那消失的光年 宿舍的女生们

作者 : 活着活着就老了

同宿舍八个人,老大叫王爱华,因为曾经高考失利复读了两次,便比同宿舍的女生大一岁或两岁,大家便按岁数,尊称其为“老大”。老大开始并不喜欢做“老大”,也许越是长大,女孩子越是在意自己的年龄,一起行走时,自己年长似乎也是令人自卑的一种残缺。直到步入社会后,更加明白,年轻是一种毋庸置疑的资本。因为年轻,意味着你有更多的时间用来学习和磨练,站在同一起跑线上,比别人岁数大,便明显不占优势了。

但叫多了,老大便也欣然接受了“做老大”的事实,后来,也慢慢习惯了以过来人的老练自居,虽然没有恋爱过,但会嘲笑同宿舍女生陷入情网中的幼稚。

老大长得不漂亮,皮肤黝黑,脸上坑坑洼洼,又矮又胖。但老大不是一个悲观的人,每天晚自习后都会在宿舍给大家一丝不苟的读名家的散文。声音抑扬顿挫、感情丰富,不看人,只听她阅读那些优美的篇章,真的是一种美的享受。

老大两次高考失利都是因为偏科严重,偏科严重到历史、政治都可以考到一百二三十分,而数学却只能考到这些数字的零头。所以,老大像绝大多的女生一样喜欢三毛就不奇怪了,因为三毛偏科也很严重。

老二韩扬,个子高高,白白净净,也是来自市里的一名学生,与老三陈瑞不同,没有那么优越的家庭条件,学习也很刻苦。为人谦虚有礼,谨小慎微,在同学中人缘极佳,跟张云霞也最要好。两人经常一起吃饭、上课,夏天的时候,两人还会去离学校不远的地方去逛逛夜市。

虽然师专不在市中心,但周围的街道也是商家林立,并不冷清。尤其是跟学校隔了两条街的一条主干道上,银行、饭店、理发店大排场或小门面比比皆是。夏日的晚间,在人行路上便摆满了各种小商品,廉价服装、小装饰品、小玩具及各种小吃的摊子散乱拥挤在一起,附近的市民在晚饭后,经常会出来乘凉闲逛。

各种小吃尤其是烤羊肉串的摊位前,最是热闹。一串串肥女敕的羊肉被炭火炙烤着,冒出的羊油发出“嗤嗤”的响声,烤熟的肉串散发的浓郁的香味,总是让张云霞垂涎三尺,不停的咽着唾沫。但毕竟是穷学生,每个月省吃俭用,但凡有一点可能的剩余,张云霞便都用来买书或杂志,哪还有多余的钱来满足自己的口舌之欲呢?

但出来逛一次,总要慰劳一下自己吧,否则就太亏了。虽然韩扬家的条件也不太好,父母都是普通的工人,但因为总是时不时的回家改善一下伙食,在吃方面,便不像张云霞对食物有这么大的渴求。每次逛夜市最多要点冷饮,来平复一下酷暑带来的燥热。

韩扬每次要一份一元的刨冰,外加一个一元的女乃油雪球。张云霞却不是每次都舍得加上一个雪球,为了消暑就要一份刨冰。韩扬每次推让着把雪球用小勺子划开分给张云霞一些,但张云霞总以自己不喜欢吃女乃油为借口推辞了,其实是不好意思总吃人家的东西而已。

虽然张云霞和韩扬最要好,但比起曾经和孙静的友情,总觉得缺少了什么。也许是随着年龄的增加,人越发的不敢跟别人有更亲近的关系,也许成熟也意味着明白太亲近的关系也会是一种负担,和人保持客套和疏远的关系是最安全和稳妥的做法。

老四张雨燕,一个很普通的农村女孩,人长得一般,学习成绩一般,总之,放在哪儿都是一个不起眼的角色,在宿舍里也很少说话,只是听到别人开玩笑的时候会跟着笑笑。

张云霞在宿舍里排行老五。

老六叫薛晓玲,长得娇小玲珑,因为身材瘦小,在不用上早操的时间便整天穿着几公分高的高跟鞋,“哒哒哒”的走路。老六的男朋友也是曾经的高中同学,从高考结束两人才定了关系。却不像陈瑞和赵明阳一样整天煲电话粥,只是每天鸿雁传书,那信件每次都几近超重,厚厚的不知道要承载恋人间的多少甜言蜜语。

每当张云霞看到老六读信,便情不自禁的想起高中时的自己,想起那些每天等信看信的日子。然后,便又想起了陈浩东。想起了心里便五味杂陈,有思念有牵挂也有一丝淡淡的恨意和失落。

高考后,张云霞曾抑制不住好奇心,多方打听,后来得知陈浩东高考落榜,现在一所重点高中复读。刚跟陈浩东分手的那段时间,张云霞曾经无数次在梦里梦到陈浩东,但随着时日的增加和新环境的变化,梦到陈浩东的比例越来越小,次数越来越少。但“陈浩东”这个名字对张云霞还是一份难言的隐痛。而能跟张云霞提到这个名字的,只有现在还跟张云霞保持通信的袁丽。袁丽高考的成绩也不好,但通过花钱找关系上了本市的一所农校,据说农校毕业的学生,将来也是包分配的。通过袁丽的信,张云霞知道陈浩东的女朋友徐亚楠跟袁丽在一个学校里,知道了陈浩东每当放假都会去探望徐亚楠,张云霞心里便极不舒服。但又不想跟袁丽透露太多,总是敷衍而过。

老七白玉英,很活泼开朗,尤其爱开玩笑,每每逗得同宿舍的人哈哈大笑,是大家的“开心果”。

老八贾红霞,高高瘦瘦,为人吝啬,每天都跟人斤斤计较,多打一次热水都要唠叨半天,在宿舍里是被大家背后嘲弄的对象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那消失的光年最新章节 | 那消失的光年全文阅读 | 那消失的光年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