外婆回去后又捎来话说,让李嫂子坐完月子就带孩子回娘家玩,好让老头子见见也欢喜。李嫂子便同意了。
现在敏儿和阿六敦都是李嫂子一个人女乃,李嫂子已经成了阿六敦的女乃妈了。
阿六敦好像一直都急着和敏儿讲话一样,不过听他呀呀乱语,虽然敏儿一句也听不懂,但是通过他的眼神和动作,她竟然都能明白。
就比如阿六敦开始兴奋的拍手,她就知道阿六敦叫她看往上,一看,果然看到窗外的蓝天上一排大雁飞过,她也咯咯笑起来。再比如她见阿六敦哭了,这自然是和她一样,不是拉了就是饿了。
虽然她不会和他一块拉,但是饿的时候基本都是一样的。
这做月子一个月很快就过去,李嫂子就要下地了干活了,不过现在还不是农忙时候,先是在家女乃孩子,然后就开始和顺儿媳妇一起洗米做饭,洗洗衣服,还有把那吃不完的萝卜,瓜皮晒干了留以后吃。商人媳妇身体调好了,也和她们一到帮忙。
二月初十,李嫂子,商人媳妇和顺儿媳妇三个人一道一起拿了木桶装了衣服就去河边洗。
初春的河水冰凉刺骨,水顺着她们的手臂拂过,手在水里泡的通红通红的,她们就拿着棒槌和皂角在河边泛洗起来,一起说笑来着。
李嫂子背上还背着敏儿,问商人媳妇道:“兰妹子,这么久了,还不知道你和你男人姓什么,都是哪里人?”
“我男人姓鄯名昭,是打楼兰那里过来。”
那河畔上一起洗衣服的媳妇还挺多,听着新奇,问起来:“哎?楼兰?是在那里啊?”
“离这很远,在关外呢。”商人媳妇笑道。
敏儿在李嫂子背上趴着,被暖暖的太阳晒醒了。
她听过楼兰:楼兰古城,在新疆的小河流域一带,那里还出土了“楼兰美女”中外闻名,古时候是片非常美的绿洲,可惜后来消失了。听商人媳妇自己介绍自己是楼兰来的,敏儿不由睁大眼睛多看了这商人媳妇几眼,她可是活版的“楼兰美女”呢。
“那得走多远呀。”不过这村里的媳妇们从来没听说过楼兰,并不知道在哪。
商人媳妇想了想道:“大概要半年吧。”
“啊?这么远啊!”大家吃惊,可惜她们这一辈子都没出过远门。
这里最远也就是翻过三个山头,一天时间,到她们娘家。男人们走的远,像去趟乌梅镇,来回一个月。这已经是她们到的最远地方了。
“兰嫂子,你们这到这里做的些什么生意啊?”顺儿媳妇和商人媳妇熟了,胆也稍大起来。
“都是做些茶叶和丝绸买卖,也卖些粮食、种子或者其他物件,只要是看着哪里需要些什么,我们都做的。”商人媳妇笑道:“还有我们那儿都稀罕你们这里的瓷器,不过不好拿。”
媳妇们张大嘴:“听说村里老汪头就是做瓷器的,家里的翁和瓦缸都是他那儿烧的。”
商人家的竟然能看上他做的那些东西?都是黑不溜秋的缸子,要是稀罕,那老汪头可就发了。
商人媳妇笑道:“并不是那普通的瓷器,是你们这的青花瓷,和那汪瓦匠做的陶土瓦缸不是一类的。”
见她手里洗的几件衣服就是那绸缎面料的,这里的村妇们洗的都是麻布面料的,村里媳妇还是羡慕,自己有一日能穿上棉布做的衣服都不错了。
“你们西域人都是怎么生活的啊?”
商人媳妇又说起她们家乡的事儿来,听的大家十分的兴奋。
衣服快洗完了,李嫂子想起这商人一来都给了那稳婆王嬷嬷两块金子了,所谓财不外露,就怕有些人会见财起意,不放心道。“兰妹子,你们这长途跋涉,怎的不带些仆人和随从这衣裳还要自己洗?”
商人媳妇也将淘洗好的衣服放回木桶道:“这几件衣裳自己洗也没什么,原来也是有仆人的,老仆人前两个月不幸染了重病去了,他的儿子就送他回去安葬。只是等阿六敦断女乃了,再寻合适的仆人上路。”
“原来是这样。那就等安定了再寻!”
商人媳妇笑道:“我刚生了孩子,也走不了远路,所以我男人同我说我们就先不回去,暂时在这里先住下,而且这个小村子不错,又有了通商的口岸。我男人也想在此安居乐业,图个长远打算。”
清湖村这儿偏僻,原本路过的商人不多,过去老一辈捐钱建了个小渔港,没想到渐渐通了商,才有了这些个货船过来。现在那口岸都是官家做的官盐,往京里运的,老百姓只是打鱼为生。她李家也是捕鱼为生,出的海的就是她公公。
说完商家长,众人又拉起李家短来,你一言我一语聊着。
衣服洗完了,李嫂子又问顺儿媳妇:“你和李顺什么时候生个女圭女圭呀?!”
顺儿媳妇一听急的臊红了脸道:“哎呀,嫂子莫说这个,羞死人了!”
李嫂子笑道:“李家还没儿子,就盼你也赶紧生个儿子出来呢!”
