福囤还算争气,在福仓干建筑到第三个年头,师傅开始教他垒墙体的时候,他初中毕业考进了XX一中。
听到这消息,福仓感觉可比自己当初被那学校录取了还高兴。
“看看,二弟可顺利读上高中了,再坚持干三年,我就成大老师了,那时挣得钱可多,等他考上大学时,就是拿学费家里也不愁了,真要是那样,俺当初的决定也算值了……”
福囤还算争气,在福仓干建筑到第三个年头,师傅开始教他垒墙体的时候,他初中毕业考进了XX一中。
听到这消息,福仓感觉可比自己当初被那学校录取了还高兴。
“看看,二弟可顺利读上高中了,再坚持干三年,我就成大老师了,那时挣得钱可多了,等他考上大学时,就是拿学费家里也不愁了,真要是那样,俺当初的决定也算值了。”
福仓的干劲可足,学活也快。
第二年,三弟福县也顺利考上了XX一中。
知道这消息,福仓又是一阵激动。
“三弟比着老二呢,可终归是好事,我可得好好干,早日成大老师才对!”
福仓寻思的不错,可等弟弟进了高中,农村学生底子薄的毛病显露无疑,福囤、福县的学习可始终赶不上趟。
第一年的高考,福囤名落孙山。
考不上考不上吧,那就叫福囤回去复习一年去。
第二年七月,福囤福县同时参加了高考,可又是双双失利。
既然不成功,弟兄两个继续接着回去复读呗。
第三年,福囤福县又一次同时参加了高考,可还是双双大败而归。
这次,二弟福囤可坐不住了,就对哥哥福仓说道:
“哥,我也老大不小了,总不能老让他干活供养着读书吧,话又说回来,就是再复读一年,谁又能保证就不名落孙山呢?”
按照福仓的想法,是让福囤福县兄弟俩一块继续回学校复读去。
“别人哥不知道,太平村的常超,想必你们也到听人拉过吧,他可是复读了八年才考上山东农业大学的。老二你才复读了二年,三弟才刚一年,跟常超可差得远呢。”
听哥的话,福囤可还是不乐意回去。
“哎哟,哥,你可老大不小了,该给我们找个嫂子了。”
“哎哟,老二,跟人常超比比,人家复读了八年都不寻思这事,你离八年抗战还差得多呢。再说了,我才多大呀,再坚持二年找媳妇也不迟!”
福仓娘在旁边听了两个儿子的对话,可不免发了话:
“仓啊,囤说的没错,你看看邻家的彪子,可跟你一般大呢,人家的娃子都会提着酒瓶子去打酱油了,囤不愿意上就不上吧,跟着你就干活去……哎,老三,你可不能回来,你得继续复读去,家里有你两个哥哥干活就成了。”
福县听娘的话,就道:
“娘,俺也不想回去了,俺也跟着两个哥干活去。”
福仓却道:
“哎哟,你俩都别跟俺去,建筑上的活可不好干,一阵毒太阳,只怕就晒破你们的皮,你们还是接着读书去,俺的事,不急,真不急!”
虽然福仓一再坚持,但父亲李兴才还是听从了二儿子的意见,只让三儿回去复读了。
“老大年纪可真不小了,再耽误二年,只怕连个英莲(上峪村痴呆女)那样的也摊不上了。”
既然做下了决定,李兴才就想先解决老大媳妇的事。
至于福囤,他也不想让他跟着福仓干建筑去。
“干建筑可不是好活计,风吹日晒不说,可累,看看福仓那身板,十六岁就开始推车搬运砂子、砖头块,个子可没长出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