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 第二册 明朝篇 故事选辑

作者 : 肖尧

施氏耐庵施耐庵(1296—1371年),原名彦端,字肇瑞,号子安,别号耐庵。元末明初的文学家。汉族,江苏兴化人(一说浙江钱塘人)。祖籍泰州海陵县,住苏州阊门外施家巷,后迁居当时兴化县白驹场(今江苏省大丰市白驹镇)。自幼聪明好学,元延祐元年(1314年)考中秀才,泰定元年(1324年)中举人,至顺二年(1331年)登进士。不久任钱塘县尹,因替穷人辩冤纠枉遭县官的训诉,遂辞官回家。

施耐庵博通古今,才气横溢,举凡群经诸子,词章诗歌,天文、地理、医卜、星象、一切技术无不精通。元至正十三年(1353年),白驹场盐民张士诚等18名壮士率灶丁起义反元。张士诚敬其文韬武略,再三邀请他为军幕,施耐庵抱着建造“王道乐所”的宏远欣然前往,为张士诚献了许多攻城夺地的计策。后因张士诚居功自傲,独断专行,亲信佞臣,疏远忠良,施耐庵几次谏劝,张士诚都不予采纳,于是愤然离开平江,并作《秋江送别》套曲赠予同在张幕的鲁渊、刘亮等人。此后,浪迹江湖,替人医病解难。

后入江阴祝塘财主徐骐家中坐馆,除了教书以外,还与拜他为师的罗贯中一起研究《三国演义》《三遂平妖转》的创作,搜集、整理关于梁山泊宋江等英雄人物的故事,为撰写《江湖豪客转》准备素材。至正二十日七年(1367年),朱元璋灭张士诚后,到处侦查张士诚的部署。为避免麻烦,施耐庵征求兴化好友顾逖的意见,在白驹修了房屋,从此隐居不出,专心于《江湖豪客转》的创作。《江湖豪客转》成书后,定为《水浒传》。

罗氏贯中罗贯中(约1330—约1400年),汉族,名本,字贯中,号湖海散人,籍贯山西太原府祁县;一说钱塘(今浙江杭州)或庐陵(今江西吉安)人。元末明初著名小说家、戏曲家,是中国章回小说的鼻祖。

一生著作颇丰,主要作品有:剧本《赵太祖龙虎风云会》、《忠正孝子连环谏》、《三平章死哭蜚虎子》;小说《隋唐两朝志传》、《残唐五代史演义》、《三遂平妖传》、《粉妆楼》、据说和施耐庵合著《水浒传》、代表作《三国演义》等。

吴氏承恩吴承恩(1501—1582年),字汝忠,号射阳山人。汉族,淮安府山阳县(今江苏省淮安市楚州区)人。中国明代杰出的小说家,是四大名著之一《西游记》的作者。他出身于一个小官吏降为小商人的家庭。父吴锐,字廷器,卖“彩缕文羯”,“又好谭时政,竟有所不平,辄抚几愤惋,意气郁郁”。吴承恩自幼聪慧,喜读野言稗史、志怪小说,“尝爱唐人如牛奇章、段柯古辈所著传记,善模写物情,每欲作一书对之”,“髫龄,即以文鸣于淮”,颇得官府、名流和乡绅的赏识。嘉靖八年(1529年),吴承恩到淮安知府葛木所创办的龙溪书院读书,得到葛木的赏识。朱应登认为他“可尽读天下书”,而“以家所藏图史分其半与之”,嘉靖二十日九年(1550年)大约40岁才补得一个岁贡生,到北京等待分配官职,没有被选上。六年后,由于母老家贫,去做了浙江长兴县丞,常与友人朱曰藩豪饮,寄趣于诗酒之间,和嘉靖状元沈坤,诗人徐中行有往来。终因受人诬告,两年后“拂袖而归”,晚景凄凉,以卖文为生。

