从赤手空拳到亿万富豪 第一部 初出茅庐 第一章 名落孙山(之上)

作者 : 绿城一剑

第一部初出茅庐

我们每一个人的生活,犹如握在手中的一枚硬币,一面印刻着“物质”的纹理,一面闪耀着“精神”的光芒。不论失去了哪一面,都是无法想象的。如果那样,我们的生活将成为畸形的人生,其结果也不能为自己所接受得了。

第一章名落孙山

一九八零年,初夏。

这是一所只有大门口的建筑物而没有围墙的中学。在墙面被漆成乳白色的校门口上方处,镶嵌着七个红色的楷体字:

南疆市第六中学

这所普通中学位于市西南角城郊结合处的地段上,设在一个占地面积很大的土岭上。往西行进在市郊五一大道的中段上,向北拐进一条不算宽敞而笔直的沙石土路上,它大约有二、三百长的路程,尽头处就是这所中学的校门。因为附近皆是星罗棋布的工矿企业,所以这所中学的学生大多数来源于各个工厂里的干部职工家庭,另外,一小部分学生来源于街道居民区和市郊农村。

不论春夏秋冬,这里都是一片翠绿色的景象。走进校门,放眼望去,宽大而空旷的学校操场四周环绕着一棵棵郁郁葱葱的相思树和火凤凰树。隔着四个并列着的篮球场和一个标准的足球场,那里矗立着一栋白色的四层教学大楼,一共有二十四个标准教室。在这栋教学楼后面,沿着一条林荫下的道路往校园深处走去,只见树林里整齐地排列着数栋红砖红瓦的平房,这里是学校的办公室和教职员工的宿舍区。

夏日的阳光,白色的大楼,绿色的树冠,无人的操场,从远处把这些景物叠加交汇在一起,便构成了一幅色彩明亮而清静的校园全景画。这天上午的第四节课,高中二年级文科(1)班的同学们正在上语文课。坐在教室最后一排靠墙壁的右边座位上,那个男生名叫毕自强。他两眼盯着讲台上的黑板,正在聚精会神地听课,握在右手里的钢笔还不时地抄写着什么。毕自强的同桌名叫叶丛文,是戴着一副四百度近视眼镜的男生。此刻,叶丛文正低着头偷翻着一本搁在书桌抽屉里的小说。

毕自强和他的同学们正面临今年夏季高考的即将到来。他所在的高二文科(1)班,一共有四十八位的同学。其中三十位男同学,十八位女同学。班长兼副团支部书记是廖明超。他是一个好学上进、头脑聪明的男生,加上平时学习刻苦用功,各科目的学习成绩在班上总是数一数二。因为他具有相当出色的领导和组织才能,善于用言谈与人沟通,很会处理人际关系,所以在同学们当中极有人缘。副班长兼任团支部书记是吴燕玲。她是一个外柔内刚、善于调控自己情绪的女生,外表长得不算很漂亮,往往给人一种文静柔弱的感觉,在班上的学习成绩也很优秀。班委会的成员还有:学习委员秦玉琴,文体委员刘云峰,劳动委员何秋霖。此外,还有各学科课目代表:政治课目代表魏振国,语文课目代表叶丛文,历史课目代表毕自强,地理课目代表郑红军,数学课目代表黄月萍,英语课目代表许兰英。当时是怎么选举出来的这些班委会成员,现在已说不清楚了。但有一点是可以肯定的:文科(1)班班委成员会这十一位同学的学习成绩,都是全班同学公认的第一流水平,是最有希望考上大学的“尖子”生。

第六中学虽然只是一所普通中学,但自一九七七年恢复高考以来,每年的文、理科至少也有五、六名学生考入高校,这在全市普通中学的升学排名榜上每次都挤进了前三名,已经算是成绩很不错的了。那时候,高校招生的比例只有应届高中毕业生的百分之五左右,这使升习成绩好的学生集中为一个重点班,即所谓的“尖子班”,由最富有教学经验的老师负责授课,从而保证学校的升学率。

