我的名字叫80后 记忆五十五:新概念大赛 六十分作文

作者 : 三少龙一

在新概念作文大赛出现之前,我们写的作文都是一个模子,无论记叙文、议论文,还是散文,看到第一篇文章,你就几乎能想到这个班级其他学生会写出什么样的作文来。

这在历史上曾有过惊人的类似桥段,叫做八股取士。

八股取士的时候,一篇文章天下通,再怎么文采四溢,还是跳月兑不了考试要求的起承转合。那个时候,按照这种条条框框来写,再加上迎合考官的口味,文章出彩一些,总是能月兑颖而出。考场上文章月兑颖而出的结果就是,你可以做官,从此衣食无忧,如果再有自己的想法,跟对了主子,做个世之能臣是有可能的。

当今社会,通过几篇文章做官那是不可能的,但是考大学,作文还是占了相当大的比重。老师在教我们的时候这样说道,只要你头尾都不出错,能够按照常规思路,按部就班来,最起码能拿到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分数,比如议论文,你只要让改试卷的老师看到你的论点、论据、论证就行了,其他的你就不要多想。

完全框定死了。

不过,为了能够稳稳当当的得到作文满分当中百分之八十左右的分数,很多人都是照着老师交的方法做的,每当开头提笔的时候,都绞尽了脑汁,结尾的时候都费劲了心机,中间写得狗屎一样,也根本不放在心上。在写了一两年作文后,基本上每个人都知道写什么样的文章最起码改卷老师不会扣太多的分,就这么,都成了油滑油滑的考试老泥鳅。

那个时候的作文占了六十分。高中第一年,我套用老师传授的方法,每次测试,作文都能得到四十五分左右。

不过,我的心里是躁动的。当时正是我大量阅读鲁迅作品的时候,他的杂文,他鞭辟入里的深度剖析让我痴迷了好久,总是想突破现有的写作方法,写出点什么出彩的东西。这一想法,暗暗在我心底涌动,又被我深深按回心底,我也知道,这是很不实际的想法,每一篇作文考试的要求,都是限定死了的,让你写记叙文你就得写记叙文,让你写议论文你就得写议论文,你写记叙文就得完全按照记叙文的套路,出了一点格儿你就甭想多拿分。

我庆幸的是,我有一个玩的很要好的朋友,他有一个在上海大学当老师的亲戚。

就在我有想法的时候,他的这个亲戚从上海带回来了一本作文全集,叫做新概念作文大赛,第一届。

像作文大赛,每一年都会举办很多种,但是不管是哪一种,拿到手里后一看,就知道是一些恶心死人不偿命的虚伪文章,用这么一句话可以概括,所有的文章都是标榜着高尚实际却没有灵魂的文字排列。

拿到这本作文集的时候,我的第一想法是,还是那种恶心死人的东西,有什么好看的,不过在考试的时候,倒是可以抄上两句看似闪耀着优良传统思维的句子。

翻开目录,看了两页,我便无法自拔地深陷其中,这是我从未踏足的世界,这里有着全新的、跳跃的思想,我终于见识了一种可以写得深刻写的作文要求,这种作文要求叫命题作文,自拟题目,题材不限(除了诗歌)。

当时,除了上海的新概念作文大赛外,我不知道别的地方有没有这种新颖的命题方式,不过,我敢肯定的是,苏北没有,我身边的人也没有知道新概念作文大赛的。

就这么,这本书对于我来说,真的是如获至宝,我利用了拿到书后的两到三个星期,占据着几乎一半以上的自习时间,细细琢磨其中的写作方法,想象着,如果有这样一个命题摆到我的面前,我会写出怎样的文章。

不经意之间,我的作文水平在当时远远超过了周围的同学。因为,我是他们当中第一个跳出定向思维模式的人。

就在高二那年,我们开学伊始,班主任就强化高考作文的写作。当她发下作文要求的时候,我欣喜的看到,是一篇命题作文,以诚信为题写一篇作文。

有些事情,我做的还是比较超前的。比如说,历史人物、历史事件。我已经开始月兑离所谓官方、正史之类的书籍,用审视的角度翻阅各个史学家或者作家以自己的认知所写就的大部头书,开始有了不同于以往所灌输的感悟,所以拿到这篇命题作文的时候,我立刻想到了以带有神话色彩的小小说形式,选择了明末农民起义军领袖李自成进入北京然后溃败的故事,用故事的形式剖析关于诚信的真谛。

这样一篇文章摆到班主任面前的时候,班主任眼前一亮,在她的学生中,我应该是第一个。

我高中最辉煌的日子开始了,满学校都印发了我的这篇作文,反复讲解未来作文的写作趋势,也就从那一年,小荷报成立了,报纸的封面,刊登着的,也是我的作文。

六十,原来满分的作文应该是这个样子。

从那以后,很多同学都已经不再满足于48分,能多得12分,谁不愿意去做呢?

(快捷键 ←)上一章   本书目录   下一章(快捷键 →)
我的名字叫80后最新章节 | 我的名字叫80后全文阅读 | 我的名字叫80后全集阅读