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佛缘 第七十三章 血溅渐台Ⅱ

作者 : 孰不依

一驾马车悄然远离未央宫。长安城内浓雾弥漫,厚重的白雾久久不散。人走在对面,五步之外,分不清人影,没人认出王莽和桓谭的车驾。桓谭好不容易找到敦学坊,扶王莽下了马车。

敦学坊依旧藏身小巷深处,一个不大的庭院,如今已是满目残破。大门歪倒一旁,除墙壁尚有大半存在外,残墙上爬着几颗老藤,透着几多荒败。进得院落,数旬之间已经人去楼空,窗棂破损,蛛网飘摇。院里房屋亭阁也多倒塌穿漏,已经见不到当初那些窗明几净的厅房。

庭中石桌、石案、古树盆栽都已倒塌,大多沦为一片废墟,只剩些残垣断壁,野蒿荒草随风摇晃。唯有一根蟠龙石柱,就是所谓的“仙人承露盘”,苟且倚立于庭中。石柱上有铜人双手高举托盘,依稀是当年模样。恩师“陈参”曾经告诉众弟子,汉武帝就是用这种方法收集露水和玉屑一起服下,以求长生不死。

王莽忆起往事,上前轻抚石柱,眼眶发润,面肌微微抽动,阴沉沉一言不发。

桓谭见王莽神不守舍,泫然欲泣,望着王莽骨瘦形销的样子,桓谭自己也不免心弦微颤。桓谭道:“扬雄扬大人已去世许久了,臣想去看看扬雄扬大人,陛下要不要也到扬雄坟茔去看看?”

王莽忆起扬雄这位曾在黄门共事多年的故友,想着他不亢不卑,特立独行的样子,突然觉得早先隐藏心头的尊卑鸿沟轰然崩溃,反而对扬雄产生了几分莫名的崇敬。王莽点点头,也想一并再去吊唁扬雄。桓谭便引着王莽往城外来。

一路逆风,白雾散尽,继以微雨。到了城外,王莽独立高丘,远望潼关。潼关在山河之间扼喉而起,重楼垒垛,极其雄峻。只是车马寂然,人烟亦稀,早没了当日车马繁华的景象。王莽禁不住悲从中来,长叹道:“朕在深宫,从不曾有过这种闲暇,琢磨人生三味。桓爱卿,人说千古功名皆尘土,也只有今日,朕才感受至深啊!”

桓谭道:“陛下,臣站在这高丘之上,感觉哪怕只是一刻半时,都似经年累月般久长。远离了尘世的喧嚣和忧烦,心情平静如水,大概是扬大人长眠于此,给了臣这种心境吧。扬大人一生无意功名,大隐于朝,唯愿以书传世,以苦为乐,自得其所,如今仙逝不过数旬,《法言》便大行于世。苍天不负有心人,臣料扬大人学术文章必名垂千古。”

王莽眼眶有些发润,躬身捡了一块石头垒在扬雄坟上,满怀愧意道:“扬雄生前,朕不曾关照多少,行年五十,犹一布衣,以致他半生都落魄潦倒,生后亦不过三尺土地,朕之过也!”

王莽蹲,轻轻抚模扬雄墓前的石碑,叹道:“朕何尝不想做一儒生,袖手世外?但汉家积弊甚深,人习于苟且,士大夫多不恤国事,天下读书人无不忧虑。我王葬饱读经书,守身自持,既以经世致用的儒人自襟,如何能够在天下危亡之秋置身事外?大新朝锐意革新,虽然不能挽危亡于既倒,亦不愧于心!”

桓谭陪着王莽拔掉扬雄墓前的荒草,一直默然不语。寒烟沉沉之中,斜风裹着细雨扫过面颊,一股凉意袭上心头。

王莽又立起身,叹道:“人生百年,不过转眼之间。读圣贤书,所为何来?无非是为了做点事,图个问心无愧。但做人做事却有高下之分。扬雄做人做事,比朕高明多了,他只做自己能做的事情,不能做到的事情,他连想都不想,完全不屑一顾。朕与扬雄不同,败就败在没有自知之明,总是想去做自己都没把握的事情。……但不管如何,朕是尽力了,我王莽所作所为,就算是留给后人的教训吧!”

