大秦女帝的三宫六院 第82章

作者 : 骆千寻

王泰同显然精于计算,对于各行各业走向去势简直信手拈来。

紫月抬头,看了他一眼,便明白为何他如此文章却落得第四名。王泰同看宋原晋的眼神虽是偷偷模模,但其眼神所示之意简直令人发指!看来宋原晋还是起了爱才之心,不然以其龌龊的心思,便是落榜也不为过。不过传胪还是太便宜他了,看他张狂言行,莫非……

“王四海是你什么人?”紫月冷冷问道。

王泰同一怔,心虚地瞄了宋原晋一眼,又挺胸道:“正是家伯。”

紫月暗道一声巧合,当下有了算计,面露不悦道:“你适才可是妄议科榜?”

王泰同见女帝变脸,心中大惊,急道:“草民不敢。”

“谅你也不敢!”王泰同刚想松气,却被紫月下一句话吓白了面色,“莫非你妄议科榜乃是出自王四海的授意?”

“绝无此事!”他声音被逼得有些尖锐。

紫月冷笑道:“天下科考失意者岂止你一人,怎么就你敢在朕眼皮子底下猖獗?”

猖獗此词如棒喝般打得他一阵眼晕,瞥见平日考生与他交好或受起恩惠的考生此时都噤若寒蝉,低头缩脑,他把心一横,“草民不敢!但是科考乃天下学子视若神圣之事,还请皇上亲躬,以免寒了天下学子之心!”

“正因科考乃天下学子视若神圣之事,朕才交由皇夫处理。科考是为选拔天下人才而设,朕若为了一己私名,无论长短,事事亲为,才真正是寒天下学子之心!”紫月歇了口气,正色道,“同理而证,今日能入此殿的皆是我大秦明日栋梁,朕决不辜负任何才德兼备的有用之臣,却也不会放任信口开河的狂妄之徒!”

宋原晋躬身道:“吾皇圣明!”

众人正是憧憬未来,惶惶难安之际,此刻紫月一席话如一块磐石将他们的心稳了下来,一声“吾皇圣明”发自肺腑。

王泰同面如死灰,垂头不语。

紫月趁机与宋原晋交换了一个眼神,见他微微点头,便放心负手离去。

一甲三人见皇帝走远,只好与二甲三甲混在一处,跟在宋原晋身后朝文清殿走去。

文清殿不但是天罡宫中的一处宫殿……更是天下学子兢兢业业,梦寐以求的圣地。

因此虽然只是走个过场,众人依旧兴奋难抑。

宋原晋将每个学子殿试策问时的对答一一轻点,虽所言甚少,其犀利见解却令他们大为汗颜,连身为状元的成书怀,曾在墨莲社大放阙词的榜眼常恒,内心暗自不服的王泰同都有种自愧不如的挫败。他们本在心中暗诽过女帝的才华,毕竟养在深宫,又无作品传世,现在却不得不佩服她用人之明。

宋原晋说得再少,一个个轮过去,也耗了近一个时辰。

正当众人或兴奋或惶恐地步出殿外时,恭候已久的石平却宣读了一道圣旨,将他们汹涌的热血一气冷却下来。

“奉天承运,皇帝诏曰:王泰同形态轻狂,言语莽撞,殿前失仪,有负圣恩。念其年少无知,革其传胪功名,收押待审!”

乾坤殿内,落子声脆脆荡荡,香炉烟飘飘渺渺。

紫月的诗词虽然难以出手,棋却下得不错,宋原晋下到第十二子时,明显比第一子慢许多。

自得地啜了口茶,她趁宋原晋低头思考之际,坦率地打量这张绝世容颜,看着看着脑海中突然浮现小时读到的‘远而望之,皎若太阳升朝霞;迫而察之,灼若芙蕖出渌波’之句。当时还笑徐太妃、常太妃都是百里挑一的美人,却也当不得如此赞美,世上怎么可能有如斯人,恐怕是曹植言过其实。后遇到高君卓,雅则雅矣,却少了朝霞的灿烂。如今见了他,才知道此句竟是专为他而写。世上果然有这样的容貌,即使看过千遍万遍,到第一千零一遍一万零一遍时,还是会忍不住赞叹。

白子轻落,宋原晋抬头迎上她的目光。

她毫不掩饰地一笑:“看到皇夫的时候,朕真希望是在照镜子。”

宋原晋伸向棋盒的手顿了下,他的容貌虽然天下皆闻而广议,但知他个性之人都不敢当面谈论。偏偏这次议论之人是当今皇上,而他居然不感到不悦,甚至……暗暗欣喜。

紫月见他不语,不禁有些尴尬。毕竟男女有别,身为男子,尤其骄傲如宋原晋,大约不喜此类赞美,赶忙岔开话题道:“你猜第一个来的会是谁?”

