后世里喜欢用美女陪衬名车,一个美艳性感的女郎烟视媚行,这就是一句潜台词:只要买了这样的好车,就可以拥有我这样漂亮的妹妹,而这句潜台词又包含了另外一句极具社会性的潜台词,就是漂亮妹妹都爱买得起好车的男人。
当然,李清现在看见的人物可没什么社会性,一个老头何性感更扯不上边,虽然那气质是没得说的,只是人家在你面前这么一站,何香车美人一样,照样有一句潜台词,那就是:我是神仙。
神仙是什么人?他当然不会想后世乍富起来的国人,穿名牌,戴名表,开名车,戒指上钻石扔出去直接可以砸死人,那个叫庸俗,咱神仙是月兑尘出世的人,怎么能喜欢那些俗玩意?咱只要拿块布往身上这么一披,这气质啊风度啊神采啊就全有了。
这块布的学名叫着‘鹤氅’,据说极古之时就是用鸟的羽毛制成的,只是杀生有些不仁,要是活拔羽毛鸟儿估计怕人、疼不会同意的,所以后来干脆就用布织了,这鹤氅的式样各个朝代都有不同,有象宋朝这样的直披下来的,也有明清那样斜领的,最后是拔披风斗篷也叫着氅了,这也布奇怪,横竖都是一块布往身上披,你管披成什么样子呢?因为这氅都有一个特点,那就是衣袖都不缝上,氅者,敞也。
手打网,提供最新文字版小说阅读
反正神仙据说都穿鹤氅的,这样在空中飞的时候,风吹得衣襟飘飘那就是一个酷字,而且咱世上人看到神仙都爱下拜的,所以亦没有走光之虞。基于心地虔诚的缘故,绝不会有八卦小报号称窥视道什么什么云云。
晋朝时王恭就爱穿鹤氅,而且还是雪白地料子,就有人撅起**趴在篱笆后面偷窥,刚好那天又下点小雪,估计这画面很有震撼效果,于是偷窥人叹曰:真乃神仙中人也;咱古人就是比后世人多那么一点高雅情趣的地方,要是后世人也披个床单满街乱跑。绝不会有人把他当神仙,而是直接怀疑他的神经。
咱道家作为神仙的直系亲戚,当然要跟风,和神仙关系亲密一点的,自然也要穿鹤氅;从这上面也可以分出和神仙的亲疏关系来,鹤氅穿在身上,气质是有了。可不方便活动啊。象妙玄这样的还要*买卖秋石换点钱用地,就只好穿道袍了。因为穿鹤氅的大多不需要走很多路,人家是乘辇的。
果然,刚才叫那么一声的就是汴京城里玉虚观的紫微真人,消瘦的脸型,高高的朝天髻,无风而动地三绺须髯,配上飘飘地鹤氅,连李清见了也不得不承认,神仙还就得是这个样子才行。
陪真人一块进来的只有妙玄。也是好多天没见了,怎么不见妙真?这世上坏人多地,美貌小道姑一个人走在外面的确让人很不放心。只是现在人多的,也不好乱打听。李清只好耐着性子何人家真人扯了一道久仰,请人家上座。
妙玄在庄上可住了段时间,加上都林苑赛马其实就是由他在主持筹划,所以庄里人也都知道他是庄主的座上客,因此进庄来去自由的很,不需要通报啥的,所以他便直引这紫微真人来到正厅,因为按照他对李清的了解,这会子这个李三郎多半还在床上,没想到因为范仲淹、柳七柳来了,还正跟李清在辩论呢。
要说妙玄和妙真两人这几天还真在汴京城里闯出点名堂出来了,若这道家神仙之说还与儒家的正统思想相抵触的话,而养生之道却是谁都喜欢地,特别是南北朝以来,求仙问丹的也没几个修成正果,倒是不少人吃五石散的早早翘了辫子,所以很多人也意识到*那么几颗仙丹就可以做神仙,怕是有些虚妄了。
而且妙玄他们地终南派继承的是庄子认为精神可以不依赖外物可以获得绝对、充分自由地主张,并在这个基础上更加加以发扬,他们还认为修道不一定就得象庄子所说的,必须清净无为、返璞归真,而是重点强调顺其自然,吧精神上获得愉悦当成最大的收获。
哪怕男女,也认为是及其自然的事情,人为什么爱美女?爱美食?爱漂亮衣服?说白了,就是要自己高兴;只不过做什么都要有度,过度的限制和无节制的纵情,那都对身体有损害。
他们的这个说法在京城里获得了极大的认同,可不是么,心情好胃口就好,吃嘛嘛香,这身体能不好么?很多事情大家都是深有体会,不就是爱吃丰乐楼的炙羊肉,结果昨儿吃多,这不,拉了一天肚子,看来是过了度的。
当然肯定有某些风流人也在琢磨,怪不得今天早上起来腰酸背痛的,原来是与新收的小妾杀伐过度,不行,晚上一个人睡书房去;特别是妙玄和妙真言语中透露出他们和那李清就是异曲同工,本出自一家,好多人恍然大悟,怪不得这李三郎做事老是别出心裁的,敢情人家是高兴干什么就干什么,爱逛秦楼楚馆就上秦楼楚馆,爱上天就上天,咱们可是按圣人所言非礼勿这个、非礼勿那个的,确实没人家日子过的自在,瞧见没,现在李三郎可是半仙,咱今天还就想去找姑娘,道长说了,得顺其自然,想找就去找,不然对身体不好。
