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消失的光年 高考后

作者 : 活着活着就老了

高考结束后,大家便都收拾铺盖回家了。

回到家后,全家人都关切的询问张云霞考的怎样。张云霞虽然知道自己考的很糟,但还是敷衍着说“还行吧”,不想让家人太过焦虑,哪怕只是暂时的欺骗吧。

然后,便是在紧张和焦灼着度过几天,然后估分报考,张云霞通过估分猜到自己的成绩弄好了也就是个普通大专院校,弄不好就要面临高考落榜,心里虽然对自己有些失望,尤其是看到那些考的优异的同学填报那些名牌或重点大学的名字时,自己却只能在录取分最低的普通院校间抉择,一种自卑感油然而生。是自己愚笨吗?张云霞不这样觉得,尤其在得到本市师专通知书的那天,越发心理不平衡起来。他们考得成绩比我好,只是运气好吗?看平时的成绩和聪明程度还不如我呢?直到多年后,看到当初并不如自己聪明的同学一个个有了光鲜的工作,而自己却只能做一个默默无闻的“孩子王”,心里依然不舒服。直到自己有了孩子,孩子也上了学,张云霞才懂得一个人的成就并不一定和聪明程度成正比。同理,学习成绩的好坏也不一定和脑子快慢成正比。要想学习好,不仅要靠自己的智商,也是一种耐心和毅力的考验。而耐心和毅力,在某种意义上甚至比高智商来的更有成效。脚踏实地、不屈不挠何尝不是一个人能难可贵的资本。

而自己,张云霞想,头脑说不上笨,但绝对也跟天才沾不上边。在别人夜以继日、刻苦努力的时候,自己却在看小说听音乐、早恋。虽然说人是讲究机遇的,但想来世界是公平的,几番投入几番收获。这样想来,自己高考失利便是情理之中了。如果整天浑浑噩噩、吊儿郎当却比那些整天埋头学习、刻苦用功的学生考的更好,那才是最大的不公平呢。

“天道酬勤”、“水滴石穿”,这些成语绝不是空头的口号,没有足够的付出而奢求得到回报未免太过贪婪。

得知自己考上了师专的那天,张云霞并没有太过高兴但也不太失落,觉得也就这样吧,也算正常发挥。

漫长的暑假过得悠闲甚至有些颓废,除了跟父母下地干活,张云霞便整天躺在床上看电视或看书。

张云凤的孩子已经两个月了,曾经抱着孩子找张云霞来玩过。看着张云凤熟练的撩起自己衣襟露出因涨女乃而显得比自己大许多的丰满的**给孩子喂女乃,张云霞感到比张云凤还害羞。但当看到张云凤两个月大的儿子裹住女乃头贪婪的吸吮的时候,又感到一种生命的神奇,突然觉得一切是那么美好。

两个月的孩子还不太好玩,眼神不够灵活,除了吃就是拉,张云凤只坐了一会儿,孩子便尿了两次拉了一次。看着张云凤手忙脚乱的给孩子换尿布,听着她不听的絮叨了婆婆的刻薄老公的懒惰和刚成家日子的拮据,张云霞发觉自己跟张云凤像活在两个世界的人,张云凤说的那些事离自己是那么的遥远,是自己所不能体会的另一个世界。而张云霞觉得跟张云凤聊学校和书籍也是那么不合时宜,还没说自己都觉得矫情幼稚的可笑,只得尴尬的逗逗孩子。

上中专的张玉玲已经毕业一年,在家闲置了一年,然后托亲戚走后门在乡政府计生办找了一份工作。男朋友李勇也来过张玉玲家三次了。张玉玲的父母对李勇这个人还是挺满意的,但一想到他们的工作问题,大家便都犯了难。如果两个人要在一起,就必须有一个辞掉工作去异地工作,但能有一份稳定的工作本来就不易了,更何况是隔省的调动问题呢?没有门路,大家都对调动工作之事一筹莫展。

李勇是家中的独子,在当地能找到一份在银行的工作也是动用了所有的人脉关系加金钱贿赂,工作本来就来之不易,又是独子,父母自是不会同意李勇离开家人调到x市工作。而张玉玲的工作也是经历了一番千辛万苦,怎可随意丢弃?

于是,每次张玉玲跟张云霞谈起自己跟李勇的未来,便无比的伤感,照目前的情景,分手——是必然的结局了。

张云霞除了陪着张玉玲一起叹气,也实在想不出什么可行的解决办法。与强悍的社会现实相比,爱情,变成了那么脆弱而幼稚的东西。

高中时最好的朋友孙静考上了省师大,而且有幸进入了自己最喜欢的中文系。而张云霞却因为成绩太低,被分到了最无聊的政教系。这让张云霞有些欣慰也有些羡慕还有些失落。想当初刚上高中的时候,孙静的成绩可不如自己好啊。但说那些已经没有任何意义,高考的一次成绩就决定了一个人未来的走向,甚至决定了一个人的一生。

偶尔和张玉玲一起赶集的时候,也会碰到一些初中的同学。那些同学有的已经成家立业,多半已经找了一个村里的工厂踏踏实实的打着工。这样的同学都带着羡慕的眼神看着张云霞和张玉玲,觉得能通过考学跳离农门是那么令人艳羡的事。也有些头脑灵活的同学做起了小买卖,与老同学们相逢便有一种财大气粗的优越感,因为多少经历了一些社会,人也变得能言善辩、油嘴滑舌起来,全然不是上学时那么沉默寡言的内向性格。比起这些人,带着一身学生的青涩的张云霞和刚参加工作稚气还未月兑的张玉玲,便显得拘谨单纯许多。

有一次,张云霞在拥挤的人群中又一次看到马书杰,他好像又长高了一些,除了脸上还残留的那点少年的莽撞之气,看上去成熟稳重了几许。看着马书杰身旁跟着的一个微胖的平凡女孩子,张云霞暗自揣度这难道就是同学们曾经说过的马书杰刚处的对象?

依旧是没有打招呼,如陌生人一样擦肩而过,似乎彼此都习惯了这种淡漠。听说马书杰学习了美容美发,就在街面上的那条街上实习呢。但是,也许,以后也就剩下个听说了。但愿他一切都好吧,张云霞在心底暗自祈祷。

每个人都有自己的生活轨迹,跟谁有怎样的交集似乎也是命中注定。张云霞不知怎么,也开始相信了宿命。

最让张云霞觉得可惜的是刘文栋,这个在县一中一直名列前茅的优秀学生,这次却落榜了。但刘文栋的落榜却不是因为成绩太差,而是因为他的固执或者说叫做执着。

刘文栋抱志愿的时候只填写了自己梦寐以求的一个院校——西南政法大学,而且不服从调到别的院校。而很不走运的,当年西南政法的录取分数格外的高,刘文栋就这样华丽丽的落榜了。

但刘文栋对张云霞说:“我会再复习一年,我知道凭我的实力问题不大,这次只是我的运气不太好。”

张云霞望着刘文栋有些失落但依旧坚定如初的眼神,心里的敬佩之情溢于言表,这才叫做执着,才叫做坚持!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那消失的光年最新章节 | 那消失的光年全文阅读 | 那消失的光年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