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二)明帝司马绍
肃宗(肃祖)明帝司马绍(298—325年),字道畿。东晋第二位皇帝,元帝司马睿的长子。建兴初拜东中郎将,镇广陵。元帝为晋王时,立司马绍为太子;及帝后立为皇太子。司马绍性至孝,有文武才略,钦贤爱客,雅好文辞。司马睿死后,按照遗诏,太子司马绍于永昌元年(322年)闰十一月十一日继承帝位,大赦天下。次年三月初一,改年号为太宁。
据说司马绍自幼十分聪明睿智,深得其父司马睿的爱宠,曾与父亲就“太阳与长安孰近”的问题有一段经典对答,以及利用东宫卫士一夜兴建太子西池的逸闻。据《晋书》:(明帝司马绍)“年数岁,尝坐置膝前,属长安使来,因问帝曰:‘汝谓日与长安孰远?’对曰:‘长安近。不闻人从日边来,居然可知也。’元帝异之。明日,宴群僚,又问之。对曰:‘日近。’元帝失色,曰:‘何乃异间者之言乎?’对曰:‘举目则见日,不见长安。’由是益奇之。”
这就是说司马绍小时候,坐在父亲司马睿的膝上。正好长安有使者来朝,元帝司马睿问儿子道:“你说太阳与长安,哪个近哪个远?”司马绍答道:“长安近,没有听说人从日边来。”第二天,元帝款待来使,并宴及群僚,又召儿子出来问道:“究竟长安近呢,还是日近呢?”司马绍却答言日近。元帝失色道:“你昨天说长安近,今天为何又改口了?”司马绍答道:“举目见日,不见长安,所以说是日近。”元帝更加觉得惊奇,群僚都说司马绍是神童。
一夜兴建太子西池(位于乐游苑,源于东吴乐游池,亦称太子西池)的故事,是说司马绍还是太子时,养了一批武士。于是他想挖池塘,修亭台,但是他父亲元帝不许。有一天半夜他叫这些武士挖池塘,到天亮就建成了,即“一夕中作池,比晓便成。”这就是现在的太子西池。可以说,司马绍首开了“违章建筑”的先河,当皇帝的老子还没有同意,做儿子的将“太子西池”就建成了。难怪今天,我们的许多违章建筑屡禁不绝,看来都是仿效司马绍的行为而来,管他三七二十一,悄悄建好了再说,看你皇帝老儿怎么办!
司马绍仁义而有孝道,喜欢文学,爱好武艺,礼贤下士,从谏如流,与庾亮、温峤等结为平民之交。庾亮为人端庄肃正,擅长谈论老子、庄子之学,元帝很器重他,礼聘其妹为皇太子妃。元帝任命贺循行使太子太傅职权,周顗为少傅,庾亮以中书郎身份侍讲东宫。元帝喜好刑名之学,曾把《韩非子》遗书赠送给太子。庾亮规谏太子说:“申不害、韩非行事刻薄有伤圣教,不值得圣上留心。”太子听从了。
司马绍24岁登基。他即位后有3件事可以一聊。第一件事,他先将自己的亲生母亲荀氏恭维、孝顺一番,为她加上尊号,称建安君,同时别建宫第予以安置。太宁元年(323年),司马绍干脆将生母荀氏接到皇宫里来住,供奉非常的隆厚。因为司马绍的生母荀氏,不是汉人,而是燕代胡人。生司马绍(太子)、司马裒(琅邪王)。由于元帝原配虞氏没有生儿子,所以忌恨荀氏。荀氏后来被元帝遣出,渐见疏薄。所以,司马绍即位后,对生母更加厚待,这也是情理中的事。想当年,他安葬父皇司马睿时,曾徒跣(赤脚步行)至于陵所(今南京鸡笼山)。司马绍的这种孝心确实令人叹服。