王泰同虽是个名不见经传的角色,但他背后的势力不容小觑。一石投下,必然水浪千层,却不知道谁的性子最急。

宋原晋缓缓道:“恐怕是个意想不到之人。”

谁是意想不到,谁又是意想之中?紫月苦笑道:“看来是朕问了个怪问题。”

她的话音刚落,便听石平道:“户部尚书孙化吉大人求见。”

她怔了下,喃喃道:“果然意想不到,宣。”

孙化吉进来的时候眼睛笑眯成一条缝,连喊万岁的声音都比平常高亢几分。

紫月好笑道:“怎么?孙夫人同意你纳小了?”

孙化吉咧开的嘴巴立刻拉成一条扁担,眼睛可怜巴巴地看着她,“臣连上茅房都得用跑的,哪里还能想这个?”

“这也不难,朕赐你一只马桶随身携带便是。”

孙化吉讪笑道:“臣俗人一个,怕污了别人的眼鼻。”

这话只会越说越不雅,紫月浅笑着带开话题道:“这几日与北夷使者谈得如何?”

“大体达成一致,惟独在边界布兵上还有分歧。”

“他们待怎样?”

“他们希望双方兵力相同。”就是北夷若留一万人,大秦就不能派两万。但是同等兵力下,大秦自开国以来便从未赢过,北夷士兵在蛮力与地形上,实是胜出良多。

紫月沉吟了下,“同意无妨。”

孙化吉面上惊现异色。

紫月心中却是别有打算,普通士兵一对一打不过北夷,但帝轻骑不同,除了争风骑,他们以一挡三不在话下,一味将他们滞留于京是大材小用了。

从和亲,到打仗,到议和,与北夷的紧张关系总算缓和,她舒出口气,“春税快到了,你将议和之事交于秦卿,先将户部充盈为上。”

孙化吉喜形于色道:“臣正是为此事而来。”双眼放射的,分明是提到钱时才会有光芒。

紫月看了眼宋原晋,见对方也流露些许笑意,心中立刻透亮,“孙卿又在动什么脑筋啊?”

“皇上圣明,布了一个好局。臣驽钝,愿忝为棋子,杀对方一个片甲不留。”

她笑道:“你可听到了,孙大人要做棋子杀你个片甲不留。”

孙化吉连连摆手道:“臣不敢。”天底下除了皇上敢对宋原晋说一个杀字,其他人连想都得把脑袋藏起来想。

宋原晋右手一抬,白子轻落,黑子被拿起一片,闻言头也不抬地笑道:“皇上若再分心,恐怕真的只能让孙大人上棋盘了。”

紫月轻应了一声,倒真的全神应付棋局。

孙化吉眼珠子一转,似是想到了什么,撇撇嘴角,脸上流露几分懊丧。

紫月全神贯注棋盘,宋原晋悠然落子,一时无语。

半晌后,如意蹑手蹑脚将茶重新换过,宋原晋轻啜一口,见孙化吉身躯微弯,额头细汗密布,讶异道:“孙大人可是不舒服?”

孙化吉松了口气,忙装模作样地擦拭了番额头上的汗水道:“臣这几日忙昏了头,行事有失分寸,正在反思不已。”

紫月心中暗赞一声,果然是孙狐狸,一点就通。表面上却诧异道:“朕下得忘我,竟冷落了孙卿。不过也难怪朕,向来喋喋不休的嘴巴好象上了封条似的,该不是又在算计哪家的财帛了吧?”

孙化吉赔笑道:“臣就这么一颗脑袋,哪里算计得过来。”

紫月别有深意地看了他一眼,“适才你说愿意做朕的棋子……想怎么个做法?”

“自然是听皇上的吩咐,臣只管顶着张脸面,勤快两条腿就是了。”

“那朕要你来何用?”她故意板下脸道,“还不如找个模样好看的,拿出去也有面子。”

孙化吉苦着脸道:“看相的说臣这样的是福相。”

紫月想忍,却终究没忍住笑出声道:“也罢,你去见见王四海,看你这张福相能值多少。”

孙化吉急忙道:“遵旨。”

“顺便看下王越身子好了没?”她眼中精光一闪,又轻声道,“若好了,便告诉他,皇宫里有个位置……朕一直给他空着。”

