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佛缘 第三十一章 宛城秋月Ⅱ

作者 : 孰不依

话说刘秀自长安返回后,因为年成不好,余粮不多,也不再干贩粮的勾当。除了偶尔与兄长刘伯升讨论时局,对天下大事忧心忡忡之外,多数时候则思念阴丽华整日茶饭不香,常常捧着经卷走神,屡次被刘伯升发现。刘伯升反复询问,刘秀始终长叹不言。

后来,刘伯升找到叔父,也就是舂陵侯刘敞探听究竟,才明白刘秀在西华山遇仙的事。听说刘秀还说过“做官当做执金吾、娶妻当娶阴丽华”的话,刘伯升不由得哈哈大笑,道:“没想到三弟除了种地,也还有其他志向嘛。有想法就好,难得,难得。”

为了消解刘秀的愁闷,刘伯升便硬拉着刘秀到外面转转,顺道拜访当地名士蔡少公。这一天,蔡少公家里宾朋满座,听刘秀自报家门后,蔡少公听了一惊。这个蔡少公对图谶颇有研究,盯着刘秀看了半天,喃喃道:“刘秀?你叫刘秀?”

刘秀搞不清蔡少公的意图,点了点头,笑道:“我就是刘秀,如假包换。”蔡少公脸上浮现狐疑不定的神色,左瞧瞧右看看,过了半天,才缓缓道:“据老夫推算,将来一个名叫刘秀的人当为真命天子,莫非就是你?”

众人一听,哄笑起来:“他?不是吧!应当是国师公罢。”

刘秀见众人瞧不起自己,大怒,道:“我在长安求学多时,知道国师公原来叫刘歆,后来才改名叫刘秀。这个冒牌的刘秀,当不得真命天子!”

众人听了,先是瞠目结舌,继而哄笑起来。其中有人讥讽刘秀道:“你就是那个守着一亩三分地,日思夜想要娶仙女的刘秀?一个沉浸在儿女情长当中不能自拔的人,还妄想九五之尊,岂非笑话?还是去做你的白日美梦吧!驰骋疆场、逐鹿中原、问鼎天下可不比拿着镰刀种庄稼,不是闹着玩的。”

刘秀脸色大变,道:“我刘秀偏要做一番轰轰烈烈的事业,你们等着瞧吧!”言毕,甩袖而去。

刘伯升摇了摇头,大为困惑。平时这个三弟沉默寡言,老实稳重,这些日子居然屡夸海口,的确出人意料。刘伯升苦笑着跟蔡少公告个别,追出来跟上刘秀,一道回舂陵去。

刘秀自遇蔡少公后,除了常常到田间地头摆弄些农活,漫步乡间小道思念阴丽华,读书习文也更加刻苦。兄长刘伯升一方面刮目相看,一方面深感不满。一日,对刘秀道:“辛勤稼穑,仅能饱一人之肚月复;读书习文,无法苟全性命于乱世。三弟既然有志建功立业,就应当习骑射、练兵械。只有练就一身武艺,才能纵横于千军万马,创千秋伟业。”

刘伯升执意拽着刘秀到演武场上习练刀枪,刘秀拗不过兄长,只得每日硬着头皮操练家传刀法。不想天长日久,也颇得刀法精髓。

刘伯升与刘秀不同,性情刚毅,慷慨而有大节,有高祖遗风。尤其是喜欢交结豪杰之士,在乡邻眼里是一个惹事的主。这日领着族人刚刚操练完毕,便有人来报,称刘伯升的一帮朋友约刘伯升兄弟到宛城相聚。刘伯升自然不会推辞,招呼刘秀等人收拾收拾一并到宛城赴宴。

刘伯升与刘秀会合李通、李轶、宗佻、朱祐等一众当地豪杰,来到白水河边等候过江。刘伯升望着白水河岸边那一片广阔的田地,突然道:“我三弟是方圆百里的种田能手,填饱肚子不成问题。大家看,比得上高祖皇帝之兄刘仲吗?”

