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在乡村 毕业留言(一)

作者 : 北海苍梧

原来钱永慧和年前没有什么值得庆祝的变化,反倒是有点憔悴——当然是解那道分式方程憋的,老师讲过的方法有两种:去分母法和换元法,都试验过了,只有一个方法成功。于是越不会越抠,越抠越挠头,这个年过的就是食不知味。

江上平检查了年前留下的一些作业后,就开始琢磨这道题了,也是从常规方法入手,答案和钱永慧的一样,于是寻找特殊方法,还真让他找到了。整理等号左端的两个分式,都可以化简为“1”和某一个最简分式的和,方法找到了,江上平的思维并没有停,又想了想,在本子上算了算,居然又找到一个方法,还给起了个名字,叫“双换元”。

就这样,江上平又开始了周而复始的生活。

不知不觉柳絮满天飘了,于是十师兄弟就借着春风去火车站附近照了一张相:十个人参差走过来,一人一件西装,有点像当年刚流行过来的香港录像里的黑社会。老大顺手就把那件旧西装给了江上平——老大要毕业了!

卧谈会照例进行,今天换了话题,老大说起了社会经验,举了如下两例:

第一例:老大班级的班长,姓冯,崇拜偶像冯敬尧,恨没能生在上海滩,要不然,大有要气死许文强、杀死丁阿力的架势。因为太张狂遭同学厌恶,遂称之为“八哥”,奈何此老兄不姓“王”。

八哥为人也不错,前两年兢兢业业学习各科知识、认认真真管理班级各项事务,评价一般。不知道为啥,这老哥知道了上届毕业的班长毕业前夕弄了一张“优秀毕业生”证明,就堂而皇之地留在了省城的一所中学上了班,一不小心成了“市里人”后,整个人就发生了质的变化。

于是从去年元旦时就留了一个心眼,在班级活动公费里留出来“一台洗衣机”,在元旦的早晨送到了班主任家里,同学们恨得牙痒痒——妈的,拿大伙的钱,办自己的事!前一段时间,春风又绿江两岸,自行车都被推了出来,可是班主任的自行车真的很旧了,太影响“未来的人民教师”的教师形象,刚好班级又过“五四”青年节,于是乎五月六日早晨班主任老师就骑着一辆崭新的“凤凰”穿梭在校园里了,至于“八哥”有没有奉献大伙不得而知,可是大伙肯定是义务捐献了。

八哥在等待着“优秀毕业生”的降临,同学们祈祷着让亲爱的八哥同志祸从天降。

“社会难免有些教科书里没有的内容,我们也要适应、学习。”老大又作总结了。

“这种事怎么能学呢?大家不是都深恶而痛绝之吗?”江上平不懂。

“就说给你听呢,你还不懂!”

于是老大又举了第二个例子——一个传统段子:

清朝某一年,有个穷秀才熟读经史,为人方正,一天领着书童进京赶考,夜宿一客栈。主仆二人在大厅一人一碗鸡丝面吃得正香的时候,听到有人吵吵嚷嚷进了屋,“给佛爷上鸡鸭鱼肉,你家佛爷有的是钱!”一看是一个油光满面的大光头和尚,肉上来后,干脆就下手抓,还“吱溜”一口酒,“吧嗒”一口肉,旁若无人。秀才气愤不已,无心吃面了,回房刚坐下,也觉心烦,于是乘着月色出来散步散心。

月色怡人,心情渐爽,正摇头晃脑的走着,却看见一个黑影从一家窗户里跳出来,手里拎着个包袱鬼鬼祟祟地跑掉了,身影有点熟悉啊,一个清晰的印象从脑海里浮了上来。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师在乡村最新章节 | 师在乡村全文阅读 | 师在乡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