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在乡村 第201章 欢欢喜喜过大年(三)

作者 : 北海苍梧

一顿噼里啪啦的鞭炮声,不知是谁家煮熟了饺子,迎接新一年的开始,于是家家户户的鞭炮就像连上了捻一样,一家接着一家响了起来。

江家的饺子由大儿媳妇端了上来,二儿媳妇随后送上了酱油、醋;春节晚会开始了倒计时,主持人一个个激动着在计数;大儿子开始给爹妈磕头,祝愿新的一年身体健康,二儿子紧随其后;江父一句“过新年大家都高兴”道出了每一个人的心声,催促着江母开始发压岁钱了。

最先给的当然是江浩,然后是徐丹、胡晓丽,之后是江氏哥俩。徐丹与胡晓丽微笑着拒绝,哥俩推拉着礼让,都说自己已经成家了,哪里还能要压岁钱。

“孩子,前些年你们小,那时候该给你们压岁钱,可是咱家穷,没钱给,这些年日子好过了,爹妈给你们补上。”

于是谁也不好意思拒绝了,有了一瞬的沉默。

“爸爸和叔叔丢,都是大人了,还学我哭。”江浩一句话说的大家都乐了。

是啊,当年家里穷,可是父母身体好、力气壮;如今生活好了,家里能看到一点钱了,父亲的皱纹都爬到了眉梢,母亲鬓边也出现了白发。

“老大,你两口子新一年有啥想法?”

“俺俩想换辆新车,再扶持着刁刚在青云堡开个车辆修理中心。”胡晓丽抢着说出两口子早就算计好的一切,“车到那停停站站也方便。”可能是怕老爸误会才补充了这么一句。

“二平,你俩呢?”

江上平看了看徐丹,徐丹也看了看江上平,谁也没说。

“要我说啊,你俩抓紧生个孩子给爹妈看,浩浩就要上学了,爹妈在家,会感觉没意思的。”有是胡晓丽开起了玩笑,说出了老婆婆的心声。

“我俩想要买个自己的房子。”还是徐丹说了出来,刚才江上平看徐丹就是怕她提这事,可是徐丹以为江上平在鼓励她实话实说呢——谁让这件事两口子事先没有演习呢。

“行,咱们就先买个房子!”

“孩子们,去换新衣服去吧。咱江家的春天就要来了!”

天刚放亮,走家串户的拜年队伍就开始了,人人一脸喜庆,个个精神饱满,可是一到半下午,熬了夜的年轻人就挺不住开始睡大觉去了,只有老年人还能照常做着一切。

江家都没有熬到很晚,所以江上行去邻居家玩去了,江上平自打毕业就不爱在村子里串门,快成了宅男。

“回去看看有没有合适的房子,看好了回来跟我说一声,办法要大家一起想的,不是你自己解决。”江父偷模地嘱咐江上平。

“丹丹啊,你俩啥时候要个孩子,我可是着急啊,最近没啥反应吧?”胡晓丽学习和婆婆的口吻一边瞅着徐丹的肚子一边十分关切的问。

徐丹脸一红,摇了摇头,然后才反应过来,嫂子是在开他的玩笑,两个人笑闹成了一团。

“爷爷,啥时候肉能熬好啊?”江浩早就惦记上了爷爷说过的羊汤——肉女敕滑,汤鲜美,一边盯着灶坑下的火焰一边摇晃着爷爷的胳膊。

“就好了,就好了。爷爷给你说个吃肉的故事。”江父慈爱地看着自己的大孙子,模了模头,江浩缩了缩脖,“那一年你爸才十五,傍晚放牛归来,听到草棵里有咳嗽声……”

江上平一听就知道说的是哥俩“吃肉”故事,是啊,当年觉得能吃上肉就是世界上最幸福的事情。

“天上龙肉,地上驴肉”,当年哥俩对肉的期盼换成了江浩对吃肉喝汤的等待,自己答应哥哥的怕是实现不了了,如今倒是哥哥开上了客车,这些当年遥不可及的事情都变成了现实,昨天的一切就像是一场梦。

“肉熟了,汤好了。”江父也焕发了青春,堂倌似的亮嗓,端着一碗肉就上来了。

“油着,慢回身。”不知道啥时候江上行回来的,居然端着一盆汤上来了,油汪汪的汤上飘着几根绿莹莹的香菜。

“客官,馍没有了,吃饺子行吗?”唯有最后上来的江上平,他说的这句话没有起到想象中的幽默效果——大家好像都没听懂,都埋头于汤碗之中。

“我小时候就想,你说皇帝是不是也就过这日子——想吃肉就吃肉,想喝汤就喝汤?”江父说起了笑话。

“二平那年读课文说,周总理半夜才吃一小碟花生米,也没啥羡慕的啊。”江母接过了话头,“老头子,你就别丢人现眼了。”

“爹,我给你添汤。”这是胡晓丽。

“妈,吃块肉。”尽管江母一再推月兑碗里还是被徐丹放了两块好肉。

可怜的农家,一年四季辛辛苦苦地忙碌,只有年前年后这几天才能敞开胃口大吃几顿,你说这是过日子的发卖吗?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师在乡村最新章节 | 师在乡村全文阅读 | 师在乡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