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 第一册 东吴篇 景帝孙休

作者 : 肖尧

(三)景帝孙休

吴景帝孙休(234—264年),字子烈。又称景帝,吴国第三位皇帝(258—264年),在位6年。孙权的第六子(吴国第二位皇帝孙亮的哥哥)。

孙休13岁时,从中书郎射慈、郎中盛冲处求学,太元二年(252年)18岁时,受封为琅琊王,居于虎林(今安徽贵池)。同年四月孙权病逝,孙休的弟弟孙亮继位,诸葛恪掌权。诸葛恪从政治因素考虑,不让孙休驻于江边重兵之地,而将孙休迁至丹阳郡(丹阳郡的郡治,就在首都建业,今南京),就近监视。这期间,丹阳太守李衡屡次找孙休麻烦,孙休不堪其扰,又迁徙而定居于会稽(今浙江绍兴)。

太平三年(258年)九月二十六日,权臣孙綝发动政变,罢黜孙亮为会稽王,迎立24岁的孙休为帝。

十月,孙綝让其弟孙恩执行丞相的职事,率领百官用皇帝乘坐的车到永昌亭(约今南京城西南角的凤游寺附近)去迎接琅邪王孙休,修筑行宫,用军队的帐篷临时搭起便殿,设置了御座。十八日,琅邪王到达便殿,止于东厢。孙恩奉上御玺,琅邪王辞让3次才接受。群臣按照次序在前导引车驾,琅邪王上了乘舆,百官在旁陪伴。

孙綝率兵千人到郊外迎接,拜于道旁,琅邪王下车答拜。当天,孙休驾临正殿,实行大赦,改年号为永安。孙綝自称“草莽臣”,在殿前上书,交上印绶、节钺,请求避让进贤之路。孙休引见他并以好言慰解,又下诏任命孙綝为丞相、荆州牧,增加封邑5个县。任命孙恩为御史大夫、卫将军、中军督,封为县侯。二十八日,孙休封已故南阳王孙和之子孙皓为乌程侯。

这时,孙綝权倾朝野,孙休害怕孙綝再次政变,表面上对他封官赏爵,笼络有加,甚至将密告他将谋反的人交给他处理,同时,又对孙綝的奏请从不批驳。

一次,孙綝带着牛和酒去拜见孙休,但孙休不收,只好送到左将军张布家里。酒意正浓的时候,孙口出怨言说:“当初废掉少主之时,很多人劝我自立为君,我认为陛下贤明,因此把他迎来。没有我他当不了皇帝,但我今天给他送礼却遭到拒绝,这是对我与一般大臣没有区别,我当再另立别人为君。”张布把这些话告诉了孙休,孙休怀恨在心,恐怕他发动变乱,所以多次加以赏赐。孙綝发现孙休对他并不信任,便要求出屯武昌,孙休准许。孙綝命令他所统领的中军精兵万余人,都让他们上船,又取走了武库中的兵器,孙休都下令给他。孙綝还要带走中书两郎一同去管理荆州诸军事,孙休也特许。但凡孙綝所求之事,孙休一概同意。

其实,孙休早已私下与张布等人密商,伺机铲除孙綝势力。孙休向辅义将军张布询问计策,张布说:“左将军丁奉,虽不能撰写文书,但他计谋过人,能决断大事。”孙休召来丁奉。丁奉说:“可以乘腊祭集会之机用宿卫之兵杀掉他。”

十二月初七,建业城中有谣言流传说明日腊祭要有事变,孙綝听到后,很不高兴。夜里,刮起了大风,吹掀了屋顶扬起漫天风沙,孙綝更加害怕。初八,腊祭集会,孙綝称疾不去,孙休强令他来,派使者催促10余次,孙綝不得已,将要入宫,众人劝他别去。孙綝说:“国家多次下令,我不可推辞。你们可以预先整顿好兵力,在府内放一把火,以这个为借口我可以很快回来。”随即入宫,不久府内起了火,孙綝要求出去看看,孙休说:“外面兵力自然很多,不用麻烦丞相亲自去。”孙綝起身离席,丁奉、张布目示左右之人将他绑起来。孙綝叩头说:“我愿意迁徙到交州。”孙休说:“你为什么不把滕胤、吕据迁到交州?”孙綝又说:“我愿当个官家奴隶。”孙休说:“你为什么不让滕胤、吕据为奴呢?”随即就把他杀了。又拿着孙綝的首级对他手下的兵将说:“凡与孙綝同谋的人,一律赦免。”放下兵器投降者有5千人。孙闿乘船逃走想要投降魏国,孙休派人追杀了他。诛杀了孙綝的三族,又掘开孙峻的坟墓,取出他的印绶,消薄了他的棺木然后再埋上。

之前被孙峻、孙綝兄弟陷害至死的诸葛恪一族、滕胤、吕据等全部得到平反改葬。孙休耻于和孙峻、孙綝兄弟同族,索性把他们的姓给夺了(真绝),改称他们故峻、故綝。

孙休好读典籍,欲博览百家之言,只有春夏之间,白昼出猎射雉时放下书卷。据《世说新语》上提到孙休喜欢射雉,常常早出晚归。群臣莫不上谏,说:“雉这点小东西,哪足以皇上沉迷呢?”孙休说:“虽是小东西,雉这种动物气节过人,所以我喜欢他(有这种嗜好,似乎比较另类)。”

