不难想象,江河的第一节选修课的讲座获得了巨大的成功。F大学中文系一年级的新生导演了两件大事:
第一件:借光了图书馆里所有关于古诗词的书籍。
第二件:音像店里关于中国风的古诗词的歌曲磁带和VCD全部卖光。
一时间,学生在校园,在寝室,在食堂,吟唱的除了《相见时难别亦难》还有《涛声依旧》,除了《菊花台》和《东风破》,还有《红豆曲》和《葬花吟》。讨论古诗和流行歌曲成了F大学卧谈的主题,连体育系的男生们也开始关注流行歌曲和唐诗宋词。
江河的第一次讲课的教室只有45个人座位,第二讲因为听课的人太多,只有移师学校大礼堂。这让江河压力大增,如何备好课成了江河的心病。原本以为讲课不够,音乐凑的方式成了歪打正着的成功。
如何把古典的东西讲的通俗易懂成了江河讲课的关键词。第二节课的主要内容关注在古诗词里的格式和平仄格律要求的问题。图书馆里的参考书如今不够用了,江河只好求助于同寝室的计算机室友,虽然两个人没太多共同语言,但爱玩游戏的室友康普还是大方的把计算机让给了江河,自己跑到操场上去玩双杠去了。
江河根据研究生时代学会的百度知识,找到一本《七天学会格律诗词》的PDF文档参考,觉得里面介绍的方法不错。
就从里面的方法入手,制作自己的教学PPT,虽然自己制作PPT的水平不咋的,但只能硬着头皮上了,谁让选修课变成了公开课呢。
第一节格律引子
什么是格律诗呢,凡是满足对仗、定句、定言、押韵、平仄、节奏和章法七大要素的诗词,则称为格律诗词。
所谓定句,就是限定句数四句为绝句,八句为律诗,长于八句叫长律,也叫排律。
所谓定言,就是每句字数限定,五字的叫五言,七字的叫七言。
律诗八句每两句称为一联,第一、二句称为首联,三、四句称为颔联,五、六句颈联,七、八句尾联。所谓对仗就是要求中间两两对仗,即颔联和颈联必须对仗。一般情况下,颈联要求工对,颔联可以为宽对。首联和尾联可对也可不对,但不要四联全对仗。
而平仄(声律)、对仗、押韵与章法是格律诗词的主要构成部分,其中,又以平仄(声律)为入门的拦路虎,只要攻克平仄(声律)关,其余问题都不是问题,特别是对中文系的同学们。
声律其实是学习格律诗词必须掌握的最基本的功夫,因为在所有的古典诗词中,除了格律诗词、曲之外,基本上对声律是不甚要求的,因此,声律就成了格律诗词的一个重要的特征。声律的核心就是“讲究平仄”,因此,我们通常用平仄指代声律本身。
讲究平仄。这是初学者最头疼的问题,但是头疼的并非是水平所限,而是自己的地方语言发音与普通话发音的区别,以及古今的发音的区别。江河以为,拼音只要过关,平仄不再艰难。
发音的问题是由南北区域差别和方言的制约导致的,南方人发音多不准,汉语拼音中h,f不分,n,l不分。北方人多有变调,一声和三声都容易变成四声,虽然各有不同,但都很致命。但是如果小学拼音学好了,这些都不是问题,如果你拼音没学好怎么办,对不起,中文系同学普通话要求一级乙等以上,请你重新学习发音,如果你是其他系的同学,请准备好一本新华字典就可以解决所有问题。
何谓平仄?平仄是古代的文字的发声,古代文字的读音分为四声,分别是阴平、阳平、上声、去声。其中阴平和阳平统称为平声,上声和去声统称为仄声。
对照现代汉语,简单明了。如aoe中a的四声读法:
----ā----á-----ǎ---à
俗称:第一声-第二声--第三声--第四声
书称:阴平--阳平--上声--去声
---└─┬─┘---└─┬─┘
诗称:--平声----仄声
可以简单的理解,念第一声(又称为阴平)和第二声(又称为阳平)的汉字,统称为平声字;念第三声(又称为上声)和第四声(又称为去声)的汉字,统称为仄声字。
至于仄声字里面还有一类称之为入声字的,现在已经不存在了,欣赏古诗和写古诗时虽然要用到,有兴趣的同学可以深入研究。
对于欣赏和写作律诗来说,有了这些知识,足可以辨别平仄的关系了。
不少同学开始对照黑板上江河写的例子试着去发音,嗡嗡声不断,一时间礼堂里有点乱。江河停顿了一下,喝了一杯水,准备第二节的内容。
第二节律诗的平仄
律诗分为五言律诗和七言律诗。首先说五言律诗的平仄。五言的平仄,只有四个类型,而这四个类型可以构成两联。即:
仄仄平平仄,
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
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错综变化,可以构成五律的四种平仄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是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其中⊙表示可平可仄。
