帝国的黎明 第一卷 章33 君王弃北海-5

作者 : 鼓元吉

海都汗与耶律毕节达成了协议,由蔑尔勃部落派出勇士两万人,在依附蔑尔勃的部落征发勇士一万人,由乌尔衮蔑尔勃和塔赤蔑尔勃统领。三万骑勇士集合起来后,将以最快的速度赶往幽州。得到这个消息后,大多数了解内情的部落贵族喜形于色,且不提耶律大石许下的诸多利益,对漠北部落和契丹军队来说,战争和打草谷是密不可分的,能够得到契丹国的准许,深入南面财富之地打一趟草谷,抵得上在草原上干熬多年了。但底下普通牧人,除了少数自恃有勇力想要出人头地的,其它大都忧心忡忡,既担心出征耽误了照顾牲畜,又害怕死在异乡。

就算部落贵族当中,也有心存疑虑的。海都汗的长子,伯升豁蔑尔勃,便是其一。他虽然因为儿子的缘故,很有可能继承大汗之位,但为人却有些庸碌。帐中蓄养好几个女奴,年纪还未足四十,眼皮和下巴都已耷拉下来了。就连他的儿子塔赤蔑尔勃,也看不起这个没用的父亲。

“离开家乡的草原,要牺牲族人的性命,为辽国人去作战,不值得啊。”伯升豁蔑尔勃下意识地躲避着塔赤的目光,低声道:“当初祖宗被仇人陷害,祖父只身逃命,创立家业的时候,只有十几只羊,到现在,我们已经是漠北最大的部落,有好几万战士,牛羊驼马数也数不清,还要抢那么多来干什么?”

“为了蔑尔勃部落的将来。各部的头人要奴隶,勇敢的战士要赏赐,如果不能满足他们,部落就会叛乱,蔑尔勃家族就会灭亡。”塔赤蔑尔勃冷冷道,完全不似在自己父亲说话。他饶有兴致地比划着耶律毕节赠送的匕首,在空中虚劈两下,感觉十分趁手,喜道:“听说,在云州,这样的兵器要多少都有。”

“夏国更强大,兵器更锋利,铠甲也更好。”伯升豁蔑尔勃有些心虚地低下头,完全没有父亲的尊严感。他双手抚模着来自夏国的羊毛毯,宋国的货物总是不合牧人的心意,辽国的又太粗糙,都不如夏国的货物好。

“夏国是我们的敌人。”塔赤蔑尔勃的脸顿时沉下来,他最不能容忍父亲的就是,他居然常常帮夏国人说话,祖父大概就是因为这点才越来越疏远他吧。“把自由的草原划分成小块,等于无数的牢笼,剪断了雄鹰的羽毛,鼓励部落的叛徒犯上作乱。”

“但是牧人都说,定居下来,牲畜不容易掉膘,牧人会花费心思改善草场,在水源充沛的地方还能种好牧草,能养活更多牲畜。划分了草原以后,大家不容易起争斗,夏国那边,为了一块水草地动辄死人的情形几乎没有。定居下来,不用恐惧前面的水草地被被别的部落抢占,也不担心路上突然遇到风暴冰雪。”伯升豁蔑尔勃固执地小声说道。“纵然是秉弱肉强食之道,弱小的应该和最强大的站在一起。”

塔赤毕竟是他的儿子,也是蔑尔勃部落未来的首领,尽管有些不服他这个庸碌的父亲,伯升豁蔑尔勃还是苦口婆心将自己认为正确的告诉给他。殊不知他这样好脾气的性格,在塔赤的眼里,更是“庸碌”的表现。

塔赤听了他的话,微微一愣,没想到这个平常只和女奴和卑贱的下等牧人厮混的父亲,也有些想法。他沉默了片刻,冷冷道:“若没有争斗,没有恐惧,牧人们还会心甘情愿地服从蔑尔勃家族吗?他们会像夏国人一样生活,然后服从夏国皇帝的旨意吧。”说完站起身来,躬身告辞出去。他从心底里对这个没用的父亲厌倦透了。

伯升豁蔑尔勃轻叹了口气,低下头来,喃喃道:“物竞天择,唯适者生存。”他喝了一口女乃茶,从帐篷一角拿出数本大书,随手翻阅起来,磨得发毛的封皮上,赫然是从夏国字所写的,《中庸正义》、《力学定例》、《商税细则》、《话本集萃》、《正蒙》、《演天术》、《天下物种》、《良马谱系》等名目。伯升豁蔑尔勃是蔑尔勃部落中为数不多识得夏国字和宋国字的人,只不过,这些都改变不了他无用的名声。牧人睡得早,这座帐幕的微光却一直亮到三更,外面,传来数声草原狼悠长的嚎叫。

