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 第二册附:金陵名胜及诗词选注

作者 : 肖尧

一、金陵四十八景

关于南京的名胜佳景,自明万历年间就有人“搜讨记载”。据顾起元《客座赘语》,先是榜眼余梦麟(幼峰)以生平所游览金陵诸名胜20处(钟山、牛首山、梅花山、燕子矶、灵谷寺、凤凰台、桃叶渡、雨花台、方山、落星岗、献花岩、莫愁湖、清凉寺、虎洞、长干里、东山、冶城、栖霞寺、青溪、达摩洞),各著诗纪之,并约焦竑、朱之蕃(兰隅)先后二位状元公与探花顾起元同唱和,诗作汇为一集,名之曰《雅游篇》,刊行于世,一时以为胜事。

顾起元(1565—1628年),明诗文家、史学家、学者。名培,以字行,又字太初、邻初,江宁(今南京)人。万历二十五年(1598年)进士,授翰林院编修,历任南京国子监司业、祭酒,詹事府詹事、吏部左侍郎兼翰林院侍读学士。辞官后在杏花村(今南京城西南城墙内之花蠡岗)筑遁园,闭门潜心著述。《客座赘语》是顾起元所著的史料笔记,成书于明神宗万历四十五年(1617年)。全书10卷,计文467篇,记述明朝南都金陵的地理,历史、典故、人物,典章、制度、风俗、故事传说等。

在余梦麟所选的20景点的基础上,朱兰隅将景点增至40个,编成《金陵四十40景图考诗咏》。成为后世作金陵景物图咏的蓝本。

大约在乾隆年间,“金陵四十景”发展为“金陵四十八景”。现在还能看到一种清代宣统二年(1910年)刊行的南京人徐上添所画《金陵四十八景》图册。

1990年,南京古旧书店曾据旧本影印出售。其所列四十八景:莫愁烟雨、祈泽池深、雨花说法、天界招提、凭虚远眺、永济江流、燕矶夕照、狮岭雄观、石城霁雪、钟阜晴云、龙江夜雨、牛首烟岚、珍珠浪涌、北湖烟柳、东山秋月、虎洞明曦、冶城西峙、赤石片矶、清凉问佛、嘉善闻经、杏村沽酒、桃渡临流、青溪九曲、凤凰三山、达摩古洞、甘露佳亭、长干故里、鹭洲二水、化龙丽地、来燕名堂、楼怀孙楚、台想昭明、长桥选妓、三宿名崖、祖堂振锡、幕府登高、报恩寺塔、神乐仙都、鸡笼云树、灵谷深松、秦淮渔唱、天印樵歌、商飚别馆、谢公古墩、献花清兴、木末风高、栖霞胜境、星岗落石。每幅上各有简短题记,介绍景点来龙去脉。据说民国年间还曾流传一种彩色的《金陵四十八景图》,如今已难以见到。

乾隆以来的《金陵四十八景》是:

1、石城霁雪——石头城位于南京城西北的清凉山后,景色清幽,有“城市山林”之称。石头城全长约3000米。中段几块突起的红色水成岩,酷似丑脸,故称鬼脸城。原为楚威王的金陵邑,筑于楚威王七年(前333年)。东汉建安十六年(211年),吴国孙权迁至秣陵(今南京),在石头山金陵邑原址筑城,取名石头。中唐诗人刘禹锡曾作《石头城》:“山围故国周遭在,潮打空城寂寞回。淮水东边旧时月,夜深还过女墙来。”

2、钟阜晴云——钟阜,即钟山。东吴大帝孙权封蒋子文为山神,亦名蒋山。紫金山之称始于东晋,因山顶上经常出现紫色的云彩,故以名之。

3、鹭洲二水——江东门外白鹭村一带的古白鹭洲,李白诗“二水中分白鹭洲”。

4、凤凰三山——城西南花露岗凤凰台遗址上远眺江边的三山,李白诗“三山半落青天外”。

5、龙江夜雨——下关龙江边夜听雨声。相传,元至正十九年(1359年),明朝建国前,朱元璋在南京下关龙江战败陈友谅,遂改大胜关,并派兵驻守。每当月亏夜静,潮起潮落,江水拍岸劈啪有声,风起处,江滩芦苇沙沙作响,形成一阵阵微妙的声浪,象雨声,时而急促,时而稀疏,戍兵们辗转反侧,难以入睡,随口说出“龙江多奇趣,夜晴闻雨声。”一直流传至今。

