烽烟隐宫阁(清穿康熙) 议开海禁

作者 : 瀚海星空

今日御门听政是胤褆入朝第一次觐见,康熙见他穿朝服的样子还是头一回,不免多看了几眼。余光又瞥眼坐在他侧下面的人正望着他,康熙转过头,只见那人无声地张着嘴一字一顿地做着嘴型,言曰:“大哥好看吗?”

康熙看明白后大囧,忙离开视线不理他。胤礽见此,吐了口气,舌忝了舌忝下唇,亦看向胤褆二人。

康熙当日斟酌再三还是决定把胤褆扔去兵部整理卷宗,并嘱咐他初来乍到,要虚心学习,不可颐指气使,更不可对兵部大臣指手画脚。他初涉兵部事,自然是无事可奏,只是随着兵部尚书将本匣搁在御案上,而后跪在一边听兵部尚书奏事,直至兵部尚书说完才随之离开。

待翰林院学士呈上折子奏事毕后,康熙便领着太子从后头离开。

“皇阿玛,您上次不是说要给儿臣另择一位汉师傅吗?”

康熙闻言,本是一愣,而后才回过神,停下脚步,转身道:“当日事情一多,朕给忘了。”

“儿臣知礼部事繁重,不忍汤大人每日操劳,宫里宫外两头跑。是以,才来提醒皇阿玛。”胤礽解释道。

“朕今日会将此事提上九卿议案。”康熙答道,并月复诽一定要寻个比汤斌更严厉的师傅。

“谢皇阿玛。”胤礽回道,又见康熙没有接话的打算,忙凑了上去,侧头望着康熙问道,“皇阿玛可知道方才兵部尚书奏事前,儿臣说了什么?”

康熙朝他瞥了眼,淡定道:“不知。”

胤礽闻言,努了努嘴,又换了副脸色,道:“您可要儿臣再说一遍?”

“不必。”康熙断然拒绝道。

胤礽有些失望,但他依旧不死心,转了个问题道:“皇阿玛以为您的几位皇子谁的相貌最优?”

康熙将几个儿子的脸在脑子里过了一遍,无果。说实话,除了胤褆和胤礽,其他几个年幼,五官没张开,他哪能比较相貌优劣,便随意选了个刚出生不久的胤祥,道:“朕以为十三相貌最优。”

“为何?”胤礽想不通那整日嚎啕大哭的十三弟有何好看的。

康熙叹了口气,他对胤礽的穷追不舍很无奈,自从上回胤礽对他倾诉心思他未做回应,之后胤礽便是频繁地对他做各种“小动作”,康熙想着他若是新鲜劲过了,就好了,便对他无视到底。

胤礽见他不答话,转而嘟囔着问道:“儿臣的相貌不合你的意吗?”

康熙斜眼瞥着他,见他黝黑的眸子定定的望着自己。心下按耐不住便月兑口而出:“你可曾想过,你对朕的只是孺慕之情?”

胤礽的身子一僵,故作可爱的脸也恢复了平日的模样,细长的眉眼微垂,继而又抬头冲康熙勾唇道:“皇阿玛,孺慕之情也是情。”

“二者不可相提并论。你若投朕以孺慕之情,朕可报你以护犊之情。可你若投朕以倾慕之情,朕却不能以报你以同样的感情。”

康熙最后一句话让胤礽唇角的笑凝固了,他的嘴唇颤动了一下。康熙再道:“胤礽,你是太子,朕是你的皇父。”

胤礽沉默了,康熙转开眼看着汉白玉阶梯下的石板。春意降临,石板间的狭小缝隙已有浅绿的女敕草冒出,就在康熙定睛观察那颗绿草时,胤礽突然抬眼凑至康熙的侧脸处,轻言道:“皇阿玛的理由儿臣接受。”

康熙转过眼,视线与胤礽对撞了一下,继而向下移动,只见胤礽浅红色的嘴唇上下开合着。与此同时,耳边穿入一句意味深长的话,“可儿臣也想要您。”

康熙的牙齿微动,欲再说什么时,只见胤礽对他作了个揖,后退了几步,而后转身快步离开。康熙站在高高的汉白玉阶梯上,抚着白玉栏杆雕刻的柱头,望着胤礽远去的身影,神色不明。胤礽的最后一句话只说了后半段,让康熙不禁浮想联翩,胤礽你是既要储君位又要朕,还是既要皇位又要朕?

德璟连一日三餐都不离太子半步,此番他便“有幸”听到皇上和太子这段惊世骇俗的对话。联想到不久前太子询问自己可有意中人时的表情,德璟顿时冷汗直冒,他瞥见皇上侧后面的梁公公也是一脸呆滞,便趁着皇上还没回过神的功夫随着太子一同告退。

他向来随遇而安,从乾清宫到毓庆宫的功夫足够让他理清纷乱的思绪。瞥着前头的太子,只见他一跨入惇本殿,对着大宫女呈上来的茶水就是一挥手,茶杯顺势落在了地上,滚烫的茶水飞溅,大宫女捂着刺痛的手背不敢叫出声,只道:“殿下恕罪,奴才无眼冲撞了殿下,这就收拾。”

说着便去拾零碎的瓷片。胤礽瞥了她一眼,便指着大门道:“给爷滚出去!”

