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佛缘 第七十七章 李轶之死Ⅰ

作者 : 孰不依

刘秀、李轶两家本有通亲之谊,当初起兵之时,李通、李轶是促使刘秀兄弟起事的重要谋划者。起兵后,李轶追随刘秀,后来在昆阳城下又曾共同破敌。鉴于这种种往事,刘秀无论如何也想不到李轶会暗中勾结朱鲔算计刘伯升,以至刘伯升命丧刘玄之手。

直到李轶以输送粮械为名不辞而别,离开昆阳,背叛自己,刘秀才大梦初醒,发觉自己错看了李轶。刘秀与李轶两人一朝而聚,一夕而散,终于翻脸成仇。

刘秀在宛城期间没有正眼看李轶一下,也没有跟李轶说上一句话。从宛城返回昆阳后,刘秀时常叹息人心险恶,对背叛自己的李轶痛恨不已。

刘秀自从挺进河北,驻兵河内,便日夜计议略定燕赵。所过郡县,都接见地方官吏,考察政事,平反囚徒,去除王莽苛政,恢复汉朝官名。官吏和百姓都很喜悦,纷纷牵牛载酒迎接犒劳,刘秀在河北的势力日渐巩固。

李轶效忠刘玄后,也招抚山东,屡有战功,刘玄封李轶为舞阴王,君恩不可谓不重。但到了后来,李轶见刘秀征讨河北,一路凯歌高奏,兵强马壮日益鼎盛,相反,刘玄骄奢婬逸,难成大业,又后悔当年不该背叛刘秀。刘秀从秘密管道得到这个消息,恨其反复无常,便欲施反间计,借刘玄之手除掉李轶。

这时,远在长安的刘玄君臣已经感觉刘秀成了心月复大患,便相互计议,设法铲除刘秀的势力。刘玄发密旨给朱鲔、李轶等人,警告刘秀坐大,不可不防。朱鲔、李轶给刘玄上书,让刘玄耍一个花招,派人封刘秀为萧王,命令停止用兵,回到长安担任大司马。

可惜,刘秀此时羽翼已经丰满,手下智谋之士早已识破刘玄的动机,刘秀哪里还肯听刘玄的话?便借口河北尚未平定,不肯到长安去。从此,刘秀就和刘玄貌合神离,分道扬镳的趋势逐渐显露出来。

刘秀既然与刘玄面善心不和,便不得不对刘玄有所提防。刘秀为了巩固河内,对近在咫尺的长安自然要多留个心眼。实际上,刘玄此时所在的长安已经兵孤势危,迟早成为他人争夺的对象。刘秀心想自己不夺他日别人必争,便有意遣兵西出,静候时机,夺取长安。

但刘秀也很清楚,夺取长安的规划可谓极具风险。因为自己要带兵北上争夺地盘,如果同时还想西取长安,重兵必定集结两翼,那处于中间的河内自然空虚。让刘秀放心不下的就是河内,因为重镇洛阳就在河内附近,镇守洛阳的李轶拥兵三十万,对刘秀具有重大威胁。

长安虽然不足深虑,但据守洛阳的李轶朱鲔拥兵三十万,却不可小视。洛阳守军如果借机进犯河内,刘秀就会两头落空,既无法北上也无法西进。何况河内还是刘秀大军粮草屯积之地,河内一失,数十万大军很快就会因为粮草不接而溃散。这几层利害关系,刘秀自然心知肚明。

怎么办?刘秀苦思良久,一面抓紧调度河内各处兵马,屯守河上,拒遏洛阳,又在孟津择要筑垒,屏蔽河内。一面授意冯异,写了一封书信,遣人投与李轶,试探李轶态度。

按照刘秀的想法,如果能够稳住李轶或者除去李轶,使洛阳三十万大军不致进犯河内,那北上燕赵西出长安两面出击的策略就会多几份胜算。刘秀斟酌许久,手书一封信函,在书中略云:

“愚闻明镜所以照形,往事所以知今。昔微子去殷而入周;项伯叛楚而归汉;周勃迎代王而黜少帝;霍光尊孝宣而废昌邑,彼皆畏天知命,睹存亡之符,见废兴之事,故能成功于一时,垂业于万世也!苟令长安尚可扶助,延期岁月,亦恐疏不间亲,远不逾近,公岂真能安居一隅哉?今长安坏乱,赤眉临郊,王侯构难,大臣乖离,纲纪已绝,四方分崩,异姓并起,是故萧王跋涉霜雪,经营河北。方今英俊云集,百姓风靡,虽邠歧慕周,不足以喻。公诚能觉悟成败,亟定大计,论功古人,转祸为福,在此时矣!若待猛将长驱,严兵围城,虽有悔恨,亦无及已!”

天下形势风云变幻,自己何去何从,李轶本就三心二意拿不定主意。等到得了刘秀书信,李轶更加踌躇了好多时候。李轶暗想:“从前起事,本与刘秀兄弟意气相投,后来密谋杀害刘伯升,才至反目成仇。如今想来,当年鲁莽,因小失大,悔之晚矣。更始帝刘玄平庸怯弱,不足有为。与赤眉相争,更是屡屡败北,长安一片危急,刘玄败亡已是迟早之事。如果不及时另谋出路,早晚要做更始帝的陪葬品,我李轶怎能就此埋没!”

李轶素来多疑,谋而不断,此时寻思,虽然刘玄已不足依靠,但如果转而投向刘秀,只怕难以尽消前嫌。一旦刘秀反目,我李轶自投罗网前去送死岂不让人笑话?念及此处,举手便要将书信焚之一炬。哪知手刚伸出,忽然又犹豫了一下,暗忖:“刘文叔向来忠厚,既然他愿意和解,我李轶何不顺水推舟,虚与委蛇,也好为他日留条后路!”