6、虎洞明曦——东南郊高桥门外黄龙山附近的虎洞中观看黎明时的阳光。

7、东山秋月——中秋节在江宁东山镇的土山上赏月。东山本名土山,它之改名东山,就自谢安始。晋室南渡,谢安的祖上南迁,寓居浙江会稽(今绍兴)东山。谢安青年时期朝廷闻其名,征召他入朝作官,他以病推托,回到会稽东山隐居。直到他40多岁时,才复到建康(今南京)朝廷供职,为简文帝司马昱所器重。谢安十分怀念他的故居会稽东山,就在距都城不远的土山,仿故居筑了一所别墅以居之。土山之名也就因此改为东山。

8、北湖烟柳——北湖即玄武湖。最早名桑泊,秦时称秣陵湖,汉末改称蒋陵湖,东吴时称后湖。北湖一名出自东晋。徐爰《释问》曰:本桑泊,晋元帝创为北湖,以肄舟师。宋元嘉中,有黑龙见,因改玄武湖。玄武湖畔台城上的垂柳,风景如画,因有唐韦庄诗云:“无情最是台城柳,依旧烟笼十里堤”。

9、秦淮渔唱——在秦淮河上聆听渔歌。

10、天印樵歌——天印山即方山,取天上之印之意。位于南京市江宁区。过去,到方山郊游时,常能听到打柴人的歌声。

11、青溪九曲——青溪,指三国东吴在建业(南京)城东南所凿的东渠。发源于南京紫金山西南,流经市区入秦淮河,曲折达10余里,亦名九曲青溪。

12、赤石片矶——城东南今雨花门外的由红色砂岩构成的秦淮河畔小岗。

13、楼怀孙楚——李白在金陵时常饮酒的“孙楚酒楼”,李白有诗云:“朝沽金陵酒,歌吹孙楚楼。”孙楚(西晋诗人、文学家)楼遗址约在今水西门水关一带的秦淮河畔。

14、台想昭明——钟山北高峰上的梁代昭明太子萧统(梁武帝天监元年立为太子)读书台,一说在江宁湖熟的梁台。

15、杏村沽酒——今城西南花露岗下的古杏花村,“牧童遥指杏花村”即此处。相传是唐代诗人杜牧买酒处。

16、桃渡临流——夫子庙利涉桥(顾名思义利于涉水,现已无存)畔古桃叶渡,相传是东晋王献之妾桃叶渡秦淮处。

17、祖堂振锡——唐代法融祖师在祖堂山得道,成为佛教南宗第一祖师。祖堂山位于南京的南郊,是国家级风景文物保护区,山青水秀,风景迷人,这里有南唐皇帝李煜爷爷和父亲的陵墓——“南唐二陵”,还有普觉寺、宏觉寺等多处庙舍藏身于山林。振锡:锡是指僧侣用以护身的锡杖,梵语隙弃罗(Khakkhara),汉译为锡杖或智杖,简称为锡。振锡就是举起锡杖的意思。

18、天界招提——中华门外的天界寺,原名龙翔寺,与灵谷寺、报恩寺并称为明代“金陵三大寺”。招提:为“四方”。四方之僧称招提僧。

19、清凉问佛——清凉寺位于南京城区西部清凉山南麓,前身是五代十国时期杨吴顺义三年(921年)权臣徐温始建的兴教寺。问佛:心向佛,便有了佛。有了佛,便能与他对话。

南唐昇元元年(937年),南唐烈祖在此避暑纳凉,改寺名为“石头清凉大道场”。石头山从此时起又称清凉山。此后,该处成为南唐宫廷的避暑之处。后主李煜更与清凉寺结下了不解之缘,寺内避暑宫的匾额“德庆堂”即为李煜亲题。