“是。”大宫女不敢耽误,捂着手就往门外跑。

胤礽起身走到门口,冲着门扇勾了几脚,将整个正殿合得严严实实。而后,朝垂着头的何玉柱瞥了眼,又狞笑着朝立于漏窗下的德璟踱步而去。德璟听着胤礽坚实的鞋底踏在零碎瓷片上的声音,心底惨得慌。

“在乾清宫前,有多少入了你的耳?”

德璟把不准太子的意思,只得说实话。胤礽闻言,只是冷笑道:“你倒敢说实话。”

“主子明察秋毫,奴才不敢有期满之心。”

胤礽舌忝了舌忝嘴唇,抬手道:“平身。”

而后模着嵌在漏窗中的琉璃,轻声喃喃道:“本宫要的,他清楚,却给不了。”

德璟确信太子不会对他怎样,便放宽了心。他对太子月复诽道,您若是要什么,皇上都能给你,您若要这个,就是为难皇上了。

“本宫哪不好?他就没有一点动摇?”胤礽自问道。

您哪都好,只要您是个和皇上无血亲的女人,那皇上就不止一点动摇了,他接着夸奖道。

康熙站在乾清宫前,纠结一会自己的私人感情问题后,便转道去了南书房。还未跨入,便有奏事太监凑上来报曰:“皇上,内阁学士席柱、吏部侍郎杜臻求见。”

康熙止住步子,愣了好一会,才想起这两人是何许人,道了声“宣。”便入了里间。

此二人于一年前被康熙派去广东福建一带主持“展界”。当日朝廷为了削弱在台郑氏的支援,从顺治年间便开设海禁,此后因仍有人向郑氏提供信息,先帝为了加强对福建、广东一带的禁锢,于顺治十三年加设了一条“迁海令”。所谓“迁海令”便是将海岛和沿海居民内迁三十至五十里,并设界线,将界线到海岸间所有民居焚毁,胆敢越界者立斩。

此后数十年朝廷屡次加严“禁海令”与“迁海令”,直至康熙二十二年收复台湾,福建总督姚启圣一道请求接触迁海令,令沿海居民归于原居所的奏折呈上御案。康熙将此议交予九卿议事,反反复复拖至康熙二十四年,康熙才批准此提议,此则为“展海令”。

许久未见的席柱二人一入南书房,康熙便道:“尔等前往福建一带已有一年余日,展海一事进展如何?”

“禀皇上,众民得还故土,保有室家,皆因皇上圣令,伊等必将仰戴皇恩于世世。臣……”席柱跪奏道。

“等等,朕要听的不是这个。”康熙打断他的话,皱眉道,“朕问你展海一事的进展。”

“禀皇上,臣等会同两广总督、福建总督及各地巡抚,依皇上的旨意,将原产归于原主,将原主归于原处,已基本完成。”杜臻接话道。

当日在海岸禁区烧毁民居、摘种荆棘等物,怎还会有原产剩余?康熙心知肚明,却不能朝廷内外宣扬,只得暗指令户部拨款至福建、广东一带,分与沿海居民。

此番杜臻不说,康熙也不反驳,只道:“展海一事仅准许众民迁回原居,仍未允许商船渔船下海,朕当日下展海令,便是为了日后的开海禁。尔等当日临行前,朕交代尔等调查海禁的利弊,结果如何?”

“海上贸易自前朝以来未曾开,故臣以为不当开。”席柱答道。

康熙听到拒绝的话,反驳道:“当日因为郑氏逆贼不开海禁,如今灭郑氏,海氛廓清,为何又不可开?”

“禀皇上,诸多总督巡抚说,如今台湾、金门、厦门等处虽设官兵防守,但仍是块新占领之地,应再待一二年后,寻个适宜的机会再开。”

康熙沉默片刻,才反问道:“你的意思是,不宜开海禁是总督和巡抚的见解?”

席柱停顿了会,才道:“是。”

康熙不语,当日收复台湾前,便有诸多大臣主张开海禁,而收复太后后又倒戈,明确反对开开海禁,康熙对他们这种各图自利的行为看在眼里,却未点明。

但此次康熙是打定主意,力排众议开海禁,别的先不论,如今朝廷随时都可能对准噶尔用兵,日后海上贸易所得税收充入国库,可弥补八旗军饷。再者闽粤一带多为荒夷之地,耕种者不多,允其出海捕鱼,亦有利于民生。

如此一来,康熙便不愿对席柱二人多言,挥手道:“尔等先跪安,具体事项朕会再像闽粤两地督抚询问。”

席柱二人闻言,心提上了嗓子眼,反对开海禁本就是他们自己的意思,而非闽粤督抚之意,此番圣上再去亲自询问,他们的谎言不就被戳破了吗?心下惶恐不安,可说出去的话泼出去的水,便忙退下。

作者有话要说:默,有个对乃们很好的消息,就是:我这周又是活力……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烽烟隐宫阁(清穿康熙)最新章节 | 烽烟隐宫阁(清穿康熙)全文阅读 | 烽烟隐宫阁(清穿康熙)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