孙化吉脑袋如遭雷击,虽然这阵子隐隐感到女帝与往日已有所不同,但这种感觉从未如此清晰的被剖析呈现出来。那个曾因选秀而羞红脸蛋气愤难耐的少女皇帝,终是一去不复返了。

如今的她,褪去了曾经高高在上的骄傲,举手投足皆是谈笑自若,却显得高深莫测,难以揣度。先皇没有看错人,她的确是君王之选,越是艰难的环境越能磨砺她的性子,激起潜伏的求胜**。

只是这一切来得太措手不及,变幻好似只在毫无预警的朝夕……他突然想起北夷议和急报那一夜的血,暗红色喷在青砖上,化成一朵又一朵娇艳的朱花。

御医说是怒极攻心,可北夷议和是喜事,皇上明明也同意的。他将那夜的情形又回忆了遍……是因为陌流星么?不是,是斐铭!

看来朝中那些有心之人,想借陌流星讨好斐铭,借斐铭讨好女帝的手段并没有用错。斐铭在朝中结交泛泛,惟独陌流星可当至交二字。只是二人真是交情至此,斐铭何以又扯上私纵北夷太子之罪名?

他素来自诩精明玲珑,却也百思不得其解。

“孙卿?”紫月见喊了两声都没反应,不得不提高了声调。

孙化吉思绪一收,“臣在。”

紫月看他眼下黑影沉沉,以为疲劳过度,倒是有些过意不去,“你……唉,先回府梳洗休息一番。王四海,朕另派人召他进京。”

“谢皇上体恤,臣告退。”孙化吉连日操劳本已疲惫不堪,又提心吊胆地站了一会,此刻真是四肢无力,闻言也顾不得多作推月兑,立刻垂手后退。转身的刹那,他不经意抬眼,见地上两个影子被拉得很长,宋原晋的头正好碰在紫月额头上,好似相依相偎,心中不觉一惊。若紫月对斐铭抱得真是他所猜想的心思,那宋原晋……

思忖间,他已跨过门槛。

一盘棋只有黑白两色,多一人,便只能旁观。只是……谁是那个旁观者?

摇头叹笑,无论怎么样,只要与户部无关,与国库无关,即与他无关,他何必操这个闲心,还是先想想回家怎么面对那个冷落了近两个月,已经在户部门口发了好几飙的孙夫人是要紧。

两人边下边等,下到第三盘,却仍没有人求见。

紫月看着西下的日头,笑道:“这年头,人都跟猴精似的。”

宋原晋淡笑道:“只是辛苦孙大人了。”

紫月偏头一想,便明白他的意思。

王泰同是被圣旨打入大牢的,所谓上意难测,这个节骨眼上,谁也不愿做斥候。难得蹦出个孙化吉做‘出头鸟’,有心人自然会舍难求易,去孙府探消息。

她摇摇头,“到朕跟前,顶多被斥责两句罢了,落在孙狐狸手里……恐怕荷包不空走不出门。”

“只是斥责两句?”

“不然呢?”她叹气,“王四海既然能成为大秦首富,他朝中的人脉恐怕比看得到想得到的都多。杀了、贬了?那还有谁给朕当差?”

宋原晋不料她看得如此透彻,本来想说的劝解之词反倒多余,“他在民间的口碑不错,信誉也很好。”

“朕也不想动他。”紫月喃喃道,将茶慢慢饮尽,起身走到夕阳下,“随朕徒步走走?”

宋原晋含笑点头。

两人兴致勃勃出门,紫月见车辇跟得太近,又挥手撵出几丈才肯歇。

自天罡宫去承德宫,路程不近,两人边走边说,竟也不远。

“范拙一走,吏部倒成了软肋。”她没心思说什么风花雪月,又转到朝事上来,“孙化吉是很好,可惜再好也只这么一个,填了一处,就空了另一处。而且……”她顿了顿,“他故意将心思放在王家上,也是向朕暗示无意吏部。”上次只那么一提,他今日就来了这么一出,呵,孙化吉啊孙狐狸。

宋原晋整个人沐在落日红辉下,清冷的眸子被氤氲一层暖意,浅笑道:“皇上不也还了一击么?”把一个忙得焦头烂额的当朝大员不尴不尬地晾在一边半天。

“那自然!谁让他算计来算计去算计到朕心思上,朕也不能显得太好欺负不是?”

“谁说皇上好欺负。”他似叹非叹。

紫月停下脚步,似笑非笑,“皇夫话里颇为不甘哪?”

宋原晋侧头,顽皮地眨了眨眼。

她心脏一窒,假咳一阵,满脸通红地转过头去。

一长一矮两个影子一前一后一起慢慢移动着。

一路走去,竟未遇到半个人影。

“咳,”紫月又以一个假咳打破沉寂,“……皇夫心目中可有吏部尚书适选?”

