遗憾的1884 第二部第一卷太平洋上的悸动 第十六章 龙一型飞艇(二)

作者 : 炎黄之怒吼

当然,这些空爆炸弹都是双引信的,空炸控制失效后,碰炸引信会最终引爆炸弹。将来随着晶体管技术、集成电路、芯片、微电子、微型计算机技术成熟后,空炸引信的精确度、灵敏度会愈来愈高,同时防空武器的性能也会愈来愈好。

第一批航空炸弹的规格王致鸣设定为十、二十、五十、一百、一百二十五、二百五十、五百、八百、一千公斤,共九个规格。二百五十公斤以下的都是高爆、钢珠、钢箭、燃烧类型;照明弹、烟幕弹都是二十公斤以下规格;二百五十公斤、五百公斤以上的分别是穿甲弹、水泥弹、子母弹、钻地弹和凝固汽油弹,以及将来会装备的“云爆弹”。

现在斯柯达主要生产二十、五十的规格,其次是部分一百、二百五十规格,五百、八百、一千规格的只是分别生产一千、六百、二百枚的数量储备,其中一半是穿甲弹,四分之一是凝固汽油弹、四分之一是水泥弹和钻地单。

在目前来说,王致鸣的第一个作战对象是墨西哥政府军,当他们遇上这些从来没有出现过的大杀器时,估计很快会心理崩溃,到时战场上将会是单方面的屠杀。

在第一艘轰炸飞艇开始试验轰炸性能、收集数据时,第一艘“空中炮艇”也开始安装吊舱。

这个炮艇的吊舱是单独设计结构的,加强了炮位、炮塔安装位置的结构强度,以适应机关炮、机关枪的后坐力。

武器配备是:

吊舱里两边对称安装了两门25/1888式机关炮,射速每分钟一百五十发,有单发、三发、连发射击模式,双人操作。每门炮备弹一千五百发,有效射程二千米。王致鸣引入了“航空机关炮对地标准弹带”的概念,按照一发高爆弹、一发穿甲爆破弹、一发高爆钢珠弹、一发高爆弹、一发高爆钢箭弹的顺序排列,五十发一个弹箱,每门炮三十个弹箱。

六部12.7/-1888式双联装航空机枪,射速每分钟八百发,点射、连射模式,单人操作,有效射程一千六百米。在机炮两侧各安装一套,各配弹六千发,使用五百发弹链箱、每挺十六个弹箱;前后各一挺、各配弹三千发、六个弹箱,全艇载弹接近六吨。机枪弹链采用“航空机枪对地标准弹链”,艇上配备三个供弹手。

在驾驶舱后面设计了一个作战指挥舱,双面大视角观察窗,两台安装在半球形电动液压旋转机炮塔中的三百毫米高倍、大视角望远镜配置在两侧,可以有两轴平面上二百四十度、一百六十度的旋转角度,在正面的对空、对地都有良好的视角,各由一名观察员操作。一名炮艇指挥员,两名枪炮作战参谋,两名使用艇内有线通信系统的通讯员组成全艇作战指挥系统。

艇员标准编制十八人,其中一个指挥员兼驾驶员、二个观察员、一个作战参谋、一个驾驶员、一个通讯官、十个枪炮手、二个辅助弹药手,指挥员是炮艇艇长。

现在王致鸣也没有必要开发类似瑞典厄利孔的高速机关炮,他准备等将来飞机定型后再去开发类似的高速机关炮或者加特林转管机关炮。

同时还设计、生产了通讯指挥艇,这种指挥艇有两个型号,一种是校射通讯指挥艇,上面配置了八台短波电台、两台二十四个频道的转发短波电台、三吨的高能免维护铅酸电池,四台三百毫米战场望远镜,六个观察员,四个操作半球形望远镜、两个使用海军望远镜辅助观察。八个报务员、一个战场指挥官、两个作战参谋,机组四人。其任务是战场侦察、监视、炮兵校射、轰炸引导、战场通讯,直接指挥空中炮艇的攻击行动,王致鸣给它取名“鹰眼I”,战场指挥官担任通讯艇的艇长。目前在没有任何空中威胁时,不设武器系统。