汉高祖刘季之兄叫刘仲,是种田行家。刘伯升以高祖自比来嘲讽刘秀,众人自然明白,顿时哄然大笑。不料,此时的刘秀已不比当年的憨厚,闻言勃然变色道:“大丈夫生于天地之间,要是你们都能封侯拜相,难道我刘文叔就不能彪炳千古!”

残阳如血,在散乱无章的云朵霞片中徐徐下沉,把暗红色的斜晖,闪烁不定地蒙在白水河河面上。在白水河边候船的人群当中,有一位青色苎袍、眉宇轩昂的道长,闻听刘秀之言,不觉转头打量了一下。

这道长就是从滍水而来的太极玄毅真人张良。

这一打量不要紧,张良心口一下子咚咚乱跳。“真是奇了,等船的这一群人从面相看几乎全都是王侯将相,天下有如此凑巧之事?”张良不由停了脚步,有意识让这些人先登船,自己则站在一旁暗自打量。从首先上船的刘伯升到最后上船的刘秀,张良都默默掐指推算了一遍。等众人进舱之后,才不紧不慢缓步上船。

这时,一弯新月已经高高地挂在天空,在河面上投下淡淡的银光,更增添了一丝凉意。天空中几点疏星,散围在弯月旁边,光线十分柔弱。清朗的夜空,扯着几片浅蓝色的布幔,飘带似的一缕缕云丝,斜盖着浩瀚银河。

张良似乎漫不经心,靠在刘秀旁边的客舱坐下。观看刘秀的容貌颇似高祖刘季,便询问刘秀道:“长沙王刘发当年曾封于此处,想必长沙王后裔还居住在这个地方。年青人可听说过?”

刘秀见张良气轩轩昂,便恭敬地回道:“在下便是长沙王后裔,高祖九世之孙,名叫刘秀。族人皆居住在南阳郡。不知道长如何称呼?”张良朝刘秀定睛细看,“哦”了一声,道:“原来如此,年青人相貌堂堂,将来必成大业啊!”

刘伯升听到张良夸奖刘秀,便指着周围人等,道:“道长看我们面相如何?”张良对周围豪杰之士似乎不再上心,只是随口道:“诸位都是前程远大,只是不如这位小兄弟就是了。”众人怔了一下,继而哄笑道:“道长不会看走眼吧?”

张良目视他处,不再言语。刘秀被众人笑话,低头闷坐,亦不再言。张良见江上西风甚急,礁石峥嵘,偶然想起一句诗,吟道:“白浪簸船头,行人怯石尤。”但上句一出,下句却始终想不起来,吟哦许久,忽然闭目微吟曰:“如何红袖女,尚倚最高楼?”继而对刘秀微微笑道:“年青人,你看老夫这首诗如何?”刘秀虽不知所云,却不愿搅扰道长雅兴,仍然点头称是。

不多时,船靠岸边,船夫上岸系牢缆绳。刘秀一抬头,渔灯掩映之中,正好看见一女子伫立楼上,身著经袖!刘秀想起刚才那位道长的诗句,猛然吃了一惊。

“刚才自对岸而来,烟水渺茫,庐舍遮映,那道长如何竟能够望见对岸的情形?”刘秀偷偷拉兄长的衣袖,往岸边高楼一指。刘伯升刚才也听到了张良的那几句诗,一见之下乃大惊。赶紧回头去寻道长,张良却早已飘然而去。

刘伯升知道那道长乃异人,这才对道长的话回过味来,转头盯着刘秀,不由暗自寻思:“道长说文叔能成大业,就他现在这个样子,难道我这三弟将来还真的能成大器?”