既然认为房事对身体都有益,那么终南派对房中术有那么点研究就很正常了,可听闻传这道行的还是个美貌小道姑,这前来问道的人就更加趋之若鹜,名头一大了,这京城里隐然的道家宗主,圣上亲封的紫微真人少不得要请他们二位上道观坐坐,一见之下,言谈甚欢;本来李清做的“逍遥游”在皇上面前就得了头彩,还差一点被封了真人,加上妙玄的极力推崇。所以紫微真人还就要见见这李半仙,加上妙玄也觉得自己的宣传工作做得差不多了,于是便一道来了这水云庄。
一来厅门就听见李清说那“逍遥游”是要*风的,紫微真人这个激动啊,瞧见没,谁还敢怀疑咱道家真言,所谓道法自然,想飞就得*风。这就是真理,所以神仙是御风飞行,所以庄子说了:风之积也不厚,则其负大翼也无力的;这李三郎果然是我道门中人。
人法地,地法天,天法道,道法自然;这李清既然明白了道。上天又怎么样?一群腐儒还说李清做这东西是逆天而行。诬蔑说是妖人要拖去砍头,这些人懂什么?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这闻道地人当然和你们这些凡夫俗子要不同些的。
只是紫微真人马上就有些郁闷了,虽然表面上他还是非常雍容华贵的保持了月兑世之人的气度,依旧似笑非笑的听李清在那夸夸其谈。
因为他刚才问李清仙乡何处,奉的是哪家的经典?又是师出哪位道友门下,结果李清笑着说:“道可道,非常道。名可名,非常名;天下众生求道者多矣,诸道俱可归一。孔子云:‘朝闻道夕死可矣。’孟子曰‘道之所在,虽千万人吾往矣。’其余墨家、法家俱是求道之人。何分经典,哪来门派?只要道法自然,则都是同道中人。”
其实不管老子、庄子,还是孔子、孟子,他们都是生活在战国争雄的乱世,都想寻求一条真正地治国处世之道,就是在李清的心中,对孔子的很多理论也是赞同的,只是李清对老子的理论更喜欢一点,因为道德经的开篇就讲明,没有永远不变的道,这个道是随着环境地改变而变化地。
而讲什么门派、渊源、经典,争什么正统,说白了,他们争的不是什么是对地,争的是名利地位,财富与利益,一旦得势,就可以阿扁对手打入万劫不复。
范仲淹一边听了李清这话,忍不住插口道:“圣人之言乃至理耳,如何可与九流归一,李公子此言,范某不敢认同,子曰:‘君子有三畏,畏天命,畏大人、畏圣人之言。小人不知天命而不畏也,狎大人,侮圣人之言。’李公子于外还是慎言才好。”
妈妈的威胁我!这要不是因为说这话的是范仲淹,李清几乎就想马上发飙了,说是小人算什么,他们还说我是妖人呢,不要以为你是范仲淹我就不骂你,林语堂说过泼妇骂街,几近圣人之言的,咱背语录不行,三字经还是蛮顺口的。
柳七和李清相处不是一天了,虽然不知道李清准备以他妈的做开言词,不过瞧李清的模样就是要发飙的样子,赶紧起身拉住李清道:“三郎休要莽撞,希文兄决不是背后谗言之人,他也是好心,乃是出言提醒而已。”
毕竟范仲淹还是李清心中敬重地人,有了柳七的劝解,李清也有些控制住自己的情绪了,不过那范仲淹丝毫没在意李清要发怒,而是不示弱地盯着李清,吧李清有些惹毛了,瞧着范仲淹虽然显得精神干练,身体却是不太魁梧,李清想着要不要开口约范仲淹宏毅寺见见?估计收拾一下范仲淹,没准爽的很,咱说不过就打,也是英雄本色。
妙玄也是急得一个劲对李清使眼色,只是那紫微真人却是高坐不动,脸上似乎带着些笑容,李清一瞧那紫微真人地脸色,心里一凛,虽然想不明白这鬼真人究竟打什么主意,不过在边上瞧热闹那是肯定的了,不行,不能让人家看笑话。
李清转过身不再看范仲淹,省得看了来脾气,跑窗子边看了看外面的风景,先定定心,只是外面乱糟糟的,园子里大修工程,内侍省可是带了几百工匠过来,只是连材料带食宿都不要李清操心的,所以李清平时也没怎么注意,这下心情不好,瞧着这么多人把园子弄得一团糟更是来气,烦死了,吓得园子里的鸟都是乱飞。
手打网,提供最新文字版小说阅读
看了会乱飞的鸟,来气倒是来主意了,转身笑嘻嘻的对范仲淹一抱拳:“范大人,想是李清做那‘逍遥游’,范大人也是认为有违天理。心有非议的了?”
