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在乡村 第194章 看结婚录像

作者 : 北海苍梧

点背你别怨社会,命苦你别怨政府。

那怨谁?

怨自己,行!怨政府干部,也行!人家国家领导人政策制定的那可都是为了大家好,只是执行的人在这个过程中打个擦边球而已。

安慰了一下后,四个人看起了江徐的结婚录像,一边看,徐丹一边解说,何永强媳妇一边评论。

看到江上平喂徐丹荷包蛋的时候,何永强媳妇捅咕她丈夫一下子。

“你看人家俩人多合把,谁像你似的,喂了两次我都没吃着。”

“是我主动去咬的,我怕他噎到我。”徐丹急忙解释。

看到江上平抱着徐丹往出走,挪了好几次手,四个人都乐了。

“那是江平没劲了,还在我耳朵边说我该减肥了呢。”徐丹这个解说员还是蛮负责的。

“啊?哈哈~”把这两口子小的上气不接下气。

徐丹也横了江上平一眼,又拍了拍自己的肚子。

“还没出俺家门呢就让我减肥,这一进他家门就廋了好几斤了。”

“啊?”永强媳妇很惊讶,“不会这么快就有了吧?”

“有啥?”

“有孩子呗。”

徐丹脸一红,小声嘟囔了一句,“才没有呢。”

因为知道了结婚证的事,所以看到典礼时抢结婚证来决定谁当家这个搞笑桥段谁也没笑出来。

很快,四个人就结束了今晚的谈话。

时间真的很快,几天就考完了试,批过卷子就算暂时放寒假了,尽管教育局里的通知还没有正式通知。

告诉房东给自己每天烧一次炕,江上平拉起徐丹就回了自己家,拎着自家的VCD和自己的结婚录像,还特别给老妈买了两张二人转:不过都是老戏——《马前泼水》和《罗成算卦》,这当然是妈妈的最爱了。

不知道老妈什么时候开始喜欢的二人转,反正自大哥哥结婚后,只要村里来了二人转,老妈就是正头疼呢也得跑去听到散场,而且听的时候聚精会神,容光焕发,一点不带有病的样子——江父语;可是一回到家,就又恢复了老样子;江上平知道妈没上过学,不认识字,唯独熟练的就是“小九九”,卖点啥、买点啥倒是熟练得很。

回到家的时候,前街的陶三嫂正和妈唠嗑呢。一看人家新媳妇回来了,陶三嫂腼腆地笑了笑、打个招呼就走了。

妈笑着说了事情的缘由:

眼看着进了腊月的门,家家都缺钱花,特别这陶三嫂家里有三个姑娘,肩挨肩,大姑娘叫圆圆,十一岁;二姑娘叫芳芳,九岁;三姑娘叫多多,八岁。唉,一心想要生个儿子,可是三胎下来都是姑娘,能不嫌多吗?

每年过年孩子们都得买新衣服,别人家是买一套就行,他们家可是得一人一套啊,那就是三套,就算再便宜的衣服,是不是每套也得二十——三十元吧。

公粮已交,余粮还没收呢,大约得开了春之后。那么进钱的道就只剩下卖点家里的鸡鸭鹅狗了。这是来打听行情来了,毕竟陶三哥家只有几只大公鸡,而江母是村子里年年开春养鸡、秋冬卖蛋、腊月卖鸡的行家里手了。

一家人欢欢喜喜地吃了晚饭,江上平就给父母的电视接上了VCD,娘俩在炕里,爷俩在炕沿上,至于江浩——江上平他大侄,就不能划区域了,整个屋子都是他的世界。

看到江上平穿衣服时,徐丹过去帮忙,江浩不走神了,小手指着屏幕,一动不动,直到画面换了,才大喘一口气。

“叔叔不是小孩子,为啥还要婶婶给穿衣服,浩浩都不用女乃女乃给穿了。”江上平大窘,我说小家伙,你能不能分清楚“帮穿”和“给穿”的区别啊,你这不是污蔑你老叔我英俊潇洒的形象吗?

当江上平抱着徐丹走出屋门,一身白沙,手捧红花的形象有吸引住了这小子的眼球,小眼睛一眨不眨的盯着,直到上了车。

“女乃女乃,婶婶的裙子真漂亮,我长大也穿裙子。”还真有魄力啊,你以为你是苏格兰来的婉约人物啊。

正端着碗水认真看着,一直没出声的江父“噗”的一口水全喷到了地上,心想:大孙子,你要是穿裙子,那咱家就不如直接要个女孩子了,没看爷爷多疼你嘛,可不是希望你将来穿裙子。

这小子还真有天分,一边想着刚才的画面,一边哼着刚才的歌曲:抱一抱,那个抱一抱,抱得我的婶婶上花轿。

徐丹笑得都快趴到炕上了,指你小子抱你婶我上花轿,那还得多少年啊。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师在乡村最新章节 | 师在乡村全文阅读 | 师在乡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