天使之痛 第四章:老妈的闺蜜

作者 : 蝉鸣暮秋

早上,我们先去了中医院,然后便驱车去稠州。我对表嫂说我想去看看姑姑以前住的老房子。我记得是叫什么“大学士巷”。表嫂笑笑说那里早拆了。不过我们也可以往那边去转,远不了多少路。

上了兰江大桥,我问表嫂这就是瀔水著名的圆盘大桥吧?我记得小时候来过。很有特色的。不过那时好像是双车道。表嫂说就是,但圆盘早拆除了。其实蛮可惜的。我觉得也是,那时这座大桥很有名,是瀔水的面子工程呢,好像是号称“全国第一座公路大桥”。不过那时我很小,是不是真的“第一”也就不得而知了。

前面的车子排成了一长溜。桥上也堵车?我觉得有点不可思议。我看看车窗外,我停车的位置还没到江岸呢。这事要搁稠州,就很正常,因为稠州经济发达,车子也多。由此看来,近几年瀔水人民的生活水平已经有了大大的提高。

车子走走停停。按时间推算,我想前面应该是个红绿灯。果不其然,桥头就是个有红绿灯的十字街口,从一个汽车司机的角度来看,我觉得这个设计不够合理。不过我们没过红绿灯。按照表嫂的指点,没到红绿灯我就右转掉头沿桥边的小路走了。我们到了中山路。这里就是中山路?我有点不敢相信。中山路解放路,在我的记忆里是很深刻的。也就小学一二年级的事吧?有一年暑假,我在瀔水呆了一个多月。那时经常与小表哥满街疯。

眼前的中山路两边都造了新房子,房子很漂亮,但路却没宽多少,且行人稀少,多的却是车子。但不是开着的,而是停在两边。昔日繁华的中山路,如今却成了路边停车场?见我有些不解,表嫂嘀咕了一句:活改了一座桥,死了两条路。是的,表嫂说的没错,我真“佩服”瀔水当时主管城市建设的领导。发展交通为什么不另外选址造桥而非要毁了这标志性的建筑呢?

中山路这样,以前同样繁华的解放路也没有幸免。虽然停在路边的车子没中山路那么多,但街旁的商店却是门可罗雀。我不知道瀔水的其他路段是不是也这样。有一句话叫“窥一斑而知全豹”。瀔水的城市建设……我不敢想象了。

从解放路尽头下到了沿江路。可惜,这么优越的地理环境瀔水却没有好好利用。路的右边应该是一片滩涂吧?难道就没有办法整治吗?瀔水以前洪水多,我不知道现在是不是还这样。但对付洪水我想应该还是有办法的。瀔水的领导怎么不去婺城的婺江边看看?怎么不去稠州的义乌江边去看看?那两地应该有许多值得借鉴的地方。虽然说政府的财政是个问题,但不求奢华,弄得整洁点应该不难。哦,在靠南门大桥那一段路边,看上去弄得还可以,应该是刚刚开建的江滨公园吧?

车子上了南门大桥。路上的车子也多了起来,我再也无暇去看两边的风景,专心致志第开车往稠州而去。

十点不到。我们就到了稠州。我带表嫂她们先去了“大都国际”的家中,然后就去爷爷那吃中饭。

饭后我又带表嫂她们去街上逛。我和老爸说好了,晚饭时我们直接去饭店,爷爷就由老爸去接。

爷爷的寿宴设在银都。场面不大,只开了五席。老爸说没必要搞得太隆重,最要紧的是让爷爷开开心心。

来的客人基本都是亲戚。只有一桌是爸爸的朋友。而在我们这四桌中,唯一的外人就是朱阿姨,也就是我老妈的闺蜜。朱阿姨和我老妈都是稠州农村的畈田朱人,自小一起长大。朱阿姨既漂亮又能干,四十多岁才结婚。虽然她现在有一儿一女。但却没有一个是亲生的。关于朱阿姨的故事,老妈曾对我说过。

或许是朱阿姨太优秀,朱阿姨谈过多次恋爱,也有许多人追求过她,但鉴于我不得而知的原因,到最后都不了了之。朱阿姨的父亲在稠州的农村畈田朱开有一家榨糖厂。母亲体弱多病。那一年父亲不幸暴病身亡。没几个月,母亲也去世了,就留下了朱阿姨和她妹妹两个女娃。朱阿姨挑起了照顾妹妹的重担。她盘掉了父亲留下的榨糖厂。钱虽不算多,但聪明伶俐的朱阿姨还是很合理地利用起来了。她用父亲的钱在家乡开了间制作拖鞋的小作坊,且一日日地得以壮大。她像妈妈一样地照顾着妹妹,并帮她成了家。

妹妹妹夫在稠州小商品市场帮人跑运输。但在朱阿姨三十多岁那年(我记不确切),一场车祸夺去了妹妹妹夫年轻的生命。他们留给朱阿姨的是一个八岁的女儿仙仙。既是姨妈又是妈妈。朱阿姨悉心地照顾着仙仙。仙仙也很懂事,勤奋好学。中考进了稠州中学。

有一段时间仙仙的学习成绩直线下降。班主任何老师联系了朱阿姨。何老师原先是稠州大陈中学的副校长,浙师大美术专业毕业。后调来稠中任教导处主任兼高中部的班主任。仙仙是个优等生,她的变化让何老师很着急。朱阿姨去了几次学校,也真正地认识了善良正直极富责任心的何老师。

他们一起找到了仙仙学习退步的原因。为了照顾好仙仙的食宿,朱阿姨在稠州城里买了房,搬到了稠州市区住。

何老师丧偶,有一儿子比仙仙大二岁,也在稠中读书。几年前何老师的妻子去世后,何老师就一直单身。

仙仙高中毕业考上大学的第二年,何老师辞去了学校的工作,与朱阿姨合伙办了一家画材公司。同年,何老师和朱阿姨结婚了。

我见过刚上大学时的仙仙,挺漂亮的。算起来她应该比我小三四岁吧。至于何老师的儿子,朱阿姨从未把他带来我家过。我当然也不认识。不过听说是个帅哥。大学毕业后还去德国呆了四年。至于学的是什么专业,我也没去关心。

爷爷是宴席的主角,小草是大家的开心果。爷爷特喜欢这个玄外孙女。都八十岁了,还非要抱着小草一起吃饭。

在整个宴席的进程中,我觉得最忙的要算是朱阿姨和小徐了。特别是朱阿姨,里里外外的几乎都是她在忙碌。俨然是位女主人,看上去似乎有点喧宾夺主了。想来,老妈与她的这个闺蜜的关系确实不一般。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天使之痛最新章节 | 天使之痛全文阅读 | 天使之痛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