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在乡村 第142章 好奇之心(五)

作者 : 北海苍梧

江上行也不是不近人情,就宽限为半个月,可他不知这样也等于变相纵容这些恶人的存在、发展。

等半个月后江上行再来找的时候,李大哥又没影了,家里人说他出去整钱去了,人海茫茫何处寻?

这事就此搁浅吗?

江上行当然舍不得,胡晓丽也觉得如果就这样认栽,不仅江上行一身油、一身灰的半年白干,而且也太憋屈了啊。

怎么办?只能漫无目的的找,至于找到怎么办,还没想呢。

而这个时候,江上平也正坐在办公室里发呆呢——前段时间去县里观摩电化教学,对他的促动很大。

那天是星期五,学校前一天通知四——六年级语文教师去县里听课,等大家嘻哈的赶到县进修学校的会议室时,江上平觉得自己眼睛不够用了——自己也算是见过世面的人吧?

会议室正前方有一块黑板,侧面还有一个荧幕,很像要放电影的架势;在偏右侧的讲桌上放了一个话筒,但是有一个东西很像电脑显示器,斜躺在讲桌里面,因为边上连着一个鼠标;在会议室中间的梁上,吊着两台电视机;在中间两侧的墙上挂着两个音响,深沉低徊的萨克斯曲子正缓缓流淌着。

江上平忍不住猜想,这些和讲课有什么关系,尽管自己参与过微格教学,但那也不过就是有幻灯机投个影罢了,而且班级同学平均每人才使用了一次,在专职教师的帮助下。

很快,教研员走上台,简单说了一下这次做课的目的,无外乎培养青年教师、提高教师教育教学能力、检测教师课堂驾驭水平、开启电化教学先河之类官面文章,换来的是大家一片长短不一的掌声。

老教师经历多了这种场面,偷模跟江上平说,这就是教研员挑头、各校教师配合,特别是县里的个学校要积极配合,举办这样的教学研讨活动——教研员的主要工作就是两项:搞个活动、发个奖励证书。

江上平很是羡慕,能在全县小学老师面前讲节课,获得大家的认可,验证自己的能力,赢得奖励证书该是一件多么荣耀的事啊,啥时候自己能有机会呢?

很快讲课开始了,荧幕上出现了精美的画面,中间是很漂亮的行楷字体的课题《桂林山水》,画面一荡一荡地,如同水面的涟漪;画面一张一张的切换着,桂林的山山水水活生生地展现在了北国人的面前,特别还有悠扬的音乐,真是“船行碧波上,人在画中行”啊。

现在江上平的关注中心已经转移到了这些场景的制作上:怎样让画面有序的匀速切换、怎样让音乐与画面实现完美的结合、怎样能对机器操纵自如,这样一个有一个问题缠绕着江上平一颗好奇的心。

当大家看到画面上的小船轻轻飘荡在水中,想起了动画片,两者之间又有着怎样的联系呢?

视觉受着冲击、听觉受着冲击、思想受着冲击,学生和老师一样充满了好奇而带来的兴奋,踊跃的回答着问题;一节课频率很快,解决了字、词;分析了课文结构、内容;欣赏了山光水色,热爱祖国的大好河山;情感活跃起来、奔腾起来;课的最后,一曲深情款款的《让我们荡起双桨》宣泄了情感,也把课堂推向了波峰。

学生在往出走,教师群中沸腾了——这是个什么东西,怎么会有这么奇妙的效果,把许许多多看不见的东西或者是教学挂图活化起来?

“小江,你会弄这个东西吗?”一个老教师想起了最新上班的江上平,“给我们说说咋用、咋做。”

“我不会!”江上平脸红了,然后肯定地说,“一定是用电脑制作、在用电脑播放的!”

“那就是说横幅上写的‘全县电化教学观摩课’指的就是电脑教学?”

“对?”

“那电脑教学是不是就不用老师了?”

“不是说给机器接上电脑,把猪洗干净的赶进去,那边就出罐头,如果猪肉罐头不好卖,那就再把罐头打开盖,倒进机器,另一头就往出跑活猪,都一个样、一边大?”

“不能、不能”,江上平忍不住大笑,“那就是神了,不是电脑。”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师在乡村最新章节 | 师在乡村全文阅读 | 师在乡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