国势 第二卷 宦海风--第三卷 辛亥狂飙 【第090章】 故露破绽

作者 : 月影梧桐

就像所有阴谋都有暴露的那一天一样,军事上所有的偷袭也有被发现的那一天。12月23日,姜桂题派出去的王家乐向他汇报了侦查情况:

“大人,据卑职侦查,不仅建平、宁城,甚至建昌、朝阳都已落入革命军之手。”王家乐告诉目瞪口呆的姜桂题,“宁城守军我亲眼所见,其余消息是派人四下打听而来。”

“没想到秦时竹动作这么猛!”姜桂题倒吸了一口凉气,“革命军从何处进军?宁城现有革命军多少?其余各地又有多少?革命军统帅是谁?”

面对连珠炮的问题,王家乐丝毫没有含糊:“革命军是从义州出发进入热河境内的。宁城守军不超过1000,其余各地兵力不等,大约以建昌为最多,有3000人马,其余大约在1000到2000之间,据卑职估计,总人数应该不超过8000,统帅是蓝天蔚,副帅是夏海强。”

姜桂题拍拍他的肩膀,心想不愧是我的心月复爱将,这么快就把消息探明了,接着问,“那现在革命军在干什么?各处兵力可有明确动向?”

“这个,卑职不详,革命军似乎到了宁城就停下来了,各处兵力忙着招兵、征粮、收税,好像没什么明确动向。不然,兵力也不会如此分散,东一堆西一撮的。”分兵占地乃兵家大忌,蓝天蔚连这点也不懂?”姜桂题乐了,“宁城防守情况如何?”

“以卑职的眼光,实在是稀稀拉拉,丝毫不严密,我带着几个弟兄轻而易举地混了进去,城里还是老样子。唯一不同的是街上多了些革命军。”

“你怎么知道他们是革命

“简单,革命军都剪了辫子,卑职正是根据这一点才估计出革命军的兵力多少的。”王家乐得意地说,“甚至还有几个把我们一把拉住要我们参军。被我拒绝了。”

“你怎么能拒绝呢?留在那里做个内应岂非更好?”姜桂题连连跺脚。

“卑职想大人等着回话。一时也没想到这一层。再者……”王家乐压低了声音。“再者参加革命军是要剪辫的,卑职担心……担心日后朝廷怪罪……”

“唉,这么好的机会!”姜桂题有些惋惜,转念一想,反正情况也探地差不多了,总算收获不小。

突然间,收到袁世凯的询问电报:“各地情况如何?查明革命军的动向和虚实否?”刚想作答。又来一封,“查建昌敌军向平泉挺进,几乎全为骑兵,人数不下2000……”这是承德清军通报的动向。

“怎么回事?”姜桂题有些发蒙,“蓝天蔚行动了。派骑兵干什么?想靠骑兵攻城吗?”

“卑职不知!”王家乐也是丈二和尚模不着头脑,“革命军难道还要再分兵掠地?”

“哈哈,既然敌人如此贪功冒进,我一定要给他们点颜色看看。”姜桂题踌躇满志地走到地图边,对王家乐说,“从现有地情况来看,革命军沿义州、朝阳、建平、建昌、平泉一线摆出了一字长蛇阵。绵延近500里。对此,你有何解?”

“兵法云。一字长蛇阵,击首则尾应,击尾则首应,击中则首尾皆应,故应分兵出击,同时击首、中、尾三段,方能破解。”

“那是在校场上摆阵用地破法。”姜桂题笑了,“小校场处,地方狭隘,兵力有限,故能腾转挪移,因此需三段进军。现在形势,敌军绵延五百里,安能如此方便地首尾呼应?”

“大人的意思是我们不要分兵,直接破一路就可以了?”听了姜桂题的话,王家乐感到有些脸上发烧。

“也不是随便哪一路都可以的,击中为上上之策。”姜桂题得意地说,“现今之计,击首则敌后退至中路,击尾则前移中路,只有第一击直接指向中路,才是正确的破解之道,那样一来,首尾便被我军分割开来,必将不战自乱。”

“大人高明,遥遥500里,倘若我们直插中路,一旦革命军粮草断绝,惟有死路一条。”王家乐不失时机地拍马屁,“卑职敢问大人,中路向何处进军比较妥当?”

“这里!”姜桂题在地图上点了点,顺着他的手看过去,王家乐看见“建平”字样。“此处正好在其中间,因此我们就要在那里下功夫。”

“大人打算分兵进击,两路合围?”

