混在五代当皇帝 第八卷 濯足洞庭望八荒 第二十五章 夜哨

作者 : 康保裔

第二十五章夜哨

伏波旅第一军和第二军驻扎的营寨位于金陵城的西北角,正靠着乌龙潭的南面立寨,隔着乌龙潭就是石头山,东边则是外秦淮河,原先在秦淮河与乌龙潭交汇处还有一座桥梁通往东岸,可以直达城墙脚下,如今这座桥早就被南唐军拆毁了。

北面是乌龙潭,东面是外秦淮河,南面则是友军侍卫亲军的营寨,西面应该算是后方,占着这样的地势,伏波旅的营寨可以说是高枕无忧。

不过王审琦率部来到这里的时候,仍然是细心勘测、精心立寨,绝没有因为地势安全而有丝毫的轻忽,相反,因为身处围城部队突出的左翼,承担着维护大军一侧安危的责任,伏波旅的整个营垒布置得十分周全。即使东、北两面都是天然屏障,伏波旅的营寨依然单独筑起了深沟高垒,只留下几处寨门供大军和转运车队进出。

不仅如此,虽然南唐军自从在城西那一败之后,就从未出城进行过任何反击,更不必说是夜袭了,但是伏波旅营寨内的各种值哨、守夜都从未懈怠过。

几个寨门的望楼上灯光如豆,营寨内刁斗不息,值更巡夜的士卒各司其职,有严厉的军法管束,还有几个指挥使时不时地出来巡视,无人敢于虚应差事。

“王指挥使忒也认真了,在大半夜的,俺们命该起来熬夜,那是没法说,他却又是何苦?日间要处处巡视,到了晚上还要时不时地爬起来巡视,连个囫囵觉都睡不成,图个啥咧?”

东边寨门的望楼上,一个十将看着刚刚从这里离开的伏波旅第一军第一指挥指挥使王政忠的背影,嘴里面嘀嘀咕咕的。

伏波旅的这个营寨定在中夜换哨,这个说话的十将刚刚带着属下上哨,就碰到王政忠出门巡哨,他倒是不便对指挥使表示什么不满,不过在王政忠转身离开之后就不免嘀咕一下,为王政忠的认真勤恳不值。

阴雨连绵的夜晚格外黑暗,寨门口挑起的两个灯笼只能照清寨外十步不到的样子,勉强可以看到营栅外的堑壕,不过营寨里面每隔几个军帐就有灯笼火把照明,所以王政忠离去的背影倒是可以看得清楚。

“张十将连这个都不知道?王指挥使想当年也是太祖帐下的亲兵,太祖邺都留守任上就从龙的,和朔方军节度使、昭义军节度使、石副都点检、王都指挥使他们结了义社的,那几个发达起来以后就和王指挥使几个升得慢的不甚亲近,王指挥使心里面可憋着劲呢。”

和张十将搭话的却是一个副将,两人共同负责着营寨东门的值夜,手底下还带着几员兵丁。

长夜漫漫不能睡眠,闭目养神是肯定不行的,老盯着营寨外面也盯不出什么花来,军士们自然就会东拉西扯一些军中的八卦,十将说话一般兵丁不好立即接嘴,副将身份倒是和他不差多少,此时自然就开始卖弄起自己的见闻来。

很明显,伏波旅是较新组建的部队,其成员多半是分别来自其他的三个军司,以前的经历大有不同,哪怕已经共处了好几年时间,不是特别的话头引出来,却也不可能就把那些八卦交流尽了。

在这唠嗑的两个人中间,张十将多半不是出身于殿前司,所以对赵匡胤、李继勋、石守信、王审琦和他们议论的这个王政忠之间的关系就不甚了了,但是这个副将却是从殿前司过来的,甚至有可能就是当年邺都留守府的厅直兵丁,对于如今禁军中几个头面人物的义社状况了解得相当清楚。

这个之前没有听说过的八卦让张十将两眼放光,赶紧抓住了那个副将的胳膊说道:“哦!还有这么一档子事?高副将且说一说,同是当年太祖帐下的亲兵,还在一起结了义社的,怎么十多年过去却差了这么多?再说结义社不就是要有福同享有难同当吗,发达起来的那几个怎么就对升得慢的不亲近了?”