“还剩下一个月的时间,你们就要参加高考了。这将是我给你们上的最后一次作文讲评课。”李祖明老师站在讲台上,环视着下面座位上的同学们,抑扬顿挫地说道:“不久前,一位叫潘晓的女青年给杂志社投了一篇《人生的路啊,怎么越走越窄?》的文章。《中国青年》把这封信刊登出来以后,在全国范围内引起了极大的反响,报刊上随即发起了一场关于人生观和世界观的大讨论。人们围绕着‘人生的意义究竟是什么”这个问题给出的回答是众说纷纭、各抒己见。为此,我要求同学们找一些相关的文章来仔细阅读,并给你们布置了这篇《让青春闪耀着理想的光芒》的作文题。你们交上来的作文,我都已经批改完了。应该说,绝大多数同学的文章都写得很不错。这说明了大家对‘人生的意义’这个非常严肃的问题,都独自进行了相当认真的独立思考……”

讲台上的李祖明老师,瘦高个子,戴着一副镜片很厚的近视眼镜,两鬓斑白,皮肤粗糙,有些驼背。他今年四十五岁,而外表比实际年龄却显得苍老许多。不过,他讲课时那流畅的语句与合拍的手势,充分表明了他是一个极富人生激情的中年教师。

从本校初中部升上高中部的学生们都知道,几年前有一个叫“李老头”的校园勤杂工。那是一个头发花白凌乱、戴着总是缺了一条腿的近视眼镜,整天穿着一身灰色破旧帆布衣服的男人。很多年来,这个“李老头”一直在学校里负责扫马路,清楼道、擦窗户、洗厕所,还兼做一些搬扛运送杂物的活儿。他平时总是一个人在校园里的这儿或那儿干活,走路时习惯于低垂着脑袋瓜,而从来不主动与任何人打招呼。即使是别人有事问他什么话,他也是“哦”、“嗯”、“是”的几个单词。他住在学校里一间简陋的、不足十平方米的平房内,一个人没有家室老小,狐独地过着一种十分苦楚的日子。等到了一九七八年秋季开学之际,高中一年级文科(1)班的学生们却惊讶地发现,讲台上站着的这位新来的语文老师竟然是他们以前都非常熟悉的校园勤杂工“李老头”。

原来在二十多年前,李祖明从华南师范大学中文系毕业后,就直接被分配到了南疆市第六中学,当上了一名年轻的语文老师。后来在一九五七年的时候,才二十岁出头的他被划为“右派”,同时也被剥夺了走上讲课的权力,而在学校后勤科的监管下扛起了扫把,就地进行劳动改造。到了“文革”期间,他作为“黑五类”(注:简称“地、富、反、坏、右”)中的“摘帽”右派分子,除了被那些所谓的革命造反派在召开大会时揪上台批斗外,平时只能老老实实地低着头、夹着尾巴做人,长年累月地充当一名校园勤杂工的角色。到了一九七八年初秋,终于“平反”了的李祖明老师又重新走上了讲台,把自己的精力全部投入到教学工作上,很快以其才华横溢的讲课和教学水平赢得了文科(1)班同学们的敬重和爱戴。

“人生观、世界观等问题是千百年来人们热衷探索的问题。你们马上就要高中毕业了,如果参加高考后不能继续升学,那么迟早都要走进社会、去面对新的生活。这个时候,你们年轻人如果能够去认真思考这个问题,那是有百益而无一害的呀。”李祖明老师指着写在黑板上的那句口号,面对着全班同学们的目光,侃侃而谈:“你们可能都不知道,‘我为人人,人人为我’这句口号在五十年代就曾经时髦过好几年。那时候,我还在大学里读书。二十多年过去了,时至今日,报纸杂志又再次把这句话拿出来让人们展开讨论,那么,它到底对不对呢?我不知道你们谁愿意表明一下自己的立场和观点?”

班上的大部分同学都主动地举起了手。

“‘我为人人,人人为我’,我认为这句话是不对的。”班长廖明超头一个站起来,充满激情地表明了自己的观点:“**说过:人是要有一点精神的。所以,我们应该大讲‘为人民服务’,大讲“毫不利已、专门利人”的奉献精神。在为实现“四化”的新长征路上,要像雷锋同志那样,一辈子做‘一颗永不生锈的螺丝钉’。”

“我完全赞同班长的观点。”刘云峰接着站起来,旗帜鲜明地说道:“雷锋精神的核心是什么?是服务于人民,奉献于社会。我们应该树立正确的人生观,像雷锋同志那样做人和做事。”

“我认为,”何秋霖的发言换了一个视角,剖析道:“潘晓所说的‘主观为自已,客观为别人’,完全就是抱着一种非常消极的人生态度,持这种观点的人应该遭到彻底批判。”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从赤手空拳到亿万富豪最新章节 | 从赤手空拳到亿万富豪全文阅读 | 从赤手空拳到亿万富豪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