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
第十七章
丹河师范学院地处市区南郊,背山面水,地理条件优越;鸟语花香,四季常青,环境宜人,是一个学习的好地方。于志坚属于民师班,班上的同学全是民师,年龄参差不齐,相差还较大,有五十年代的,有六十年代的。于志坚在班上属年龄偏大的,只是没结婚,班上和他同龄的人都结婚了。他上学以后,家里就只有母亲一个人,并且年龄已经六十多岁了,经济上非常困难。赵雪为了儿子的读书,再一次付出了极大的代价。她除了种地以外,还养猪养羊。那时农村经常出现偷猪的。为了防止牲猪不被偷走,老人夜里睡在猎圈旁看着。于志坚想到母亲的劳累和艰辛,心里非常难受,课余时间每次回想起来就是一阵心酸,泪水止不住往外涌。那时刚改革开放,计划经济还占领着主导地位,还谈不上市场经济,没有打工、家教这类事情的出现,无法利用课余时间挣钱。学校离他们家一百多华里,一般星期六下午上完课他就骑自行车回家,看望母亲,帮母亲干事。曾秀丽仍在红河学校教书,于志坚星期天回去一般都要去看她,他们的爱情并没有因为于志坚地位的改变而感情淡化,主要是他们的爱情基础是牢固的。那时候民办教师每月还发少量的补助金,曾秀丽把自己的补助金还要给于志坚一部分,以弥补他经济上的不足。曾秀丽还经常去于志坚家看望未来的婆婆,并帮助未来的婆婆做点事。那时农村吃水都是在全村唯一的一口井里取水,他家在村北头,井却在村南头,一北一南相隔有四五百米一段距离。赵雪吃水都是有曾秀丽抽时间去井里取水,不管是烈日炎炎还是风雪交加,都照常不误。
一九八三年七月中旬,学校放了暑假。于志坚回到家里后,就跟母亲:
“妈,你可好好休息休息,这农活我来干,夜里防猪子被偷的事你也不用管了。”“你很长时间没下地干活了,这大热天的你受得了吗?你待在家里干点家务事就行了。”“妈,我是农民家庭出身,我永远都是农民的儿子。我什么苦没吃过,什么农活没干过,这次你一定要听我的。你想想,我一个年轻力壮的伙子待在家里,让一个六十多岁的母亲下地干活,良心何忍,别人又怎么看,上苍也不允许呀!”
于志坚不顾盛夏的炎热,和原来在生产队一样,上稻田里拔草,到棉花地里喷药,晚上睡在猪圈旁防牲猪被盗。这样,他心里才觉得好受。曾秀丽暑期学习结束后,听于志坚回来了,一天下午的傍晚,天气不热了,他来到了于志坚家里来见于志坚。一见面,曾秀丽笑着:“看来干得活不少哇,脸就晒黑了。”“是吗?这才是本来面目。”“这么,你那是本来面目,我现在就是虚假面目了。”“你现在就是你的本来面目,你一直就是这样,晒不黑。在我心目中,你永远是美的。”“是吗,别恭维我了,晒黑就晒黑呗,不能怕晒黑就不干活了。”他们俩着向村外走着,又朝着东河走去。盛夏的傍晚,尽管不再炎热了,地上还是热腾腾的。曾秀丽上穿一件短袖衬衫,下面穿着七分裤,白皙的肌肤把于志坚映衬地更加黝黑。曾秀丽:“志坚,你这一段时间真够辛苦的了,还有要做的我来帮你做,你休息休息。”“我妈她干不让我干,你又你干让我休息,我一个男子汉坐在屋里,让一个老年人或一个年轻女子去干,这算什么,这还算是男子汉。这么热的天,我怎么也不能让你去干,你爸妈知道了心痛坏了。”“你把我当成什么人啦,当成《红楼梦》里的林黛玉了,弱不禁风。我才不是那种人。”“秀丽,你真是好样的,我和我妈都很受感动。我以后一定要好好报答你。”“志坚。”曾秀丽边喊边去抱着于志坚。她眼睛湿润了,一言不发,一切都在不言中。接着,两个人亲吻起来。一阵亲吻之后,两人迎着晚风,在东河岸上走着聊着。谈到了史安生、朱红玉和史为军等这些年轻人。
