朝中的局势完全处于长孙无忌的掌控之中,魏王泰手下的党羽到处搜罗吴王恪谋反的证据。
魏王泰,长孙无忌这俩伙之前互不来往的人如今为了除掉李恪,他们走到一起了。
太宗案头上弹劾李恪的奏章越来越多。
有些事情,就连帝王也没有办法。
李恪依然和往常一样在院子里练剑,从他的表面,我看不出他的异常。
我知道这件事情是长孙无忌和李泰所为。可他又能怎么样呢?在朝中,他既没有外戚,也没有党羽。难道他能自己替自己辩解吗?
史书上说,李恪与太宗经常见面,父子相爱,关系融洽;甚至与李恪关系密切的人,太宗都会另眼看待。李恪颇得太宗疼爱与欣赏,特别是“类己”的评价。
贞观十七年,太子承乾被废,太宗欲立李恪为太子,遭长孙无忌强烈反对,才不得不作罢,遂立晋王治为太子。
如果天下交给李恪,就不会有武周王朝,也没有一代女皇,那么“贞观之治”后的大唐,在李恪经营之下,也许有鲜花着锦之荣、烈火烹油之盛。
然而历史毕竟是历史,谁也无法改变。
“恪……”我叫住他。
“云妹,你来了。”听到我的声音,他回过头来。
“这几天朝中弹劾你的呼声很高,你就不想为自己辩解一下吗?”
“辩解……”李恪笑道,按他以前的个性,他早去了,可这次,他要赌一把,不跟别人,只跟自己的父皇赌一把。“我已经在为自己辩解……”
“可是你什么也没做?”
“我已经做了,以静治动。”李恪深深地明白眼下朝中的格局,李泰看似和长孙无忌走在一起,用不了多久,他们就会互相咬起来。
他的内心让我捉模不透,如临大敌却安然自如。我看过他哭,看过他伤心,看过他在我面前失魂落魄的样子。可这次,百官都在弹劾他,他却平静地如往常一样。这一段没有被载入历史的事件到底是以何种方式结束的?
我决定用我所知道的历史去帮助他,我知道历史不能因我而改变,我只希望我的恪平安。
魏王府,自我两个月前跑出来,我就再也没有回去过。想起阎婉王妃虚情假意的样子,我就觉得特别别扭。李泰利用我带出翡翠玉钗的秘密,只因为我长得像阿史那云。奇怪?那个阿史那云到底在哪里?为什么我一出现,她就消失了?
我进去时,茹惠看见我,黯淡的眼神顿时闪着灵光,她快步跑到我面前请安,“小姐,你终于回来了。奴婢这两个月来一直在找你。王爷说了,找不到小姐,就把我卖了。”
我上前安慰这个心惊胆战的丫头。其实,茹惠一直在我是不是鬼这个问题上纠结。从伺候我的那天起,她就一直小心翼翼,偷偷观察我的一举一动,我所表现出来的热情令她害怕。在她心中,主子应该是威严的,说一不二的,像魏王泰那样。
“茹惠,王爷在吗?”
“回小姐,王爷在书房,奴婢这就去通报。”茹惠说完,转身就走了,这丫头终于不用担心自己被卖了。
我进书馆时,李泰已经吩咐奴仆倒好了两杯茶在那里等我。
“津津,你终于回来了。”他满含笑意地说道。
“王爷希望我回来吗?”
“你是王妃的妹妹,是我魏王府的,我怎么不会希望你回来呢?”
“原来王爷还把我当王妃的妹妹啊,只是在表面上让几个下人去找我,背后在我身上使计谋。”
我看着李泰,此刻觉得他十分地阴险,虚假。
那天,我清楚地记得,我穿着我的裙子和高跟鞋,发疯似地跑出王府。那么冷的冬天,大雪覆盖了地面,屋檐上积着冰块,树木如同冰雕一般屹立在寒雪中。我再想回到现代,也不会拿着自己的生命去冒险。
“我走的那天,王爷在我的茶里放了什么?自己心里明白。”这一切都是李泰事先设计好的,我的茶里有冰敷散。人喝完之后,可以暂时抵抗严寒,并情绪容易激动,这就是为什么?那天,我会发疯地跑出王府,遇到武媚娘,揪出翡翠玉钗的秘密。
“津津,你很聪明,本王没有一次不在怀疑你,现在本王可以确定了。”
“确定什么?”
“你不是阿史那云。”
“我本来就不是。”我觉得好笑,我是夏津津,为什么要成为阿史那云?