来,说是晶心回来不必急着请安,远途劳累,可以先回侯府歇着,过几天年下,总要进宫的。”若德笑着回答晶心。
晶心笑得没心没肺,“就知道外祖母最疼我,那我也不客气了,就先行别过二位王爷了。”
若德不接话,转头看着若贤,“二哥是要回王府吗?”不跳字。
“我是奉旨陪晶玉公主返乡,自然要先进宫复旨的。”若贤中规中矩地答道,直直点出他的公务在身,和有所依仗。
“二哥做事果然稳妥,难怪太后会把懿旨宣与你,若德真是受教了。”若德说着,还浅浅一揖,态度别提有多诚恳。可惜晶心身量矮,在若德低头之际,恰好看到,他目光中一隐即逝的嘲讽。
若德也不多寒暄,又转头对晶心说,“我既是来接的,索性‘送佛送到西’,伴晶心回府可好?”
语气是征询,可晶心哪能不答应,道声谢后,便上了马车。若德骑了马走在车旁,有一搭无一搭地和晶心说话。这种情形下,袁亦墨自不好上车,也不好随行,只能远远地坠在后面。
晶心透过车帘,看着若贤孤寂的身影,骑在马上慢慢消失,心里空落落地难过,这次归省,出发时袁亦墨瘦得不行,现在已曾重不少,神采更是飞扬,而若贤恐怕是又瘦了不少。
到了侯府,若德十分热络随意,吃过午饭,才告辞而去,好在他为人大方爽快,并不让人拘谨,也不令人生厌,袁氏几兄弟和他脾气相投,相处都很愉快。
晶心远远看着,心里也为若德的为人处事,赞了声好。
不管别人如何,晶心收敛心事,一心一意只想让袁亦墨达成心愿。
无论是过年还是正月,晶心除了不得已入宫,都陪在袁亦墨身旁,继续她的“养成计划”,过了正月十五,晶心连宫里的课程都告了假,好在,她本是女子,所学内容不多,太后和圣上,对她没什么要求,只有睁眼闭眼地宠爱,所以也没人说她。
倒是晶心的三位伴读,袁家的三位小姐,一日不落地进宫上学。
在郡主府的两个月有余,回来路上的一个月,再加上过年,到了三月春闱时,袁亦墨已按照晶心的思路,在半年时间内,做了一千多篇策论,至于理念、方法方面,更不知道被灌输了多少。
曲先生对袁亦墨的改变大为惊叹,可惜总找不到原因。他总认为袁亦墨因年少冲动,沉迷于对晶心的感情,在关键时刻,错失了金子般珍贵的温习时间,必然会影响成绩,哪能想到,两人在一起时,根本无关风月,而是另有一番做为。
袁亦墨这面进了考场,晶心才老神在在地去宫中上学,巳时(上午九点)吃点心时,晶心照例晃去找若安,献宝似地捧出她指挥下人做的苹果派。
若安黑着脸,坐在一旁只是不理,晶心也不哄他,自顾地吃着,还故意嚷嚷,“这东西凉了口味就差些,进宫后我一直着人用炭火炉焙着,才保持得这么好,你若不吃,我可不能浪费了。”
“你归省不曾同我知会一声儿,二哥请旨时,我就在一旁听着,你可知我是什么心情?这一去就是几个月,好不容易盼着你回来了,却连个影子都不见,居然连学都不上了……”在若安的抱怨声中,晶心吃完了一个,又去拿第二个。
咬了一口后,面带满足地咽下,晶心才好脾气地说,“过年我入宫时,不是见着了?”
一听晶心这么说,若安更是气不打一处来,“今年过年时,我特地告诉你,我新搬去了‘慎思斋’,让你去看看,你怎么一直不见影子?二哥、三哥立府,你都送了东西,偏我不受你待见。”
晶心安慰道,“墨哥哥这阵子忙着春闱,倒是我怠慢了。”
话虽如此,晶心貌似一点诚意都没有,若安眼睁睁地看着她吃完了第二块苹果派,吞了吞口水,恶狠狠地说,“那侯府少爷考春闱,你倒说说,你忙些什么?”.