桓谭见王莽一味自责,觉得不够公允,便缓缓道:“陛下是唯一一个以才能名望顺利取得皇位并改朝换代的读书人,明知凶险而企图根治沉疴的人,陛下勤于政事,的确是努力了。说句衷心话,当今时局混乱,逆贼四起,其实是坏在几次大灾害之上,并非源自改革,天运如此,非干人事。”

王莽摇摇头,苦笑道:“桓爱卿是替朕开月兑吗?”桓谭揖手道:“臣从不为虚妄之事,不讲逢迎之言。像陛下这样能为天下苍生着想的帝王,实在难能可贵,堪为读书人万世之楷模。”

王莽苦笑一番,默然远望,颚下一丛长长的白须飘在胸前,将那一张久经沧桑的容颜衬得更加苍老。许久,王莽颤悠悠地转过身,道:“桓爱卿向来刚正不阿,不曾有过逢迎之举,朝堂之上听到百官虚妄之辞,也是怒形于色,缄口不言,朕是知道的。如今大新朝命在旦夕,桓爱卿却能仗义直言,给朕一个公道,朕甚感欣慰!”

王莽顿了顿,道:“当初,朕以为局势皆在自己掌控之中,却没有料到大河奔腾会暗藏逆流,风平浪静之下会暗潮汹涌,不易察觉的阻力甚至能逆转乾坤。这些年那些豪门大户、地方权贵每每将朕之善举变为恶行,再到后来越抹越黑、说不清、道不白,污水都泼在朕身上。害得朕最后只能在错误的道路上越滑越远。”

桓谭闻言,拱手道:“陛下既然知道这些道理,为何还是要执意推行新政?”

王莽长叹道:“朝廷无法在肃清障碍后才开始施政,朕虽然明知凶险,战战兢兢,却不能不做事。再说,开弓没有回头箭,想要刹车也刹不住。”

王莽感觉到一丝寒意,紧了紧衣袍,颤道:“只是朕自己都不曾想到,蚁穴之失终决千里之堤,大新朝竟会这样被一步步引入死地!”

桓谭精通韵律,长于琴瑟,扬雄生前喜好与桓谭等人饮酒弹琴,所以今日也携了琴来,在扬雄墓前再奏一曲。桓谭在扬雄墓前的一棵松树下席地而坐,取琴拨弄。琴音初时如游丝随风飘荡,继而渐渐高亢,冲霄而起,连绵不绝,清音韵律,凄如飘风急雨之骤至,更增回肠荡气之意。但到后来琴声却断断续续,不成腔调,声音甚是苍凉。仿佛述说着对命运的感慨与唏嘘,感叹着人生的飘忽无蒂,世事变幻无常。

回头看时,那桓谭已是泪流满面。

坐在松树下的桓谭脸色枯槁,披著一件青布长衫,形状甚是落拓。桓谭一拂琴弦,铮的一声,琴弦又断了数根。桓谭一推古琴,叹道:“罢了,故友已去,曲终韵绝,桓某今后也不再抚琴了。”

夕阳在山,暮霭沉沉,空中弥漫着渗人心月复的凉意。一驾马车迎着如晦的风雨,又悄然回到了未央宫。

辛当急急赶到未央宫,跪见王莽,道:“陛下,臣已经按照旨意从狱中提了一个与西门门主容貌相似的死囚斩于西门。没想到这死囚最后拼命说了一句话,说‘谶语不谬,刘秀当为天子,大家赶紧投靠刘秀去吧!’臣当即训斥,逆贼刘歆谋反,早已被诛灭,什么刘秀当为天子,通通都是谎言!不料,还是有不少百姓跟着起哄,声称南阳刘文叔才是真命天子!臣大怒,率领羽林卫逮捕了数十个大逆不道之徒斩首示众!此事紧急,先斩后奏,未曾禀报陛下,请陛下恕罪!”

王莽吃了一惊,盯着辛当,怒道:“这不是将长安百姓逼上谋逆之路吗?如此重大的事件,怎能先斩后奏?”

辛当忙道:“陛下曾经授权微臣,凡谋逆之徒,可以不经奏请先行批捕裁决!”王莽记得刘歆谋逆时确实有过这道旨意,只得打住话头,不再言语。

王莽感觉头痛,扔下手中奏折不愿再看。倒是博古架上当初文武大臣和各地官员呈送的劝进奏折,勾起了王莽的往事,心中又似乎回到了当年盛誉之时。

王莽站起身,抽了几道奏折观看。过了许久,放下奏折。抬眼望着辛当,道:“辛爱卿,你看,朕当年接受上天旨意创立大新朝,这大殿内就是这个模样!十多年过去了,大殿内一切还是往日的模样,好象岁月从未流走,时间永远停留在那个时刻。朕勤俭持国,一如往昔,为什么民心顺逆却以至于斯?”