第一奇书明末著名文学家冯梦龙将《金瓶梅》、《三国演义》、《水浒传》、《西游记》合称“四大奇书”。清初著名文艺理论家张竹坡称《金瓶梅》为“第一奇书”。

《金瓶梅》成书约在隆庆至万历年间。作者署名兰陵笑笑生。兰陵即今山东省苍山县兰陵镇,作者笑笑生为笔名,原作者有多种说法。《金瓶梅》共100回,其版本有二:一是万历四十五年(1617)东吴弄珠客作序的《金瓶梅词话》;另一是天启年间刻的《原本金瓶梅》。两种版本内容基本相同,后来的刻本,基本上属于天启刻本系统。《金瓶梅》借《水浒传》中武松杀嫂一段故事为引子,通过对兼有官僚、恶霸、富商3种身份的封建时代市侩势力的代表人物西门庆及其家庭罪恶生活的描述,暴露了北宋中叶社会的黑暗和**,具有较深刻的认识价值。

《金瓶梅》书名,是从小说中西门庆的三个妾潘金莲、李瓶儿、庞春梅的名字中各取一字而成。也有人认为,实际上有更深一层涵义,即“金”代表金钱,“瓶”代表酒,“梅”代表。

封神演义一般俗称《封神榜》,又名《商周列国全传》、《武王伐纣外史》、《封神传》,是一部中国古代神魔小说。

封神演义约成书于隆庆明朝第12位皇帝穆宗朱载垕,年号隆庆(1567—1572年年间,作者是明朝的陈仲琳(或许仲琳)(也有一说为明代道士陆西星,《封神演义》中有十余处引用道教经典《黄庭经》)。原书最早追溯可能是南宋的《武王伐纣白话文》,和《商周演义》、《昆仑八仙东游记》,以古代魔幻神话故事再参考古籍和民间传说创作而成。

全书内容以篇幅巨大、幻想之奇特而闻名于世。其内容依托商灭周兴的历史背景,用武王伐纣为时空线索,从女娲降香开书,到周文王姬昌封列国诸侯结束。其中的哪吒闹海、姜子牙下山、文王访贤、三抢封神榜、众仙斗阵斗法等情节,展现了古人丰富的想象力:腾云驾雾、呼风唤雨、搬山移海、撒豆成兵、水遁、土遁、风火轮、火尖枪等等。

日本江户时代书已出现翻译全本,鲁迅在《中国小说史略》中也有介绍。另外,《封神演义》使道教令人熟知。

《封神演义》的故事,深深地影响了中国民众的世界观(道教和神仙思想、佛教等,深深地互相缠绕了的中国独特的宇宙印象)。书以纣王无道失去天下道统,武王伐纣商灭周兴为主体,神话穿插为特点。

浣衣皇后正德十六年(1521年)二月,正德帝朱厚照接报捕获了妖人段长及其妻王满堂。这王满堂是明代正德年间霸州(今河北省霸州)的著名美人。不仅模样儿俏丽,性格活泼浪漫,尤其是那双大眼睛,不但会说话,而且用现代语言来说还会放电。

正德帝早年曾下令各州府进选美女充实豹房。使臣来到了霸州,一眼就相中了王满堂。王满堂虽在霸州是出类拔萃的美人,但是放在全国美女的层面上,她最终还是落选了。

王满堂在回霸州的途中,一天夜里她做了一个梦,梦见自己当了皇后。回到家乡后,就谎称自己有皇后命。有一个叫段长的年轻道士,他假冒圣人骗娶了王满堂。段长有野心,他拉了一帮人到深山密林里,用茅草盖起了宫殿,建立了一个叫“大顺平定”的王国,他自封为皇帝,又封王满堂为皇后,还设了左右丞相、文武大臣,每逢3、6、9日,在茅草大殿上接受群臣的朝贺,还煞有介事地研讨国家大事。

消息传到京城,正德帝十分吃惊,堂堂大明的天下,居然还有人敢称王称帝,岂不是有忤君之嫌吗?于是下令当地官兵进山征剿。很快就活捉了“皇帝”、“皇后”和众“臣相”,解押到京城。正德帝觉得这件事情十分可笑,便将“皇帝”处死,将“皇后”发配到浣衣局。一天,正德帝偶然见到了王满堂,对她发生了浓厚的兴趣,立即招入豹房侍寝。

本来正德帝刚从江南游历归京,途中落水染病,应该调养休息一段时间,可见到千娇百媚的王满堂以后,他无法自制,不顾生死,抱病临幸,并发誓将来要立她为后。就可在王满堂进入豹房不到1个月,正德帝便在王满堂的酥怀中一命呜呼了。于是王满堂又回到浣衣局,人们戏称她是浣衣皇后。

