师在乡村 第244章 多事之秋(五)

作者 : 北海苍梧

战战兢兢地过了一夜,又惦记了一上午,没有任何不良消息传来,但是徐丹一直没敢有丝毫放松,直到中午回家吃饭的时候才知道了“平安无事”的好消息,让一颗早都提溜疼了的心放了下来。

原来魏勇的爷爷今早把魏勇送来,同时交了伙食费,不过隐约地表达了对江上平做法的不支持,当然也有不反对。

“他女乃女乃心疼这孩子,我就跟她讲‘棍棒底下出孝子’这可是老祖宗说的,再说了,我上学那会、还有我儿子上学那会,老师就得厉害点,不然学生谁怕你啊,是不?”

“放心,该管管,该说说,不行你就揍他,就这么个虬玩意。”

想想这次全家的担心,江上平觉得这种话还是辩证一点听吧。

楼该去看一看装修进度了,瓦工昨天开始施工,有些料是在当地买的,大部分还是上周日去县城买的。

这样江上平就开始了每日上下班之外的早晨去看一下有什么需要,晚上去瞅瞅做完了那些,更忙了,好在有摩托车,不过联系不太方便——要不是买楼,早就买一手机了。

瓦工上完了换木工,这下子事可多了,虽说主要东西都已经买回,可是一会缺胶,一会要买钉子,不一会又得去买折页,不然就窝工。江上平就改成了中午也去看一眼的习惯。

正当家里这件事忙的江上平是焦头烂额的时候,班级又有事情发生了。

吃完午饭回到班级的时候,后排缺两名同学,因为是下课时间,江上平也没在意。等到自已节课上了十多分钟,江上平再一次出现在窗口的时候,才发现后排有一个桌是空的——袁伟。

袁伟在班级是个大高个,成绩虽然倒数,但不是最差的一个,做什么事都打不起精神,也就是说对什么都不感兴趣,对任何事都是一副无所谓的架势。

这样的同学比班级同龄人心理成熟,对社会的某些层面有一定认识,性格极易偏激,难于纠正,所以行为上也就非常冲动。

冲动是魔鬼,事过就后悔!

马上给他家打电话,正是收秋大忙的时节,家里哪有人啊,都恨不得在地里把中午饭吃了,生出来回的时间多割点玉米。

江上平想要马上推车去一趟,转念一想,不行,自己还有两节课。

一下班,天色擦黑,江上平马上再给袁伟家打电话,还是没人。

到小学接上徐丹和孩子,顺便告诉她们自己要去家访,就把他们扔在了回家的胡同口,留下一溜烟自己跑了,根本没有听清徐丹的那句“慢点骑,注意安全”的嘱托。

夜色笼罩山野,黑魆魆的,远远近近的还有一些才回家的拖拉机声在凹凸不平的土路上被颠簸着发出不平稳的“突突”声,跟江上平错身而过。

四野里庄稼收了已有一半,剩下的挺着早已枯干的茎叶在晚风里瑟缩,象一个个怕黑的孩子,发出抽噎一样的呜呜声。

江上平穿过了几个屯子,找到了袁伟家的“富余屯”,村子还真对得起富余二字,家家都有两三个大玉米栈子,都装了多半下。不过夜色里的村庄还有一些家的灯光没有亮起,其中就包括袁伟家。

将摩托车停在袁伟家门口,正在拒绝邻居让进屋歇一歇的礼让,就听到村子外有拖拉机的声音。

“可能是老袁家回来了吧。”

江上平就打着摩托车灯,往边上推了推,这时候拖拉机就过来了。

“袁大哥,你儿子老师来了。”

“啊?”

“老师来了。”

“啊。”

“我是袁伟的老师,我姓江。”对方虽然还没进家,但是听清楚了话就很干脆地熄了拖拉机的火,江上平走了过去。

简单说了一下袁伟今天下午失踪,亮度打电话无人接听的情况,还有袁伟近期表现。袁父立刻将拖拉机开进院子,推出摩托车和江上平返回镇里,袁母开始去袁伟的爷爷家、叔叔家、姑姑家打听袁伟是否回来过。

在路上,袁父一边对江上平表示感谢,一边十万火急地往镇里赶,弄得根本不敢骑快了的江上平差一点就撵不上。

当两个人从一家游戏厅到一家台球厅,再到另一家游戏厅的时候,就连镇里街道上的行人都少了许多,一些商店也都早早熄了灯。

最后还是袁父带领下来到了一家网吧,袁父气势汹汹地走了进去。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师在乡村最新章节 | 师在乡村全文阅读 | 师在乡村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