另外一种则是纯粹的通讯指挥艇,主要功能是战场通讯中转和空中导航,安装了两套四十八个频道、中继性质的短波中型转发设备和四台短波电台,配备了四挺12.7/-1888式机枪、备弹五百发。

八九年八月初,经过近半年的测试、验证,轰炸飞艇、炮艇飞艇、通讯指挥艇最终定型。

所有飞艇的机炮和机枪都统一加装了半球型电动液压装甲枪炮塔,炮艇的武器每门弹药相应减少两箱,机炮弹链改成四十发、机枪弹链改成二百五十发,弹药总重五吨多。轰炸艇加装了四挺12.7双联装航空机枪,各备弹五百发,炸弹载弹降低为五吨多。

王致鸣下令暂时停止已经生产了一百四十多艘的龙一型客货运飞艇的生产,全力进行轰炸艇、空中炮艇生产,他计划四个月内生产二十艘空中炮艇、三十艘轰炸艇、三十艘运输艇、十艘通讯指挥艇。

经过半年的生产、调整,生产线上气囊结构材料、复合材料气囊、吊舱组件、设备组件在生产运输车上迅速地移动着。气囊组装生产周期已经降低到六天,五天时间可以组装出气囊骨架、气囊壳,同时安装气囊、气罐、电气管线和控制设备,一天时间对气囊做调试、收尾工作。之后,半天时间安装、对接好已经安装完设备、装备的吊舱,随后飞艇离开组装车间来到外面的降落场,在降落场上花半天时间检查、调式全艇的管道系统、电气系统、机械系统、动力系统、操作系统后,灌注压缩“氦气”、充满气囊。之后,就在试飞工程组操作下上天试飞,测试全艇系统、飞行状态。

整个组装、试飞、出厂时间已经缩短到八天之内。这都得益于生产线和组装线上采用了大量的标准件和电动工具、液压工具、电动铆焊机械、吊装机械,生产工艺简化、工位固定后对工人的技术要求降低,工人的技术熟练程度、操作精度提高,加上统一的连体工作服、工具袋、工具台、工具车,精确划分的工作区域,严格的生产管理制度,因此综合效应下产生了极高的生产效率。

现在开始转产军用飞艇,只是增加了气囊底部装甲板的安装,其余工序基本一致。因为气囊加装下半部装甲,组装时间增加了两天,出厂时间变成十天。八个组装车间,两个组装空中炮艇、一个组装通讯指挥艇、四个组装轰炸艇和运输艇,五个月内就可以完成生产任务。另外一个继续完成目前半成品的客运、货运、公务飞艇的组装,之后这个车间除继续生产货运飞艇外,就是试制B型飞艇。现在的吊舱组装车间正在组装以后包机系列的吊舱。

自从三月开始大规模生产龙一型客运飞艇后,四月五日,开始进行巴黎至纽约空中航线试验性运行、航线规范、导航站建设,中途在葡萄牙所属的亚速尔群岛英雄港降落停靠,加油、加水、补充给养。

年初杰克在英国伦敦注册成立了“欧洲航空公司”,计划航空枢纽港设在巴黎,伦敦是备用降落场和支线机场。经营欧洲至北美航线和欧洲范围内国际航线,注册资金五千万英镑。王致鸣集团以几个下属公司共同持股百分之六十五,余下股份王致鸣准备给欧洲的几个王室和合作伙伴持有。王致鸣的一个远房兄弟王致文担任董事长,杰克的一个学习商业的牛津同学担任总经理,王致鸣从北美航空派来一个华裔美国人担任营运总经理,全面负责营运事务。

王致鸣计划的“欧洲航空”其余股东构成是:维多利亚女王百分之五、最早一批英国合伙人百分之十五,其他几个欧洲王室一共百分之十五,其中包括威廉,但不包括俄国的尼古拉。

入股的条件之一是他们都不参加具体的事务,只是保证航空公司在本国的利益,参与年终分红。其二是允许机场驻守一千人的“欧洲机场集团”的武装保安,配置二十门37毫米以下机关炮。第三是必须签署“航空器安全宣言”,其中最主要的规定是:航空器是其所属国家的移动领土,搭乘民用航空器的任何人不得携带武器、刀具、爆炸物、危险化学物质,在航空器上触犯其所属国家法律的犯罪嫌疑人,由航空器所属国家法律管辖。