游龙戏凤有一年深秋时季,秋高气爽。正德帝便装出游,在一个叫梅龙的小镇上,他看到这里街道繁华,人声鼎沸,别有一番情趣,此时正德帝感觉饥肠辘辘,于是来到一家酒店门前,但见这里车水马龙,食客盈门,无意间正德的眼前一闪再也挪动不开,原来吧台里站着一位靓丽的沽酒女郎,年龄在17、8岁左右,一双会放电的丹凤眼,正在招呼来往的客人。

正德帝不见也罢,但见却欲罢不能。当然这是夸张,否则便没有后来了。这正德帝毕竟是个老手,稍稍镇定一下,便装成一个食客,信步走进店中坐下。见来了食客,女郎连忙走出柜台招呼,转眼间就摆上了一壶酒和几碟小菜。正德帝并不看酒菜,只是愣愣地望着女郎俊俏的脸和丰满的胸发呆,甚至情不自禁地模了模那雪白粉女敕的小手,戏虐道:“可人如玉,缘何在此?”女郎故作状态,将正德帝奚落一番。

原来那女郎就是当地美女李凤姐,此酒店是她哥哥李龙所开。那天李龙外出收帐,只留她一人照料酒店。后来的事情大家都知道,故不须细说。正德帝对着正为他斟酒的李凤姐说道:“凤兮!凤兮!应配真龙,姑娘应为寡人所得!”李凤姐不予理会,甚至想要冒犯正德帝。正德帝先是调戏凤姐,凤姐至死不从。之后,正德帝故意透露了一角平金绣蟒的内袍,随后拿出一方玉印上有“受命于天既寿永昌”八个篆字。当凤姐确认眼前的人真是正德帝以后,下跪求封。正德帝封她为“嬉耍宫妃”。这段故事,后来被改编为京剧传统剧目《游龙戏凤》,又名《梅龙镇》。

五钱银子说的是隆庆帝(穆宗朱载垕)躬行俭约的故事。隆庆一朝,虽然只有6年,但是,隆庆帝的明静、宽仁,让大臣们有足够的空间来施展抱负,所以其间人才辈出,徐阶、张居正、高拱,都是当朝豪杰。在他们的辅佐下,隆庆一朝堪称太平盛世。《明史》对隆庆帝的评价也不错,说他“端拱寡营,躬行俭约”,每年光吃的一项省下来就达到几万两银子。据传有一天,隆庆帝想吃果馅饼。御膳房一听便忙得不亦乐乎,起面、削果、制糖等等,为此开支颇为昂贵,内监报帐50金。由于隆庆帝即位前一直生活在宫外藩邸,较为体察民情,对民间生活也颇为知底,他说:“有5钱银子,足可以在东华门那里买一大盒子了!”

何生我家明崇祯十七年(1644年)三月十八日,李自成兵至城下。彰义门守门执事大监曹化淳开门纳降。义军蜂拥入城。飞马报入禁城后,城内大乱,留守百宫尽逃,崇祯心急如焚,急入殿内击钟,无一人应。崇祯帝遣散了3位皇子后含泪下诏,后宫众妃嫔统统自裁,随后他持剑巡视后宫,见皇后及公主嫔妃正聚在一处恸哭。崇祯帝命皇后自缢。当崇祯帝巡至寿宁宫时,他最疼爱的年仅16岁的长平公主向他求救,崇祯帝哭曰:“尔何生帝王家。”左手掩面右手持剑斩公主于剑下。宫人环泣,崇祯帝又杀嫔妃数人,余者投水而亡数百人。

“尔何生帝王家。”这句话听起来好像很生耳熟,记得前面南朝宋末期,齐王萧道成命部将王敬则率兵入宫逼顺帝刘准逊位时,13岁的小皇帝刘准就哭着说:“愿生生世世,再不生帝王家。”道尽身为末代皇帝的悲哀。刘子鸾被他的哥哥前废帝逼令自杀时,也哭喊道:愿不再投生帝王家。可见帝王之家,并非好地方。

