昆阳之战·佛缘 写作感悟Ⅰ

作者 : 孰不依

截止今天,公元二○一○年四月二日,含辛茹苦多年的《昆阳之战?佛缘》终于结稿,望着厚厚的六大本草稿,确实感慨万千。刚要搁笔的那一刻,心中忽然有了些顿悟,不揣浅陋,想以漫谈的形式摆出来,海阔天空,东拉西扯,谨供大家参考。

在我看来,写小说,就是让自己系统地阐述对社会、对生活的感悟和看法,本身就是一种学习,是促使自己认真思考问题的动力。一个人水平高底,不是取决于你掌握了多少知识,而是取决于运用知识的能力。知识运用得好,半部《论语》治天下,运用得不好,看再多的书也是无济于事。如果一个人只顾埋头读书,不愿与大家分享自己的认识和体会,不能将自己的知识充分运用起来,那这种学习就毫无意义。小说写作就是运用知识、陈述观点的一个方式。所以,这几年虽然历经艰辛,但我仍然愿意尽我所能,汇报自己对人生、对历史的点滴看法。

前些年我在部队当兵,曾在军内外十余家报刊杂志,包括国家财政部、国家卫生部、总后勤部等单位主办的全国全军性刊物发表了六七十篇理论或者宣传性质的文章,得了大大小小几十本荣誉证书。但与学术文章、理论文章的写作相比,写小说更需要丰富的人生阅历和人文知识,这种锻炼价值不是专业文章能够替代的。所以经常在专业领域笔耕的人,不妨去写写小说,这是完全不同的人生体验。当然,这仅是我个人的建议。

写小说,首先是积累知识,这是一个读书学习的过程。在《昆阳之战?佛缘》的写作过程中,我对读书学习又有了一番新的领悟。既然谈读书学习的问题,有必要对读书学习划一个框框,解释到底什么是读书学习,怎么理解读书学习。

第一个观点,读书不等同于学习。学而时习之,谓之学习。孔夫子不经意之间,就已经给出了学习的基本含义。内容两条:一是掌握知识,二是付诸实践。只有二者结合,才称之为学习。很显然,读书只是第一步,即掌握知识。如果学不致用,掌握再多的知识也是白搭。只有将理论和实践紧密地结合起来,才是真正意义上的学习。读了书是不是就能够运用于实践呢?难说。因为读书本身具有很多学问,读书得法可长学问,读书不得法往往会弄成一盆浆糊,更谈不上指导实践。

第二个观点,读书是净化心灵的良方。人类历史所形成的辉煌文明,主要还是通过书籍来进行传承的。从书籍中获取知识营养,是古往今来一切求学者首选的学习方式。读书的作用,不仅在于掌握知识,指导实践,读书的乐趣还在于,它能够提高自己的思维能力,不断地净化自己的灵魂,是修心养性的重要法门。一个沉浸于典籍文章当中的人,思想自由穿梭于古今中外数千年时空之间,心无羁绊,往往也就容易淡泊名利,不被身外之物迷惑,能够拿一双清醒的眼睛去洞察这个纷繁复杂的世界。保持清醒的头脑,始终被理智而不是感情或者利益所支配,是知识分子区别于常人最显著的特征。只有将理智奉为第一准则的人,才是真正的知识分子。

第三个观点,做人就是做学问。学习不一定非得读书,不要以为在学校上学,那才算学习。也不要以为只有书籍等载体上可以学到知识。知识是无所不在的,蕴含在社会、经济、政治、文化生活的方方面面。一个有心学习的人,在那里都能学习,从任何事物身上都可以得到学问。有一句话常被提及,就是“活到老、学到老”,怎么理解?是不是要我们每天都得去看书,不,它是要求我们每时每刻都要用眼睛和心灵去观察世界、思考问题,不只是翻书这么简单。有一句对联说得好,世事洞明皆学问,人情练达即文章。每个人的一辈子,其实都是在做学问,写文章,最后都得要有一份成绩单,由后人来评判。

第四个观点,读书学习是人生最有意义的事情。文章千古事,得失寸心知。一篇好的文章,可以流传千秋万代。每一个人来这个世界上走一遭,都应该要给这个世界留下点东西,也就是俗话说的“鸟过留声,人死留名”。这个目标不算低,不一定每个人都能够成功,但一定要努力拼搏,赌上一把。如果两手空空地来,稀里糊涂地去,说轻了是对生命不负责任,说重了是对生命的糟踏。人的生命总有尽头,以哪一种方式将自己的生命延续下去,有多种选择。但几千年的历史表明,最主要的方式还是读书学习,写文章、做学问,以文章流传后世。

