康熙回朝日是十二月九号,已经是临近年终。其实从十二月初一,宫里便已经开始准备新年,例如大扫除,制作鞭炮、花灯,准备食物、压岁钱和供品,添置新衣,更换陈设等,可谓事无巨细。
到了十二月二十四日这天,天还未亮,康熙便穿好常服靠在乾清宫的门柱上,昨天刚过了小年,今天不用御门听政,是以他有几分空闲来看这些人布置新年气氛。
只见他们将万寿灯安置在丹墀左右,将天灯安置在丹陛左右。又在万寿灯后头悬挂上万寿宝联,每幅宝联两面都用金丝绣上联句。等到晚上的时候,这些灯都会点亮,营造出过年的喜悦气氛。
想到过年,康熙把身子转向殿内,伸出指头算一算,明天交泰殿封存宝印,算是个各地官员放个假。后天要前往太庙祭祖,二十九号下午下午赐“福”字,三十号中午筵宴大礼,三十号晚上辞岁礼。正月初一一大早开笔,然后是百官朝贺,晚上是乾清宫家宴。初五上孝陵。其实去孝陵本应是小年之前的,可是与罗刹战事实在让他走不开,只好拖到现在。望能赶在元宵节之前回宫。
如此算计着,康熙叹了口气。他放下手指,想着,这年过得是马不停蹄,和平时一样是忙得跟陀螺一样。就在康熙自我感叹的时候,一个声音在耳边响起,
“皇阿玛,您在做什么?”
康熙着实被吓了一跳,他看着声音的主人深吸了口气,没等他看清对方奇怪的神色,对方已经跪下道:“儿臣胤礽请皇阿玛圣安。”
康熙皱眉问道:“你怎么在这?”
“儿臣在殿外已经请过安了。”胤礽一板一眼又丝毫不落理地说,又月复诽道,“是您自己没听到。”
康熙模模鼻子,是他醉心于算计假期,“平身。”
带着太子走入东暖阁,例行每天的讲课。介于他多日刻苦研读,已经是稍有信心去检测几个儿子的功课了。也许是因为从小接受了不同的教育,康熙对儒家教育总有不同的理解,加上融合了身体原主的理解,另外又“不耻下问”地向两位南书房行走询问,种种夹杂在一起形成了康熙现在独特的思维——在讲课的过程中一点点渗透出来,倒是让胤礽觉得很新奇。
儒家思想维护“礼治”,提倡“德治”,重视“人治”。加上历朝历代“四书五经”被无数次修订,孔子的原作已面目全非。又融入了道教、佛教思想。使其能更好为统治阶级服务,达到一定愚民的目的。但不管怎样,儒家思想在很多方面是可圈可点。
胤礽离开后,康熙便去了南书房开始今天的办公,也是今年最后一天正式上班。奏事太监已经把折子都堆上御案。康熙心里默算了一下奏折的本数,顺手抽出几本翻一翻,暗道:果然是年终消极怠工。数量虽然不见少,但基本上都是请安折和贺折。
既然如此,他也就省省力气。康熙把手中的折子扔在桌子上,让高士奇和张英把请安折搬出去。留下少得可怜的奏事折和贺折。
但满朝文武上百人,总有人是特例。例如,现在康熙手中的折子里写着:“臣资质蠢愚,了无才藻,独从少为六经性理章句之学,粗有纶绪,穷海末儒,蔽于聪明,局于闻见,四十无闻,没身为耻。承圣上隆恩,为官四十余载。臣今年岁已高,体渐不愉,恐无能再为圣上效力,希图回籍。”
简言之,这就是封礼部尚书介山的辞职信。的确,介山已经是年过六旬,腿脚也有些不利索。若是放在别人身上、放在平时他兴许会应允。但礼部尚书官至从一品,如需更替,需内阁商议才可。而且,明天是“封印”之日。拖至明年并非不可,介山却如此急着卸任,莫不是有什么隐情?