自唐末以来,或许是因为战『乱』频仍人生无常,社会秩序一发靠不住,军中和民间就渐渐兴起了结义社的风气,算是在家族之外为自己找另外一种依靠。

正因为如此,义社的那种“有福同享有难同当”的噱头也就很让人憧憬了,义社兄弟情同手足义共生死的佳话在军中也是多有流传,此时骤然听到多少有违这种道德追求的例子就活生生地出现在自己身边,张十将一方面有些怅然若失,一方面又是对其中的细节大感兴趣。

“那有甚可以稀奇的!这军中升迁,一要跟对了人,二要有战功,三还要有足够的运道。即便同是最小的兵丁起家,十五六年的时间,这三样的差别也足够让当初的义社兄弟天差地远的了,更别提他们起初结义的时候就已经是从都头到副将不等了。至于亲不亲近的,要是有个大头兵成天与你称兄道弟,恐怕你也不愿意和他多亲近了吧?”

高副将却似早已经看透了世情,虽然说不出“友情是平等的”之类哲言,却用切身的体会表达了类似的意思,说得张十将的默默点头。

一边褒贬评论着,高副将一边将当年邺都留守府的十个厅直小军官如何结义,又如何各自发展的详情娓娓道来,李继勋那样一路领先的大哥风范,赵匡胤那种在短短六年时间内从副将升到节度使的传奇,都是让众人听得津津有味,而王政忠这样的蹉跎却又让他们同声嗟叹。

“嗯,本来十五六年的时间从副将升到指挥使,这样的升迁也不能算慢了,再说王指挥使也年轻,现在才不过三十五六岁,俺还怕自己做不到这一点呢。只是和他的那些个义社兄弟比起来,特别是比一比赵太尉这种异数,那就显得特别的差了。”

听完高副将介绍的情况,张十将不由得发出了一阵慨叹。

“谁说不是呢……”高副将一拍大腿,也是满怀感慨:“其实王指挥使已经升得不慢了,到伏波旅做指挥使都有六七年时间,上面只要出个缺,升军都虞候根本就不是问题。只是这几年官家打仗越来越顺,战功好拿,却是没有什么苦战,上面也不太容易出缺,所以就一直停在这里了,眼瞅着江南就要平定了,除了岭南与河东之外就快要没有立功的地方了,难怪王指挥使会心急。”

…………

两人在望楼上聊得是越来越兴起,嗓门虽然都不大,却还是说得口沫横飞,属下的兵丁也是一个个张大了嘴听官长讲那些大将的成长经历,其中不免就有以此励志的,一时间听的和说的各得其所,倒是足以排遣雨夜值哨的寂寥。

不过也不是所有的兵丁都在为高副将的故事心驰神往,他们终究是在望楼上值哨的,讲讲故事排遣一下长夜当然是可以的,但是本职工作却没有人真的敢疏忽,哪怕他们并不觉得南唐军敢于夜袭。

军规条令有要求,王政忠又说不定什么时候会跑上来查哨,这些人也不至于太怠慢了,几个人围在一起说话,却始终会抽出两个人四处逡巡一番,瞄一眼营寨外面的夜幕。

“两位官长,东边似乎有什么动静……”

几个兵丁两两一组地轮进轮出,在外面转上那么一刻,然后又回来继续听官长拉扯闲话,结果轮到值守的一个少年兵丁出去,就见他才趴到望楼栏杆前没有多久,却马上匆匆忙忙地跑回来打断了两人说话。

看他的神情略有些疑『惑』,不过说话却很坚定,张十将也不便训斥,只得收住了话匣子:“这大半夜的,又能有什么动静?”

“除了几只蛤蟆叫,还能有什么动静?”高副将倒是大大咧咧地,他在这里正说得兴起,一下子被打断了多少有些不爽,只是那兵丁算是尽责,却不好去责怪他,看到张十将慎重,也不好马上就接着开聊。

仿佛是为了给高副将的话作注解,呱呱两声蛙鸣传来,让望楼上的众人神情一松,几个人都是不约而同地低笑了一声。

“不是这样的蛤蟆叫,方才好像是有踩水的声音……仔细听,现在还有!”

那少年却没有笑,倒是越发地严肃起来,非常认真地要求两个军官打起精神来。

听他说得郑重,众人不禁全都住了声,一个个都伸长了耳朵去听,张十将皱了一下眉『毛』:“陈兴,不要这样疑神疑鬼的,外面一直在下雨,别是你把雨水打到河里的声音给听岔了?”

“十将,真不是小的『乱』说,俺是澶州人,也是水边长大的,雨水落到河里的声音和踩水的声音哪里会分不出来?真有踩水的声音,就是很轻,要仔细听,方才是蛤蟆的叫声『乱』了一下,才让俺突然听了个真切。”

那个名叫陈兴的年轻兵丁没有被张十将和高副将的不满吓住,却是略显急切地再一次重申自己的发现。

“真有声音?你们都噤声,让俺仔细地听一听!”

见陈兴说得如此肯定,张十将也不禁将信将疑。

更多到,地址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混在五代当皇帝最新章节 | 混在五代当皇帝全文阅读 | 混在五代当皇帝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