第二百四十五章进兵外蒙
彼得罗夫见陈其昌的态度如此强硬,顿感这是一道坏菜。但他还是硬着头皮,将嘴里的话说了出来:“俄国政府做了的事不可能收回,没有一个国家能干涉俄国的外交。”
“我国政府不能接受你们的意见。外蒙是我国领土的一部份,一个地区没有中央政府的同意,说独立就是独立,这不论在哪一个国家都不允许的。贵国政府承认一个地方的叛乱者,不知贵国政府是不懂得国际法,还是有意为之。”
陈其昌边说,眼睛边盯着彼得罗夫,想从他的脸上找到答案。也许就在这一刹那间,陈其昌从彼得罗夫的表情上捕捉到了什么。见彼得罗夫没有马上表态,陈其昌继续往下说:“因此,我国必须统一外蒙古。如果我们能和平达成对外蒙古地位的谈判,这不仅对外蒙古有利,而且对俄国也有利。”
彼得罗夫也不肯示弱,毫不含糊地表达了俄国的立场,他说:“沙皇陛下不能宣布放弃废除与外蒙古的关系,否则他不但在与俄国有良好关系的国家中,甚至在俄国国内的在各族人民心中的地位将会发生动摇。”
接着,陈其昌步步紧逼地说了一大通,反对俄国干涉中国内政。彼得罗夫理屈词穷,最后他不得不说:“我本人无权决定这个问题,在得到沙皇陛下的指示之前,我不能同意。”
双方的谈判在开始就陷入僵局,这使的英法两国急上眉梢。
8月23日,这一天休会,英法两国连忙在两国间进行斡旋。英法两国中提出解决外蒙古问题的三条方案:“第一,外**立,但允许清国在外蒙古驻军;第二,外蒙古实行高度自治,但允许俄国驻军;第三,外蒙古军事、内政和外交自主,清国名义上有外蒙古的宗主国但与英国的自治领地的性质不同,都不许两国在外蒙古驻军。”
刘飞扬很清楚,一旦答应三条的任何一条,中国都将失去外蒙古。以现在的情况俄国面对德国和奥匈两国的巨大军事压力,未必真敢和中国开战,依靠谈判未必就不能完全收回外蒙古。而且就算俄国真的与中国开战的话,自己也有信心战而胜之。
8月26日晚8时,双方举行第三次会谈,这次刘飞扬亲自参加谈判。刘飞扬一开口就直入主题:“如果在9月份之前外蒙古问题谈判不能完成,其它地区问题得不到完全解决,我国将停止一切谈判,武力解决。”
面对刘飞扬咄咄逼人的气势,彼得罗夫只好以试探性的口气说:“我们代表团的意见是让外蒙古实行高度自治”
刘飞扬立即打断彼得罗夫的话,问道:“什么叫高度自治?”
“清国名义是外蒙古的宗主国,内政和外交权归外蒙古,实行自治,俄国可以驻军外蒙。”彼得罗夫小心翼翼地向刘飞扬解释说。
刘飞扬要得到的并不是一个高度自治的外蒙古,而是一个完全外蒙古。他不理彼得罗夫对外蒙古的提意,让陈其昌宣读中方提出了四个协定草案:一、外蒙古废除独立的声明;二、唐努乌梁海废除独立的声明;三、呼伦贝尔废除独立的声明;四、俄国发表声明不得干涉中国内政,不再绕过中国的中央政府,与地方政府直接打交道;五、俄国在一个月内撤出在三个区域的所有武装人员。
彼得罗夫看了这些草案后,不敢接受,当场就退还给陈其昌。不料,陈其昌的语气也很强硬,满脸怒容地对彼得罗夫说:“你最好把它们收下。”
对此,彼得罗夫仍然以尚未接到沙皇陛下的指示、本人无权决定为托辞,没有答应。
“你不能作主,那你来干什么?”刘飞扬一脸的不高兴。
鉴于彼得罗夫当晚的态度,刘飞扬意识到再僵持下去已毫无意义,但在临近结束的时候,他还忘不了说一句威胁的话:“既然如此,那么我们将什么也谈不成”
第二天,在俄国代表团驻地,彼得罗夫急得团团转。谈判在外蒙古问题上卡住了,刘飞扬一点也没有松口的迹象,这如何是好情急之中,彼得罗夫想俄国的两个盟友,他搬出了英法国驻公使,请他们向刘飞扬施压。希望他们能使中国能让步,使外蒙古得到完美的解决。
尽管英法两国提出要在中俄达成协议前发表意见,但实际上,英法同时又宣称:英法两国在京师的谈判中“不会以强力进行施压,而只是提一些意见,促外蒙古问题的和平解决。”这样,彼得罗夫的最后一线希望也落空了。
正当彼得罗夫处于山穷水尽的时候,圣彼得堡的电报到了京师。
8月29日,双方举行第四次会谈。由于刘飞扬的强硬态度,加之英法两国不愿干涉,俄国只好妥协。在同幕僚们长时间商谈后,俄国沙皇尼古拉二世向在京师的彼得罗夫发了电报。至此,外蒙古问题才有了突破。
尼古拉二世的电报说,外蒙古等问题系俄中两国关系的症结所在,为了俄**同利益与永久和平计,俄国政府愿在尊重民意的基础上接受中国政府的意见,同意废除与外蒙古等的外交关系。
为了保存俄国政府的面子,俄国人想出一招,彼得罗夫告诉刘飞扬,俄国的军队将立即撤出外蒙古等地,中国的军队可以进入这些地区。但外蒙古的独立与否必需采取投票的方式,在投票结束后,俄国将宣布废除与外蒙古的外交关系。
既然俄国在外蒙古问题上作了重大让步,刘飞扬也就同意俄国人的方案。到时候外蒙古在自己的控制下,投票的结果还不是自己说了算。
1907年9月1日,在中央方面的军事压力之下,以哲布尊丹巴为首的外蒙王公贵族失去了俄国这个靠山,被迫遣使多伦,表示愿意回归中华祖国。
折布尊丹巴,蒙古活佛,蒙古宗教民政最高的权力的掌握者。实际上大权从一开始独立,请来俄国人后就掌握在俄国顾问和俄国建立的“蒙古**党”手中。他沉于酒色,追求享乐,对国家,民族等概念全无原则,后刘飞扬曾派人去库仑准备和他会晤,却发现他身染性病,闭门不出,大权旁落,所有的事务一律交给俄国人员处理,上演塞北版的“此间乐,不思蜀”。
他表示“愿意回归中华祖国”,只不过是缓兵之计,因为此时他根本没有权力决定蒙古的未来,实际的意图是首鼠两端,想以此得利。因此,刘飞扬派第八军军长张怀仁到库仑与其谈判,经过艰苦努力达成的《改善蒙古未来地位六十三条》,(这个艰苦谈判的成果,给了外蒙相当优越的民族自治地位)却遭到外蒙“议会”的否决。
盛怒之下的刘飞扬在9月10日下令进兵漠北。
第二百四十五章进兵外蒙
第二百四十五章进兵外蒙,到网址