“皇上觉得沈林如何?”

紫月不自觉地皱了眉,“是个人才,不过当执掌吏部……资历不足。”她顿了顿,又道,“不过刑部却也不适合他,秦卿年事已高,朕想再过几日,调他去礼部。”她侃侃而谈,毫不避忌,却没注意到宋原晋眼中一闪而过的温柔。

“皇上可介意父子各掌一部?”

紫月楞了楞,“你是指沈儒良?”

宋原晋含笑不语。

紫月思忖半天,捋掌道:“朕怎么忘了他!”沈儒良虽然辞官引退,但年纪却比秦焕之更轻。论资历论能力,也比孙化吉更为合适,“只怕他不愿意。”

宋原晋缓缓道:“皇上准备何时接沈郎伴回宫?”

沈雁鸣?她蹙眉。

前前后后派去查访的人不少,可他就好象断了线的风筝,杳无半点音讯。人是她带丢的,如何向沈家交代,却是个难题。

“再过几日吧。”她脑中似有什么一闪而过,走了几步,脚突然顿住,“沈儒良因何辞官?”

“众说纷纭。”

无论哪种都不是看淡名利。

紫月冷笑,不然他就不会将儿子送进宫里邀宠了,前户部尚书之子完全是可以逃过选秀的。

“是孙化吉、范拙还是连非语?”她直截了当地问道。

宋原晋摇头,“非一言可尽。”

紫月揉了揉太阳穴,“让朕再想想。”

若沈儒良还朝,加上沈林,沈家在朝中的势力可直逼连非语了。

边说边走,承德宫的宫墙赫然印入眼帘。

迎面一对璧人一坐一走,悠然行来。

紫月脸上露出喜色,加快脚步迎了上去,“皇姐?”

瑶涓的气色比上次见时要红润许多,尚融安也是满面春风得意,好象手里推的不是轮椅,而是万两黄金。

“看来皇姐的心结已解。”紫月朝她抛了个彼此才懂的眼色。

瑶涓微微一笑,坐在轮椅上与罗郡王双双行礼。

“你看他们可像在拜堂?”紫月故意‘小声’问宋原晋道。

宋原晋嘴角微扬,道:“只要彼此开心,多拜几次也无妨。”

瑶涓见尚融安站在一旁,红着脸不敢回嘴,忍不住回道:“那你们又拜了几次?”

紫月脸色顿时有些不自然,强回道:“我们怎么一样。”

瑶涓思及斐铭,暗悔挑错话头。

尚融安却不明这层,还以为妻子被堵得说不出话来,立刻助阵道:“怎么不一样?”虽然是助阵,语气到底不敢上扬,听着反倒像是在求教。

紫月偷瞄宋原晋一眼,见后者神色平常,暗松一口气道:“册封大殿姐夫不也参加了么?难道你见到我们拜堂了?”

尚融安被话堵住,他当时只看金册金碟金印……

“都老夫老妻了,还说什么拜不拜堂。”瑶涓轻轻将话题带过,“我与融安商议过了,明日返回频州,今天是特地过来辞行的。”

“这么急?”紫月顿感不舍。

如今自己身边的血脉亲人,只有这个从小疏离的皇姐了。

尚融安不安地看向瑶涓,后者轻轻拍了拍他的手背道:“罗老郡王已催了多次,我们是该回去了。”

这个罗老郡王倒是棘手,紫月已非当初那个拿着圣旨当一切的皇帝,三大郡王各个权重一方,若是处理不好,恐怕会危及社稷。

但不论瑶涓是否与她交好,都是帝氏血脉,那坎坷的前半生她来不及阻止,又怎么能眼睁睁看她后半生继续受煎熬。

宋原晋道:“我父亲与罗老郡王有些交情,不如请他出马。”

瑶涓对这个公公的心性最是清楚,若紫月拿圣旨压他,虽然不至于公然抗旨,但心里的积怨只会越来越多。

宋老相爷和罗老郡王的交情她也曾听说,若能得宋原晋出马,自是最好不过,因此朝宋原晋感激颔首。

“也好!”紫月想了想,“万一说不动,你们便挨到盛夏,朕去你们那里避暑,给你们撑腰。”

瑶涓见紫月不到双十年华,说出的话却十分老成,不禁又是好笑又是怜惜,“最坏不过在京城置个公主府,也没什么好担心的。”

紫月心想也是,心情复又开朗道:“到时候朕封罗郡王一个刑部司狱做做,也好领一份俸禄养家。”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大秦女帝的三宫六院最新章节 | 大秦女帝的三宫六院全文阅读 | 大秦女帝的三宫六院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