现在王致鸣开始小规模、试生产性,以培训技术岗位的熟练工为目的进行的汽车、飞机、飞艇的生产制造,就需要大量的流水线设备,制造精度较高的配件产品,因此对高级技术工人的需求就开始变得愈来愈大,对特级技术工人或技师的需求也愈来愈多,要在大规模、批量生产中靠人力具备如此庞大的技术力量和生产加工产业工人,在“微机”、“微电子技术”诞生之前,任何时候都是不可能的。
因此,只有进行技术升级,设计、制造出机械式、电气化、程序控制机床,来降低加工误差和提高加工精度,就变成是王致鸣现在的迫切任务。这个任务也只能是他自己的任务,因为现在的人还没有“程序控制”和成熟的自动化控制的概念,更不要说是见过了,这个艰巨的任务就只有“三少爷”自己去承担,没有人能代替他,只能有限的帮助他。
机械式电气化程序控制机床的核心是控制技术,在没有电脑的时代,只能通过继电器、电磁阀和简单的回路、门电路、螺杆机构、步进电机去实现“半”自动化,这里的关键部件是“行程开关”,也就是“电磁阀”,俗称“继电器”,是一种精密复杂的继电器。
在直动式、滚轮式、微动式和组合式的行程开关控制下的加工机械,都可以生产出精度、速度、寿命较高的产品,只是这些开关里就包含有大量的先进技术和先进材料。而这些东西王致鸣已经大量应用到生产设备和家用电器产品之中,取代了简单的按钮、拉闸开关。王致鸣现在要做的就是将行程开关和一些螺杆机械系统,运用到机床控制之中去,按照加工部件的工艺指标、加工数据,把在一台机床上一个人必须完成的几项复杂的操作,转变成由几台机床分别进行一项自动进行的加工操作,或者是一台机床完成其中几项操作,人只是起到更换原料和产品,检查加工质量、管理和维护设备的作用。这样,技术上的高要求就变成只是对设备根据加工工艺、产品规格做预先设置的简单工作,减少了对人的要求,也就减少了人为的误差,保证了产品质量,提高了生产效率、降低了生产成本,从而使得企业的产品质量可以持续提高,保证向下游工序或生产商提供高质量的产品,企业的竞争力持续不断的得到巩固和提高。
王致鸣本着模块化的设计思想,确定了首先解决单一自控系统的问题,再解决自控组合系统问题的思路,带领一帮弟子和几个已经被李鹤年掌握的“保密评级系统”评定为AA级的机械制造专家一起攻关。
王致鸣只负责提出设想、解决思路,大家来找办法、想对策,很快一个最初的原型“自控系统”,就诞生在机械研究所的实验工厂里。这套系统比较笨重、臃肿,王致鸣要求大家一起来对系统优化、减重、减少多余动作,缩小自控系统尺寸,减少功率消耗,对其中的部件、分系统进行模块化设计,减少今后维修的难度。他要求最后的系统产品是结构简单、动作迅速和准确,体积合适、重量合适,尽量减少部件,功耗小、操作维护简单,自带“自毁装置”的系统。
经过三个多月的讨论、计算、试验,“自控系统研究室”的十几个人个个都变得憔悴不堪,但又兴奋不已的等来王致鸣的检查。
机械研究所的实验工厂里,现在王致鸣就站在一台看似普通的机床边上,听研究室主任,一个王致鸣从英国挖来的机械工程师,迈克尔.杰克介绍这套自控系统的工作性能。王致鸣发现这台他两年前设计的机床没有变得臃肿不堪,只是增加了一些部件而已,王致鸣对这样的整体观感是比较满意的,他让迈克尔开动机床,演示一遍自控系统的性能。
一个试验工厂的工人兴奋地上前,开始操作机床,一分多钟后,机床加工完一个零件,王致鸣接过迈克尔递来的零件仔细观察,对照加工图纸测量后,让迈克尔按照五十个一个批次,由一个人生产三批这种零件,每个批次之间十分钟的间隔;然后再换三个人也照样生产一组、三批次的同样产品。他要检查这个系统的综合精度和误差,以及加工速度。
三个小时后,迈克尔告诉老板:第一个工人的活干完了,请老板检查。
王致鸣在专用检测台上,亲自动手,一个一个地把一百五十个零件全部检测完成,每批次的平均误差也在几个弟子的分别计算下报了出来,在现在工业最高标准误差允许公差±0.3毫米的情况下,王致鸣使用精度0.01的千分尺,三批的公差都低于0.07毫米,表示完全符合目前的加工工艺要求,针对普通的机械加工来说,这已经是相当高的质量。但是,王致鸣还是不太满意,他要检查了后面三个兄弟的产品后,再来判断。
十个小时后,三个工人在同一台机床上完成了自己的工作,他还是自己亲自动手检查误差和精度,还采用手摇机械式计时器亲自计算结果。两个小时后,测试检验结束,他把数据分给三个弟子去分别计算,十几分钟后数据出来了,三组数据都在0.07附近,离散率不是太大,说明这套自控系统的精度和整体配合度都较高,是一个成熟的产品,但是,王致鸣知道,按照现在的技术和加工能力,还可以把精度和误差缩小。
因此,他要求迈克尔重新组织一次测试,把夹具、刀具等重新设计,尽量符合自控系统的运行特点和加工过程中的工艺特点,准备好之后,以两百个加工零件为一批次,每个批次都校对一次夹具、刀具、自控系统,加工十批,分别计算公差,公差达到0.05~0.02时,再来通知他。