我想着重从以下五个方面来谈《昆阳之战?佛缘》写作当中的心得体会。

第一、无论什么学问都具有一定局限性,是非对错、适用与否都必须要结合实际分析判断

古人认为,辞多类非而是,多类似而非,是非之经,不可不分。就是讲,很多观点或理论虽然总体上具有借鉴价值,表面上看起来很有道理,但针对特定的人或事来说,则未必可行,或者说未必是最佳的选择,甚至未必是对的。比如,我们常常讲要善于取长补短,见贤思齐,作为一般性的指导原则,对于一位少年求学者来说,这句话当然没有多少问题。问题是性格已经成型的人,江山易改,本性难移,让他改弦易辙,难上加难。我们的生命极其短暂,不能不选择有效的策略。通过取长补短,提高综合素质这种方式来奠定做人做事的基石,虽然不失为一种途径,但有可能并非最佳方法。有些人甚至终其一生,优点既不能发挥,缺点亦无从克服。从古往今来的名人轶事当中,我们可能会发现很多人实际上不善于取长补短,而是非常在意扬长避短。尤其乱世之中更重偏才,自古英雄也多出乱世。为何?就是这些人充分发挥了自己的优势,没有埋没自己的特长。做到扬长避短,既有利于选择一条最适合自己的人生道路,将自己的特长发挥得淋漓尽致,成就一世功名,同时回避了自己并不擅长的东西,以免被撞得头破血流,这是十分明智的策略。人生皆有使命,但未必每个人都能看清自己使命所系。个人认为,那种善于扬长避短的人,往往能够非常明智地看清楚自己人生道路,从而进退自如。他们将知识学问为已所用,不为世间万物所惑,不被浩如烟海的学问知识所湮灭,制人而不制于人,是非常高明的才学之士。相反,那些冀求成为通才的人,往往都成了毫无特色的庸才。所以,取长补短不一定对,扬长避短不一定错,能不能带着头脑去学习,哪些话该听,哪些话不该听,是首当其冲的问题。

做人最可悲的一点,是脑子长在自己肩上,却被别人支配着思考问题。比如,道家提倡顺天应时、听天由命。从个人来说,一身之穷达当安命,没什么大错。但对公事国事来说,则不可言命,必须主动作为。联系到我们自己,总结了一句话,就是要以道家观点做人,儒家观点做事,辩证法的观点格物致知。做人要低调,不妨消极出世。做事要高调,不能对存在的问题熟视无睹,无所事事,应当积极主动地去出主意、想办法。做学问要深透通达,则肯定离不开辩证法。没有任何一种学问,可以放之四海而皆准,它肯定离不开诸多前提和假设。比如说,秦末汉初,项羽刘邦并争天下,项羽最终兵败垓下。项羽失败的原因到底是什么,众说纷纭。包括易中天、王立群都在《百家讲坛》发表过不少看法。有人说,项羽滥杀,到处屠城灭地,所以该失败。如果照此推论,秦国的虎狼之师比项羽有过之而无不及,为什么秦始皇能够统一天下?再说,后来的元朝、清朝也是靠着大屠杀夺得大片疆域,推而广之,有几个朝代开国之初没有搞过大屠杀,为什么独独项羽该失败?显然,这不是一个必然的因素。还有人说,项羽不善于用人,最主要的论据是拿韩信说事。历史的事实是什么呢?韩信在项羽帐下时,是跟随项羽身边参与运筹的军事参谋,到了刘邦帐下是治米都尉,到底谁善于用人,是明摆着的。至于萧何月下追韩信,那不是刘邦的本事。韩信为什么背叛项羽?不是项羽不识才,而是人品决定的。项羽是受过良好教育的贵族子弟,韩信活埋母亲、凌辱兄嫂,是一个品质恶劣的不良青年,两人性格上水火不相容,这是韩信出走的关键。后来韩信要面子、要地盘、要待遇,最后丢了性命。说明什么?说明韩信贪得无厌!这样一个要挟领导、不知进退的人,以项羽的刚烈,怎么可能容得下他?要说项羽失败的真正原因,我个人以为还是孔老二的仁义道德害了他。秦朝覆灭后,项羽不肯独吞天下,偏要分封诸候,结果诸候不领情,明里暗里反对他。项羽家乡观念极重,不在关中这块险要之地扎根,却想为父老乡亲脸上添彩,跑到彭城定都。鸿门宴上,项羽只消一剑,便绝了后患,偏偏被仁义两字迷惑,徘徊不忍,才被刘邦逃走。项羽为了尽快结束战争,少叫老百姓吃苦,居然想出与刘邦单挑的主意。垓下之败,项羽本来可以渡过乌江,偏偏有愧于心,感觉无颜见江东父老,竟然以死谢罪!他不耍阴谋诡计,做事直来直去,由是观之,岂非败在仁义二字?在中国历史上,“君子斗不过小人”几乎是一条铁律,楚汉之争就是最典型的例证。举这个例子的目的,同样是为了说明一个主题,读书学习得有主见,不能人云亦云。

