夜幕渐渐降临,冷月凄清银芒如纱笼罩了这一方天地,笼罩了这一方世人。
琴鼓山,断琴峰,听琴亭。
断琴峰为琴鼓山双峰之一,山上西北处有处悬崖,为青柏绿松环绕的悬崖之巅上,依山而建一座石亭,此亭,名为“听琴亭”。
断琴峰听琴亭之名都是由来已久。古之传说里,琴鼓山是为纪念两位隐士而起之名。
那大约是青帝朝末年,各诸侯不受帝之掌控,各自为政,征战厮杀。乱世倾轧,民不聊生,心念天下之士不忍民生之苦,又恨自身无力改变现状,怒而之下弃位而去。只盼能找到一处安息之处,就此了此残生。于是,便到了这后世传说的发生地。
士心无所爱,唯对琴情有独钟,出走之际仅负琴一把。倒得这空茫之山时,士大感天地空茫人生倥偬,倏忽之间青丝白发,而青山不改绿水长流,比之人百年岁月何如高山对比尘埃!然即使如此,人们还是在不断的残杀,不断的掠夺。感慨之余心下悲苦,唯将一腔愁思寄予琴声,抚琴而弹。
自此,琴师便日夜在这无名山上弹琴,为这挺拔之山飘逸之云,为这幽谷深泉短暂的安宁平静而弹。
直至那日,琴师一如往常弹琴寄怀,西面山峰上突然有鼓声传来,那鼓声震天说地,带着一种无言的悲愤与忧虑,震得天地似乎都要抖一抖!
琴师闻鼓识人,与鼓师惺惺相惜,和着鼓音遥遥抚慰。那一夜,无名山的琴鼓之音一夜未绝。而那流传后世的古曲琴曲,一名《高山》,一名《流水》。
翌日,琴师至对面山峰寻友,却只见断崖边安放一只破鼓,鼓面全碎,不成模样。琴师见之心焦,恐那人自暴自弃,四处寻找却不见人迹。而后琴师在崖边见到一石碑,只见石碑上以血书写有四行小字:
君子之交,其淡如水;
执象而求,咫尺千里;
问余何适,廓尔忘言;
华枝春满,天心月圆。
琴师见后突然长长一声叹息:“此人,真乃知音也!”
后来,琴师回到原来的那座山峰,于断崖上弹下最后一曲。据说那一夜,对面的山峰上传来鼓声相和,其声绕百里一夜不绝。
再后来,琴师与鼓师一样,再没有出现在这无名山上。
直到十几年后,有游士来这无名山上一游,惊见两座山峰断崖遥遥相望,各在两峰上寻得一破鼓一断琴。游士在当地人口中得知那个琴鼓相和知音未遇的故事,心地感慨之余为这山峰取下名字——琴鼓山,断琴峰,破鼓峰。
而后,关于琴鼓山的故事就这样一代代流传下来。可是,却没有人知晓故事的结局。没有人知道那琴师与鼓师相逢了否,也无人知晓那故事中的两人究竟是生是死,或者去了哪里。
以音会友,平生知己;
破鼓断琴,一夜相和;
咫尺天涯,缘悭一面;
隔山遥望,长叹无声。
——这是后人在断琴峰的石碑上所刻的诗句,与破鼓峰上四行小诗遥遥相对。
这许多年来,总有无数后人感慨这个知音不遇的故事,遥遥祭奠着这两位不知名的隐士。人们在断琴峰和破鼓峰的断崖上各建一座石亭,名为“听琴亭”、“闻鼓亭”。