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唐俏神探 中部:初露端倪 第七十四章:案情分析

作者 : 懒散的七帝

越王府的书房内,随着盛宣煜转述着长孙冲的供词,李贞和任倚婕的眸中都显出不可思议的神色。想不到长孙冲的背后居然还有一个叫六道散人的家伙,而这家伙心机之深,令人震惊,长孙冲一步一步被他玩弄于股掌,而混然不知。等他到了没有利用价值的时候,也就是大理寺基本排除他的嫌疑后,这个六道散人又派出刺客企图杀人灭口。

“王爷,依下官所见,长孙驸马经此一劫,所说的话应该可信”盛宣煜正色说道,“这个六道散人居心叵测,极是危险,下官已按长孙驸马的描述着人将他的画像画了出来,全城通缉。”

“嗯,做得好”李贞微微一笑,以示嘉奖,又道:“那么那三个刺客,可有查出是何身份?”

“回王爷,下官和仵作都已仔细查看了这三人的尸首,下官怀疑……”他稍稍停顿一下,考虑着是否要将这怀疑的内容说出来。

“盛大人有何怀疑,旦说无妨”

“是下官怀疑这三人和东来铁铺的夏氏父子一样,乃是昔日吴王麾下飞鹰卫队的成员。”

“哦?”李贞顿时悚容,“飞鹰卫队”四个字让他不得不动容。“为何你有此怀疑?”

“因为这几人的胳膊上均有飞鹰纹身,而那图案与下官上次在吴王府旧址搜出的一幅画极为相似。”

“原来是这样假如这几人确如你所预料的,是飞鹰卫队的成员,那么这六道散人看来势力不小”李贞的眉不禁皱了起来。能够支配飞鹰卫队的人,只怕在朝中定有翻天覆地之能。转首,他望向任倚婕,见她柳眉紧锁,粉女敕的小脸紧绷着,一副沉思的样子。每当她陷入沉思的样子,他总觉得是那么特别。

“小婕,你有什么看法吗?”。他出声询问,在这案子上,他已习惯性地听她的意见。

“呃……”任倚婕的沉思被打断了,李贞的那声亲热的“小婕”让她的脸微微有些发烫,这是他第一次叫她的小名,以前他一直是叫她“任姑娘”的,突然的改口,让她感觉特别古怪。抬眼,她偷瞟了盛宣煜一眼,这家伙还是阴沉着的脸,仿佛欠他多还他少一样。心中不觉又是一滞,不去理他,朝李贞莞尔一笑,说:“王爷,我想请你帮我调查一个人。”

她没有直接回答李贞的问题,也没有就六道散人而发出自己的意见,而是突然就这么冒出一句。这样李贞和盛宣煜同时面露疑色。

“你想调查谁?”李贞诧异地问。

“风玉来”

“风玉来?他是谁?”李贞因着满月复狐疑,那双炯炯有神的眸子眯了起来。他对这美丽的女孩充满着好奇,她这小脑瓜子里装的东西,他似乎永远都猜不透。

“风玉来是原来的莲花山寨主”盛宣煜在边上替她回答了。他复杂的目光第一次落在了她的脸上,但很快又低垂了下去,作眼观鼻的样子。

“原来盛大人也知道风玉来,那么你应该听说过他曾经是江湖上赫赫有名的人物,可两年前,他突然被千秋银取代,之后便什么信息也没有了,听人说是死了,但你知他是怎么死的吗?”。她看不惯他那样子,挑衅地问着。

这一下,盛宣煜没了声音,面色凝重,而李贞听得云里雾里,忍不住问:“我们刚才是在说六道散人,小婕你为何突然提到这个风玉来?莫非你认为这个风玉来与六道散人有什么关系不成?”

“王爷,我现在也不知这二人是否有关系,但是他们出现的地点,都和莲花山有关,所以应该要去查一下。另外,王爷您也知道,前些日子小婕为了调查度母佛像及吴王府绑架一案,专门去过一趟莲花山。当时,我听樱花馆主人伊贺音说,现任的寨主千秋银是杀了老寨主风玉来才上得位。可奇怪的是莲花山寨一干手下竟然都默认了这一篡位之举,江湖上没有人听说有人为了风玉来而反对千秋银。这究竟是风玉来众叛亲离的悲剧,还是别有内情呢?”

