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 第二册太平天“囯”篇 故事选辑

作者 : 肖尧

巾帼状元中国历史上的才女虽然很多,自隋末唐初唐高祖武德五年(622年),第一位科举状元孙伏伽设立科举制度到清末光绪三十年(1904年),最后一位状元刘春霖近1300年间,可考的状元大约有592位(一说504人),加上其他政权选考的状元以及各代的武状元,可考的文武状元约为739人(一说777人)。但是从来没有女状元。到了太平天国,终于出现了中国历史上唯一的女状元——傅善祥。关于傅善祥的身世版本很多,但导游认为,以下一种传说稍微合理一些。

傅善祥,字鸾史,清道光十二年(1832年)生于南京城里的一户书香人家,自幼聪慧过人,在父母的精心教育下,3岁时便能背诵很多诗词歌赋,年龄稍长,即能写诗。16岁时,已经很有名气,引得当地名门望族纷纷致聘求婚。

1853年,傅善祥21岁时,太平天国定都南京。城内百姓按性别被编入男营、女馆,她被编入女馆锦绣营。是年春末,洪秀全颁布诏书,开甲取士,同时打破以往常规,破例增加“女科”,这是中国历史上破天荒第一次。傅善祥摒弃世俗偏见,报名参加女科考试。

经过层层选拔,她的文章最后被送到了洪秀全的案头。天王阅后,立即被这篇文章折服,尤其是文中的观点,更是让他欣喜不已:“三皇不足为皇,五帝不足为帝,惟我皇帝,乃真皇帝。”于是容颜大悦,提起朱笔将傅善祥点为女科状元。后在东王府中担任女簿书。傅善祥考中鼎甲第一名,成为中国历史上第一个女状元,也是唯一的女状元。

上元(今南京)人吴承桢,以他太平天国时期在南京的亲见亲闻,写了一组《金陵纪事杂咏》,其中一首诗就提到,“棘围先设女科场,女状元称傅善祥。”作者在诗下还特地加了个小注说:“贼(指太平军)将女馆内识字女子考试,取傅善祥为第一,唤入伪府,令司批答。”后来在杨秀清的东王府中担任女簿书,“凡贼(太平军)文书,皆归批判,颇当贼意。”太平天国失败后,傅善祥下落不明。

傅善祥究竟算不算女状元,其实是很无所谓的事,是又怎么样,不是又怎么样,反正第一历史无法重现,随便你怎么说。让更多的人去议论:南京历史上曾经出现过一个女状元,那才是最重要的。很多事情要通过炒作,才能出名。

天国壁画太平天国壁画,在南京水西门的堂子街,它不仅藏有整个太平天国时期最高水平的壁画艺术,也是江南最大的近代壁画集中保留地。

据说明初修筑南京城墙时,为解决工匠洗澡的问题,靠着城墙修了一溜子澡堂,时称“堂子街”。因为澡堂是用白石和透水性较差的白色城砖砌成的,所以人们就又叫它为“玉石大街”。

堂子街太平天国壁画,主要分布在108号正厅两壁山墙上,分别为《鹤寿》、《防江望楼》、《山亭瀑布》、《柳荫骏马》、《双鹿灵芝》等完整图案,其面积也从2平方米到8平方米不等;此外,堂子街108号的第二进、第三进的二厅壁板上,还保存着10幅木板画,绘有鸳鸯荷花、太狮滚绣球等吉祥图案。无论是壁画还是木板画,均构图严谨、运笔娴熟、着色鲜艳、气势磅礴,既富有中国山水花鸟画的传统风格,又贴近生活、反映民间的艺术品位,是独特的太平天国时期的艺术珍品。

太平天国前期,这里曾是东王杨秀清属官的一个衙署,后期是太平天国的王府。1956年,堂子街壁画被列为江苏省文物保护单位,1988年被国务院公布为第三批全国重点文物保护单位。

