落难公主倾世妃 第2卷 第九十一章 三千粉黛无颜色

作者 : 皇甫嫣嫣

“不行,若是依了太子。”斐公公的话还没说完,皇后娘娘立即严厉打断,“今天本宫帮他挑了四位家世好、端庄贤淑、姿色绝伦的姑娘如何处置?”

“回皇后娘娘,太子殿下不是还要选两位侧妃吗?再说了,这二皇子和六皇子也还没有选王妃……”果然不愧伺候皇上几十年的老太监,说起话来头头是道。

“如果不让玉采做儿臣的太子妃,儿臣也不会答应要侧妃!”太子殿下的态度很坚决。

“那也不行,一个没有地位、没有身份、卑贱的丫头,何以做太子妃?乃至将来的一国之母皇后?”皇后娘娘摇头摇得像要渔鼓。“将来何以母仪天下,岂不要让天下人耻笑!”

“身份嘛!”斐公公抬起头看了看皇上。

“斐瀚成,别卖关子,你到底有什么想法?说出来看看。”皇上好像也有些动容,他也不愿意为了个什么太子妃,使得家不和,更要命地是太子还说为了这不要他的江山,这孩子从小淳朴善良,就是脾气倔强,能将就就将就吧,只要不是很过分。

“回皇上,温玉采这丫头才来之时,被派在柳芳阁芳菲公主哪儿伺候公主,和公主感情一直很好,不似一般的主子和奴才,不知皇上有没有听说过,宫里曾暗地里传言,这丫头和公主是不是待久了,竟然有几分相像……

皇上闻言抬头望去,大吃一惊,不错,好像是有几分相似,虽然这丫头一身粗布衣服,可是依旧是个十分娇媚迷人的姑娘,看她那份丰姿绰约的模样,和芳菲还真有点神似,如此才华横溢、天姿卓越、聪明灵俏的丫头,怪不得自己的皇儿为她神魂颠倒,为情所困。

而皇后娘娘呢,此时更是惊奇万分,怪不得在凤庆宫初见这丫头时有几分相识的感觉,难道……

不可能,他们已经……

看着若采那双俏丽和公主有几分相似的脸蛋,皇后娘娘陷入了深深的沉思之中,再也没有说一句话。

“和芳菲有几分相像又如何?”皇上调转目光,打趣地对着斐公公,“难不成她是朕的公主不成?朕这辈子只有芳菲一个公主。”

“回皇上,皇上也说了这辈子只有芳菲公主一个公主,皇上这几十年来不是一直还想要一个公主?苦于后宫嫔妃除了皇后娘娘没有人能为你再诞下第二个公主……”斐公公满脸笑容地大胆提议,皇上什么心思什么个性他全了解,毕竟自己和他风风雨雨陪伴了好几十年。

“斐瀚成,你不是发晕了?”皇上好笑地摇了摇头,“你要朕……”

“回皇上,奴才正是这个意思!”斐公公长篇大论地,终于道出了真正目的,“皇上收她为义女。”

若采和太子殿下一脸诧异地看着斐公公,不知他葫芦里卖的什么药!

“收个义女封为公主好像主意不错,和芳菲有个伴。”皇上还是不解,“这和太子妃的事有何关系?”

“回皇上,皇上的家境全天下第一!”斐公公一脸笑意地看着皇上,“太子妃也就是将来的皇后娘娘,娘家何等尊荣富贵,将来母仪天下……”看来这才是斐公公要说的真正目的。

哦,殿下的太子殿下顿时恍然大悟,露出笑容感激地看着斐公公,这斐公公自小对自己宠爱,现在居然想到他还没有想到得问题。

等事办成,私下里一定要好好感谢一下斐公公。

“可是……,今天向儿芙蓉苑选妃中途离去,直奔太医院找温玉采,这已经令满朝文武百官议论纷纷。”皇上还是面带难色地说,“先封公主,再赐太子妃,这么快未免让天下人认为朕在掩盖家丑,并且目的性太强!”

“回皇上,今天之事姑且让人议论去,毕竟没有把柄,茶余饭后议论几天自然会销声敛迹,但先封完公主,立即再赐太子妃,是有点操之过急,为免让人落下把柄,于朝廷之上公然挑唆,搬弄是非,引起朝廷混乱,令皇上江山动摇。”斐公公有条有理地分析道,“不如先封完公主,等事情慢慢淡忘,一年之后再赐太子妃,这样所有的问题也就迎刃而解了。”

皇上用手模了模络腮胡须,这样也不是没有道理,两全其美,一石三鸟,既捡了公主,还解决他和太子殿下的矛盾,也避免了朝堂之上文武百官的纷争。

再看着殿下的一对碧人,尤其是他那个宝贝皇儿太子殿下,正眼睁睁地巴望着自己,此时的皇上已经拿定了主意,罢!罢!罢!

而皇后娘娘呢,不知在想些什么,这事居然再也没有出声反对,只是说了句,“为了皇嗣考虑,那向儿还得选两位侧妃。”

“只要让玉采做儿臣的太子妃,侧妃的事儿臣同意。”此时的太子殿下高兴得几乎疯狂,眉飞色舞,顿时一口答应。

还不时地用眼睛向若采示意,意思叫她赶紧拜谢父皇、母后。

“叫父皇、母后,还早呢。”皇上看出了太子殿下的心思,笑眯眯地故意说,“容朕再考虑考虑!”

可是,看他那副神态,怕是心中早已经有谱了,还用再考虑吗?

若采来杏蕊阁已经十来天了,自从那次太子殿下大闹朝阳宫。

三日后,皇上颁下诏书,诏曰:“奉天承运,皇帝召曰:温玉采,全力挽救太子性命,与公主情同姐妹,性情温婉纯良,端庄贤淑,得朕之喜爱,故收为义女,赐号‘芳蕊’公主,入主杏蕊阁,大赦天下,普天同庆,钦此!”

名为杏蕊阁,此时却是雏菊遍满堂。

陶令篱边色,罗含宅里香。

虽已经是晚秋,菊花开得满阁尽是,有如陶渊明篱边舍下,阁里阁外竞相开放,姿态可人,异样粉艳,香气扑鼻。

瑟瑟秋风吹谢了百花,此时孤芳自赏的只有秋菊。正因其孤傲高洁,所以才深得陶渊明等名公雅士的喜爱。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落难公主倾世妃最新章节 | 落难公主倾世妃全文阅读 | 落难公主倾世妃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