寺内原藏有中主李璟的“八分书”、画龙名家董羽画的龙及书法家李霄远的草书等三件艺术珍品,被称为寺中“三绝”。寺门外有南唐中主李璟保大三年(945年)由僧人广惠挖掘的古井一口,称南唐义井,又称保大泉。寺僧常饮此水,虽老却须发不白,故又名“还阳井”,旧有“老不白头因水好,冬犹赤足缘师高”之誉。寺后山顶,南唐时期曾建翠微亭,又名暑风亭。

清凉寺又是南唐重要的宗教活动场所,著名僧人文益长期居住在寺内,被中主李璟封为**眼禅师;他创建的佛教宗派即称为法眼宗,是禅宗南宗的五个支派之一。自古为佛教圣地,所以有“清凉问佛”之说。

20、嘉善闻经——幕府山在中央门外,其西、北二峰合称夹萝峰,夹萝峰下有达摩洞遗迹。达摩洞附近,历史上寺院众多。较为著名的有嘉善寺、崇化寺、幕府寺、吉祥庵、妙秦庵等(在清代“金陵四十八景”中,幕府山一带占了六景:幕府登高、嘉善闻经、达摩古洞、永济江流、化龙丽地、燕矶夕照)。

21、鸡笼云树——位于南京市区,东连九华山,西接鼓楼岗,北近玄武湖,是钟山延伸入城的余脉。春秋战国时期,以其山势浑圆,形似鸡笼而得名。山上自古以来就有古树名刹,景色宜人。

22、牛首烟岚——牛首山位于南京市江宁区南郊风景区境内,海拔240米,是享有盛名的旅游胜地。“春游牛首”踏青,是南京人的习俗之一,牛首山俗称牛头山,峰峦起伏,怪石嶙峋,因其凸出的双峰相对恰似牛头上的一对角而得名。阳春三月,竹茂林绿,映日桃花,争奇斗艳;黄昏时分,暮色苍茫,霞霭蒙蒙,令人陶醉。

23、栖霞胜景——栖霞山位于南京城东北22公里,又名摄山。南朝时山中建有“栖霞精舍”,因此得名。“秋游栖霞”看枫叶也是南京人的习俗之一。

24、达摩古洞——幕府山东北麓的达摩洞。达摩,全称菩提达摩,南天竺人,婆罗门种姓,自称佛传禅宗第二十八祖,南朝梁武帝时航海到广州。梁武帝信佛,达摩至南朝都城建业会梁武帝,面谈不契,遂一苇渡江,渡江前曾在此休息。

25、燕矶夕照——燕子矶位于南京郊外的直渎山上,因石峰突兀江上,三面临空,远望若燕子展翅欲飞而得名。直渎山高40余米,南连江岸,另三面均被江水围绕,地势十分险要,雄踞于山上的燕子矶是观赏江景的最佳去处。

26、狮岭雄观——狮子山(原名卢龙山)位于南京下关区境内,濒临长江、海拔78.4米,占地14公顷、周长2公里。有“狮岭雄观”之称。

27、化龙丽地——指幕府山北麓临江的“五马渡江,一马成龙”的地方。相传西晋末年(1600多年前),琅琊王司马睿与司马羕、司马宗、司马佑、司马纮等皇族分乘五马渡江在此登岸,琅琊王所乘之马忽然化龙飞去,成为司马睿称帝前的“吉兆”。化为龙的这一“马”,就是晋元帝司马睿。

28、来燕名堂——位于今南京夫子庙对岸乌衣巷内东晋王、谢大族故居的“来燕堂”。刘禹锡有诗云:“旧时王谢堂前燕,飞入寻常百姓家”。

29、报恩寺塔——大报恩寺塔遗址位于南京中华门外雨花路东侧秦淮河畔长干里。大报恩寺塔系明成祖朱棣于永乐十年(1412年),以纪念明太祖和马皇后为名,实际为其生母碽妃(朝鲜人)而建,宣德三年(1428年)竣工。九层八面,高达78.2米,数十里外长江上也可望见。被17世纪进入中国的西方传教士称为中古世界七大奇观之一。也曾是南京的象征。