“来人,宣礼部尚书。”
“喳。”
最终康熙还是没从介山话中提取出什么有用的讯息,只得派人彻查此事。至于更替尚书之职,也推至年后。
因为一些原因。今年“封印”的时间推后了好几天,受康熙暗示,钦天监将日期定在腊月二十五。
这一天,康熙一大早坐上銮驾前往乾清宫和坤宁宫之间的交泰殿。当康熙赶到时,交泰殿中央的供案已经摆好了酒果,点燃了香烛,各典司仪也各司其职,他上前从典司仪手中捻起三炷香插在香炉里。然后几位管理玉玺的官员捧着宝印出殿,到乾清宫门外进行洗拭,再捧入交泰殿内加以封贮。
之后鸣赞官宣布“礼毕”,标志着整个仪式完成。从这一刻开始,各地停止办公,书院放假等,正式开始庆祝新年。
整个仪式简单快捷,康熙的记忆里也是每年都有,他关心的是“玉玺”,最早的传国玉玺是传说中的和氏璧,而后各朝各代皇帝用的玉玺各不相同。
而他现在用的玉玺并非只是一块玺印,而是有二十五块,统称“二十五宝”,各块玺印又用途各不相同。如“皇帝之宝”用于颁发诏书、录取进士时公布皇榜;“制法之宝”和“命德之宝”用于谕旨臣僚和奖励官吏;“制驭六师之宝”用于军事等。
平时这几块玉玺都是放在他乾清宫密案里的,只有这种时候才放在交泰殿寄放几天,加以亲信看守。
仪式结束后,康熙没有回乾清宫。而是去了懋勤殿。举朝放假了,几个皇子和皇子师傅却得到腊月二十九才能休息。懋勤殿被作为除了太子的几位皇子读书之所,被分作几个隔间分给各位皇子。
康熙不是没想过设个类似“上书房”的地方让他们一起学习,也增进他们兄弟的感情。实在是他们年纪不同,学习程度相差也很大,完全不适合一起上课。
现在在懋勤殿的只有大阿哥、三阿哥和四阿哥三个人。一走进懋勤殿就听见几人的背书声。对身体原主提倡的“读背各一百二遍”他实在不知道说什么好。不过,他既然没想到更好的方法,那就原封不动吧。
一进懋勤殿,三个阿哥和皇子师傅们鱼贯而出,齐齐跪在正殿。康熙入座上座,依次问了几位阿哥的师傅——他们学习情况如何。问完了师傅再考考学生。
康熙依照他们的学习程度,问了几个不同的问题。他们依次回答的。康熙目前的儿子有十个,他见过的有八个。经过几天的观察,大阿哥身为长子以前又得圣宠,为人颇为几分傲气。太子是康熙看着长大的,对其性情也算了解,总体来说,这孩子有点棘手。三阿哥也没什么过于出彩的地方,他母亲近些年在宫中是越发少出头。四阿哥自小养在承乾宫,但康熙觉得他性子有些随了德妃,沉着寡言却也是个不好惹的脾气。至于其他的几个没上学的儿子,他也没放太多心思。
从懋勤殿出来,康熙去了惇本殿,惇本殿为毓庆宫第二进院正殿,西配殿被开辟为太子读书之所,平时太子上课也在此处,条件比懋勤殿好上很多。
今日予太子的讲师是熊赐履和李光地,两位都是身体原主给太子请的饱学之士。他例行公事一般考察了太子的学业,便回了乾清宫。
第二天又是一大早,康熙换上朝服,坐上銮驾前往太庙祭祖。整个仪队随性的有太子和三位阿哥、各部院官员还有奉于享祭的牛羊。
太庙中供奉的不止是先祖的灵牌,还有已故皇后、有功皇亲、臣子。太子领着诸位阿哥进奉设宗室、外藩诸望王的东西二享殿。康熙则领着诸宗室在供奉先祖与皇后的正殿举行仪式。太子几人礼毕后再单独行奉正殿诸先祖。
康熙回到宫中已是临近午时,见后宫许多宫人都拿着春联、门神和宫训图来来往往准。这些东西也是颇具特色。与康熙以前见过所有的对联都不同,宫中的春联不用红纸,而是按照满俗,用白纸,缘以红边、蓝边。
康熙这边拦下了一个小太监,那人手中拿着一卷宫训图。梁九功从那人手里拿来宫训图递予康熙。他展开一看,其上绘历代有美德的后妃故事一则。想来是用于东、西六宫,作为后妃的榜样教材。顿时,康熙没了兴致,把宫训图还给小太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