辛当诺诺许久,不敢回话,而是顾左右而言他,道:“启奏陛下,逆贼们还编造了不少谎言诅咒陛下,长安城内也竟然贴上了逆贼的檄文!”王莽早已瞧见了辛当揣着的檄文,“哦”了一声,缓缓道:“辛爱卿,呈给朕看看!”

宦者从辛当手中接过檄文,步上高台,将檄文呈与王莽。王莽打开檄文,略微浏览一遍,檄文历数王莽罪恶,约十余条,第一条就是鸩杀平帝。

王莽将粗纸檄文卷成一筒,惨然一笑,道:“辛爱卿,你信吗?”辛当自然摇摇头。王莽冷哼一声,将檄文往地下一抛,斥道:“一派胡言,休要理睬!”

辛当迟疑片刻,试探着问道:“可是百姓却不辩真伪,偏听偏信,把这些胡言乱语传得纷纷扬扬!依臣之见,陛下还是召集大臣,设法辟谣才是!”

王莽知道大新朝已到山穷水尽的地步,做任何辩解都无济于事。不过,反驳一下坊间传言,至少可以表明自己的态度,倒也不是不可以。王莽仓惶之间拿不出什么更好的办法,便依了辛当所言,出坐王路堂,召集公卿,启示从前为安汉公时,代帝请命的策书,晓谕群臣。

王莽忆起种种往事,不觉泪流满襟。抹泪长叹道:“朕勤于国事,连日不得安歇,偶然闭目,即飘然上下,如行云雾中,不久于人世乎?古往今来,有哪位帝王比朕更加勤苦?如果朕都成了亡国之君,天道安在?”

王莽当年曾经废汉皇室的呼池苑,改设安民县,募贫民迁居,沿路饮食及所需田宅、器具、犁牛、谷种、食粮都由官府供给。在长安城中造五个里坊,住宅二百区,让贫民居住。在京师筑学舍万间纳一万八百人,贤者为师,愚者为徒,都有免费的饮食供应。长安城中曾经受过王莽恩惠的百姓听说王莽哭祭上苍,也都赶到南门跟着一齐大哭。

王莽见周围聚集的民众越来越多,一时激愤,拿着那道收缴上来的檄文晃了晃,朝着台下民众大声道:“当年朕何曾想过要身居大位,都是朝野上书将朕逼上皇位,希望朕出来撑起天下,扭转危局!朕不惜得罪天下人破旧立新,为的是什么?是为苍生谋福!如今那些乱臣贼子反倒说朕沽名钓誉,莫非良知尽灭?”

王莽越想越心酸,泣道:“朕因儿子滥杀奴婢要儿子抵命,有人说是预谋,当年朕不过是蛰居南阳,哪里来的什么预谋?有人说朕全家上下吃清素、做善举是沽名钓誉,但朕并没有表面吃素菜、背后喝参汤这些虚伪的荒唐事;也没有公开散发钱财、暗底下搜刮回来的欺心事,怎么就成了沽名钓誉?”

王莽心急气喘,抚着胸口停了停,才接着道:“说朕什么欲壑难填,岂有此理!朕有什么私欲?朕所作所为,哪一桩哪一件不是为了苍生黎民?真可谓‘欲加之罪,何患无辞’。苍天在上,朕是那种欺心灭祖的小人吗?长安百姓是朕的子民,你们给朕作证,如果朕曾经有过一丝一毫的私心杂念,就让老天爷劈死朕!”

聚集南门的民众多年来一直得到朝廷恩惠,对王莽感恩戴德,听到这里,都放声大哭。一时间,整个长安城似乎都哭得天昏地暗。不少民众纷纷请求从军护卫皇上,

呼喊声此起彼伏。

王莽见这些民众自发而来,真心护卫自己,心中也宽慰了些,着人从这些百姓当中挑选一些忠诚厚道、粗通文墨或者身强力壮的年轻人为侍卫官,危急之时或许可以依靠他们到前线作战,这是王莽唯一的真实想法。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昆阳之战·佛缘最新章节 | 昆阳之战·佛缘全文阅读 | 昆阳之战·佛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