有一说,当时长平公主只被崇祯帝砍断了左臂,昏了过去并没有死,后被人抬到周皇后的父亲周奎家中,几天后竟然苏醒过来。顺治二年(1645年),长平公主上书给清世祖顺治皇帝,请求准予出家。清世祖不同意,命将长平公主许配给当初崇祯帝为她选定的驸马周显,并赐给土田、府邸、金钱、车马。但长平公主经历家破国亡之痛,郁郁寡欢,于清顺治三年(1646年)逝世。这一传说似乎太美好了一点,令人有些不敢相信,但是这样的结果总比惨兮兮地死了的要好些。

明朝的崇祯帝与南朝宋的顺帝都是末代皇帝,但各自的境遇却大相径庭。顺帝是愿自己再不生帝王家,这是一种怨上情绪,埋怨自己是皇帝;而崇祯帝是后悔女儿生在帝王家,这是一种自责,痛恨自己身为皇帝不但不能保护女儿,还要被迫亲手杀掉女儿,这是何等的无奈、何等的悲哀呀。

老七家湾关于“七家湾”的传说版本很多,但是流传较多的是这样一种说法:明朝洪武年间元宵节,朱元璋微服上街观灯,见一家门头上挂着一彩灯,彩灯上画着一个蓬头污面的大脚女人,怀抱一个大西瓜,下有一行字:“淮西娘子好大脚”,周围很多人正在围观。马皇后有一双大脚,又是安徽淮西人。朱元璋认为这是在讽刺马皇后,于是恼羞成怒顿生杀机。马皇后闻知前往观看,在一小巷中看见一妇人,怀抱一个大孩子,手搀一个小孩子,问为何不抱小的搀大的,那妇人说:小的是我儿子,而大的是侄子,其父母双亡我不能亏待他。马皇后听后怜心大发,便叫那妇人晚上在门上挂一束芝麻秸,称吉星高照自有后福。那妇人按马皇后之意找来芝麻秸挂在门上,共有七家人效仿在门上悬挂了芝麻秸。马皇后回宫后急传令:挂芝麻秸人家勿杀。深夜官兵对那条街进行了洗劫,唯七户人家幸免于难,其余尽遭杀戮,以后这里就被人称作七家湾。如今七家湾的清真食品,特别是牛肉锅贴风靡南京以及周边地区。

宝庆公主据南京二十日08年九月二

十日二日有关媒体报道:南京南郊板桥三山赵坟村附近发现了一座明代大墓,根据墓志:“宝庆大长公主圹志”,认为墓主是明太祖朱元璋最小的女儿宝庆公主。

宝庆公主(1395—1433年),明太祖朱元璋的小女儿,母为张美人。然而石碑上却刻着母后是孝慈高皇后(即大家熟知的马娘娘),宝庆公主出生时,高皇后已经去世了13年。但由于朱元璋在马皇后死后不立“后”,所以按照皇家礼制来讲,凡是朱元璋的儿女,其母后就是高皇后。公主出生时其父已经67岁。她4岁丧父,由成祖徐皇后(徐达长女)抚养长大。朱元璋临终时留下遗诏:内宫中所有嫔妃,以及曾经侍寝的宫女,一律赐死殉葬。宝庆公主年幼,因此,特留其母张氏,将之妥为养育。

永乐十一年(1413年)19岁时下嫁千户赵辉(1387—1476年)。宣德八年(1433年)逝世,享年39岁。“宝庆公主”是明成祖朱棣所册封,后来仁宗皇帝朱高炽因是宝庆公主的晚辈,又加封为大长公主。到宝庆死时,是她的侄孙宣德皇帝把她葬于南郊光泽乡的山上。

13年前(1995年),在此发掘驸马墓。赵辉出身于“千户”之家,其父赵和在征战中阵亡,因此子袭父职。赵辉生活奢侈糜烂,姬妾多达百余人,他历经建文、永乐、洪熙、宣德、正统、景泰、天顺、成化8朝,公主死后又风光快活了40多年,直到成化十二年(1476年)赵辉无疾而终,享年90岁。

秦淮八艳秦淮八艳指明末清初,在南京秦淮河一带名头最响的8位名妓,又称“金陵八艳”。她们是:顾横波、董小宛、卞玉京、李香君、寇白门、马湘兰、柳如是、陈圆圆。她们或与重大历史事件关联,或与名人雅士瓜葛。个个能诗会画,造诣颇高。除马湘兰以外,其他人都经历了由明到清的改朝换代的大动乱,表现出了崇高的民族气节。有人用“一剪梅”描述了她们的身世。