“不然,先取宁城。”

“宁城?”王家乐愣了一下,“这样会不会打草惊蛇?”

“宁城为去建平必经之路,虽然可以绕道,但其余地形崎岖,交通不便,延误时日只怕更加不妥。”姜桂题胸有成竹,“自古都言兵贵神速,倘若我们以迅雷不及掩耳之势拿下宁城,蓝天蔚纵然发觉,也回天无力。你想,绵延数百里,纵然发觉不对劲,也来不及做出适当调整了。”

“大人高见,我倒真想看看蓝天蔚乱成一团的窘相!”

蓝天蔚真有那么蠢吗?是!也不是!蓝天蔚处处分兵地情报是准确的,排成了一字长蛇阵的情报也是准确的,但不正确的是兵力总数。北路军进军时,总共有近25000人马,即使是分兵,每处地兵力也远较姜桂题想像的来的雄厚,示弱于敌的目的在于迷惑。

李春福所部确实在向平泉进军,但那不是真打,是佯攻,目的在于威吓承德守军不要轻易出动,是牵制和吸引。

这其实都是蓝天蔚布的局,没错,王家乐确实询问了老百姓,但那些老百姓所知道地情况其实是蓝天蔚有意散布出去地,而且说的模模糊糊,有那么点意思又不太真切;拉王家乐参军也是确有其事,但其实负责招兵地一看就知道他们是行伍出身,眼睛又贼头贼脑地到处乱看,问他话时也是滴水不漏,王家乐自以为很聪明,很圆满,其实都是马脚。试想,一个普通的农民,看见了大兵,躲都来不及,还会大大方方地迎上去?就是答话也肯定是慌慌张张、断断续续,象他这种能说成如此流利的,肯定有来头。在接到报告后,蓝天蔚和夏海强已秘密布置眼线盯着他们,他们的一举一动,都在革命军的眼里,直到他们最后骑马离去。

“果然不出所料,是清军派来的奸细。”夏海强得意地说,“咱们这出戏唱得算逼真了吧?”

“姜桂题不是笨蛋,活了这么一大把年纪,又历经甲午之役,经验丰富,不**破绽给他看看,他是不会上钩的。”

“你说他能完全相信吗?这家伙毕竟是员老将。”想到姜桂题20年前就是掌兵军官,夏海强不敢托大。

“这就是我这样提供情报的意义了,敌人全部获得假情报,一不可能,二无必要,全部让他们得到真情报,我们就处于劣势。一定要真中带假,假中有真,似真七分假,是假又有三分真。”蓝天蔚笑着说,“我们的侦察人员也该回来了吧?”

“快了,你说他上钩,他会选择哪里突破?”

“要是你是姜桂题,你会选择哪里下手?”蓝天蔚没有正面回答夏海强的问话。

“我……”夏海强仔细看了看地图,又好好想了想,“我会选择打宁城,虽然此地可以绕过,但其余路径都不好走,还是从大道上来比较省力和省事!”

“不错,我也这么想的,而且我敢断定,姜桂题也是这么想的。”

“那我们怎么办?守城肯定是下策。”

“埋伏!”蓝天蔚说出了两个字。

“埋伏?”夏海强一愣,“埋伏在哪?怎样才能不被他发觉?”

“在宁城以北25里处有两座山,左曰草成山,右曰申曲山,山上丛林密布,郁郁葱葱,中间夹着官道,是宁城北边门户,两边狭口处最宽只有不到100步,我看可以在那里设伏。”蓝天蔚建议和夏海强一起去勘察过地形。

在热河境内发现革命军的消息大大震惊了清廷,为了巩固热河防卫,匆匆任命赋闲在家的锡良为热河都统,全权统揽。这个任命是处于多方考虑的,一个锡良是蒙古族,容易和热河境内的蒙古王公取得和谐,方便防守;第二锡良当年曾任东三省总督,与秦时竹多有过节,不必担心他有异常情况;第三就是承德是行宫重地,当年咸丰曾在承德避暑山庄躲避英法联军,清廷还有在那里躲避革命军的幻想,倘若承德有失,打击是很沉重的,而锡良绝非昏庸之辈,挑他担当此任,连袁世凯都认为很恰当。

“大人,姜大人发来电报:已初步探明敌之虚实,准备出击,先取宁城后取建平,意图拦腰截断革命军,使其首尾不得相顾。”一个参谋把消息告诉袁世凯。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国势最新章节 | 国势全文阅读 | 国势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