一起洗衣服的妇女听了都哈哈大笑起来。
正说着,就见李山海气喘吁吁来到河边找媳妇回家,说:“阿平,快回去,咱爹可终于回来了!村长正在给大家分鱼呢。”
村里媳妇听说村长分鱼,都高兴的纷纷往家跑。
李老头去出海打渔回来,这一村就由村子主持,开始给大家分鱼,家家都有,出海的就分的多些,这回李家分到不少。
一家人可是高兴坏了,老太太赶紧把李老头打回来的鱼拿去腌了做成咸鱼留着以后慢慢吃,这回可以腌几大缸,家里缸子不够,又让李顺去张瓦匠那里买两个大的回来,这咸鱼可以吃个大半年的,老太太可乐的屁癫癫的!
李嫂子一回家,正见了公公在拉了渔网在补,老太太在屋里屋外的忙着腌鱼。
李老头见孙女,忙放下手中活来抱,李嫂子解下绑兜,笑呵呵的把敏儿让给公公抱。
敏儿出生一个月了,终于见到了自己的爷爷!
李老头长的黑油油的,又瘦又小,弓腰驼背,没想到一把年纪了还要出海去捕鱼,敏儿被李老头逗得直笑,想起自己早逝的爷爷来,不禁触景生情开口呀呀叫了一声——“爷爷。”
这一声可不得了,虽然是吐字不清,就是“呀呀”两声,但把李老头高兴坏了,没想到这个女圭女圭第一声就是喊了爷爷!
这一家之主黝黑的脸上焕然有光了!
李嫂子和李山海又惊又喜,虽然遗憾她都还没开口叫过一声“爹娘”,但是这么早就能说话了实在太让人吃惊了,都道这个女孩子了不得。
李老头可越发喜欢起这个孙女来,和她逗乐,她都能咿呀叫几声“爷爷,爷爷”的哄的大家开心。
李老头一高兴就要把她抱出去跟村里人炫耀。
“我家孙女会叫爷爷了!”
“李老头,你又吹牛!”在树下抽烟的木匠王麻子道。
“真的!”
“才一个月的女圭女圭怎么会叫?”
“就是会叫!在家都叫了几声了!”
“真的?那你让她再叫个试试?”
“叫爷爷……爷爷……”李老头逗她叫。
这村里人大人小孩,好奇的都跑来看,敏儿竟然半天没开口了。
李老头奇怪,在家都叫的好好的,出去怎么都不叫了。
敏儿想所谓树大招风,一个月就能说话还是太过怪异,让人当做怪物的话,恐怕被村里人拿去烧了或祭神。所以李老头引这么多人来围观,她还是害怕了,做人还是低调点好啊。
李老头执拗,村里人笑话他,还是那商人和商人媳妇作证,敏儿真的会叫爷爷,村里人才半信半疑。
回家关了门,李老头不服气,还继续逗敏儿,敏儿才又叫了声,李老头才转瞬又高兴起来,说:“我就说嘛,原来是认生啊,哈哈哈!”
李老头回来,又给家里人说自己这次出海的故事,还说自己这次出海还打到个大海贝,有个脸盆那么大,家人称奇,老太太不信,他从自己那破衣烂衫里取出样圆滚滚的白色大珍珠出来,有指甲盖那么大,大家才信了,李老头笑着说要拿去卖个好价钱给女圭女圭做衣服。
商人见着那珠蚌珍贵就想买下来,老头子听说商人来给了家里办喜酒花不少银子,就干脆把那珠蚌送给他了,那银子也没要。
李顺买了缸子回来就见李老头竟然把颗大珍珠送人了,差点气晕过去,心道自己怎么就摊上这两个没用的老家伙?!
又听李老头同意了让敏儿做商人干女儿的意见,就嚷嚷的笑道:“还是爹明事理!”
用老太太的话说,一屋子里头,就是李顺是属狗的,那脸就和狗脸一样,变的比什么都快。李顺只可惜自己还没生个孩子出来,认个有钱的人做爹妈。
商人见李老头也回来了,也说自己看着清湖村不错,正打算在这里置办下田地,想做点生意长期安居乐业下来。
李家一听了自然高兴,首先高兴的就是李嫂子,敏儿都认了他们做干爹干妈了,这如果日后做了邻居自然再好不过,所谓远亲不如近邻近,这以后走动多方便呐。李嫂子也好喂阿六敦。
李老头说可惜李家家底薄,只有一亩田,还是租的地主的,没有闲田可卖。商人笑道并不想从他们手中买田,自己只想到别处打听看看,让他们帮介绍些人。
李顺正帮商人那处屋顶修补破洞,就听商人说要去打听买田地的事情,眼睛一转,就赶紧请缨要求去帮他去打听。这个赚钱的好机会,李顺自然不会放过。给他找个卖家,成了,中间还能抽点成。
这李顺也是八面通,一两天时间就回来给商人带来好消息,说本村张善宝家的媳妇,年前守了寡,家里除了还掉丈夫生前欠下的赌债,已经没有钱,只剩两亩田,本来不想卖,可是日子没法过了,只好托人卖掉,正好可以买下来。那张善宝家的媳妇正是汪瓦匠的女儿。
商人同意了,就同那张寡妇买了块田地,又有村里人帮忙,动手建了间屋子,商人家便在清湖村落了脚。