举两个例子看看:
(1)五律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
春望[唐]杜甫
国破山河在,城春草木深。感时花溅泪,恨别鸟惊心。
烽火连三月,家书抵万金。白头掻更短,浑欲不胜簪。
另一式,首句改为仄仄仄平平,其余不变。
(2)五律平起式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平平平仄仄,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平平仄仄平。
山居秋暝[唐]王维
空山新雨后,天气晚来秋。明月松间照,清泉石上流。
竹喧归浣女,莲动下渔舟。随意春芳歇,王孙自可留。
另一式,首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其余不变。
七律是五律的扩展,扩展的办法是在五字句的上面加一个两字的头。仄上加平,平上加仄。试看下面的对照表:
(1)平仄脚
五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仄
七言平起仄收平平仄仄平平仄
(2)仄平脚
五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平
七言仄起平收仄仄平平仄仄平
(3)仄仄脚
五言平起仄收○○平平平仄仄
七言仄起仄收仄仄平平平仄仄
(4)平平脚
五言仄起平收○○仄仄仄平平
七言平起平收平平仄仄仄平平
因此,七律的平仄也只有四个类型,这四个类型也可以构成两联,即:
平平仄仄平平仄,
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
平平仄仄仄平平。
由这两联的平仄错综变化,可以换成七律的四种格式。其实只有两种基本格式,其余两种不过在基本格式的基础上稍有变化罢了。
(1)仄起式
仄仄平平仄仄平,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
书愤[宋]陆游
早岁那知世事艰?中原北望气如山。楼船夜雪瓜州渡,铁马秋风大散关。
塞上长城空自许,镜中衰鬓已先斑。出师一表真名世,千载谁堪伯仲间?
到韶山**
别梦依稀咒逝川,故园三十二年首。红旗卷起农奴戟,黑手高悬霸主鞭。
为有牺牲多壮志,敢教日月换新天。喜看稻菽千重浪,遍地英雄下夕烟。
冬云**
雪压冬云白絮飞,万花纷谢一时稀。高天滚滚寒流急,大地微微暖气吹。
独有英雄驱虎豹,更无豪杰怕熊罴。梅花欢喜漫天雪,冻死苍蝇未足奇。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仄仄平平平平仄仄,其余不变。
(2)平起式
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仄仄平。仄仄平平平仄仄,平平仄仄仄平平。
长征**
红军不怕远征难,万水千山只等闲。五岭逶迤腾细浪,乌蒙磅礴走泥丸。
金沙水拍云崖暖,大渡桥横铁索寒。更喜岷山千里雪,三军过后尽开颜。
人民解放军占领南京**
钟山风雨起苍黄,百万雄师过大江。虎踞龙盘今胜昔,天翻地覆慨而慷。
宜将剩勇追穷寇,不可沽名学霸王。天若有情天亦老,人间正道是沧桑。
登庐山**
一山飞峙大江边,跃上葱茏四百旋。冷眼向洋看世界,热风吹雨洒江天。
云横九派浮黄鹤,浪下三吴起白烟。陶令不知何处去,桃花源里可耕田?
和郭沫若同志**
一从大地起风雷,便有精生白骨堆。僧是愚氓犹可训,妖为鬼蜮必成灾。
金猴奋起千钧棒,玉宇澄清万里埃。今日欢呼孙大圣,只缘妖雾又重来。
另一式,第一句改为平平仄仄平平仄,其余不变
有了这些基本格式,就像小学生学会了进位、退位的算术方法,写诗填词还有什么难度么?
江河准备下课,礼堂的后面开始有人起哄,江河老师,你说的这么简单,和不学学**,来个口占一绝?
江河挠挠头皮,对着满礼堂的同学来了一首五律打油诗:
头破头皮在,脚沉草未沉。
落池轻屏气,上岸慢留神。
讲话清茶少,说文多汗人。
同学多担当,学问细留心。
负责维持秩序的周一萍老师赶紧宣布:“因为时间关系,今天的选修课就到此结束,如果大家想继续和江河老师交流诗词知识,请下课后单独预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