他提示迈克尔,测量、记录夹具、刀具对加工精度的影响,找出其中的规律来,也是机械研究所的重要任务之一。
两个月后,迈克尔再次兴奋地跑到王致鸣的办公室来报喜,称公差已经达到0.03,再也无法提高了,请老板亲自去检验。王致鸣高兴地与迈克尔一起来到实验工厂,从弟子们手里接过测量记录单和统计单,迅速地浏览了一遍后,来到做出这份成绩的测试机床前,他看到夹具和刀具都做了重新设计,自控系统也好像是有了一些变化,再来到检测台前,拿起零件随机检测了几个,发现误差都在0.03附近,再把检测记录仔细看了一遍后,他会心的笑起来,他高兴地宣布,现在这个第一代自控系统验证结束。
话音未落,在场的所有人发出一阵欢呼,迈克尔高兴地留下了眼泪,王致鸣与迈克尔轻轻地拥抱了一下,祝贺他带领自控系统研究室取得了初步成功。随即,王致鸣让大家一起去研究所会议室,通知伯格和旭初也来参加会议,会上他要宣布一些事情,两位主要技术助手不来怎么行。
王致鸣在机械研究所会议室召开了一次被后来称之为“自动化先驱”的会议。他在会上宣布:
“北美投资”将组建“北美自动化机械成套设备集团公司”和“北美自动化研究所”,“自控系统研究室”整体转入自动化所,由迈克尔出任所长和自动化所、自动化集团总工程师,获得注册资金一千万美元的集团公司百分之二的永久不可转让股份,获得自动化所百分之五的不可转让股份。其他研究室成员一起共同获得公司百分之五的股份和研究所百分之三十的股份。目前这套第一代自控系统的专利全部转入集团公司,作为研究所的股份,占集团公司百分之三十的股份比例。
其次是兑现事先的奖金。之后,王致鸣向迈克尔和自动化所提出:
第一,立即对这套自控系统进行最后一次优化设计,制订制造、安装、调试、维修规范和标准;
第二,立即完善系统的自毁设计,要求是任何时候,在没有公司三名专业维修人员在场的情况下,任何人只要试图打开设备面板,系统关键部件将执行“自毁程序”;
第三,立即展开多任务、多程序自控系统的理论研究和论证,三年内拿出至少三个任务、十二个程序的自控系统设计图;
第四,组建自动化所“电磁阀研究室”和“电磁材料研究室”,三年内拿出新一代电磁阀材料和电磁阀设计,要求响应时间比目前快百分之五十,功耗低百分之三十以上。
第五,组建“自动化集成研究室”,要求主要进行自动化系统集成理论研究和论证,目标集中在经济效益和时间效益两个问题上,三年后,开始负责所内技术的系统集成设计。
第六,组建“旧设备改装自控系统研究室”,负责对公司历年销售的设备进行自动化升级、配套研究,尽快拿出实用的升级解决方案,时间是一年半。
参加会议的人在王致鸣一件一件事情安排的过程中,愈来愈兴奋、激动,全部都用崇拜的眼神注视着他们的老师、老板。王致鸣知道因为自动化集团的建立,将会在二十年的时间内,使在座的每个人都成为千万富翁,大家没有理由不兴奋和激动。
最后,王致鸣慎重地告诉大家:自控系统是集团的最高机密,不能有任何泄密事件发生。因此,北美投资将派遣安全和保卫人员进驻自动化所,大家也要加强保密意识,都有维护公司机密的义务,所以要积极、主动地配合安全保卫人员的工作,包括自己的家庭生活、社交活动中发生的异常现象,都要时刻警惕、及时地向住所安全人员报告,希望大家理解,这是北美投资几十万人的利益所在,如果谁感觉这样会失去自由,那么就请他自己现在就提出退出申请,我们将会合理地安排他的工作。
虽然这些人都是经过了审查和甄别的,但是难保有没有“脑袋被门夹了”的人出现,现在表现出来还好,如果在以后进入关键技术攻关时,再有这样的人出现,那就只好“挥泪斩马谡”了。
王致鸣那是绝不会给任何威胁到中华民族重新崛起的人,不管他是谁,是任何人,都不给以一丝机会的,那绝对是不给其家族、家属、子女留下任何机会,绝对是“斩草除根”、不留后患。与整个中华民族的利益相比,这些人也只是“蝼蚁”之类的存在,王致鸣因此背上一个“屠夫”之名,也会感到自豪,因为他是为民族而“屠”,是大义所在。
在随后的几个月里,自动化所从各个集团所属机械厂,陆续调集了几十个具有创新和研究精神的青年机械技术人员和技术工人加入,加快了优化设计,很快优化设计出实用型的“自控系统”,王致鸣亲自检测后,同意开始批量生产这套第一代“自控系统”,准备对集团所属机械厂的生产线进行全面的“自动化升级”,北美自动化集团正式开张。
他让旭初通知各地主管,开始对这次的技术升级做计划安排,与自动化集团协调设备改造、操作员培训事宜。
到十月份时,洛杉矶基地的汽车、飞艇、潜艇、鱼雷快艇、地效艇、机械制造厂的主要设备已经开始陆续进行改造,生产线都做了相应的调整,自动化机床操作员培训也同时进行,陆续投入生产的自动化机床,使得生产线的生产效率和产品质量、精度大幅度提高,产品技术含量极大地增加。
年底设在英国、瑞典、上海的主要机械加工机床设备,都开始了自动化升级改造和员工培训工作。迈克尔汇报说,英国和上海的改造将会在明年二月前全部完成,培训的操作员也可以上岗,不会对两地的生产造成太大的损失。