众人上了岸,也不敢再笑话刘秀,潜意识里觉得这个刘秀真的有些邪门。刘伯升在宛城的几位朋友邓晨、王霸、傅俊、任光等人,早已在酒铺点好了酒菜,见刘伯升一众人过来,忙迎上来招呼入座。众人见案上稀里哗啦满满的一大堆菜,便开始赤膊上阵,划拳闹酒,吆喝起来。刘秀跟着大家胡吃海塞一通,没多少时候却突然“噌”地站了起来。

刘伯升对自己这个兄弟,其实很在意,时常暗自留心。见刘秀站了起来,呆呆地望着门外,也忍不住顺着刘秀的目光望去。

让刘秀站起来痴痴呆望的不是别人,正是佛桑香界的三位女弟子。走在最前面是阴丽华,依旧是白衣如雪,风姿绰约,一双眼睛如寒潭冰水,宁静、深邃之中带着一丝冷峻和孤傲。紧随其后是柳红叶,身佩红山玉,脚穿凤头鞋,显得娴静大方。最后进门的自然是李若水,背负“断水”古剑,连剑鞘都泛着一片寒光。

同刘秀一样,酒铺里刚才还吆五喝六的声音一下子静了下来。李若水虽然走在最后,却最先看到了刘秀。忍不住拉了一下阴丽华的衣袂,附在阴丽华耳边轻声道:“你刚才还念着的那个傻小子,不就站在那里吗?”阴丽华也发现了刘秀,脸一红,低声嗔道:“你又来了!”

刘秀怔了许久,终于缓过劲来。鼓起勇气上前对佛桑香界三位女弟子深深一揖道:“三位姑娘,在下曾在西华山得睹芳容,不想今日有缘在宛城重逢。三位至此,定有要事。不知、不知在下能否效劳?”

李若水在后面轻推阴丽华,阴丽华明白这是李若水让自己说话。阴丽华又羞又恼,暗中掐了李若水一下。但既然面对刘秀,却又不能不说话。无可奈何,只得轻启朱唇道:“当年承蒙刘公子不辞辛劳传递师父信函,时间匆忙,未致感谢!今日得遇刘公子,大概也是机缘巧合罢。”

阴丽华说到机缘两个字,又觉不妥,怕别人朝他处联想。朝堂上扫了一眼,觉得店中人多眼杂,决意离开。道:“刘公子与朋友吃酒,我们就不打扰了!”便想退出门外。不料李若水却暗笑着接口道:“刘公子,我们在栖月楼下榻。如想看望俺师姐,不妨来坐坐。”

阴丽华暗恼,却不好阻拦李若水说话。柳红叶也对刘秀略微欠了欠身子,道:“刘公子,我们不打扰了!”便拉着阴丽华退出大堂转身去了。

刘秀见阴丽华等人退出酒铺,立即跟了出来。对阴丽华怯怯道:“阴姑娘,在下,在下……俺家就在舂陵。如姑娘路过,望姑娘能够光临寒舍歇歇脚,在下愿以薄酒一杯聊表心意。”阴丽华停了一下,微微点点头,拉着李若水飘然而去。

刘伯升站在大堂上,突然有一种异样的感觉。对送走阴丽华后返回的刘秀道:“你是在西华山遇到她们的?”刘秀点了点头,道:“小弟的确是在西华山灵虚峰弥陀寺遇到三位姑娘,当时还有不少御空飞行的仙人呢。”刘伯升听完,长叹一声,道:“三弟多有奇遇,今后如得仙家相助,他年何愁不能建功立业!”

阴丽华从酒铺出来,朝李若水又狠狠掐了一下,道:“没大没小,叫你多嘴。看我教不教训你!”李若水一边躲闪一边对柳红叶笑道:“二师姐,你看大师姐,我好心帮她,大师姐反而要教训我。你快给我评评理吧!”

阴丽华自然只是做做样子,并不想要责罚李若水,三人一路说笑回栖月楼去了。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昆阳之战·佛缘最新章节 | 昆阳之战·佛缘全文阅读 | 昆阳之战·佛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