第二、我们每一个人的时间和精力都是有限的,在读书学习上必须善于“取”与“舍”

我们只要留心古籍,便能发现很多古人自称读书学习不求甚解,略知大意即可。如扬雄,如诸葛亮,如陶渊明,皆如此。这与我们日常听到的精钻细研、精宜求精等学习方法迥然不同。为何会出现这种差别?很重要的一点就是要搞清楚我们学习的目的是什么。泛泛地读书学习往往效率较低,过目即忘,无甚益处。这是带有普遍性的一种陋习,浪费时间和精力,实在不值一提。实际上,学以致用,活学活用,方为学习。如何学以致用?反过来一想就行了,就是重在以用促学,通俗点讲,就是做什么事情读什么书,做事和读书要统一起来。

人生在世不容易,总应该要做些事情,做事就得要有方向。做事的方向往往源于信念。所谓信念,首先是要笃信你所感悟的某种道理,然后要念念不忘,孜孜以求。读书学习一定要遵循一条主线来组织实施,以你人生的信念和方向来牵引学习。凡是与自己所研究的课题或者说所探讨的问题相关的内容,不要嫌多,务必都要浏览一遍。而后再确定哪些东西要精研细读,从中吸取精华为已所用。与人生课题无关的东西可暂且搁到一边,略知大概即可。说到底,这就是考查你的取舍能力。正如中药房的药材品种成百上千,对于一位病人来说,真正能够对症治病的药方所需要的也就只有几味药,你必须知道需要什么,不需要什么。读书也是这样,必须要提高效率,要善于迅捷地找到自己所需要的那些知识,而不是满世界乱翻。

这几年,我写作《昆阳之战?佛缘》,是因为自己对两汉之交的王莽时期很感兴趣,这里面有几个很有意思的问题。首先,王莽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通过和平手段实现改朝换代的儒家门生,后来取代大新朝重续汉室血脉的刘秀又是中国历史上唯一通过武装斗争夺取天下的读书人。这两个创造了历史的读书人,偏偏在读书人编撰的历史当中默默无闻,这是一个很奇怪的现象。我对这段历史关注的另一原因,与一场战争有关,大新朝失败的转折点是昆阳之战,昆阳之战就爆发在现在的河南省平顶山,我对那片古战场还比较熟悉。第三个原因是当时王莽的大新朝还集中了几个著名的四川人,比如扬雄,比如哀章,一正一邪,令人玩味。这些因素结合在一起,促使我下定决心去探寻那一段历史的真实状况。我家属不在济南,我可以集中所有的业余时间去做这件事情。为此,我几乎是在互联网上搜罗了所有相关的资料,在图书馆查遍了关于两汉时期的典籍著作,甚至包括《平顶山市地方志》和当地民间的所有故事、传说。在此过程中,需要涉猎的书籍资料成千上万,不可能一本一本都认真阅读一遍,也是采取了一定的取舍原则,相关的细读,无关的省略,同时要花费

大量的时间去甄别,做到去伪存真、去粗取精,提炼出自己独有的观点。这个过程已经持续了几年,非常辛苦,但给我的业余生活带来了无穷乐趣。人一辈子,有时间去做自己想做的事情,难能可贵,因为很多人一生奔波,全都是忙碌别人安排的事情。

为了做点像样的事情,就必须得压缩其他时间,舍弃那些可有可无的应酬活动。就像集中财力办大事一样,读书也要集中时间打攻坚战。一年四季,最忙的时候可能就是周末,整天呆在屋里干活,足不出户,身不下楼。每顿饭就是一碗米饭再炒一份青菜。偶尔熬一锅稀饭,早上一碗,晚上一碗,一天就过去了。清风自酌酒,落花人独立,日子清苦但十分充实。

要沉下心来做点事情,必须耐得住寂寞,守得住清贫,挡得住世俗的诱惑。不能俭于己者,必妄取于人。这些年,我很注意生活的俭朴。我始终保持节俭自律,目的只有一个,就是不要形成对某种生活环境的依赖,虽知人世无常,要随时能够经受艰苦生活的磨练。把自己的期望值放得越低,人生的苦恼就越少,人生的快乐就越多。对于我这样一个足不出户的人来说,外面的世界虽然精彩,但没有太大的吸引力,我不会对自己不感兴趣的事情费心劳神。对于物质生活,不必刻意追求,食可饱,衣可暖,无病无灾,足矣。或许家人不会这样看,但对于我来说,就这么点期望。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昆阳之战·佛缘最新章节 | 昆阳之战·佛缘全文阅读 | 昆阳之战·佛缘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