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消失的光年 中考

作者 : 活着活着就老了

初夏时节,终于迎来了一年一度的中考。这个日子,也许对一般人来说,是和平日的每天都没区别的最平常的一天,但对于每一个参加中考的考生和考生的家长来说,却是至关重要的一天。

吃早饭的时候,郭素英特意给张云霞煮了两个鸡蛋买了一根火腿,强迫因紧张而缺乏食欲的张云霞吃下去,为的是讨个好彩头,希望张云霞门门考试都能得一百分。

全县的几个中考考场分别设在县里的几所高中,红山乡中的考场设在县三中,离家十二里路。

一行人早早的骑着自行车赶到县三中,然后赶紧找考场熟悉地形。

县三中位于邻镇的集市边上,当天正赶上镇里赶集的日子,一早上集市还不算热闹,因为时间太早,买东西的人还不太多,只有各个小商小贩忙碌着在自己固定的摊位上展开自己的货架。

穿过集市,便到了县三中的门口,很简陋的大门,走进去甬路两边有树木和花草见缝插针的栽种着,树木花草后是一排排的平房,据说是学生宿舍。正对大门第一排平房门口的牌子上写着教导处或校长办公室或各个科目教研组的名字,后面一排排的便是各个班级的教室了。

刘爱玲把张云霞领到在这所中学上高中的表姐的宿舍。

张云霞充满新奇的跟着刘爱玲穿过一个月亮门,进入一间女生宿舍,看那宿舍的门口木牌子上写着高二二班的字样。

女生宿舍很简陋,在一间偌大的空屋子里对排着两个大通铺,大通铺上各种花色的褥子平铺着,被子都整齐的叠起搁置在脚下的位置,挤挤挨挨的被褥使这宿舍看起来有些拥挤,并不比张云霞在乡初中所住的那个集体宿舍的条件强多少。只是这个宿舍通光很好,夏日早晨的阳光透过门口外一棵大杨树茂密树叶的缝隙照进宿舍,让人感觉新鲜而美好。

刘爱玲的表姐长得很漂亮,说话也很爽快。因为给参加中考的考生腾教室,学校放假三天,刘爱玲的表姐说在学校复习便没有回家,宿舍里还有三五个跟她一样留校的女生。

刘爱玲的表姐热情的告诉刘爱玲和张云霞,午休的时间可以随意在回家的同学的床铺上躺着歇息,并拿出自己的水杯,告诉她们可以在宿舍里的任何一个暖瓶里倒热水喝,并给她们指明自己的脸盆、毛巾和香皂,又告诉她们外面凉水水管的位置。然后就和另外一个女生结伴去集市上赶集去了。

令张云霞瞠目结舌的是,刘爱玲的表姐在去集市之前还从床铺下,掏出一双黑色的高跟鞋换上,穿上高跟鞋后越发显得身材苗条,美丽非凡。

高中生可以穿高跟鞋吗?这倒让张云霞感到万分的新奇,越发觉得高中生活是这么的令人神往。

县三中在附近村子里的名声并不好:一是教学不严谨,学生自由散漫,每年能考上重点大学的学生寥寥无几;二是学校里早恋之风盛行,据传闻学校里曾经发生过女生因怀孕被开除的事情,学校后面的小树林更为早恋提供了最便利的条件。更令人惊奇的是,早恋在这所高中并没有被明令禁止,只要不弄大了肚子,学校便多半睁一眼闭一只眼了。张云霞还听闻,这所高中的一个老师,就曾经公开表示:学习不好,考不上学,还不让人家搞个对象回家啊?

有着这样名声的学校,让张云霞觉得连学校里正在盛开的说不上名字的花朵都充满了暧昧的气息,沾惹上了荷尔蒙的味道。

中考按部就班的一场场进行着,每场考试张云霞都认真对待,沉着冷静。考完后,总有男生女生扎在一堆议论着答题情况。张云霞却从不参与这种议论,因为怕如果对出的结果不满意而影响自己下一场考试的心情。

事实证明,张云霞的担忧还是很有必要的,因为就有平时学习成绩很好的同学因为控制不住自己的好奇心,考完一场后因为对答案发现自己因为粗心大意把本应作对的题做错以后,第二次考场因为过于谨慎,以致没做完题的情况,那女生考完后便恼恨的躲在一边偷偷落泪……

成绩下来的那天,有人笑了,有人哭了,也有人表示无所谓。

考中专在当时是最好的选择,因为上中专比上高中学龄短,三年两年毕业了便可以直接参加工作,最重要的是,中专毕业后国家是包分配的,而上高中三年,且不说能不能考上大学,就是侥幸挤上了那千军万马的独木桥,能考上一所好大学又是问题,即使考上了好大学,毕业后能不能找到好的工作又是一个问题。

所以,对于当时农民来说,考中专包分配是最好的选择。而也正因为如此,考中专比考高中更加困难,能考上中专的都是在学校里名列前茅的好学生,再差点的学生如果够了中专委培的分数,家长也会东凑西借的凑足学费供自己的孩子上学。实在考不上中专的学生便只好退而求其次的按中考成绩的好坏选择县里的几所高中。在这样的思想作祟下,在那几年农村最优秀的那些学生便都走进了全国各地中专的校门,有着最聪慧头脑的学生在几年后却做着最基层的工作,拿着最低工资,在现实中艰难度日,而最倒霉的是1998年后毕业的考生,因为好不容易上完中专后,国家突然不再包分配了。即使有再好的资质,因为手里拿的是被社会所鄙视的中专学历,在各个招聘单位间遭遇着令人难堪的冷遇。于是,有点上进心的中专生便选择一边工作一边深造,通过自学考试或成人高考拿取更高学历证书,而有的却就此沉溺,艰难的通过找各种关系找到一份相对稳定的工作便开始在单位混着日子。也有极少数没有找到合适工作的中专生在无可奈何之下,重回到家乡务农,从此遭尽乡邻的鄙视和嘲笑。这样的情景在2000年,因为国家政策的调整,鼓励大学生自主择业,又一次在大学生身上上演。

张云霞的发挥还算正常,本来就没有考上中专的希望,而且因为对高中生活的向往,张云霞反而不希望自己的分数够得上中专线。当得知自己的中考成绩考上县一中没问题的时候,张云霞开心的笑了。

比张云霞更有主意是刘文栋,按刘文栋的分数线,上中专没有问题,但刘文栋坚决表示:考不上最好的中专,他宁愿上高中。果然,他后来跟张云霞一起上了县一中,三年后高考的成绩已经过了重点大学的分数线,但他依旧固执的非自己相中的大学不上,最终又复习了一年,考上了自己理想的大学。

与张云霞一起长大的张文山和张玉玲,因为现在同张云霞不在一个班级,接触的便少了许多,但假期的时候,大家还是在一起玩得最好的玩伴。张文山不负众望的考上本市最好的一所财会中专学校,而张玉玲也如愿以偿的接到了外市一所中专的通知书,做了那个学校的一个中专委培生。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那消失的光年最新章节 | 那消失的光年全文阅读 | 那消失的光年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