明朝小丫鬟 第一卷 县城李家 第六章 去面试(完)

作者 : 九叶子

言九儿说茵姑娘的段数高,并不是无中生有。

虽然她不知道茵姑娘和柳婆子有什么恩怨,但茵芸讨厌柳婆子,并且处处针对她,这是不争之事。

柳婆子夸一句大太太年轻,茵芸都要横插一脚。表面上看是针对柳婆子,其实又何尝不是给她们这几个新来的小丫头一个下马威?

要赞大太太年轻也罢,何须从七八年前讲起!这是在同言九儿几个显示自己的资历深。光是资历深也没甚作用,院里打扫的老婆子可能还做了几十年呢,重要的是那句“太太您亲自扶了起来”。

同样都是漂亮的小姑娘,茵芸当年胆小被吓哭了,能被大太太亲自扶起来,张巧巧被问两句话,一开始就不讨喜,后面站在屋子中央被茵芸掩盖的全无光华,言九儿觉得换了她真正十一二岁时,是绝对不能承受的。

张巧巧看着柔弱,言九儿却觉得她是内心强大之辈——牛车上冤枉人都能主动出击,为了那梦寐以求的“高枝儿”,这点冷落算什么。

众人陪了大太太说笑一番,正主又想起这边的事还没解决,看了一眼还跪在屋子中央的张巧巧,不知道是不是见她年纪小,最终心软了,还是叫茵芸捡出了张巧巧的卖身契,也收在同一个小匣子里。

张巧巧虽说是跪得腿酸,还算得偿所愿,言九儿看她一双小手背着,染了凤仙花汁的指甲盖有两个都花了,想来是她跪着时紧张,自己扣的。说起这个,言九儿又仿佛可以预见张巧巧在李府的丫鬟生涯不会多顺畅,哪有人当个丫鬟,居然还染了红红的凤仙花汁来。

一起来的五个人已经是过了两个,其中一个言九儿,更是当中最不出众的。柳婆子本来担心她有些危险,恐李府的太太嫌弃她身量小,于做活上有碍,要是不接收她,自己还要去找买家,这样的卖相,又不像个好卖出去的。哪知道偏偏是她得了缘法,可见人各有命。

言九儿可不知道柳婆子此时在感叹她命好。

大太太正要问另一个小姑娘问题,一个官家模样的媳妇子进门来,先是向大太太行了礼,走到茵芸耳边小声说了几句什么,茵芸就有些喜色,也不知道她如何同大太太讲的,竟允了她先行下去了。

茵芸谢了恩,跟着那媳妇子出去,巧就经过言九儿身边,言九儿就闻见一阵淡淡的味道,有些熟悉,又不是单纯的香味,言九儿一时搞不明白,也就没去管它。

这个面试的姑娘运气十分不好,大太太叫她站出来,连话都没说过,先叫她伸出双手来。

等看到她指甲盖黑乎乎的,连句责问都没说过,拿着汗巾子压了压嘴角,就叫她还是站回去。

小姑娘以为自己通过了,脸上掩不住的欣喜,都不知道要如何表达了。

柳婆子的脸色却并不好,因为大太太并没有动这小姑娘的卖身契。

言九儿有些庆幸自己并没有因为长得不漂亮,就放弃了爱干净这一习惯,早上仔细的洗手也并不是耽搁时间,在此时看来反而十分的明智。

张巧巧也看出了不对劲,咬着嘴唇,偷偷将手藏在袖子里,很怕大太太也叫她这样来一番,那就算是前功尽弃了。

最后轮到二妞,她是个实心眼,大太太一叫她,光知道“咚咚”磕头,不是行礼,反倒是实打实的磕头声一声比一声响。

做主人家的,手里必须有几类人:带出去能长脸的,比如张巧巧这种;贴心的,会处事的,这说的就是茵芸这样的;最后还有一种,她或许毫不起眼,确实基数最大的,整个宅子没有一处地方不用到她,自然就是二妞这种老实人了。

大太太指着二妞乐道:“这倒是个实诚的孩子……就是叫二妞,也太村了些。”大太太说着,亲自捻起二妞的卖身契,看了名字就皱眉。

或许是茵芸不在的缘故,柳婆子看上去要自如许多,此时适时接到:“还请大太太赐名呢,这改了名字啊,以后自然就是太太您的人了。”

柳婆子这话说的极有技巧,一般丫鬟并不算谁的私产,而是走公账买的,她偏不说是李府的人,只说是大太太的人了。

大太太轻轻拨弄着手上一个翠玉镶金的缠花镯子,上面的缠枝莲绵延成一片,又精细得看得见叶子上的脉络,“就叫缠枝吧。”

说完了想起来,这样倒和“九叶”名字颇有些相合,柳婆子头一个就赞道:“太太起的好名儿,这下真是枝叶双全,真是福寿无双了。”

二妞得了新名字,知道自己被留下了,又磕了个响头:“二妞……不,缠枝谢谢太太赐名。”

一个人若先对你有了好印象,自然会怎么看都顺眼,现在大太太看二妞就是这种情况,连她临时说错了名字临时改口,在大太太眼中就是一种人实诚的表现,而并没有责备她。

言九儿看了不时同大太太说着两句讨喜话的柳婆子,知道这其中有她不小功劳。表面看上去柳婆子就是插了两句嘴,却都是在适当的时机,说了大太太最爱听的话。言九儿想,若是论说话的艺术,谁比得上牙行里讨生活的柳婆子,这自然是她在对于二妞在车上扶她之事,做出了相应的回报。

最后一个小姑娘,她介绍时叫什么言九儿也没听清,只知道她也得了新名字,叫红鲤。

这场李府的丫鬟招聘面试大会算是结束了,看着另外四个人都卖身契都被挑出来,桌上只剩下自己那张孤零零的契纸,再是迟钝的人都知道自己落选了。

言九儿原本以为那小姑娘会伤心,但是只在她脸色看到了一丝失落和羞愤,好像还并不是因为不能在李府当差的缘故,而是一种别人都选上了,偏偏没有就自己的不满。

柳婆子生意做成了,听闻大太太说家里的几个姑娘近来想学串珠花,又主动请缨,说自己前些日子刚得了一批好珠子,连着现成的细铜线都是一并有的,何必去别处寻。

“你倒是个闻得到钱味道的!”大太太调侃几句,还是叫人去拿了一小包银子出来,言九儿估算不出大概有多少,不过这样的大户人家,做事不会叫跑腿儿的吃亏,比起柳婆子买她们的价钱来,肯定只多不少。

柳婆子拿在手里就知道重量,满口的“太太仁德”,这次肯定是赚了不少。

日头也是中午了,偏厅里都感觉的到温度在变化,柳婆子做出了生意,又得了寻珠子来的潜在生意,很识趣地要告辞。

言九儿四个不比再跟着柳婆子走了,一时反而有些手足无措。

柳婆子嘱咐了她们几句“好生听太太吩咐”的场面话,就带了那个小丫头,打起帘子出去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明朝小丫鬟最新章节 | 明朝小丫鬟全文阅读 | 明朝小丫鬟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