卧底藏骄 第二集身巢心寒的别恋(59)

作者 : 言者广军

“从知识的高度、道德的尺度和思维的角度,大师在从大同处看人生。他一言以蔽之,世界上的哲学家归纳人生,最后总会发现人生其实很痛苦,有很多问题不能解决。”

“释迦牟尼讲生、老、病、死,都是痛苦的,佛家还提到‘怨憎会’,一个自己不喜欢的人老是如影随形跟在旁边,分也分不了,这是一种痛苦。”

“还有‘爱别离’,和自己亲密的人分离也是痛苦。”

“还有‘求不得’,想得到的东西,最后总是得不到,想研究某种学问,老是弄不懂,想考那个大学考不进去;做生意想赚一笔钱赚不到;想发展很好却不成功,总之世界有很多事情求不得。”

“因为求不得而有痛苦。”

“而且,他谈到了际遇不同的人生。他推崇的智者境界之说。他是这样条分缕析的。我们知道,佛家解决的方法是得智慧,得智慧后,这些痛苦的事情就能解决,因为看破了人生之痛苦无可避免。”

“智慧与聪明不同,聪明可以解决小问题,智慧却能解决大问题,如果实在求不得,就不要求他,不求就没有痛苦。”

“中国人讲‘人到无求品自高’,一个人如果不执著追求一件东西,人品自然会高尚,想争取,自然要委屈自己,到了什么都不追求的境界,人品也就清高、逍遥自在。”

“要达到这种境界,当然要有很大的智慧。”

“过去也有人请问大师,具体来说,他想当中国历史上的谁?”

“聪明人未必是智者,但智者必定是聪明人。”

又呷咂了口酒,静默听讲的黄群指敲桌面忽然笑道。

“聪明人能得到美好的生活,但未必能寿终正寝,有命享受;而智者则能命大福大。

无他,智者较聪明人还多了点人生阅历和感悟。”

“知道居安思危,懂得急流勇退。”

“所谓‘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同得患难,同不得富贵。

不会像聪明人那样,聪明反被聪明误。”

“空哀‘伴君如伴虎’,此恨绵绵无绝期!”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同得患难,同不得富贵。金庸大师很佩服说出此话的这个人,范蠡。

他说,我想当范蠡和张良这两个聪明人,他们建立了很大的功业,但后来成功后功成身退,也不贪、也没做什么大官,带着漂亮老婆逍遥自在,这种人很难得。”

&n

bsp;

“‘飞鸟尽,良弓藏。狡兔死,走狗烹。敌国破,谋臣亡’。爱江山更爱美人。其实,范张他们都是有看出君王多系颈项特别长而嘴象鹰嘴的知人之智,自非其敌手的自知之明,不得已而为之,不得不离开原来安身立命、转已凶险至极之地。”

“放弃更大抱负而把握唯一的爱,一种貌似放浪形骸而不招来杀身之祸的快乐生活。”

“张良了不起,但我认为范蠡更了不起,因为他带最漂亮的女人走了,不当官后,变成陶朱公做生意,发大财,听起来是很理想的人生。”

“没本事的人破财、散财,有本事的人旺财、聚财。看来阳仔和陶朱公一样命中注定,不能不发大财。”

“但我内心赞同金庸大师的看法。他认为做生意,发大财,这种想法其实是很自私的,一切的*****都满足了,对别人却没什么帮助。”

“范蠡除了帮越国把吴国灭掉这个大贡献外,便无其他。张良总还帮刘邦建立起汉朝,强大的江山社稷……”

“咳,也许这两个有智慧的人基本上都很有成就,但贡献有别。”

“报国无门之恨,爱之深恨之切啊!”

黄群在心里一声长叹,一饮而尽杯中酒,继续静默听讲。

“谈到武侠,他认为武侠小说应该正名,改为侠义小说。虽然有武功有打斗,其实他自己真正喜欢的武侠小说,最重要的不在武功,而在侠气。”

“人物中的侠义之气,有侠有义。”

“所以,他写的武侠小说中,有的自认武功第一,但一心要找人比武、把人打死,这种人无所谓侠不侠的,也不过是想先得到名誉与地位。”

“与人比武争天下第一不见得是坏事,但也不见得是好事。有人为了朋友,找人报仇,满足自己一种报仇的心理不坏,但却也不算好事。”

“所以,在他看来,真正侠义的行为,是自己没什么好处可得,也可能会牺牲自己的生命,要为国为民。

“这也就是‘侠之大者’的风范。”

“而‘侠之大者’的风范,可以是帝王将相,万世师表,还可以是贩夫走卒,你我凡人。拥有怜弱无言之爱和报国无门之恨的人们!”

“在中国皇帝中,他对康熙的评价很高,称赞其不但思想开明,而且很好学,还去学了外国的学问。”

“另外,他很欣赏中国历史上最廉洁和亲民的帝王汉文帝。”

“说文帝他的风度很好,他在去世前,写了一个遗诏说他一生做了很多错事,真正对不起,向全国人民道歉,这种风度很难得。

如果发生灾害如地震、水灾时,他就写文章向全国人民公布,说是因他做得不好,所以上天惩罚他,自己感到很抱歉,批评自己。”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卧底藏骄最新章节 | 卧底藏骄全文阅读 | 卧底藏骄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