于志坚上学后不久,史安生和朱红玉两人就结婚了。因为朱红玉的父亲是区里领导,结婚后,他们二人被调到镇上的一所学教书,离开了这个偏僻的农村学校。之后不久,史安生就被提拔为那所学的校长。这个几年前还是一个农民,现在已成为管理几十个老师、五六百名学生的学校长,变化之快,让于志坚惊叹不已。史为军在于志坚走后,紧接着也离开了学校,一个人跑到城里闯荡去了。于志坚想起他,不由得有点悲伤的感觉。于志坚跟曾秀丽:“秀丽,人那,要想活出点价值,都不是那么容易。就拿史为军来吧,这些年,从农村到部队,从部队到学校,又从学校到城里,为的就是能出人头地,活出个样来。还不知道他进城以后能闯荡出个什么样子。”“是啊,你不就是一个最好的例证。”……
就在这次暑期期间,一天夜里,村子里的狗汪汪乱叫,睡在猪圈旁的于志坚突然被惊醒。不一会,从不远处传来严厉地话语声,“放老实点儿。”于志坚起来认真看了看,好几个年轻男子带着一个被捆绑的人走出了村子。翌日,他听村子里人们秃刚娃昨晚被逮走了。接着,到处在谈论抓人的事。于志坚跟母亲:“妈,晚上这猪你不用看管了,估计以后没人敢偷了,好像国家在搞一场打击各种犯罪活动的斗争。秃刚娃也被抓走了。”“那太好了`,可少操一头心。”
到校后,他通过看报纸听广播搞清楚了,果然是国家发动的一场“严打”斗争。
学校就餐和于志坚读高中时大不一样,凭票就餐,吃好吃坏,吃多吃少根据自己的情况而定。人们一旦进入这样的学校后,学习上废寝忘食的不多。早自习或上下午最后一节课结束时,学生们都拿上碗筷向食堂跑去,争第一,排前列。于志坚也不争不抢,老是拖在后面。还有一个和他一起的是班上年龄最大可以也是全校年龄最大的,叫周来福,四十二岁。据年龄还有假,看上去有五十岁了。他已当了二十多年的民办教师,上有老,下有。为了解决自己的身份问题,不得不走这条路。他们二人谁也不嫌弃谁,都是吃最便宜的饭菜。一天,周来福问于志坚,:“于志坚,你怎么也这么艰苦?”于志坚:“这还算艰苦吗?在这里,是差点,和家里,我们吃得够好了,够幸福的了。”周来福:“于志坚,我们俩真是心心相映,你和我的想法是一样;可你年轻人能做到这一点真是不简单啊!我是迫不得已呀,家里父母都七十多了,还有四个孩子,就是老婆一个人干活,可想有多难呐。”“你真有毅力,是一个坚强的人啊!”于志坚感动地。“于志坚,不瞒你,我教书都二十多年了,不足二十岁就走上了讲台,一干就是这么多年,并且一直是拿工分。毫无疑问,毕业后还要继续任教,可以我把自己的一身都将献给教育事业。不过,我问心无愧无怨无悔,因为我干的事业是伟大的,我教的学生遍布全国,可以是桃李满天下。”“你干的事业伟大,你的人也伟大,很值得我们年轻人学习。”“伟大不上,我只是这样想的,任何人都要有所追求,有所奉献,活出点价值,这样人生才有意义,你呢?”“得好哇!周老师,真是心心相映,你也到我的心坎上了。”
在当时进入了这样的学校,就标志着进入了吃商品粮和公办教师的队伍,入学时凭录取通知书就将农业户口转为商品粮户口,也就意味着端上了铁饭碗。学习不像考学那么紧张,卖力了。学业负担不重,同学们除了学习,另外把一部分精力都花在穿着打扮上,开始了异性争夺战。班上男生多女生少,阴阳失去平衡,这就不得不使男生们要主动发起攻击。六十年代出生的,正是青春年华,情感丰富,**正浓。晚上,树林里,河岸边,经常可以看到一对对男女在依偎着散步。教室里总能看得出一些人的眉来眼去。课余时间,男男女女在一起主要议论的话题就在谈情爱上。有少数女生已把眼睛盯到了城里,每逢星期天就有车接送这样的女生,让其他同学们羡慕不已。这些对于志坚来讲已是过时的事情了,尽管没有结婚,也不再去想这些。于志坚有时也去散步,他经常约周来福一起。两人在一起时间长了,相互了解,就无话不谈。周来福跟于志坚谈他的家庭情况,谈他的人生经历。