李轶既然有了骑墙之念,便收起密信,提笔磨墨,运笔回书,含糊作复,交与来使带回。刘秀接到李轶回复,忙展开一阅,但见书中写着:

“轶本与萧王首谋造汉,结死生之约,同荣枯之计;今轶守洛阳,将军镇孟津,俱据机轴,千载一会,思成断金,唯期转达萧王,愿进愚策,以佐国安人。”

刘秀览罢,已知轶意,明白李轶还想左右观望。可惜李轶虽然狡猾,想给自己留条后路,但他哪里知道,即便是这样一封模棱两可的书信,一旦落入刘秀手中,刘秀也足以置他于死地了!

刘秀得了回信,仿佛已经预见了李轶的死期,当然喜慰一番。如何运用这一封密信来置李轶于死地,早有高人教导过刘秀。

刘秀立即召集众将议事,取出李轶的密信搁在案上,当着众将领道:“李轶此人,投机钻营,攀附权势,狐疑多变,势利之徒也!”

刘秀说到这里,将李轶的密信拿起来,挥了挥,道:“大家都看看,这是李轶的密信,他看到刘玄迟早败亡,又想背主求荣!”

趁着众将领传阅密信的机会,刘秀继续大声道:“当初他说什么刘氏当兴、李氏为辅,以为本王兄长刘伯升会中兴汉室,便跟从我兄长起兵。后来只因在战场上嫌本王兄长战缴辎重分配不均便忿忿不平,又开始倒戈追随刘玄。再到后来,居然不顾通亲之谊,以怨报德,怂恿刘玄杀害了本王兄长!这样奸滑狡诈的人,诸位切勿轻信!今日虽然有书信在此,但各营仍然必须严加戒备,切勿疏忽大意!”

刘秀这些言语只让一个人莫名其妙,那就是冯异。冯异心想:“如果刘秀真想召降李轶,就不该在大帐中公开宣扬才对,既然不愿召降,又何需遣人下书?”

但冯异毕竟是一代名将,脑筋转得很快,马上明白过来。既然刘秀公开这封书信,那么招降便是虚招,置李轶于死地才是目的。想到这里,冯异不由得多看了刘秀几眼,由衷佩服刘秀慎密的心思。冯异模透刘秀心思后,自然很快就将李轶信中言语泄露到了洛阳城中。

更始帝刘玄的大司马朱鲔正与李轶同守洛阳,分领大军,两人本来曾经共同设计陷害刘伯升,并无什么嫌隙。但这个朱鲔对刘玄忠心耿耿,是刘玄最主要的谋臣。刘玄能够登上更始帝宝座,朱鲔居功至伟。刘玄对朱鲔也不薄,所以朱鲔不似李轶一般三心二意、摇摆不定,而是铁心要紧跟刘玄。

朱鲔此人颇有些政治头脑,常为未能及时铲除刘秀懊悔。当初刘秀返回南阳,能够免去一死,阴丽华随侍左右当然重要,但更重要的是刘秀能够始终忍住悲愤,不顾危险回南阳向刘玄请罪,避免了事态进一步扩大,朱鲔才无从下手。

刘秀舍生死保大局,孤身犯险以求众人安全,这种胆量完全出乎朱鲔的意料。刘秀之所以敢这样做,也是算定朱鲔在毫无把柄的情况,纵然有心,也不能设计杀害自己。原因也简单:自己立有大功,且为人谦和、低调、儒生风范,颇得众将领称道,杀之无实无名。若杀了我刘秀,只怕义军之中不仅刘氏宗亲会人人自危,其他将领也会离心离德。

朱鲔当时犹豫不决,错失除掉刘秀的机会,回想起来真是悔青了肝肠。

刘秀离开朝堂后,朱鲔本想再寻机会除去刘秀。哪知刘秀早就打定主意要谨小慎微,绝不给朱鲔任何机会。在南阳时,刘秀韬光养晦,低调行事,深居寡出,没有人能够拿住刘秀一丝把柄。即便刘伯升官属迎吊刘秀,刘秀也不与他们私下交谈,言语之间惟有深深自责。既不提昆阳之功,又不为伯升服丧,饮食言笑如平常,刘伯升部属皆大失所望。

当然,随行的阴丽华也明白,刘秀虽然当时免去一死,但是危险仍然存在,所以直到刘秀深入河北之前,都一直随护在刘秀身前身后。

总之,刘秀表现出来的政治洞察能力,敏锐的判断能力,深厚的儒道养德之性,超人的气魄以及侠肝义胆,是真英雄非庸才所能认识的,也是他能够逃月兑刘玄、朱鲔、李轶毒手的主要原因。

等到刘秀势力坐大,刘秀如何能够轻易放过朱鲔、李轶谋害兄长的仇怨?这次李轶的复信正好提供了刘秀离间朱鲔、李轶的机会。刘秀得了机会,便不肯错过,经过一番小心谋划,故意将李轶书信要旨秘密传至朱鲔耳中。

身在洛阳的朱鲔知道此事后,十分震惊。须知李轶手握重兵,一旦背叛刘玄,那刘玄就祸至无日了。朱鲔智谋极深,也曾怀疑这些小道消息是刘秀的离间计。但朱鲔也明白,刘秀与李轶从前确实交往很深,故而不得不疑。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昆阳之战·佛缘最新章节 | 昆阳之战·佛缘全文阅读 | 昆阳之战·佛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