之一:倾国名姬陈圆圆:歌伎圆圆品位高。貌盖当朝,艺盖群娇,屡遭征抢任逐抛。云又飘飘,路又迢迢。国破家危战火烧。李字操刀,吴字挥矛,硝烟散尽恨难消。宁傍佛雕,不恋妃袍。

注:①陈圆圆原姓邢,名沅,字圆圆,又字畹芳,幼从养母陈氏,故改姓陈。②李字,李自成;吴字,吴三桂。

之二:侠肝义胆李香君:义胆香君蕙质柔。娇撒兰舟,艳撒青楼,烟花柳巷志难酬。情也悠悠,意也休休。侠爽芳名万古流。爱锁双眸,恨锁心头,桃花扇里续春秋。国破君忧,家破人愁。

注:李香君又名李香。时人誉之“香扇坠”,故声名盛于南曲。

之三:风骨赠峻柳如是:如是风华盖四方。粉墨飘香,翰墨流芳,豪情壮举胜儿郎。生也堂堂,死也锵锵。无奈夫君竟受降。官又荒唐,民又遭殃,殉国只为抗强梁。去了忧伤,来了悲凉。

注:柳如是名是,字如是,小字蘼芜,本名爱柳,因读辛弃疾词:“我见青山多妩媚,料青山见我应如是”,故自号如是;后又称“河东君”、“蘼芜君”。

之四:侠骨芳心顾眉生:顾媚才高代笔多。画作绫罗,诗作莲荷,清新隽秀赛曹娥。艺品亲和,人品亲和。沦陷京城染病疴。瘦了春波,枯了秋河。红颜香韵尽蹉跎。风又吟哦,雨又哀歌。

注:顾眉生即顾媚,南京上元人,据《板桥杂记》载:“顾媚字眉生,又名眉,号横波,晚号善持君。

之五:长斋绣佛卞玉京:卞赛通文技艺精。提笔抒情,落笔丹青,明月夜夜醉花亭。风也平平,浪也轻轻。孰料朝廷换了清。弦亦无声,笙亦难鸣,刺舌血录法华经。修道堪诚,布道犹兢。

注:卞玉京名赛,又名赛赛,因后来自号“玉京道人”,习称玉京。

之六:才华横溢马湘兰:马氏吟诗善绘兰。姿逊貂蝉,才逊秦观,撰文立卷史留传。书册篇篇,画册连连。堕入章台受苦寒。风揽莺鸾,月揽姣媛,可惜误了好华年。昨日良缘,今日谁牵?

注:马湘兰(1548—1604年)可以称为明代的女诗人、女画家。据《秦淮广记》载,她名守真,字湘兰,小字玄儿,又字月娇,因在家中排行第四,人称“四娘”。

之七:风流女侠寇白门:寇氏白门柳巷中。江上灯红,楼上香浓,曾经轰动嫁国公。来又匆匆,去又空空。旧梦重圆誓不从。你赴清宫,我赴江东,风流女子也英雄。藐视孬熊,鄙视昏庸。

注:①寇白门名湄,字白门。②国公—指明代功臣保国公朱国弼。

之八:艳艳风尘董小婉:小婉生来苦伴随。眼里含悲,心里藏卑,风尘娇艳命薄微。雪又飞飞,雨又霏霏。从善无多战事催。国破无归,家祸难回,烛干灯灭腊成灰。生也芳偎,死也香陪。

注:董小宛,名白,一字青莲,别号青莲女史,她的名与字均因仰慕李白而起。

自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朝首都北迁以后,南京虽为留都,仍设六部等机构,但已不是全国的政治中心。明崇祯十六年(1643年)八月,清太宗皇太极死,其子福临即位,是为清世祖。时福临年幼,由叔父睿亲王多尔衮辅政。崇祯十七年(1644年)四月二十日二日,清军进入山海关,不久明朝灭亡。清朝(1616—1911年)代替了明朝的统治。

导游说,从这座古堡出来又得走很长的时光隧道,才能到达下一个古堡。这不,自永乐十九年(1421年)明成祖从南京迁都北京以后,到1853年太平天国在南京建都,整整过去了432年,南京才又一次成为都城。导游领着大家匆匆走进了第九座城堡。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最新章节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文阅读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