第二件事,御驾平叛。当初,王敦有篡夺帝位之心,暗示朝廷征召自己,明帝司马绍亲手书写诏书征召他。太宁元年(323年)四月,授予王敦黄和班剑,允许他奏事不必通名,入朝不必趋行,佩剑着履上殿。王敦迁移驻镇姑孰(今安徽当涂),屯兵于湖。让司空王导任司徒,王敦自任扬州牧(扬州的最高官员)。六月初六,立妃子庾氏为皇后,让皇后的兄长中领军庾亮任中书监。
明帝畏惧王敦的逼迫,想引郗鉴为外援,拜授郗鉴为兖州刺史,都督扬州及长江以西的军务,镇守合肥。王敦忌惮郗鉴,上表要求让郗鉴任尚书令。8月,明帝下诏征召郗鉴回京(今南京),中途经过姑孰,王敦与郗鉴议论西晋人物,王敦说:“乐广才能有限,考较他的实际作为,哪能胜过满奋呢!”郗鉴说:“乐广为人行事的风格是平淡,就连愍帝、怀帝的废弛之政,他都能慢慢纠正。满奋则是节操有损的人,怎能与乐广相比!”王敦说:“在满奋那个时候,潜伏的祸端十分急迫。”郗鉴说:“大丈夫应当将生死置之度外。”王敦厌恶郗鉴的言论,不再与他相见,并将他长期扣留,不让离开。郗鉴回到朝廷后,便和明帝共同商议讨伐王敦的办法。
这里,王敦提到两个人,一个是乐广;一个是满奋。乐广,晋朝善于言谈的名人。“杯弓蛇影”的成语故事出自于他。一次,乐广请客吃饭,挂在墙上的弓照在酒杯里,有一个客人以为是蛇,回去疑心中了蛇毒,就生病了。现在比喻某人因疑神疑鬼而自惊自怕。
满奋,晋朝时期尚书令,身材高大魁梧,但它却十分怕冷。有一则“满奋畏寒”的故事就是说他。一次他在晋武帝身旁侍坐,北窗是琉璃屏,看起来好像很疏,容易透风,实际上很严实,满奋面有难色。晋武帝就笑话他。满奋回答说:“臣听说南方一带的牛怕热,看到月亮也以为是太阳,于是就热得喘起气来。臣一向怕冷,看见树枝在寒风里摇晃就感到寒冷无比。”
不久,王敦生病。第二年,也就是太宁二年(324年)五月,王敦病重,他的篡权计划一时无法实施。明帝得到消息准备征讨王敦。为了了解王敦屯兵的情况,司马绍一个人骑了他那匹巴滇骏马微行,偷偷地跑到王敦大军的营盘侦察。当其探察完后走出军营,被王敦士卒察觉,立即向王敦报告。王敦说“此必黄须鲜卑奴来也。”于是立即派5骑前去追赶。试想,堂堂一个皇帝,单枪匹马在前面狂奔,后面一群叛贼拼命追赶,那是一种什么样的情景,那惊险程度,丝毫不亚于我们今天电影中的“官兵捉强盗”。叛贼本来就是反叛朝廷,要赶当朝皇帝下台的,此时当朝皇帝就在眼前,如果追上了,也许反叛就成功了。
然而,明帝也相当勇敢有计谋,为了摆月兑追兵,他急中生智停下马来,一面用水浇凉坐骑的粪便;一面将宫中宝物七宝鞭交给路旁卖食品的老妇,并嘱咐她:“后面骑马的人来了,就把鞭子给他们看。”王敦的追兵赶到这里询问老妇,老妇说人已走远。说罢,就将七宝鞭给他们看。追兵看到七宝鞭,爱不释手,来回传玩,耽误了好长时间,又看看地上的马粪已经变凉,确认明帝已经走远,便不再追赶。明帝由此逃月兑。
对明帝逃月兑追杀一幕,《晋书卷六》是这样记载的:“帝亦驰去,马有遗粪,辄以水灌之。见逆旅卖食妪,以七宝鞭与之,曰:‘后有骑来,可以此示也。’俄而追者至,问妪。妪曰:‘去已远矣。’因以鞭示之。五骑传玩,稽留遂久,又见马粪冷,以为信远而止不追。帝仅而获免。”