范仲淹一怔,本来以为来气至少也该不那么高兴,面有愠色的,毕竟被人骂着小人总是笑不出来地,谁知道来气现在居然是笑嘻嘻的模样,范仲淹可是从小读圣贤书的,讲究的是行端立正,见来气平时的行为虽然放浪些。怎么也应该归到士子一类,谁想到来气骨子根本就是个泼赖货。
范仲淹低头想了一下答道:“鸟飞于天,人行于地,乃是天理使然,今李公子使人飞于天,范某且不敢断言是有违天理,只是却是奇婬机巧。属旁门左道。有违圣人之言。”
这次听了奇婬机巧几个字,来气却没上火。而是装出一副正经的样子恭敬的问范仲淹道:“清未曾读好圣人书,惭愧的很,敢问君子三畏中,何为畏大人?”
“这畏大人就是……”范仲淹说到这却哑了口。
什么君子三畏!来气认为通通是狗屁,什么是天理孔子自己都没说清楚,他说古时候地那么圣人更是无据可考,只不过扯来当虎皮罢了,其实他一生四处游说,无非是想求得重用。以便施展他的才能而已,而这个畏大人之说,就是投当权者所好了。
“当今天子乃是天命所归。代天行事,李清所做‘逍遥游’天子也甚畏喜欢。赏赐亦重,天子可谓大人乎?然范大人却是不甚以为然,敢问范大人,这不畏大人一说,怕非是我李清了?”李清依旧笑嘻嘻的说道。
儒家所谓的礼其实就是登基制度,要求君君臣臣,父父子子,卫护君王的统治,使君权神化就是儒家立身朝堂的基础,要是不来个畏大人一说,汉武帝能独尊儒术?做梦去吧!
“朝堂之上皆是圣人门生,李清却是从未见过圣上,范大人总不至于说我李清巧言令色蒙蔽圣上吧?”李清接着说道:“范大人乃一君子,为何不畏大人?”
见范仲淹低头不语,李清来劲了,又说道:“自汉以降,朝代更替,莫不有奸逆立于朝堂,这君王受蔽与乱臣贼子,其行必乱,以至山河崩裂,身死人手,这大人却是何畏之有?如此说来,圣人之言怕是有商酌之处吧?”
其实李清的这番话漏洞多得是,可范仲淹却是不能攻击,因为儒家说地这个忠于君王是无条件的,君要臣死,臣不得不死,父要子亡,子不得不亡,这就是论理,这就是纲常!
所以孔子也只能说天下无道则隐,连攻击几句都不敢。
一时厅上都无人做声,别的人都如木鸡一样的呆坐着,就李清一个人洋洋得意的在喝茶,因为李清的这番话太大胆了,虽然有受敝于奸臣贼子这样掩饰的话,可毕竟还是直接质疑了君王的正确性,莫说接口,紫微真人恨不得根本没来过水云庄,回去好好睡一觉,把这些都忘了才行,咱什么都没听到过。
告密?想都不要想,虽然大宋朝不以言杀人,可几个人一起说这些枉悖话,听了都是有罪,多半紫微真人就得到崖州守个土地庙去了。
李清却没有在意这个,能讲的范仲淹没话说,而且还是第二次,很有些成就感,其实李清并不需要这样和范仲淹胡搅和的,要真讲道理,李清愿意手把手的演示为什么风筝能飞上天,只要范仲淹地神经够大条,李清也可以告诉这人在地上未必就是天理,因为人是猴子进化而来的,当年可是用四只脚在爬!
只是和这些圣人弟子还真不好讲道理,因为他们动辄就是圣人怎么说,圣人怎么言,一副老子就是正确的样子,说实话,李清觉得唯一揍才是最好地方式,天理?谁他妈拳头大谁他妈就是真理,后世的美国不是到处扔炸弹,虐囚**地,还一天到晚跟人家说人权么?
说起来范仲淹这哥们够倒霉的,他可是真心想与李清结交的,两次都是碰一鼻子灰,被说得个面上无光,范仲淹绝对不迂腐,他正直而务实,后人常因他戌边延州并未取得什么大功劳而攻击他能力不行,这可是真冤枉了人家,什么叫大功劳?要是用那么一、两万边军把西夏给灭了才满意?李元昊攻宋可是一来就是二、三十万人的,何况范仲淹收下还提拔出一个狄青来,这可是宋朝中期唯一能称道的武将了。
看来的确有些话不投机,范仲淹还是个有胸襟的,心里隐约也觉得李清说的虽然是歪理,可也有几分道理,因为脸上并没显出什么愠色,他拱手向李清告辞,说是要投驿馆,等候天子召见。
天子?天子还在金明池玩呢。何况范仲淹与柳七一路疾行,这日期还早得很呢。
李清笑道:“焉有是理,莫非嫌我水云庄酒水不佳么?来来来,且叫人备上菜肴,我等痛饮一番,在接着论道如何?”
还要论道?紫微真人听了心里可是一慌,*,你说我上来干吗呢?