六十年代初期,周来福就在本大队学校教书,当民办教师。他那时还很年轻,风华正茂,爱好音乐,能吹拉弹唱。这期间和本校一个年轻女教师相爱了,二人就有所来往。周来福喜欢拉二胡,他们二人就以《梁祝》的曲子为暗号约会。一天晚上,二人在周来福的房间被校领导一行三人抓了个正着。结果,被视为男女作风问题将周来福调到一个非常偏僻的山村学。这还算照顾,没开除教师队伍就不错了。他在那里一干就是十几年。学校只有两三个教师,几十个学生。还经常翻山越岭家访、接送学生等等。很少出山,出一次山很不容易。他就以二胡为伴,闲暇时间就拉起二胡。《梁祝》的曲子是他非拉不可的。到山村学校一年之后,就和一个山里姑娘结婚了,就是现在的老婆。粉碎四人邦后的一九七七年他又调回到本大队学校教书。这么多年,其间,几次下达民办教师转正指标都因那次事情与他无缘。最后,终于等到了这次机会。他感动地:“苍天有眼,决策英明。”
于志坚虽不再和其他年轻人那样,抓住在学校这大好机会谈情爱,找个女朋友,可文体活动他都积极参加。如相声《年轻的朋友来相会》、笛子独奏《红星照我去战斗》、男声独唱《北国之春》等都是他拿手好戏。体育活动方面,打球、赛跑他都行。他参加学校举行的学生运动会,一百米和二百米短跑均获得第一名,为班上争得了荣誉。元旦前夕,学校举行的庆元旦文艺汇演他踊跃报了名,并鼓励周来福也报了名。汇演这天晚上他和一个同学一起非常活跃的表演了相声《年轻的朋友来相会》。周来福也表演了他的拿手好戏二胡独奏曲《梁祝》。赢得了同学们地阵阵掌声。
于志坚到师范学院读书期间,使他对生活、对人生更加充满信心;也是他人生道路上的一个转折点。
于志强的老三在红河学校上学。由于家庭贫穷,穿着打扮不像样子,破破乱乱,被人瞧不起。人穷志短,经常受人欺负。这年的隆冬,在上体育课时,班上的学生们在道路上跑步,和老三并排的一个学生王虎碰到他啦,他就把老三狠狠地搡了一个跟头,正好跌在了路旁的深沟里。结果,把老三的胳膊摔断啦。母亲杨玉英找到学校校长解决,校长管不了,让她去找学生家里。她找到王虎的家里,王虎父亲:“一个巴掌拍不响,是你们孩子先惹的我们孩子,还找我们的事,我们不可能管的,赶紧走吧。”就这样,杨玉英只有忍气吞声。于志强又找到校长,校长才去找王虎的父母亲。见面后,王虎母亲:“咋啦,跑来一次又一次,还想让我们拿钱,想得倒好,没门儿。”校长和他们理论一番,也没个结果。他们还是不清不白的拖着不管。这些年被五六个孩子拖累得没有脾气的于志强也无可奈何。自己虽五六个孩子都还,王家户人多势众,他和杨玉英商量先想办法借钱给孩子治疗,不能再耽搁了。
元旦放假,从学校回来的于志坚听这个事情后,就去了医院。见到哥嫂和老三后,详细的询问了事情的经过以及解决的情况。他弄清楚后非常气愤。回忆起了他当年在村子里上学时,也是经常被这个村庄的娃子们欺负。一次,在放学回家的路上,他们三个人打他一个人。也不为什么,就是他们什么你就得听,显示他们的历害和威风。于志坚从就性格刚毅,不轻易听他们的,他们就打。这三个人他们村子里人们称他们一个叫胎儿里坏,一个叫坏里胎儿,一个叫坏到底。于志坚寡不敌众,哭着回去了。他父亲问清情况后,火冒三丈。这个曾经走南闯北的人什么也不怕,翌日,就找到了学校,把情况和老师一,就到教室里将这三个坏蛋揪了出来,狠狠地把他们训了一顿,然后要把他们拽到公社去找特派员。这三个家伙害怕了,连连求饶,向于志坚父亲和老师保证,以后再也不干坏事了。想到这里,于志坚:“哥,这事情不能就这样不了了之,你们穷得钱拿不出来,操心的不得了,他们不闻不问,逍遥法外。不行就上法院告他们去。”于志强:“他们王家户人多势众,恐怕惹出大麻烦哪?”“他们不就是仗势欺人吗?我们按法律程序来办,又不是跟他们打架去,放大胆一点,有理走遍天下。我帮你写诉状,你就去镇上法庭告他们。”
环境确实能改变人。曾经参过军,当过大队民兵连长的于志强在孩子们的拖累下,近二十年如一日就是家里地里,地里家里,人就变憨啦,变懦弱了,与以往完全不一样了。在于志坚的支持下,于志强一纸诉状递到法庭,在不到一周时间,使王虎的父亲坐上了被告席。在非常浅显易懂的道理面前,王虎的父亲不得不承担最起码的医疗费用。
通过这件事情,于志坚又一次感受到哥嫂这些年太不容易啦。