李贞若有所思地点了点头,随后,他和伊贺音当时想的一样,立即转身对盛宣煜说:“本王听说上一次剿灭山贼时,抓了一些莲花山匪徒,盛大人回去应该好好审一审这事。”

“是”盛宣煜颌首允诺。面上冷冰冰的,看不出心里在想什么。

任倚婕不去看他,吸了口气,继续说:“除了要查风玉来的死因外,他的来历也得好好查查。据伊贺音所说,江湖上只知其轻功了得,因此送了一个‘风里来’的外号,其他关于他的信息一概无人得晓。同时,莲花山寨从事的劫掠营生听说与部分官府人员也有勾结,这一次若不是在吴王府抢了皇室贡品,只怕一时半会儿也不会去动他们。那么这样一个黑白两道都混得如鱼得水的人物,他的来历不应该是个空白。”

“你是怀疑这风玉来之死后面有什么蹊跷不成?”

她微微一笑,说:“我不知道他的死是否有什么内情,但是任何细节我们都不能放过。”

“嗯”李贞赞赏地点了点头。“接着说吧”

于是,她接着说:“六道散人处心积虑接近长孙驸马,又为他出谋划策两年有余,难道仅仅是为了利用他偷盗一个黄金度母佛像?我觉得不像度母佛像固然有它特定的价值,但为了这个东西花这么多的精力与时间,设这么多诡计,实在匪夷所思。就算真是如此,那么当度母佛像到手后,六道散人的目的也达到了,完全可以消失了,或者说那晚的刺杀可以提前进行。可是没有,他反过来还继续跟长孙驸马见面,甚至在赵大人的案子里,那把凶器让他去打制。

“从这几点看来,六道散人的目的很有可能是想借度母佛像,而挑唆长孙氏造反。就像永徽四年那场房驸马的谋反案一样。不料,此时赵大人插手调查,并且不仅怀疑度母佛像失踪与长孙驸马有关,更是得知了吴王幼子李璄的身份。这让六道散人或者其背后主使感觉到一定的危险,所以他们一不做二不休,就将赵大人给杀害了,同时嫁祸给长孙驸马,这里的目的可能是为了逼迫他,让他觉得走投无路,而铤而走险,走上谋反的道路。但是他们还是没有想到,后来大理寺排除了长孙冲的嫌疑,而他又天生胆小,谋反的大事根本没有胆量去做,于是他们才觉得他已无用处,决定除之以绝后患。”

“可是小婕,本王记得,以前你说杀害赵大人的人最有可疑的是吴王恪的四子李璄。现在又冒出个六道散人可能是凶手,这中间有什么联系吗?”。

“六道散人的身份现在无人而知,而长孙驸马也只是知道他的长相,不知他的来历。从他年约四十有余,操京城口音来看,他是吴王以前的旧部,完全是有可能的。李璄从年龄来看,只有十七岁,失踪这七年里,他就算再怎么努力学习,以他的资历要密谋杀害身居大理卿多年的赵大人,我感觉仍然是很难成功。赵禄虽说是他的同伙,但是毕竟只是一介平民,论智谋,论远见,论布局,均不可能是赵大人的对手。而且事实上也证明赵大人一开始是占了上风的,他手上的那封密信就说明他曾经让李璄一党坐立不安,不除之而不快。因此,李璄的背后一定还有其他人在帮助着他,或者说在利用着他。

“如今飞鹰卫队的出现,其实就可以证明这一点。吴王当年留下的精锐卫队并没有消失,而是一直蛰伏在各个地方,等待着吴王的继承人出现。如今李璄的回归,极有可能让他们全部被调了回来。这部分人,包括李璄因为吴王之死,一定对长孙无忌心怀仇恨,恨不得寝之皮,食之肉。然而长孙一家贵为国戚,又岂是他们想动就能动的。就算刺杀成功,也最多只是杀了一个垂暮之人而已,李璄要想平反,重振吴王府,那是绝无可能。因此,他们的目的,就不会是单纯的要了长孙家几个人的命。他们要的是长孙一族族亡,以及吴王的平反。”

“明白了”李贞恍然大悟地说,“要想让长孙氏族灭,就只有让他们谋反。因此六道散人才会假借度母佛像的神灵之说,唆使长孙冲起事。”

“正是”

“可六道散人为何不找长孙无忌呢?”

“呵呵长孙无忌哪有这么好骗啊?吴王旧党对长孙一家也肯定是了解透了,因此才会找上长孙冲这个呆瓜。”

“嗯你分析得很有道理。”李贞赞许地夸道,“看不出你小小年纪居然心思如此细腻。”

任倚婕刚想得意一下,马上有人一盆冷水泼来。

“可这些都只是你的推测而已。没有证据在手,都言之尚早。”盛宣煜冷冷说。

任倚婕咬了咬唇,恨道:“你说得不错。不过,我会找到证据的。”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大唐俏神探最新章节 | 大唐俏神探全文阅读 | 大唐俏神探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