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三十五)
一路上,杨柳心潮难平,思绪万千。
自己和大弟迁回老家,会不会给父母带来麻烦?
回老家,能事事如意,一帆风顺么?
泼出的水,收不回来了。既回老家,就要争口气,别给相亲留下话柄……。
真是不可思议呀!肖凡原是自己的老师、偶像,鬼使神差,如今却成了自己的情人……。
想起肖凡在自己家里所遇到的那一幕,现在还心惊肉跳。嚼舌口水淹死人呀!
所幸,总算挣月兑了大金牙的魔掌。自己担心的是:肖凡纳闷痴情,和自己结婚能如愿么?会不会毁了他的前程呢?
想到这里,她感到惆怅而迷惘。
时近秋天,仍然热燥。杨柳走十里八里,就要在树荫下休息片刻。
中午时分,杨柳到了与B县界碑处(一方石碑上刻着“B县界”字样)。至此,才走了近一半的里程。
杨柳在水渠边洗洗脸,就着咸菜吃两个馒头,算是午餐。
此时,周边响起了社员收工的钟声。牧童在牛背上悠然自得地唱着民歌回村:“共,产主义是天堂,人民公社是桥梁。顺着桥梁朝前走,吃的用的全都有……”
党的恩泽,杨柳在学校确是享受到了。可是,谁能想到,今天却成了天涯沦落人呢?杨柳不禁心里又涌起一阵酸楚。
在“遍地英雄下炊烟”的时分,赶到了B县人民医院家属院。大伯正好下班。是一位满头银发、慈眉善目的老人。
大伯见侄女愁眉不展,背着行李回老家来,感到意外,温和而关切地问:“杨柳,家里出什么事啦?”
杨柳伤心地诉说了高考受人陷害、近期家里发生的事、以及回老家的打算。
大伯皱着眉头埋怨说:“当初,你大就不该到那定居。离乡人,无亲无故,怎不受人欺负呢?”又叹口气说:“过去的事,无可挽回啦。既然你和大弟的户口迁回来了,就在老家和乡亲一起参加劳动。将来总会有出路的。”
杨柳自信地说:“我听说甘草和百药,我呢,一定会跟乡亲和睦相处,衔悲茹恨,憋足一股劲儿,干出个样子来。”
大伯小了,鼓励说:“好!杨门女将嘛!”
大哥大嫂热情接待杨柳,希望她振作精神,埋头苦干,待机谋求出路。
(三十四)
老家大队干部非常热情,就把杨柳安排在大队部所在地柳林生产队。生产队腾出一间放杂物的小屋让杨柳临时住下,并配发了购粮本。
杨柳立即发了两封信,一封是给A县高中班主任王老师,述说受人陷害的情况,并拜托他给上高一的弟弟转学;另一封是给首驿中学高老师夫妇,告诉安置的情况。
土坯围个槽,里面塞上麦草,就是杨柳的“床”了。如果称之“窝铺”,倒挺恰切的。
夜晚,杨柳睡在“窝铺”里,倍感寂寞和凄凉。她扪心自问:从一百多里的A县回老家来,一个人在这不足10平米的小屋里生活,究竟图个啥?图自己和弟弟将来有个出路?图待机和肖凡结婚?二者兼而有之。比较而言,后者还占主要成分。她告诫自己:古人尚能“卧薪尝胆”,以图大业,自己就不能委身“窝铺”,以待转机吗?她决心尽快适应新的生活,经得起吃苦受累的磨炼。
杨柳从小就干过活,寒暑假也都参加劳动,对一般的农活,应对自如。
杨柳性格温顺、随和,对人有一种亲和力。所以,很快就跟妇女们融洽起来。老年妇女叫她柳女儿,年轻的妇女和姑娘们,亲切地叫她柳妹和柳姐。几位要好的姑娘,常去约她一块儿下地干活。有个叫叶叶的小姑娘,怕她个人孤单,主动要夜晚跟她作伴。
老家的生活要比A县苦,常年吃红薯、豆类和高粱。
杨柳早饭蒸红薯,或用红薯叶和豆面或高粱面贴锅巴,锅心里炖碗开水。午饭一般吃豆面条。晚饭是煮红薯干儿。至于助餐的菜,要有,也是生萝卜钉子。十天半月也难尝到荤腥。这对杨柳来说,算不了什么,她很快就适应了。
让杨柳头疼的是推磨。这里的牲畜严重不足。推磨是家家户户的一项经常性的活儿。而杨柳天生不能推磨。推两圈,天旋地转,再推两圈就恶心呕吐。因此,要推磨时,姑娘们都来帮忙。杨柳就买些糖果招待。
物质生活虽然苦,精神却得到解放,心情愉快。遂填卜算子《无题》云:
“杂粮充饥肠,窝铺入梦乡。拉犁拉耙又推磨,劳苦心舒畅。鸟儿出樊笼,长空任翱翔。我劝天公降慈悲,成全双鸳鸯。”