1949年以来,有关部门已经4次采取手段对这批壁画进行维修保护,但由于资金匮乏、保护技术滞后,壁画始终未能得到有效的保护。而壁画所在的外部环境,还在不断恶化。

太平天国于1864年灭亡后,中国继续由清朝政府统治。

慈禧太后叶赫那拉氏慈禧{道光十五年十月十日(1835年11月29日)——光绪帝三十四年十月二十二日(1908年十一月十五日)},又称“西太后”、“那拉太后”、“老佛爷”,死后清朝上谥号为“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祖居叶赫(今四平附近),故称叶赫那拉,小名,兰儿,满洲镶蓝旗人。咸丰帝之妃,同治帝生母。从咸丰末年一直到宣统年,她实际统治中国达半个世纪。她的专权导致了“光宣哀世”。慈禧的父亲惠征,曾任安徽徽宁池广太道道员。咸丰二年(1852年)五月,选秀入宫,赐号兰贵人。咸丰六年(1856年)生皇长子载淳。次年封懿贵妃。在宫中的地位仅次于皇后钮钴禄氏,且因得咸丰帝宠幸,干预朝廷政事。1860年,英法联军进逼北京。她随咸丰帝逃往热河(今河北承德)避暑山庄。次年八月,咸丰帝病死,6岁的载淳继位,她和钮钴禄氏被尊为皇太后,徽号慈禧、慈安,俗称分别为西太后、东太后。由于不满8位赞襄政务王大臣专权,十一月,她与恭亲王奕訢等贵族官僚在北京发动辛酉政变,将载垣、端华、肃顺处死,其他5人革职或遣戍,改元同治,实行两宫太后垂帘听政,自己掌握实权。她任奕訢为议政王、军机大臣,管理总理各国事务衙门;依靠曾国藩、李鸿章等组织的汉族地主武装,利用外国势力,先后平定了太平天国、捻军和苗民、回民起义,使清王朝的统治得到暂时稳定。她一方面采用洋务派自强和求富的方针,开办一些新式工业,训练海军和陆军以加强政权实力,另一方面,又支持顽固派对洋务派进行牵制,以加强深宫集权。同治十三年(1875年),同治帝病死,无子。慈禧太后立其4岁侄(亦系外甥)载湉为帝,年号光绪,继续与东太后垂帘听政。光绪七年(1881年),东太后突然去世。中法战争期间,她免去奕訢一切职务,从而独揽朝政。1886年,慈禧太后以办海军为名修葺被英法联军焚毁的清漪园(后改名为颐和园)。次年,改垂帘听政为训政。1889年,在名义上归政于光绪帝,实际仍操纵内政和外交大权。一些中央和地方的高官显宦长期唯其命是从,在其周围形成后党集团。在中日战争中,她幻想列强出面干涉、调停,以致战败,与日本签订了丧权辱国的《马关条约》。1898年,光绪帝实行戊戌变法。以慈禧太后为首的顽固派于九月二十一日发动政变,幽禁光绪帝。废除全部维新措施,捕杀维新派谭嗣同等6人。慈禧太后宣布重新训政,并准备废黜光绪帝。但由于一些地方督抚和外国使臣的反对,乃保留光绪皇帝称号,立端王载漪子溥硁为大阿哥(皇储)。当义和团运动兴起时,慈禧太后下令镇压未果,不得不于1900年初改“剿”为“抚”,利用义和团的爱国热情,对外宣战。八月,八国联军侵入北京,她携光绪帝逃往西安。再次命令镇压义和团,并以庆亲王奕劻、直隶总督兼北洋大臣李鸿章出面求和,在1901年九月与11国签订了空前屈辱的《辛丑条约》。此后,为缓和国内外矛盾,消弭革命,维持统治,陆续推行“新政”,主要措施包括调整官制、整顿吏治、改定刑律、编练新军、奖励实业、兴办学校等等。1906年又宣布预备立宪。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光绪帝在中南海瀛台驾崩,谥“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慈禧命立醇亲王载沣子、年仅3岁的溥仪为帝,年号宣统。十五日,慈禧在中南海仪鸾殿病死,年74岁,结束了她在清朝长达47年的统治。谥孝钦慈禧端佑康颐昭豫庄诚寿恭钦献崇熙配天兴圣显皇后,共25字,为清历代太后之最。葬于河北遵化定东陵。

光绪皇帝光绪(1871—1908年),即爱新觉罗-载湉,庙号德宗,年号光绪,谥号:同天崇运大中至正经文纬武仁孝睿智端俭宽勤景皇帝。同治十三年十二月初五(1875年正月十二日)同治帝死于养心殿东暖阁。无嗣,醇亲王之子载湉入继为帝,当时年仅4岁,由慈禧太后垂帘听政。光绪十三年(1887年)二月初七起亲政,但朝政大权仍由慈禧太后实际控制。

《清史稿》论曰:德宗亲政之时,春秋方富,抱大有为之志,欲张挞伐,以前国耻。已而师徒饶败,割地输平,遂引新进小臣,锐意更张,为发奋自强之计。然功名之士,险躁自矜,忘投鼠之忌,而弗恤其罔济,言之可为于邑。洎垂帘再出,韬晦瀛台。外侮之来,衅自内作。卒使八国连兵,六龙西狩。庚子以后,怫郁摧伤,奄致殂落,而国运亦因此而倾矣。呜呼,岂非天哉。光绪去世后,清朝越3年灭亡。

有人说光绪皇帝是第一个效仿西方来变革中国的开明皇帝。光绪二十四年(1898年),光绪帝下诏变法,以康有为﹑谭嗣同等人推行新政。但以慈禧太后为主的守旧派反对变法,于是发动政变,光绪帝被慈禧太后幽禁,康有为、梁启超逃亡日本。

因历时仅103天,故称为百日维新。又因是年为戊戌年,又称为戊戌变法。光绪二十六年(1900年),义和团起事,仇杀外人,引起英、俄、法、德、美、日、意、奥八国共组联军,攻陷北京,光绪、慈禧太后逃亡西安。光绪二十七年(1901年),九月初七,在北京与各国所订立的条约,共十二款,以赔款一项为最重,数目高达白银4亿5千万两,为不平等条约中最苛刻的。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月二十一日,光绪皇帝病死,时年37岁。

宣统皇帝溥仪(1906—1967年),中国清朝末代皇帝、伪满洲国皇帝,清入关后第十位皇帝。道光帝曾孙,酵亲王载沣子,姓爱新觉罗,字浩然。光绪三十四年(1908年)十一月十四日,被立为嗣皇帝,授载沣为摄政王,年号宣统,第二年为宣统元年(1909年)。

1967年十月十七日,因患尿毒症卒于北京,终年62岁。著有《我的前半生》。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最新章节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文阅读 | 《金陵帝王谱》原名《闲聊南京历史上的王朝 》全面修改完毕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