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在乡村 第229章 信封的作用(二)

作者 : 北海苍梧

很快,江上平的心理健康教育论文有了雏形,几番修改下来就定稿了,又用新稿纸誊写了一遍,装上信封带着希望邮出去了。

看着自己满腔的热血化作了纯蓝的墨水,江上平的心快速跳动了一阵,就又回到了柴米油盐上。

“早起开门七件事,柴米油盐酱醋茶。”一边做着妻子的思想工作一边还得给妻子辅导英语。看来让徐单教两个年级的英语也是一种考验,特别是用一个学期加一个月的时间让毕业班能在小升初的考试中月兑颖而出可以说是一种挑战。

教材是每学期都来,每学期又都被锁在仓库里的,这回拿出来书还没啥事,就是磁带已经潮得不能用了,只要一放响,就像两个泼妇吵起来一样,听不出个个数。

所以学生的听力就全靠老师的发音和发音技巧了。

学过英语的人都知道,有些音标的读法跟舌位有关,又偏偏不同于汉语的平翘舌,所以遇到较真的地方就得两口子琢磨着弄了——百分之八十以上情况都是徐丹服从江上平的意见,两口子忙的不亦乐乎。

忽忽到了十二月,距江上平寄出第一封信已经有几个月了,就连最后一封信也寄出有三十来天了,却一点消息也没有。

难道真的石沉大海了?

这一天江上平刚上班,门卫值班老师就远远地冲他招手,手里好像拿着个什么东西。

一个信封,走近了才看清。

江上平压下心底的激动,接过信封一看,杂志社寄来的,手感告诉自己信封里绝对不是退稿信。

尽管说是不激动,还是忘了说一声谢谢。

进入办公室,还来早了,居然一个人也没有。

美个滋地拆开信封,真的是一本杂志,本年度第十二期,才出的。翻开封页,在目录里一下子看见了自己的名字,江上平心里那个激动啊,多少年的心愿,自己终于再一次有文字变成铅字了。

记得上一次还是读书的时候,那篇写父爱的文章,也就是刚进入校园文学社的第一篇作品,是自己在师范学校大小的第一炮,是他带自己在那个灰色的年代里让生活有了色彩,也正是从那开始的自己吸引了同学的注意,也许那时候陆雨薇对自己开始有了印象吧。

回到家跟徐丹讲起来这两篇铅字,徐丹直勾勾地看着他讲完。

“我去买两瓶汽水回来庆祝一下,”抬腿就往外跑,“这是一个很重要的日子。”

“你再给我讲讲你在学校的事呗。”徐丹像个孩子崇拜偶像一样的看着江上平,她的学习生涯据说是没有什么颜色的。

小心翼翼地避开陆雨薇跟李悦荷,简单讲了一下打疫苗、烈士陵园演讲等,徐丹凭直觉感到了一点蹊跷。

“你是不是有事避开没说?”

“没有!”

“真没有?”

“记得当时年纪小。”

“哼,瞅把你美的,接到个信封就跟见到初恋似的。”

可惜了这句话如果当时能被某个广告相中,一定能卖个好价钱,就不会有了“XXX小食品,初恋的味道。”

“信封是个好东西,cheers!”夫妻二人微笑着干了一杯,可是有一个人微微地有一点肉疼。

几天以后,通过邮局给江上平寄来了二十三元的稿费,两口子又是一顿心花怒放。

江上平热情高涨,计划在假期补课的时间里,趁着妻子每天接送孩子,再呕心沥血写一篇真正的论文出来。

这时候小道消息传来,根据县教育局的指示,本镇有几个村小要合班并校,离中心校近的并入中心校,离中心校远的划片保留,青石滩村小在合并之列,不过是人员两分,中心校接收年轻的,年老的并到十五里地外的黄沙岗。

果不其然,过了年一备课就动了起来,还没等正式开课就安排妥了一切。江上平抚胸长叹,幸亏自己先下手为强,给徐丹谋了个好岗位。

这期间,江上平又接到了一个信封,是那篇心理健康教育征文办公室发来的,首先说明江上平的论文经过专家审核,荣获二等奖,并随信寄来荣誉证书一个烫绒面、大金字,漂亮得很;又说了江上平将获得稿费九十六元,这可是一笔不小的数目,两个人很是心动;最后还有说明,要作者自由征订,不订者看不到自己的作品,订者获得论文集,但是每个作者征订份数至少是三本,需二百二十八元。

两人一算计,扣除九十六元稿费,还缺少壹佰叁拾贰元,正好是孩子上一个月幼儿园的钱。

订还是不订?

这一瓢凉水浇熄了江上平刚燃烧起来的投稿热情。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师在乡村最新章节 | 师在乡村全文阅读 | 师在乡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