每逢乌云蔽月的时候,草原上的夜晚,格外黑暗。部落的灯火只能照亮周围很小的范围,骑出去不远,便是伸手不见五指的黑暗。塔赤蔑尔勃和父亲吵了一架,骑了一匹刚刚驯服的野马,在草原中狂奔十数里,四周一片黑暗,他仰天呼了口冰冷的夜气,将满怀不畅都压下去,方才徐徐返回,不远处的荆棘丛中,似乎有草原狼绿油油的眼睛,亦毫不在意。“来吧,正好一箭射死你。”他恶恨恨地想到,有意放满了马速,等了片刻,那草原狼仍是不敢上前,方才催马返回部落。

这年的八月十五,赵行德一行是在河中的乡村中度过的。大家伙儿归心似箭,便没有按照每天六十里一驿的成规行军,而是经过驿站时画个卯又继续前行,紧着马力赶路,只要在天黑左右找到宿营处便可,有时候一天行军百多里。河中这地方到处都是农牧兼顾的,又是秋季,农户院子外面,干草垛子堆得高高的,粮食和牧草都不缺。为了和家人早日团聚,至于购买粮秣这点银钱,行囊丰厚的承影营军士,倒不是很在乎。

尽管经过百余年的移民屯垦,河中地的人烟还是比关中稀少得多,宿营的农庄主人是退役的军士,但两月前被征召出征了。这一家虽是殷实农户,也没有那么多房间容纳百余人,军士们便宿营在宽大的畜棚里,把马匹拴在旁边。王童登等人兴致勃勃地谈论起来,这回河中征召退役军士,到底是不是要对罗姆苏丹动手。

“看来这趟回来的不是时候,”王童登摇头叹道,“河中居然施行倍召军士律,军府摆明要大干一场。”他伸手展开行军地图,将油灯举到上面,指着阿姆河西南方向倒,“罗姆苏丹和芦眉国恶战一场,正在休养生息,这时候给他一下子,倒也划算。”

王童登所称的倍召军士律,乃是自开国朝便定下的成制。每个营队都征召相当于本身数量的退役军士,然后和现役的军士对半混编,这便将每个营扩充为两个营队。每个军也扩充为用统一军号的两个军团。其中一个军团,现役的将军、校尉、百夫长这一套完整的体系完全不变,退役军士也很快就能适应军营,立刻可以出征。而大将军府则另外派遣权将军和行军司马,对留在原地的另一个军团进行整训,如果前线失败,这个军随时可以增援出征,或者留守保卫家园。如果战事旷日持久,那么第二个军团在出征之前,再次倍召军士,如此不断征召退役军士,总共可以扩充出相当于常备军数量五倍的军队。再打下去,就要动员团练军,那也是说,夏国的国祚到了生死存亡的关头,所有人,包括老弱妇孺,都有可能上战场了。

赵行德刚听说时倍召军士律,曾经以为这样的动员仿佛添油似的,但当他熟悉军旅生活之后,便不再感到奇怪。因为即使可以在很短时间内动员出远远超过常备军数量的军队出来,后勤也无法支撑数目如此庞大的军队。倍增动员的不仅仅是军士人数,对府库来说,军饷,军需物资,骡马数量等负担全都增加超过一倍,在动员的时候,国家平常积蓄下来的财富便如流水一般使用出去。这还不算将庞大的军队和相应的军需物资运送到战场前沿,战争中不计其数的损耗和补充等等。总而言之,非到万不得已的时候,夏国都不会随意虚耗国力,而尽可能保证出征军队的质量。而当战争深入夏国国境之内时,五府所考虑的就不是倍召军士律,而是军士总征召律和团练征召律了。其中军士总征召律必须由护国府大多数同意才能施行,而团练总征召律必须柱国府大多数同意才行。

军士们议论得正热闹,农庄的女主人孟王氏带着两个儿女过来招待,儿子孟斌大约十四五岁,女儿孟娇十八岁了,虽然河中人家不比中原那般拘谨,骤然见到这么多青年军士,带着一股不胜娇羞的韵味。王童登频频偷眼瞧她。孟王氏一边热情地为这些年轻的军官端上热腾腾的肉汤,一边絮絮叨叨道:“我那当家的,也不知道过年的时候能不能回来。”褐色的眼眸中闪过一丝忧虑。赵行德从怀里掏出一枚芦眉的银币送给那帮忙的少年。随口笑道:“两个女圭女圭长得很结实,孟家嫂子真是有福气。”

“菩萨保佑,”孟王氏又从藤篮子取出几十个圆面饼推在桌子中间,里面裹着糖心,便是月饼了。她眼中闪过一丝黯然,“能把这三个女圭女圭拉扯成里地广人稀,孩子生了病往往难以及时延医诊治。她总共生了七个孩子,四个因为各种肺炎等各种病没能养大,能够养大的,除了这两个外,就还只有一个七岁的老七。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帝国的黎明最新章节 | 帝国的黎明全文阅读 | 帝国的黎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