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消失的光年 新奇(下)

作者 : 活着活着就老了

第二天,一切进入正轨,紧张的生活节奏让在暑假散漫惯了的同学都感到难以适应。每天早上6点便在急促的铃声中起床,然后匆忙的洗漱,匆忙的跑到操场上早操,匆忙的去伙房打饭、匆忙的吃饭。早自习、上课,中午饭后短暂的休憩,便又是一个紧张的下午,晚饭后连着两节晚自习,然后又是紧张的上厕所、洗漱,熄灯铃响过之后,这紧张忙碌的一天才算正式过去了。

一切都有条不紊的按部就班,容不得一点疏忽和懈怠。

因为高中的课程和初中所学月兑节较大,尤其是立体几何,一般空间想象力差的女生便感到学起来万分的吃力。教学严谨的班主任蔡老师也不给大家任何喘息的机会,经常会因为提问一道题,把几乎全班的学生都从座位上叫起来,回答错误的同学便一直站着。只是有一点,蔡老师总是一视同仁,不分亲疏远近,也不管你是男生女生,回答错误者一律被罚站一节课。于是,在刚开学的那段时间里,在数学课上便经常会出现男生女生齐刷刷站一片的情景。

蔡老师的口头禅便是:学如逆水行舟,不进则退。每天都会在上课前说一些激励同学们的话,为了打消同学们因为刚上高中觉得离高考还遥遥无期而产出松懈和放松的想法,蔡老师便把诸如:好的开端是成功的一半。这样励志的名言警句整天在同学们耳边敲响。

老师的严格,课程的紧张导致很多学生在高一的时候便开始废寝忘食的一头扎到学业中。于是,便经常出现在熄灯铃响过之后有学生偷偷跑到教室点上蜡烛继续挑灯夜读的场景。但因为学校是严禁学生在熄灯铃后活动的,每天都会有值班的老师把那些刻苦用功的同学从教室赶回到宿舍。“上有政策,下有对策”,有的学生便学会了和值班老师打游击,偷瞄着值班老师从班级到宿舍巡视完毕后,便再偷偷溜进教室,接着熬夜。也有的不去教室,在宿舍里自己的床头点上蜡烛或打着小手电筒继续学习,但这样往往会遭致那些已经休息的同学们的反感,故意不断的发出叹息声或明确的表达着自己的抗议,这样便不得不躲到自己的被窝里,借助小手电筒那微弱的光,继续苦读。这样的光线当然对视力有很大的危害,本来因为学习紧张便用眼过度,再加之熬夜加班,致使很多同学在上课时不得不带上了近视镜。等到高中毕业,整个班级里还能达到正常视力水平的同学,已是寥寥无几了。

张云霞的同桌是一个叫崔青莲的女生,名字很女性化,但性格却很中性。从来不会像一般女生那样用润肤霜,穿着打扮也很中性,大大咧咧、口无遮拦的。而这样性格的一个女生在同学中往往人缘不错。因为不会像别的女生那样斤斤计较,交往起来彼此都很轻松。

崔青莲因为在整个夏天都穿着透气性能很不好的运动鞋,便患上了脚气病,每天晚上都要涂抹刺鼻难闻的脚气水,每每惹得一宿舍的女生都掩鼻躲之。

多年后,张云霞回忆起这个女生,印象最深的还是崔青莲坐在自己的床上,把刺鼻的脚气水涂抹到溃烂的脚趾间,然后龇牙咧嘴的嘻哈着抽气……

想到这情景,张云霞便好像又闻到了那种辛辣难闻的脚气水味。原来,气味有时候也会形成一段记忆的片段。

刚刚离家在外求学的日子,几乎每个人都会面临一种无法逃避的情怀——想家。思念本就是折磨人的东西,而想家更是一种难言的牵挂,会在某一个时刻突然有一种隐隐的疼痛,会看着家的方向突然有一种想哭的冲动。

这不,在下铺的文丽又开始趴在床上,嘤嘤的哭了起来。唉,又想家了。

当张云霞坐在她身边软语安慰她时,她抬起泪流满面的脸,哽咽着说:“要知道这学校管理这么严,我就上离咱家最近的县三中了,那样即使想家了,我下晚自习后还可以骑车回家看看,这可好……”没等说完又泣不成声了。

文丽的哭泣和哭诉总是惹得不止一个女生跟着掉泪,本来就压抑的想家情绪一下子被牵引出来,也忍不住红了眼圈或泪流满面。

像孙静这样的城市女孩尤其经受不住这种场面,虽然几乎每周她们的父母都会带着大包小包的吃食来探望,但每次父母离开的时候,还是会抱着父母依依不舍的掉眼泪,惹得父母也热泪盈眶,一边安慰着自己的娇娇女一边把头歪到一边偷偷的拭泪。

终于盼到回家的日子,几乎每个新生周六上午的最后一节课都上的心不在焉。人还在教室端坐着,心却早飞回了家,即使再简陋再穷困的家,在每个想家的孩子心里都变成了最美的乐园。

下课铃一响,男女生便飞也似的跑出教室,坐车的坐车,骑车的骑车,兴冲冲的往家赶。

一进张家村的村口,张云霞的眼圈便红了。现在终于明白那些长年漂泊异乡的人为什么有那么重的思乡情怀了,家乡的一草一木,连那方言土语都让人感觉亲切。

进了自家大门口,张云霞便大声冲里屋喊了一声:“娘——”一声“娘”喊出来,张云霞的眼泪便不可抑制的夺眶而出了。

郭素英闻声,赶紧跑出来,兴奋的喊着张云爱和张云梦:“快出来!你姐姐回来了!”

虽然郭素英从头至尾都没有表示对大女儿的思念和惦记之情,但一举一动、一言一行间无不透露出喜悦之色,两个妹妹也异常的高兴,虽然以前在家时,三姐妹总是打打闹闹的,但一旦分开还真觉得像少了什么似的。

张玉海对大女儿的回家也万分的高兴,嘱咐老婆要在这两天给张云霞做几顿最爱吃的饭菜。

其实,即使只是吃最简单的饭菜,因为有了久违的家的味道,也格外的香甜。何况县一中的条件也很艰苦。每天只有中午是有热菜供应的,还是没有多少油水的大锅菜。即使是这样的热菜,张云霞也十次倒有八次吃不上,因为买菜的时候,同学们总是一拥而上,个性越发腼腆的张云霞总是不好意思往前挤,等人少的时候,热菜却总早就卖光了,只得像每天早上和晚上一样吃从学校小卖部买的榨菜或咸菜条。

这次回家张云霞便让妈妈给自己带了点自家腌制的甜蒜和用油炒过的大酱,郭素英听闻女儿在学校的生活如此清苦,便特意赶集买了半斤肉炒到大酱里,还偷偷多给了张云霞五十元钱生活费。

虽然一个月一百元的生活费必须得节省着花,但对节俭的张云霞来说,已经绰绰有余了,但禁不住母亲的再三劝让,还是收下了那多余的五十元。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那消失的光年最新章节 | 那消失的光年全文阅读 | 那消失的光年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