30、永济江流——在燕子矶的永济寺观音阁俯视江流。永济寺为南京一大古刹,“江楼一览”系指置身于南京燕子

矶和头台洞之间的永济寺观音阁上,一览万里长江西来东去之壮观景象。

31、莫愁烟雨——莫愁湖,湖上有胜棋楼等古代建筑,登楼凭窗北望,一派“水面荷花堤上柳,半城山色半城湖”和“荷亭消暑,柳岸追风”的景色尽收眼底。

32、珍珠浪涌——今鸡鸣寺至浮桥的古珍珠河。传说南朝时期,陈后主陈叔宝携妃子们在河上泛舟游乐,宠妃张丽华佩戴的一颗珍珠掉入河中,陈后主派人打捞,没有获取,便下令抽干河水,最终仍未找寻到,“珍珠河”便由此得名。

33、长干故里——位于中华门外长干桥南,东侧立有“古长干里”牌坊。古长干里则范围很广,包括今内秦淮河以南、雨花台一带。公元前472年,越王勾践令范蠡筑城于今南京中华门外古长干里,越国用它作为进攻楚国的根据地之一。

34、甘露佳亭——雨花台高座寺(高座寺位于中华门外的雨花台)甘露井旁的亭台。始建于东晋初年,原名为“甘露寺”。东晋初年,西域沙门尸梨密多罗南渡来游建康,为丞相王导所敬重,于是在该寺讲经说法。由于他讲经时坐在高处,被人尊称为“高座道人”,时人于是也以“高座”为寺名。佳亭,高座寺甘露井旁的亭台(一说在小九华山外玄武湖中)。

35、雨花说法——相传梁代云光法师在雨花台上讲经,感动佛祖,顷刻天上落花如雨而得名。解放后,被辟为烈士陵园。

36、星岗落石——约在今鼓楼岗一带的古“落星岗”。相传有大星落于此,因而得名。

37、长桥选妓——今夫子庙对岸一带明清妓院的集中地。

38、幕府登高——幕府山在南京市西北方的长江之滨,山峦延绵起伏,西起上元门,东至燕子矶,长约12里。幕府山有五座山峰,主峰名北固峰,高70余丈。登幕府山眺望长江,壮观景致尽收眼底。

39、谢公古墩——传说是东晋宰相谢安与“书圣”王羲之一道登临过的地方。登高望远,“悠然遐想,有高世之志”。大约在今五台山东麓永庆寺前。

40、三宿名岩——下关静海寺附近南宋抗金名臣虞允文,字彬甫,曾在此休息三夜而得名“三宿岩”。

41、神乐仙都——光华门外的道观神乐观,原名真武大帝行宫,专供奉道教“真武大帝”,洪武十二年(1379年),明太祖敕建为“神乐观”。澧泉井碑立于永乐四年,泉水是明代洪武、建文、永乐三朝到天坛祭天时所用之净水。

42、灵谷深松——灵谷寺周围的上万株古松。

43、献花清兴——祖堂山北峰献花岩的景色。

44、木末风高——木末亭,位于雨花台东岗之巅永宁寺侧,始建于明代。“木末”二字,最早见于屈原的《九歌-湘君》“采薜荔兮水中,搴芙蓉兮木末”句,意为高于树梢之上。一说在方孝孺祠内。

45、凭虚远眺——在鸡笼山最高处的凭虚阁远望市区及玄武湖。

46、冶城西峙——朝天宫所在的冶城山,峙立于城西。

47、商飙别馆——位于中山陵风景区梅花谷内,现称梅岭阁。古为南朝离宫商飙(即秋季的大风)馆(南朝齐武帝时建)。

48、祈泽池深——南郊高桥门外祈泽寺的泉水,传说宋时东海龙女来此听法师**华经后所开。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最新章节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文阅读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