孙休想要与博士祭酒韦昭、博士盛冲一起讲论学术,张布因为韦昭、盛冲二人性情耿直,恐怕他们入侍之后,对孙休说自己暗地里做的错事,因此坚持劝谏,不让他们入宫。孙休说:“我涉猎学术,群书大致都读完了,现在只想与韦昭等人讲论学习以前所学的内容,这又有什么损害?你不过害怕韦昭等人谈论臣下的奸诈邪慝之行,所以不想让他们入宫。象这类事情,我自己已经有所了解,不须韦昭等人说了然后才知道。”张布十分惶恐地谢罪,又说这是恐怕妨碍政事,孙休说:“政事和学术,其源流各不相同,不会相互妨碍,让他们入宫没有什么不对的,而你却认为不宜让他们来,因此我才说起这些事。没想到你今日在官任事又对我做这种不让接近儒生的事,这实在让我不能同意!”张布跪下叩头。吴王说:“我不过是开导开导你,何必叩头谢罪呢!象你这样的忠诚,远近之人都很了解,我能有今日南面为君的尊严,全都是你的功劳。《诗》云:‘事皆有始,却少能终。’坚持到最后是很难的,希望你能坚持到最后。”但孙休恐怕张布会怀疑害怕,终究还是顺了张布之意,废止讲论学业,不再让韦昭等人入宫。

孙休在位期间,十分重视教育和农桑。他深知只有民众富裕了,才能知礼节、知荣辱。永安元年(258年)孙休下诏曰:“古者建国,教学为先”。永安二年(259年)三月,又诏曰:“今欲偃武修文,以崇大化。推此之道,当由士民之赡,必须农桑。管子有言:‘仓廪实,知礼节;衣食足,知荣辱。’”前段话的意思是,建国者必须以教育为先;后段话的意思是,只有物质文明了,精神才能文明。这些名言对我们今天的社会,依然具有十分重大的借鉴作用。

永安五年(262年)八月,孙休立硃氏为皇后,孙(雨+单,即上雨下单,音“湾”,据说是孙休造的字,下简称“湾”)为太子(是否为后来武则天造“曌zhào”字的榜样)。

永安七年(264年)七月,孙休病重,不能说话,但还能写字,手书召来丞相濮阳兴,令太子孙湾拜见,托孤给濮阳兴。这时,孙湾年仅15岁,正值国内外局势动荡,于是在左典军万彧推荐下,丞相濮阳兴、左将军张布说服了硃太后,迎接23岁的乌程侯孙皓(孙休侄子)继位。二十五日,孙休病死于建业宫中,时年30岁,谥号景帝。十二月,葬于宣陵(今南京旧城东25里处)。一说葬定陵(今安徽当涂)。

《三国志》陈寿评价:休以旧爱宿恩,任用兴、布,不能拔进良才,改弦易张,虽志善好学,何益救乱乎?又使既废之亮不得其死,友于之义薄矣。其实就8个字“用人不当,薄情寡义。”

关于孙休的陵墓有几种说法:第一,据当涂县志曾记载:“围屏乡天子坟疑为孙休墓。无考”。民国二十三年(1934年),考古学家朱希祖在《六朝陵墓调查报告》中说:“余至当涂调查”景帝定陵以“无遗物可凭”,“未知所在”。第二,据《中国帝王列传》一书说:(孙休)“葬于宣陵(今南京旧城东25里处)”。第三,有关报刊曾经说,安徽省马鞍山出土的宋山大墓,已被初步断定为孙吴景帝孙休之墓。据《金陵晚报》(2006-04-26)报道,考古人员在研究江宁上坊六朝古墓时分析称,马鞍山的“宋山大墓可能是吴景帝孙休的定陵”。但是导游倾向于“宣陵之说”,也就是说孙休应该是葬在南京旧城附近。

《妃嫔传》选录:

孙休硃夫人,硃据女,孙休姊公主所生也。赤乌末,孙权为孙休纳以为妃。孙休为琅邪王,硃据女随居丹阳。永安五年,立夫人为皇后。孙休死后,群臣尊硃夫人为皇太后。孙皓即位月余,贬为景皇后,称安定宫。甘露元年(265年)7月,见逼薨,合葬定陵。搜神记曰:孙峻杀硃主,埋于石子冈(今南京南门外)。归命侯孙皓即位,将欲改葬之。冢墓相亚,不可识别,而宫人颇识主亡时所著衣服,乃使两巫各住一处以伺其灵,使察鉴之,不得相近。久时,2人俱白:见一女人年可30余,上著青锦束头,紫白袷裳,丹綈丝履,从石子冈上半冈,而以手抑膝长太息,小住须臾,进一冢上便住,徘徊良久,奄然不见。2人之言,不谋而同,于是开冢,衣服如之。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最新章节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文阅读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