在斯德哥尔摩注册的“欧洲机场集团”,负责欧洲区域内的机场建设、经营、管理,以机场所在地各皇权、王权国家皇室、王室土地入股,其他国家与前期合作者合作,王致鸣集团占百分之六十股份,逐步建立欧洲机场网络。地面无线电、灯光导航由机场集团负责。机场安检由机场集团安全署安检保安自行负责。

机场集团建议各国海关在机场候机楼安检处和出口处设置“机场海关”,办理出入境手续,建议所在国家允许在机场候机大楼商业区设立免征进出口税的“免税商店”。王致鸣当然不会让他们或他们的人接触到飞艇的核心技术。

王致鸣也不勉强他们加入,他相信随着航空运输优势的体现,容不得他们不得不来参加。对王致鸣来说,其实只要维多利亚女王加入就行,这可是一个大挡箭牌。王致鸣这是为与美国政府开打准备的后手。

一八八九年四月十八日,王致鸣亲自主持的“开航仪式”在纽约举行,从纽约出发的“美洲航空”第一、二个试运行航班满载纽约、洛杉矶新闻记者向巴黎飞去。杰克主持的“开航仪式”在巴黎举行,从巴黎出发的第一、第二个欧洲航班满载英国记者、欧洲记者向纽约飞去。人类历史上第一次正式的洲际航空、大西洋航线客运开始投入运行。

第三天,世界主要报刊大量刊登这次飞越大西洋的奇妙之旅,王致鸣再次成为欧洲的新闻明星,“美洲航空”、“欧洲航空”也成为了当年世界上最耀眼的明星企业。

在英国注册的“世界航空杂志社”,四月十八日开始发行“航空世界”杂志,并向两大航空公司所属飞艇免费提供杂志,供旅客在旅途中阅读、消遣,杂志主要内容除介绍航空知识、航空意外自救知识外,主要是介绍世界最新科技发展成果、时尚潮流、知名品牌、度假胜地、美食、美容、消费观念、风土人情,杂志不涉及任何政治因素、国家关系。杂志社董事长是王致鸣的大姐,王致莹小姐,总编是王致鸣从“泰晤士报”挖来的一个具有超前想象力、类似凡尔纳的年轻人,王致鸣对这个英国籍的爱尔兰人提出的杂志社标准是:前卫、时尚、奢华,内容除政治、国家关系问题禁止涉及外,三分之一版面属于航空技术现状、发展展望和关于航空的新闻报道,其余版面全部归于时尚、前卫、奢华、品牌、旅游,定位为“世界第一流的时尚杂志”。杂志暂时以双月刊的形式发行,以一百克铜版纸全彩色胶印、大十六开、六十四页,杂志的零售定价为一英镑,杂志的赢利模式是以高端品牌、知名公司、航空公司刊登广告为唯一渠道。

胶印技术,王致鸣在伦敦时就开发出来,只是他没有公开,彩色印刷也是在那个时期内开发的技术。当时王致鸣不可能有“电子扫描分色技术”来制版,只能采用照相制版分色技术制三色原版,印刷工艺中采用加减色方式和“黑板”技术印刷出与原版相似度极高的彩色印刷品。

在当今世界上,只有王致鸣才掌握了光学滤色玻璃生产技术、高反差胶片技术、PS胶版、锌材料转印技术、光传感器技术、胶印油墨技术、胶印技术工艺,最重要的是只有他知道彩色印刷的发展趋势和各阶段的技术特点。

因此,他在海灵岛开发的第一代胶印技术是单色、单面、平板胶印机技术和单色照相制版技术,采用照相制版、拼板、锌材料转印制版和印刷。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遗憾的1884最新章节 | 遗憾的1884全文阅读 | 遗憾的1884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