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指先生 盒 灯(八)

作者 : 笼中虎

“孩子,关于盗墓的知识我三天三夜也讲不完,”爷爷长叹道,“干盗墓勾当的人可分为两种,一种是官盗,一种是民盗。”

官盗,像汉末的董卓、曹操,五代的温韬,到先前的孙殿英等,都很有名,他们往往动用大批士兵,明火执杖地大干。

还有一种是民盗,分布各地,人数众多,都是偷偷模模地进行,挖开墓室、棺材,从中取出随葬的财物珍宝,大发横财。

这些专职盗墓者在解放前一般是两个人合伙,多人结成团伙的是少数,一个人单独干的更少,原因很简单,一个人顾不过来,而两个人可以分工合作:开始时一个人挖洞,另一个人清土,同时望风;以后一个挖进墓室,另一个人在上面接取坑土和随葬品。

这两人多为有血缘亲戚关系,要好的朋友也很多,但奇怪的是父子关系的较少,这也许是干盗墓这营生毕竟见不得人,老子即便干上这个不光彩的勾当,也要维持做父亲的形象,不好意思拉上儿子一块干,做儿子的后来发现了也装着不知道。

“两人合伙为什么要找有血缘的亲戚呢?这是为了防止在洞口接活的人图财害命。”爷爷自问自答。

就是说,洞下的人把活干完将财物都传递上去了,他就会拍拍巴掌或拉拉绳子,示意洞口的人把他拉上去。如果洞口的人见财起意,当洞下人快上来时猛一松绳子,洞下的人冷不防从四五米以上的距离跌下去,骨折、受伤动弹不得,洞口的人又赶紧把提上来的坑土向洞下灌埋,下面的人必死无疑。

这些人长期以盗墓为职业,积累了丰富的经验,善于伪装掩人耳目,便采取以下几种办法:

一是以开荒种地为名,在墓葬周围种上玉米、高粱等高秆作物,以青纱帐掩盖其一两个月的盗掘活动。

二是在墓边盖间房子掩人耳目,然后从屋内挖地道通向墓室,从外面看不出什么问题,而墓内早被洗劫一空了。

三是在古墓边修一假坟时暗中掘一地道,通入古墓内盗取财物。

盗掘古墓一方面靠人的技术、经验;一方面靠工具操作,旧社会民间盗掘工具为锹、镐、铲、斧和火把、蜡烛等。

明代以前,盗墓贼没有探测专用工具,明代开始使用铁锥,它的出现使盗掘者仅以地面有明显标志,如封土、墓碑等,后来这么明显的标志哪敢再出现。

盗墓者利用特制的铁锥,向地面无标志的地下探索,一旦找到古墓,根据锥上带上来的金属气味,选好方位,可直接挖洞盗掘。

从铁锥到“洛阳铲”,是北方盗墓贼使用地下探测工具的一个飞跃。北方特别是洛阳、关中地处黄土塬区,水深土厚,“洛阳铲”的铲夹宽仅两寸,宽成U字半圆形,铲上部装长柄,把此铲每向地下钻插一下,就可以进深三四寸,往上一提,就能把地下卡在半圆口内的地土原封不动地带上来。

这样不断向地下深钻,盗墓贼对提取的不同土层的土壤结构、颜色、密度和各种包含物进行分析,如果是经过后人动过的熟土,地下就可能有墓葬或古建筑。如果包括物发现有陶瓷、铁、铜、金、木质物,就可以推断地下藏品的性质和布局。

经验丰富的盗墓贼凭洛阳铲碰撞地下发出的不同声音和手上的感觉,便可判断地下的情况,比如夯实的墙壁和中空的墓室、墓道自然大不一样。

我问爷爷:“都知道,盗墓是见不得人的勾当,为何屡禁不止呢?”

爷爷叹了口气,说:“是什么?是什么原因导致盗墓现象经久不衰?是与中国古代文化有着直接关系。

盗宝现象的猖獗与中国传统的厚葬习俗密不可分。在阶级社会中,厚葬蔚然成风。

厚葬习俗由来已久,厚葬习俗根源于中国传统的礼治观念,与古人相信灵魂不灭的迷信思想有直接关系。中国古人讲尊君、讲孝道,又很要面子,厚葬就可满足这种种心态。

当时人们往往用一些能显示身份、地位的专用品及大量的生活资料和珍奇完好之物随葬,其后人也此为荣。

爷爷讲到最后,轻轻摇着头,说:“有几个盗墓贼一夜爆富?又有几人活着回来?活着的,暴富的,又有几人安得下良心?”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二指先生最新章节 | 二指先生全文阅读 | 二指先生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